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收载的诗人2200余人中,先后有近300多人吟诵天台 山,留下1300多首诗歌 特色小镇建设加快了唐诗“物化”的步伐。天台以北,在琼台仙谷光怪陆离的崖壁上 一首首描绘天台山风光的诗句将人拉回千年前的盛世大唐,以石梁景区为核心,天台“云 端·唐诗小镇”呼之欲出:天台以西,唐代诗僧寒山子曾隐居70余年,著《寒山集》,依托 寒岩、明岩、寒山寺等景区集中的资源优势,“寒山小镇”跃然纸上。刻石立碑、建馆塑像、 景观复原、影视拍摄、建立唐诗书院、制作创意产品,该县通过多种方式,使“诗路文化” 在特色小镇中再现 摘自《“诗与远方”犹在随唐诗游天台》,《光明日报》2019年2月17日) 材料二 国家级特色小镇分类占比情况 商贸流通型 民族聚居型 4.2% 3.2% 农业服务型 12.7% 旅游发展型387% 工业发展性 17.1% 文化旅游类特色小镇 占比62.8% 历史文化型 24.1% 特色小镇分类很多,其中文旅特色小镇受到欢迎。文旅特色小镇的最初形态是以江南六 大古镇和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为代表的古城古镇,这个时期对古城古镇以观光为主。随着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文旅小镇的需求升级为休闲度假游,无 论是人文景观的游览还是风俗文化的体验都可以在文旅小镇享受 (摘编自《文旅特色小镇发展及开发模式分析》) 材料三 特色小镇是聚集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在发展 特色产业的同时,特色小镇压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 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
6 目的地。《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收载的诗人 2200 余人中,先后有近 300 多人吟诵天台 山,留下 1300 多首诗歌。 特色小镇建设加快了唐诗“物化”的步伐。天台以北,在琼台仙谷光怪陆离的崖壁上, 一首首描绘天台山风光的诗句将人拉回千年前的盛世大唐,以石梁景区为核心,天台“云 端·唐诗小镇”呼之欲出;天台以西,唐代诗僧寒山子曾隐居 70 余年,著《寒山集》,依托 寒岩、明岩、寒山寺等景区集中的资源优势,“寒山小镇”跃然纸上。刻石立碑、建馆塑像、 景观复原、影视拍摄、建立唐诗书院、制作创意产品,该县通过多种方式,使“诗路文化” 在特色小镇中再现。 (摘自《“诗与远方”犹在 随唐诗游天台》,《光明日报》2019 年 2 月 17 日) 材料二: 国家级特色小镇分类占比情况 特色小镇分类很多,其中文旅特色小镇受到欢迎。文旅特色小镇的最初形态是以江南六 大古镇和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为代表的古城古镇,这个时期对古城古镇以观光为主。随着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文旅小镇的需求升级为休闲度假游,无 论是人文景观的游览还是风俗文化的体验都可以在文旅小镇享受的。 (摘编自《文旅特色小镇发展及开发模式分析》) 材料三: 特色小镇是聚集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等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在发展 特色产业的同时,特色小镇压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 完善城镇功能、优化城镇环境、提升城镇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我们应以 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推 动资源要素的整合集成与优化重组,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 发展之路 (摘编自曾志敏《特色小镇建设须走出新路》,有删改) 材料四: 政府的创新理念和明确的政策支持对于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英国 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起实施的乡村小镇建设,经历了由“单纯强调中心村建设”到“因地 制宜进行村镇建设”的过程,政府改变过去单一的建设中心村的做法,使村镇建设呈现出多 元化的发展局面。 纵观闻名全球且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小镇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构建“特而 强”“小而精”的产业生态系统,找准“产业生态位”是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关 键。产业生态位决定了资源要素甚至产业性质的差异,是产业间共生互补或竞争关系的基础 和前提。特色小镇不必追求像大城市那样的产业体系,更不用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而应聚 焦某个优势产业,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确保形成主题性强的特色小镇。 (摘编自白关峰《国外如何建设特色小镇》,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浙江天台县建设“云端·唐诗小镇”“寒山小镇”等特色小镇是将唐诗“物 化”的重要过程,同时也凸显了“诗路文化”的特点。 B.从“国家级特色小镇分类占比情况”看,我国国家级特色小镇功能类型多样,发展态势 良好,而且比例分配均匀。 C.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载体,搞好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 结构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 D.特色小镇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产物,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特色小镇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浙江天台县在唐诗上做文章,其特色小镇的刻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 等活动都融入了唐诗元素。 B.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到文旅特色小镇旅游,由最初对古城古镇的观光游 升级为休闲度假游
7 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我们应以 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推 动资源要素的整合集成与优化重组,走出一条特色鲜明、产城融合、惠及群众的新型小城镇 发展之路。 (摘编自曾志敏《特色小镇建设须走出新路》,有删改) 材料四: 政府的创新理念和明确的政策支持对于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英国 政府从 20 世纪 50 年代起实施的乡村小镇建设,经历了由“单纯强调中心村建设”到“因地 制宜进行村镇建设”的过程,政府改变过去单一的建设中心村的做法,使村镇建设呈现出多 元化的发展局面。 纵观闻名全球且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小镇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构建“特而 强”“小而精”的产业生态系统,找准“产业生态位”是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得以发挥的关 键。产业生态位决定了资源要素甚至产业性质的差异,是产业间共生互补或竞争关系的基础 和前提。特色小镇不必追求像大城市那样的产业体系,更不用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而应聚 焦某个优势产业,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链,确保形成主题性强的特色小镇。 (摘编自白关峰《国外如何建设特色小镇》,有删改)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中浙江天台县建设“云端·唐诗小镇”“寒山小镇”等特色小镇是将唐诗“物 化”的重要过程,同时也凸显了“诗路文化”的特点。 B. 从“国家级特色小镇分类占比情况”看,我国国家级特色小镇功能类型多样,发展态势 良好,而且比例分配均匀。 C. 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 重要载体,搞好特色小镇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 结构的优化和发展动能转换。 D. 特色小镇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产物,借鉴国外建设特色小镇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建设我国的特色小镇。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浙江天台县在唐诗上做文章,其特色小镇的刻石立碑、建馆塑像、景观复原、影视拍摄 等活动都融入了唐诗元素。 B. 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到文旅特色小镇旅游,由最初对古城古镇的观光游 升级为休闲度假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