安徽省芜湖市马鞍山市2016届高三5月联考(模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文学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不同;在于它以探究人的生存意义和 境界为中心.,以构建人 类精神家园和理想世界为职志。狄尔泰认为,人文学术包含了事实、命题、价值 判断三个层次,其中 价值判断是最高层次;人文学术除了它的知识以外,它还会包括一种与价值、理 想、规则和塑造未来 的目标相联系的价值判断和命令系统的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带有很强的人文性,中国传统学术从本质上说是.种人文 学术,强调学问对于提 升人生境界、加强人格修养的重要意义。此即人文学术研究的重心和目的所在 孔子理想中的学 者所从事者乃“为己”之学。所谓“为己”,即“因心以会道”,“以美其 身”。马一浮也说:“学问却要 自心体验而后得,不专恃闻见;要变化气质而后成,不偏重才能。知识、才能 是学问之资藉,,不即是 学问之成就。学问是要自己证悟,如饮食之于饥饱,全凭自觉,他人替代不得。” 历.代儒者正是结合 自己的生活阅历从人文典籍中探寻对“道”的体究、证悟,并将其所得以著述 或讲学形式传授给后 人,由此薪尽火传,文脉得以延续,学术得以发展。 然而,鸦片战争以后,先是器物,再是制度,然后是学术文化。中华民 族在“救亡图存”的呼声 中一步步向西方学习,企图以学术报国的现代学人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崇拜比西 方同行有过之而 无不及。二十世纪后期以来,电子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化、数据化进程加快,各 式数据库相继开发 完善。这为人文学术研究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文学者的 知识结构与研究 方式,对人文学术研究造成极大冲击,使技术化问题前所未有地凸显出 来 所谓人文学术研究的“技术化”,是指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强势渗透下 人文学术研究正在丧 失其原初的目的和本质的属性,逐渐沦为外在于人的技术性工序。虽然人文学术 也离不开事实和 知识,也有可以用自然科学理念和方法处理的部分和层次,但我们必须看到这种 借用和影响的限 度,不能无视人文学术的本质。可悲的是,当今的人文学术研究在自然科学的技 术理念的影响下
安徽省芜湖市马鞍山市 2016 届高三 5 月联考(模拟)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人文学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不同;在于它以探究人的生存意义和 境界为中心.,以构建人 类精神家园和理想世界为职志。狄尔泰认为,人文学术包含了事实、命题、价值 判断三个层次,其中 价值判断是最高层次;人文学术除了它的知识以外,它还会包括一种与价值、理 想、规则和塑造未来 的目标相联系的价值判断和命令系统的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带有很强的人文性,中国传统学术从本质上说是.种人文 学术,强调学问对于提 升人生境界、加强人格修养的重要意义。此即人文学术研究的重心和目的所在。 孔子理想中的学 者所从事者乃“为己”之学。所谓“为己”,即“因心以会道”,“以美其 身”。马一浮也说:“学问却要 自心体验而后得,不专恃闻见;要变化气质而后成,不偏重才能。知识、才能 是学问之资藉,,不即是 学问之成就。学问是要自己证悟,如饮食之于饥饱,全凭自觉,他人替代不得。” 历.代儒者正是结合 自己的生活阅历从人文典籍中探寻对“道”的体究、证悟,并将其所得以著述 或讲学形式传授给后 人,由此薪尽火传,文脉得以延续,学术得以发展。 然而,鸦片战争以后,先是器物,再是制度,然后是学术文化。中华民 族在“救亡图存”的呼声 中一步步向西方学习,企图以学术报国的现代学人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崇拜比西 方同行有过之而 无不及。二十世纪后期以来,电子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化、数据化进程加快,各 式数据库相继开发、 完善。这为人文学术研究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文学者的 知识结构与研究 方式,对人文学术研究造成极大冲击,使技术化问题前所未有地凸显出 来。 所谓人文学术研究的“技术化”,是指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强势渗透下, 人文学术研究正在丧 失其原初的目的和本质的属性,逐渐沦为外在于人的技术性工序。虽然人文学术 也离不开事实和 知识,也有可以用自然科学理念和方法处理的部分和层次,但我们必须看到这种 借用和影响的限 度,不能无视人文学术的本质。可悲的是,当今的人文学术研究在自然科学的技 术理念的影响下
