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一次统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密封线内 3.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晕车(yun)勾当(gou)兴奋剂(xing)荷枪实弹(he) B.答理(d) 针砭(bian)奔小康(ben) 望风披靡(mi) C.翘首(qio)紊乱(wen)撒手锏(sa) 差强人意(cha) D.毗邻(p1) 模具(mo) 露头角(Ibu) 金蝉脱壳(qio)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曲必需品以德报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慈祥满堂彩平心而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防碍蘸水笔悠哉游哉 叶蔽目,不见泰山 D.赈灾度假村功亏一篑 言既出,驷马难追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王家岭矿难115名矿工能够获救之所以是一个奇迹,其根本动力来自于对生命的 。但是,杜绝人为灾难的发生,才是更重要的“以人为本” ②清明时节惠风和畅,万象更新,海内外万名炎黄子孙聚首桥山,满怀赤诚之心祭拜黄帝 陵,表达中华儿女 先祖遗风,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③北京市采取了调高13个重点区域停车费、市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等 多项措施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A.珍视传承即使 B.重视秉承 即使 C.重视传承 尽管 却却也也 D.珍视秉承 尽管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项是() A.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 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 B.教室里布置简单,只有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贵有恒”,“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 “百川归海
修水一中 2011 届高三第一轮复习第一次统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密封线内; 3.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晕.车(yùn) 勾.当(gōu) 兴.奋剂(xìng) 荷.枪实弹(hè) B. 答.理(dá) 针砭.(biān) 奔.小康(bēn) 望风披靡.(mí) C. 翘.首(qiáo) 紊.乱(wěn) 撒.手锏(sā) 差.强人意(chā) D. 毗.邻 (pí) 模.具 (mó) 露.头角(lòu) 金蝉脱壳. (qiào)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 ....的一组是 ( ) A.委曲 必需品 以德报怨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B.慈祥 满堂彩 平心而论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防碍 蘸水笔 悠哉游哉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D.赈灾 度假村 功亏一篑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王家岭矿难 115 名矿工能够获救之所以是一个奇迹,其根本动力来自于对生命的 ______。但是,杜绝人为灾难的发生,才是更重要的“以人为本”。 ②清明时节惠风和畅,万象更新,海内外万名炎黄子孙聚首桥山,满怀赤诚之心祭拜黄帝 陵,表达中华儿女 先祖遗风,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③北京市 采取了调高 13 个重点区域停车费、市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等 多项措施,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A.珍视 传承 即使 却 B.重视 秉承 即使 却 C.重视 传承 尽管 也 D.珍视 秉承 尽管 也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 ...规定的一项是( ) A.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 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 B.教室里布置简单,只有三幅标语挂在墙上:“学贵有恒”,“于无疑处见疑,方是进矣。” “百川归海
C.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 签便条、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 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不能总是把目光盯在比赛成绩上,因为有时候体育比赛成绩的好坏是取决于某 些裁判判决的。 B.达尔文学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出现的 C.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D.当克隆人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思考和广泛讨论,并尽快建立健全 有关克隆人的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的共识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8题。(共9分,每小题3分 云朵中的羌族能否幸存? 四川大地震把羌族推到灭绝的边缘。不过,一些专家希望,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能使 这个曾经兴盛的少数民族获得重生的机会。 以“云朵中的民族”著称的羌族一直生活在山区和高原地区,如今主要聚居在四川省汶 川、茂县和北川等县,而这几个县都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 许多专家认为,此次地震对羌族及其文化的影响近乎灭绝之灾。有些人担忧,如果不紧 急采取保护措施,可能将意味着羌族文化的消亡。 还有些专家指出,羌族文化在地震前很长一段时期就已面临生存的困境,经过世世代代 与汉族的共生融合,加之缺乏有效的文化保护计划,其民族传统的日渐淡化也是无可避免的 结果。他们预计,此次地震将会进一步削弱羌族文化的民族特色 但认为羌族在地震之前就已在失去其文化特色的专家指出,羌族没有书面语言,且已与 汉族一起密切生活了几百年。他们指出,羌族的“汉化”在北川尤为明显,因为绝大多数羌 族传统的吊脚楼都在汶川和茂县。北川的建筑都很现代,只有很少的羌族人穿自己的民族服 装,能讲羌族话的人就更少了。 即使如此,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侯斌认为,北川在地震中损失了许多重要的羌族史料,以 及绝顶珍贵的活体记载——人。包括北川羌族博物馆珍藏的800件文物在内,许多史料都 已永久埋在了废墟下。组建保护羌族文化专家组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羌族文化的 宝藏都集中在北川,而硏究羌族文化的人如今许多都已罹难。 北川县青片乡是少数几个通过发展民俗旅游业保持村民原有生活风貌的乡镇之一但地 震后由于家园被毁,绝大多数人已离家另谋职业。青片乡正河村村主任杨华武认为,全面改 革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政策刻不容缓。他说:“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投入与保护野生动物同 样大的精力挽救羌族文化。重建羌族自治区首府是重新展现羌族文化的大好时机
