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信丰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 命题人:谢明华 第I卷(选择题36分) 、基础题(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症结/症状哄闹/一哄而散成见/图穷匕见 B、剽窃/缥缈胼胝/民脂民膏岱庙/严惩不贷 C、恪守/联络谄媚/陷害忠良拮据/诘屈聱牙 D、评判/频率琢磨/卓有成效契约/锲而不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遒劲敲竹杠沸反盈天来而不往非理也 B、丰腴打圆场煊赫一时识时务者为俊杰 C、诀巧跑龙套有条不紊言必信,行必果 D、接恰挂幌子德艺双罄牵一发而动全身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 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B.有些学生的作文字迹潦草,病句迭出,让人不忍卒读
江西省信丰中学 2010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 命题人:谢明华 第 I 卷(选择题 36 分) 一、基础题(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症结/症状 哄闹/一哄而散 成见/图穷匕见 B、剽窃/缥缈 胼胝/民脂民膏 岱庙/严惩不贷 C、恪守/联络 谄媚/陷害忠良 拮据/诘屈聱牙 D、评判/频率 琢磨/卓有成效 契约/锲而不舍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遒劲 敲竹杠 沸反盈天 来而不往非理也 B、丰腴 打圆场 煊赫一时 识时务者为俊杰 C、诀巧 跑龙套 有条不紊 言必信,行必果 D、接恰 挂幌子 德艺双罄 牵一发而动全身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 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B.有些学生的作文字迹潦草,病句迭出,让人不忍卒读
C.小错真的无大碍吗?岂不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便会酿成大错,可能会毁掉一个 人,甚至毁掉一个集体 D.一到下午吃过晚饭,他便一个人安步当车,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潘基文在12月14日的宣誓仪式上发表讲话说:“他秉承《联合国宪章》,按照忠诚、 严谨、公义的原则要求自己,努力使联合国不负全世界人民的厚望。” B.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C.大儿子贾赦袭了贾代善的爵位(按封爵逐代降级的规定,袭一等将军之职),分出去另 过 D.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一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 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封口费”事件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全国新闻媒体和全国新闻记者从 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坚决实行采编人员和广告、发行经营人员两分开的制度,坚决禁止有 偿新闻和采编人员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 B、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公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文明、 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典 C、在当下群体性事件频发基层矛盾加剧的背景下,能否迅速提高县委书记的执政能力和水 平、避免新一轮农村改革有关政策在基层被虚化、异化,正是中共中央开展新一轮培训的“良 苦用心”。 D、“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 这样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C.小错真的无大碍吗?岂不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便会酿成大错,可能会毁掉一个 人,甚至毁掉一个集体。 D.一到下午吃过晚饭,他便一个人安步当车,出门逍遥自在去了。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潘基文在 12 月 14 日的宣誓仪式上发表讲话说:“他秉承《联合国宪章》,按照忠诚、 严谨、公义的原则要求自己,努力使联合国不负全世界人民的厚望。” B.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C.大儿子贾赦袭了贾代善的爵位(按封爵逐代降级的规定,袭一等将军之职),分出去另 过。 D.这些柳树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公柳”——左宗棠平阿古柏后沿途栽下的柳树。可是当年“遍 栽杨柳三千里,”能活到今天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封口费”事件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全国新闻媒体和全国新闻记者从 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坚决实行采编人员和广告、发行经营人员两分开的制度,坚决禁止有 偿新闻和采编人员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 B、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公祭活动,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文明、 凝聚民族精神的文化盛典。 C、在当下群体性事件频发基层矛盾加剧的背景下,能否迅速提高县委书记的执政能力和水 平、避免新一轮农村改革有关政策在基层被虚化、异化,正是中共中央开展新一轮培训的“良 苦用心”。 D、“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 这样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但 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 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 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隆礼”就是郑重地遵循礼法。礼教不是孔子的创造,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最早形成于文明社 会敬天祭祀祖先中,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至东周春秋末,社会动荡不安,出现“礼崩乐坏” 的社会无序状态,故孔子倡导“复礼”。“不知礼,无以立也”,“三十而立”。孔子认为“知礼” 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只有礼治,才能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 的基本秩序。这充分说明礼制就是社会制度,而礼治则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据与法则,可见 孔子论礼与其政教是合一的,故又有礼教的说法。这种思想对规范汉唐以来的社会形态、促 进社会有序发展,曾产生过积极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孔子认为仁的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本能的相互扶持 的意义。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形成,所以他说“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仁政”的主 张,从而说明孔子的仁德,就是“大同社会”的理想信念,这成为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社会和谐 的美好蓝图 “尚中道”的辨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中道思想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 想。唐尧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春秋时 代,百家争鸣,集中于一个“治”字,老子倡“守中”,即以柔用中:韩非则倡“法治”,主张以 强用中。孔子认为“中行”者最佳,其次是“狂者”、“狷者”。社会中之三种人即左中右者,持 中者为最佳。同时,孔子认为事物在发展中又有中庸、过、不及三种形态,而中庸为最佳 而中道是和,和即事物矛盾之对立统一状态,他表示事物之质的规定性,因此持中的要义 就是要执持事物之质,这也就是“和为贵”之义 总之,孔子一生做出总结古学、兴办私学和创立儒学三件伟业,他的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的 核心思想,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 获得者曾说:“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 慧。”这种认识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但 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 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 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隆礼”就是郑重地遵循礼法。礼教不是孔子的创造,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最早形成于文明社 会敬天祭祀祖先中,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至东周春秋末,社会动荡不安,出现“礼崩乐坏” 的社会无序状态,故孔子倡导“复礼”。“不知礼,无以立也”,“三十而立”。孔子认为“知礼” 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只有礼治,才能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 的基本秩序。这充分说明礼制就是社会制度,而礼治则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据与法则,可见 孔子论礼与其政教是合一的,故又有礼教的说法。这种思想对规范汉唐以来的社会形态、促 进社会有序发展,曾产生过积极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孔子认为仁的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本能的相互扶持 的意义。