恰恰以文本、典籍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研究对象,以探究客观知识作为主要甚至 唯一的研究目的。 以笔者较为熟悉的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为例,翻开相关学术期刊,百分之 八九十的论文是探讨诗 人生平事迹、作品本事、版本目录等的考据文章,而对于诗歌如何通过语言文字 去创造“美”,去呈 现诗人的情感状态、价值取向、艺术追求、心灵律动乃至民族、时代精神,则往 往语焉不详。形成这 种格局的直接原因,是研究者在以自然科学和技术为模型的量化评价体系驱动下 急功近利的心态 正是有感于诗歌研究的日益技术化,日本汉学家川合康三疾呼:“像孩子念诗那 样回到诗歌本身。” (摘编自陈 斐《警惕人文学术研究的“技术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区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学术以探究人的生存意义和境界为 中心,以构建人类精 神家园和理想世界为责任和宗旨。 B-人文学术所包含的事实和知识,也可以部分地“技术化”地处理,但 人文学术更应注重提升 人生境界、加强人格修养。 C.孔子理想中的学者所从事的“为己”之学,强调为学的目的在于学者 通过内心对“道”的体 悟来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 D.国学大师马一浮把知识、才能与学问的层次、性质分开来.认为知识、 才能是凭借、依赖,学 问要自己证悟,全凭自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狄尔泰把人文学术分为事实、命题、价值判断三个层次,而价值判断 是最高层次,它又在认 知过程中影响前两个层次。 B-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学术文化三个阶段,在 学习过程中企图以学术报 国的现代学人对科技过度崇拜。 C.二十世纪后期信息化、数据化、数据库的发展,对人文学术研究而言 是把双刃剑,既提供了 便利,也造成了极大冲击 D.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强势渗透下,人文学术研究逐渐脱离了人的生活而 沦为技术性工序, 从而丧失其原初的目的和本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技术性工序的操作下,人文学术深受其创,本应成为精神家园、理 想世界的人文典籍所蕴 含的丰富意义被浅薄化、狭窄化
恰恰以文本、典籍作为主要甚至唯一的研究对象,以探究客观知识作为主要甚至 唯一的研究目的。 以笔者较为熟悉的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为例,翻开相关学术期刊,百分之 八九十的论文是探讨诗 人生平事迹、作品本事、版本目录等的考据文章,而对于诗歌如何通过语言文字 去创造“美”,去呈 现诗人的情感状态、价值取向、艺术追求、心灵律动乃至民族、时代精神,则往 往语焉不详。形成这 种格局的直接原因,是研究者在以自然科学和技术为模型的量化评价体系驱动下 急功近利的心态。 正是有感于诗歌研究的日益技术化,日本汉学家川合康三疾呼:“像孩子念诗那 样回到诗歌本身。” (摘编自陈 斐《警惕人文学术研究的“技术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区别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学术以探究人的生存意义和境界为 中心,以构建人类精 神家园和理想世界为责任和宗旨。 B-人文学术所包含的事实和知识,也可以部分地“技术化”地处理,但 人文学术更应注重提升 人生境界、加强人格修养。 C.孔子理想中的学者所从事的“为己”之学,强调为学的目的在于学者 通过内心对“道”的体 悟来实现自我人格的完善。 D.国学大师马一浮把知识、才能与学问的层次、性质分开来.认为知识、 才能是凭借、依赖,学 问要自己证悟,全凭自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狄尔泰把人文学术分为事实、命题、价值判断三个层次,而价值判断 是最高层次,它又在认 知过程中影响前两个层次。 B-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经历了器物.、制度、学术文化三个阶段,在 学习过程中企图以学术报 国的现代学人对科技过度崇拜。 C.二十世纪后期信息化、数据化、数据库的发展,对人文学术研究而言 是把双刃剑,既提供了 便利,也造成了极大冲击。 D.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强势渗透下,人文学术研究逐渐脱离了人的生活而 沦为技术性工序, 从而丧失其原初的目的和本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在技术性工序的操作下,人文学术深受其创,本应成为精神家园、理 想世界的人文典籍所蕴 含的丰富意义被浅薄化、狭窄化