C.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 签便条、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D.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 系;个人思想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处理得好,生活才能愉快。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不能总是把目光盯在比赛成绩上,因为有时候体育比赛成绩的好坏是取决于某 些裁判判决的。 B.达尔文学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出现的。 C.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 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D.当克隆人的脚步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思考和广泛讨论,并尽快建立健全 有关克隆人的伦理、法律与社会问题的共识。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6—8 题。(共 9 分,每小题 3 分) 云朵中的羌族能否幸存? 四川大地震把羌族推到灭绝的边缘。不过,一些专家希望,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能使 这个曾经兴盛的少数民族获得重生的机会。 以“云朵中的民族”著称的羌族一直生活在山区和高原地区,如今主要聚居在四川省汶 川、茂县和北川等县,而这几个县都是此次地震的重灾区。 许多专家认为,此次地震对羌族及其文化的影响近乎灭绝之灾。有些人担忧,如果不紧 急采取保护措施,可能将意味着羌族文化的消亡。 还有些专家指出,羌族文化在地震前很长一段时期就已面临生存的困境,经过世世代代 与汉族的共生融合,加之缺乏有效的文化保护计划,其民族传统的日渐淡化也是无可避免的 结果。他们预计,此次地震将会进一步削弱羌族文化的民族特色。 但认为羌族在地震之前就已在失去其文化特色的专家指出,羌族没有书面语言,且已与 汉族一起密切生活了几百年。他们指出,羌族的“汉化”在北川尤为明显,因为绝大多数羌 族传统的吊脚楼都在汶川和茂县。北川的建筑都很现代,只有很少的羌族人穿自己的民族服 装,能讲羌族话的人就更少了。 即使如此,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侯斌认为,北川在地震中损失了许多重要的羌族史料,以 及绝顶珍贵的活体记载——人。包括北川羌族博物馆珍藏的 800 件文物在内,许多史料都 已永久埋在了废墟下。组建保护羌族文化专家组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表示,羌族文化的 宝藏都集中在北川,而研究羌族文化的人如今许多都已罹难。 北川县青片乡是少数几个通过发展民俗旅游业保持村民原有生活风貌的乡镇之一,但地 震后由于家园被毁,绝大多数人已离家另谋职业。青片乡正河村村主任杨华武认为,全面改 革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政策刻不容缓。他说:“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投入与保护野生动物同 样大的精力挽救羌族文化。重建羌族自治区首府是重新展现羌族文化的大好时机
(选自2008年6月13日香港《南华早报》) 下列说法不能支持“羌族文化濒临消亡”观点的一项是() A.羌族一直生活在山区和高原地区。 B.羌族文化在震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已面临生存的困境 C.此次地震加剧了对羌族文化的民族特色的削弱。 D.羌族世世代代与汉族共生融合,渐渐失去自己的文化特色 下列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羌族文化的宝藏都集中在北川,而研究羌族文化的人如今都已罹难 B.羌族已与汉族一起密切生活了几百年,因而没有自己的书面语言 C.四川大地震对羌族及其文化来说是灭绝之灾 D.有的专家认为在地震之前羌族就已在失去其文化特色。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重要的羌族史料在四川大地震中都已经永久埋在了废墟下,这意味着挽救羌族文 化的 工作举步维艰 B.如果不紧急采取保护措施,羌族文化就可能消亡 C.只要改革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政策,投入与保护野生动物同样大的精力,就能使羌族文 化重现生机 D.由于作为弥足珍贵的羌族文化活体记载的羌民在这次大地震中死的死,伤的伤,走的 走,因此保护羌族文化困难重重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沿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任,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 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r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日:“信能死 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 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坐法当斩。信日:“上不欲就天下乎?何 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 何亡。”上大怒。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日:“臣 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日:“诸将亡者以
(选自 2008 年 6 月 13 日香港《南华早报》) 6.下列说法不能支持“羌族文化濒临消亡”观点的一项是 ( ) A.羌族一直生活在山区和高原地区。 B.羌族文化在震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已面临生存的困境。 C.此次地震加剧了对羌族文化的民族特色的削弱。 D.羌族世世代代与汉族共生融合,渐渐失去自己的文化特色。 7.下列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羌族文化的宝藏都集中在北川,而研究羌族文化的人如今都已罹难。 B.羌族已与汉族一起密切生活了几百年,因而没有自己的书面语言。 C.四川大地震对羌族及其文化来说是灭绝之灾。 D.有的专家认为在地震之前羌族就已在失去其文化特色。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许多重要的羌族史料在四川大地震中都已经永久埋在了废墟下,这意味着挽救羌族文 化的 工作举步维艰。 B. 如果不紧急采取保护措施,羌族文化就可能消亡。 C. 只要改革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政策,投入与保护野生动物同样大的精力,就能使羌族文 化重现生机。 D. 由于作为弥足珍贵的羌族文化活体记载的羌民在这次大地震中死的死,伤的伤,走的 走,因此保护羌族文化困难重重。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食时,信任,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於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 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 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 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坐法当斩。信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 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 何亡。”上大怒。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 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