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形成,所以他说“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仁政”的主 张,从而说明孔子的仁德,就是“大同社会”的理想信念,这成为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社会和谐 的美好蓝图。 “尚中道”的辨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中道思想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 想。唐尧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春秋时 代,百家争鸣,集中于一个“治”字,老子倡“守中”,即以柔用中;韩非则倡“法治”,主张以 强用中。孔子认为“中行”者最佳,其次是“狂者”、“狷者”。社会中之三种人即左中右者,持 中者为最佳。同时,孔子认为事物在发展中又有中庸、过、不及三种形态,而中庸为最佳。 而中道是和,和即事物矛盾之对立统一状态,他表示事物之质的规定性,因此持中的要义, 就是要执持事物之质,这也就是“和为贵”之义。 总之,孔子一生做出总结古学、兴办私学和创立儒学三件伟业,他的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的 核心思想,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1988 年一位诺贝尔奖 获得者曾说:“人类如果想要在 21 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 慧。”这种认识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6、下列对孔子儒学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继承也有否定,忽视 了“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 B.孔子在其儒学创立中创建了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深化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思 想 C.孔子创立的儒学,自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 人说儒学是一种盛世之学 D.孔子创立的儒学,汲取了老庄等哲学思想的智慧,同时又更加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 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受到人们的尊崇 7、下列对孔子儒学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所推崇的“礼教”是西周时周公所创造的,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 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不知礼,无以立也”。 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所以孔子倡导“仁者,爱人”,他的“仁政”主张,为我 们构建了一幅“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 C.“尚中道”的辩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早在春秋时代,唐尧就曾 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 D.中道思想是先哲所遗留的。以后不同流派又不断充实和发展,孔子认为中道是和,提出 和为贵”的思想 8、下列对原文信息的提取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礼教体现了孔子论礼与其政教的合一。历史证明这是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秩 序的唯一保证。在汉唐以来的社会演变中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6、 下列对孔子儒学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创立的儒学是在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继承也有否定,忽视 了“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 B.孔子在其儒学创立中创建了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深化完善了中国古代哲学思 想。 C.孔子创立的儒学,自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 人说儒学是一种盛世之学。 D.孔子创立的儒学,汲取了老庄等哲学思想的智慧,同时又更加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 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受到人们的尊崇。 7、 下列对孔子儒学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所推崇的“礼教”是西周时周公所创造的,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 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不知礼,无以立也”。 B.“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所以孔子倡导“仁者,爱人”,他的“仁政”主张,为我 们构建了一幅“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 C.“尚中道”的辩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早在春秋时代,唐尧就曾 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 D.中道思想是先哲所遗留的。以后不同流派又不断充实和发展,孔子认为中道是和,提出 “和为贵”的思想。 8、下列对原文信息的提取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礼教体现了孔子论礼与其政教的合一。历史证明这是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秩 序的唯一保证。在汉唐以来的社会演变中始终起着积极作用
B.中道思想体现了古代先哲的思想智慧,孔子认为在社会“左中右”三种人中,“中庸”之人 为最佳,“过与不及”这两种人不能体现“和为贵”的哲学内涵。 C.有人认为,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向人们贯彻中国孔子全 部的哲学思想。 D.孔子的儒学思想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与其他哲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中 国文明发展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今天仍会有它可借鉴的现实价值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 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 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 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 为僧道者。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 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十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 俾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 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 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 部肃然。凡丁钱、和买、役法、榷酤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 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四年, 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讫:终了,完毕
B.中道思想体现了古代先哲的思想智慧,孔子认为在社会“左中右”三种人中,“中庸”之人 为最佳,“过与不及”这两种人不能体现“和为贵”的哲学内涵。 C.有人认为,人类如果想要在 21 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就必须向人们贯彻中国孔子全 部的哲学思想。 D.孔子的儒学思想很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与其他哲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中 国文明发展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今天仍会有它可借鉴的现实价值。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徽州婺源人。父松字乔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 “天也。”熹问曰:“天之上何物?”松异之。就傅,授以《孝经》,一阅,题其上曰:“不若 是,非人也。”尝从群儿戏沙上,独端坐以指画沙,视之,八卦也。年十八贡于乡,中绍兴 十八年进士第。主泉州同安簿,选邑秀民充弟子员,日与讲说圣贤修己治人之道,禁女妇之 为僧道者。 淳熙五年,除知南康军。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讫事,奏乞依 格推赏纳粟人。间诣郡学,引进士子与之讲论。访白鹿洞书院遗址,奏复其旧,为《学规》 俾守之。 会浙东大饥,宰相王淮奏改熹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即日单车就道。复以纳粟人未推赏, 辞职名。纳粟赏行,遂受职名。即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及至,则客舟之米已辐凑。 熹日钩访民隐,按行境内,单车屏徒从,所至人不及知。郡县官吏惮其风采,至自引去,所 部肃然。凡丁钱、和买、役法、榷酤之政,有不便于民者,悉厘而革之。于救荒之余,随事 处画,必为经久之计。有短熹者,谓其疏于为政,上谓王淮曰:“朱熹政事却有可观。” 庆元二年,沈继祖为监察御史,诬熹十罪,诏落职罢祠,门人蔡元定亦送道州编管。四年, 熹以年近七十,申乞致仕,五年,依所请。明年卒,年七十一。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讫事,奏乞依格推赏纳粟人 讫:终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