B.当下人文学术研究的“技术化”在中国古代诗歌研究领域尤为突出, 人们注重对诗人、文本 的考证,忽视了诗歌“美”的真谛。 C.以自然科学和技术为模型的量化评价体系使诗歌研究者急功近利,这 导致研究者大多写考 据文章,而精神层面语焉不详 D.“像孩子念诗那样回到诗歌本身。”川合康三教授意在呼吁研究者 应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 发掘出诗歌最本质的人文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傅尧俞,字钦之。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石介每过之,尧俞未 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 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日:“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介叹息奇之 时英宗初躬庶政,犹谦让任大臣,尧俞言:“大臣之言是,陛下偶以为 然而行之可也;审其非矣, 从而徇之,则人主之柄安在?愿君臣之际,是是非非,毋相面从。总览众议,无 所适莫,则威柄归陛 下矣。”尝因论事,英宗日:“卿何不言蔡襄?”对曰:“若襄有罪,陛下何不 自正典刑,安用臣言?”英宗 曰:“欲使台谏言,以公议出之。”对日:“若付之公议,臣但见襄办山陵事有 功,不见其罪。臣身为谏 官:使臣受旨言事,臣不敢。” 神宗即位,徙知庐州。熙宁三年,至京师。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新法 谓之曰:“举朝纷纷,俟 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尧俞日:“新法世以为不便,诚如是,当极 论之。”安石愠之。 哲宗立,自知明州召为秘书少监兼侍讲,擢给事中、吏部侍郎、御史中 丞。奏言:“人才有能有 不能,如使臣补阙拾遗以辅盛德,明善正失以平庶政,举直措枉以正大臣,臣虽 不才,敢不尽力。若 使窥人阴私,抉人细故,则非臣所能,亦非臣之志也。”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 尧俞要举御史尧俞封 还诏书请留舜民不听即以尧俞为吏部侍邓尧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论事君前,略无回隐, 退与人言,不复有矜异色。 初,自谏官补郡,众疑法令有未安者,必有所不从,尧俞一切遵之,曰:“君主 素其位而行,谏官有 责也,为郡知守法而已。”徐前守侵用公钱,尧俞至,为偿之,未足而去。后守 移文尧俞使偿,久之 考实非尧俞所用,卒不辨。司马光尝谓河南邵雍曰:“清、直、勇三德,人所难 兼,吾于钦之见焉。”雍 日:“钦之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能温,是为难尔
B.当下人文学术研究的“技术化”在中国古代诗歌研究领域尤为突出, 人们注重对诗人、文本 的考证,忽视了诗歌“美”的真谛。 C.以自然科学和技术为模型的量化评价体系使诗歌研究者急功近利,这 导致研究者大多写考 据文章,而精神层面语焉不详。 D.“像孩子念诗那样回到诗歌本身。”川合康三教授意在呼吁研究者 应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 发掘出诗歌最本质的人文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傅尧俞,字钦之。十岁能为文,及登第,犹未冠。石介每过之,尧俞未 尝不在,介曰:“君少年决 科,不以游戏为娱,何也?”尧俞日:“性不喜嚣杂,非有他尔。”介叹息奇之。 时英宗初躬庶政,犹谦让任大臣,尧俞言:“大臣之言是,陛下偶以为 然而行之可也;审其非矣, 从而徇之,则人主之柄安在?愿君臣之际,是是非非,毋相面从。总览众议,无 所适莫,则威柄归陛 下矣。”尝因论事,英宗日:“卿何不言蔡襄?”对曰:“若襄有罪,陛下何不 自正典刑,安用臣言?”英宗 曰:“欲使台谏言,以公议出之。”对日:“若付之公议,臣但见襄办山陵事有 功,不见其罪。臣身为谏 官:使臣受旨言事,臣不敢。” 神宗即位,徙知庐州。熙宁三年,至京师。王安石素与之善,方行新法, 谓之曰:“举朝纷纷,俟 君来久矣,将以待制、谏院处君。”尧俞日:“新法世以为不便,诚如是,当极 论之。”安石愠之。 哲宗立,自知明州召为秘书少监兼侍讲,擢给事中、吏部侍郎、御史中 丞。奏言:“人才有能有 不能,如使臣补阙拾遗以辅盛德,明善正失以平庶政,举直措枉以正大臣,臣虽 不才,敢不尽力。若 使窥人阴私,抉人细故,则非臣所能,亦非臣之志也。”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 尧俞要举御史尧俞封 还诏书请留舜民不听即以尧俞为吏部侍邓尧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论事君前,略无回隐, 退与人言,不复有矜异色。 初,自谏官补郡,众疑法令有未安者,必有所不从,尧俞一切遵之,曰:“君主 素其位而行,谏官有言 责也,为郡知守法而已。”徐前守侵用公钱,尧俞至,为偿之,未足而去。后守 移文尧俞使偿,久之, 考实非尧俞所用,卒不辨。司马光尝谓河南邵雍曰:“清、直、勇三德,人所难 兼,吾于钦之见焉。”雍 日:“钦之清而不耀,直而不激,勇而能温,是为难尔