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日:“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土无双。王必欲长王汉 中,无所事信泌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日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日:“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日:“吾为公以为将。何日 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日:“以为大将。”何曰:“幸甚!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 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无行:没有品行 B.信往,不为具食 具食:吃饭的器具 C.坐法当斩 坐法:犯法判罪 D.何曰:“幸甚!” 幸甚:很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B.{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以亏人自利也 D.「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的过人才能的一组是 ①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②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③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④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⑤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⑥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信初为布衣,家庭贫寒,生活无着,常常寄人篱下:但他却胸怀大志,忍辱负重 努力习武,积极投军献策,最后终于成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B.本文主要是描写韩信的才能。不过,这里不是正面描写,而是侧面烘托,即通过其 他 人物的反映,表现了一个天才的军事家的形象 C.文章叙述了汉高祖刘邦的雄才大略。他能够知人善任,采纳滕公和萧何的意见,拜
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 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 “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 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始为布衣时,贫,无行.. 无行:没有品行 B.信往,不为具食.. 具食:吃饭的器具 C.坐法..当斩 坐法:犯法判罪 D.何曰:“幸甚..!” 幸甚:很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以.亏人自利也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的过人才能的一组是 ( ) ①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②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③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④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⑤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⑥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信初为布衣,家庭贫寒,生活无着,常常寄人篱下;但他却胸怀大志,忍辱负重, 努力习武,积极投军献策,最后终于成了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B.本文主要是描写韩信的才能。不过,这里不是正面描写,而是侧面烘托,即通过其 他 人物的反映,表现了一个天才的军事家的形象。 C.文章叙述了汉高祖刘邦的雄才大略。他能够知人善任,采纳滕公和萧何的意见,拜 韩 A. B. C. D.
信为大将,让他为自己打天下。 D.韩信起初在项羽军中做郎中,曾几次向项羽出谋献策,可是都没有被采纳,这就决 了项羽必然失败的悲惨命运。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3分) ②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3分) ③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4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 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分) ①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② 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是 和 (2)“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3)鹰击长空, (4)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
信为大将,让他为自己打天下。 D.韩信起初在项羽军中做郎中,曾几次向项羽出谋献策,可是都没有被采纳,这就决 定 了项羽必然失败的悲惨命运。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3 分) ②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3 分) ③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4 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 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 分) ① ②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 分) ① ② 15. 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 题限选 4 题)(8 分) (1)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 ___________________。 (3)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言笑晏晏。信誓旦旦,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枉用相存。__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 一 19 题。(2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