(节选自《宋史·傅尧俞 传》) 4.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英宗初躬庶政,犹谦让任大臣 庶政:各种政务。 B.审其非矣,从而徇之 审:确定,确认 C.若使窥人阴私,抉人细故 抉:揭发,指摘 D.退与人言,不复有矜异色 矜异:矜持,庄重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尧俞,更举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留/舜民不 听/即以尧俞为吏部侍 郎/尧俞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B.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尧俞更举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留/舜民不听 /即以尧俞为吏部侍 郎/尧俞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C.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尧俞/更举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留舜民/ 不听/即以尧俞为吏部侍 郎/尧俞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D.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尧俞更举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留舜民/ 不听/即以尧俞为吏部侍 郎/尧俞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傅尧俞聪明早慧,一心向学。他不到二十岁就参加科举考试,顺利 登第,少年得志,依然刻 苦自励,静心读书,深受名士石介的赏识。 B.傅尧俞刚正不阿,敢于直谏。他规劝英宗要妥善处理好君臣之间的关 系,树立作为人主的 权威,要秉公执法,不能私自授意谏官进言 C.傅尧俞胸无城府,不徇私情。老朋友王安石提出只要他支持推行新法, 就立即给予高官厚 禄,但他不念及旧情,不为所动,严词拒绝 D.傅尧俞忠厚庄重,清正廉直。他为官恪尽职守,不因个人进退得失而 影响公务,还自己代前 守偿还公款,即使被误解,也不自我辩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o(10分) (1)若付之公议,臣但见襄办山陵事有功,不见其罪 (2)君子素其位而行,谏官有言责也,为郡知守法而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 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节选自《宋史·傅尧俞 传》). 4.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时英宗初躬庶政,犹谦让任大臣 庶政:各种政务。 B.审其非矣,从而徇之 审:确定,确认。 c.若使窥人阴私,抉人细故 抉:揭发,指摘。 D.退与人言,不复有矜异色 矜异:矜持,庄重。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尧俞,更举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留/舜民不 听/即以尧俞为吏部侍 郎/尧俞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 B.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尧俞更举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留/舜民不听 /即以尧俞为吏部侍 郎/尧俞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C.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尧俞/更举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留舜民/ 不听/即以尧俞为吏部侍 郎/尧俞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 D.御史张舜民以言事罢/诏尧俞更举御史/尧俞封还诏书/请留舜民/ 不听/即以尧俞为吏部侍 郎/尧俞不可/遂以龙图阁待制知陈州/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傅尧俞聪明早慧,一心向学。他不到二十岁就参加科举考试,顺利 登第,少年得志,依然刻 苦自励,静心读书,深受名士石介的赏识。 B.傅尧俞刚正不阿,敢于直谏。他规劝英宗要妥善处理好君臣之间的关 系,树立作为人主的 权威,要秉公执法,不能私自授意谏官进言。 C.傅尧俞胸无城府,不徇私情。老朋友王安石提出只要他支持推行新法, 就立即给予高官厚 禄,但他不念及旧情,不为所动,严词拒绝。 D.傅尧俞忠厚庄重,清正廉直。他为官恪尽职守,不因个人进退得失而 影响公务,还自己代前 守偿还公款,即使被误解,也不自我辩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o(10 分) (l)若付之公议,臣但见襄办山陵事有功,不见其罪。 (2)君子素其位而行,谏官有言责也,为郡知守法而已。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一剪梅·中秋无月 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 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8.上阕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9.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才能出众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 的句子是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将士们出其不意袭击敌人,于苦寒中不惮危 难的诗句是: (3)苏轼《赤壁赋》中, ”从不变 的角 度,阐述了人与万物的关系。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 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 的小题。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哑巴 赵书萍 小哑巴是个聪明、漂亮的男孩。两岁时,一场高烧阻断了他的言语之路。 六岁时,他娘生下 个小弟弟,小哑巴乐得又蹦又跳。常常是他娘抱着婴孩,他拽着娘的衣角,一手 替她拎着包或提着 篮。如果,看到一些大人来逗他弟弟,面容和善的,他也跟着在旁憨笑。有的故 意装出凶神恶煞的, 样子,小哑巴信以为真,就握紧了小拳头,一副要跟那人拼命的架势 弟弟渐渐会走了。小哑巴守着弟弟,寸步不离。弟弟摔跤了,他把他扶 起来,用手抹去弟弟眼 角的泪水。冬天,他用自己的手捂暖弟弟的手。夏天,他给弟弟打扇、赶蚊子 娘在旁边轻轻地叹 息:他这样照顾弟弟,以后,不知道谁来照顾他呢?弟弟上学了。虽说那个年代 的孩子没那么娇贵 不用大人接送,可小哑巴俨然是个小家长,经常放学时在门口等弟弟。有时候, 他还用收集鹅毛、火 柴盒等换来的零钱给弟弟买上一串糖葫芦。“哥,你怎么不吃糖葫芦?”弟弟问 他就打手势告诉 弟弟他不爱吃甜的。 上天是很公平的,对他家也是这样,一扇窗关闭了,另一扇窗就打开了。 弟弟从小能说会道,什 么东西一学就会。学了拼音,在农村小学,他的普通话发音一点也不受那些民办 老师的影响,出奇
8.上阕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5 分) . 9.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才能出众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 的句子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将士们出其不意袭击敌人,于苦寒中不惮危 难的诗句是:“____”。 (3)苏轼《赤壁赋》中,“ ,_ ___ ”从不变 的角 度,阐述了人与万物的关系。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 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 的小题。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 分) 哑巴 赵书萍 小哑巴是个聪明、漂亮的男孩。两岁时,一场高烧阻断了他的言语之路。 六岁时,他娘生下一 个小弟弟,小哑巴乐得又蹦又跳。常常是他娘抱着婴孩,他拽着娘的衣角,一手 替她拎着包或提着 篮。如果,看到一些大人来逗他弟弟,面容和善的,他也跟着在旁憨笑。有的故 意装出凶神恶煞的, 样子,小哑巴信以为真,就握紧了小拳头,一副要跟那人拼命的架势。、 弟弟渐渐会走了。小哑巴守着弟弟,寸步不离。弟弟摔跤了,他把他扶 起来,用手抹去弟弟眼 角的泪水。冬天,他用自己的手捂暖弟弟的手。夏天,他给弟弟打扇、赶蚊子。 娘在旁边轻轻地叹 息:他这样照顾弟弟,以后,不知道谁来照顾他呢?弟弟上学了。虽说那个年代 的孩子没那么娇贵, 不用大人接送,可小哑巴俨然是个小家长,经常放学时在门口等弟弟。有时候, 他还用收集鹅毛、火 柴盒等换来的零钱给弟弟买上一串糖葫芦。“哥,你怎么不吃糖葫芦?”弟弟问。 他就打手势告诉 弟弟他不爱吃甜的。 上天是很公平的,对他家也是这样,一扇窗关闭了,另一扇窗就打开了。 弟弟从小能说会道,什, 么东西一学就会。学了拼音,在农村小学,他的普通话发音一点也不受那些民办 老师的影响,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