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免疫防治:从人痘开始 意志、工作、成功,是人生的三大要素。意志将为你打开事业的大门:工作是入室 的路径:这条路径的尽头,有个成功来庆贺你劳力的结果--·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党 力的工作,必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一—路易·巴斯德(Aouis Pasteur,1822-1895) *疾病和预防 天花(Smallpox)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在未感染天花的人群中发病率极高。人感染天花病毒 过了潜伏期后,突然发烧,乏力和头痛,额部、面颊、腕、臂、躯干和下肢成批依次出现红色斑疹、丘疹、疱疹、 脓疱疹,同时伴有疼痛,此时体温再次升高,可出现惊厥、昏迷。10-14天后病人体温逐渐下降,脓痂逐渐干缩或 破裂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下疤痕,俗称“麻斑”。天花来势凶猛,常伴败血症、骨髓炎、脑炎等并发症,病死率 一般可达25%,有时甚至高达40%。侥幸存活者,也会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但到目前为止,仍无特效的药物治疗 天花。 用沾有牛痘疫苗的针头在上臂的某个地方划5次,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慢慢地红肿块成为水痘,然后结痂。 痂掉落后留下小疤痕。被接种者通常可获得3-5年的免疫力,之后免疫能力逐渐消退。195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要求各国普遍进行牛痘接种,1979年10月26日WHO在肯尼亚郑重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病。1980年, 联合国第33届WHO正式宣布天花己经完全绝迹。 我国古代的人痘接种术是现代免疫学 的先驱,一位贵夫人、一位英国乡村医生、 一位德国化学家,他们的好奇、执着和博 学为人类预防传染病作出了贡献。全世 界,包括政府、医药学家、卫生保健工作 者、捐助机构、非政府组织、商业企业, 图41蒙塔古夫人、琴纳和巴斯德 以及乡村领导人对人工免疫方法推广的不懈努力,使人类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取得消灭天花的伟大胜 利,预防和控制了危害严重的流行性传染病
1 第四讲 免疫防治:从人痘开始 意志、工作、成功,是人生的三大要素。意志将为你打开事业的大门;工作是入室 的路径;这条路径的尽头,有个成功来庆贺你努力的结果------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努 力的工作,必定有成功的那一天。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 * 疾病和预防 天花(Smallpox)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在未感染天花的人群中发病率极高。人感染天花病毒 过了潜伏期后,突然发烧,乏力和头痛,额部、面颊、腕、臂、躯干和下肢成批依次出现红色斑疹、丘疹、疱疹、 脓疱疹,同时伴有疼痛,此时体温再次升高,可出现惊厥、昏迷。10-14 天后病人体温逐渐下降,脓痂逐渐干缩或 破裂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下疤痕,俗称“麻斑”。天花来势凶猛,常伴败血症、骨髓炎、脑炎等并发症,病死率 一般可达 25%,有时甚至高达 40%。侥幸存活者,也会留下永久性的瘢痕。但到目前为止,仍无特效的药物治疗 天花。 用沾有牛痘疫苗的针头在上臂的某个地方划 15 次,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慢慢地红肿块成为水痘,然后结痂。 痂掉落后留下小疤痕。被接种者通常可获得 3-5 年的免疫力,之后免疫能力逐渐消退。1959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要求各国普遍进行牛痘接种,1979 年 10 月 26 日 WHO 在肯尼亚郑重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病。1980 年, 联合国第 33 届 WHO 正式宣布天花已经完全绝迹。 我国古代的人痘接种术是现代免疫学 的先驱,一位贵夫人、一位英国乡村医生、 一位德国化学家,他们的好奇、执着和博 学为人类预防传染病作出了贡献。全世 界,包括政府、医药学家、卫生保健工作 者、捐助机构、非政府组织、商业企业, 以及乡村领导人对人工免疫方法推广的不懈努力,使人类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取得消灭天花的伟大胜 利,预防和控制了危害严重的流行性传染病
>历时4个世纪消灭“天花” 关于天花的记载 最早的天花病人是距离今天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拉姆西斯五世,人们从他的木乃伊上发现有 天花的疤痕。经考古学家和古代病理学家研究,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天花病例。公元前六世 纪印度也有关于天花疾病的记载。 天花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极其凶险的传染病。据有关资料记载,天花夺去了近5亿人宝贵的生命。 中世纪开始,由于人口聚集、卫生状况恶劣、商业活动增多、医药停滞不前,天花开始流行,并随 着人类迁徙、战争和探险活动等在许多国家和城市流行,成为17、18世纪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传 染病。据载18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达一亿五千万以上:1872年美国流行天花,仅费城一个城 市就有2585人死亡:俄国从1900年到1909年的十年中,死于天花者竞达50万人。 天花流行时,几乎没有人能躲过天花的袭击,10%的居民死于天花,五人中有一人脸上留下感 染天花后的点点疤痕,甚至连皇族权贵也无法幸免,法国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英女王玛丽二世、 德皇约瑟一世、俄皇彼得二世等都因感染天花而丧生。 天花在中国的流行,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天花是东汉时期马援征战交趾后第一次从国 外传入中国的,称为“虏疮”。魏晋时期又有多次传入,一度造成爆发流行。唐宋以来,天花的发病 人数逐渐增多,明代(15世纪)以后,由于交通发达,人员往来频繁,天花开始在我国广泛流行, 甚至蔓延到深宫禁讳。古医书中的“豆疮”、“疱疮”等都是天花的别名。晋代医学家葛洪在所著《肘 后救卒方》中,第一次准确而详细地描述了天花症状及其流行情况,命之曰“天行斑疮”。 “以毒攻毒”的免度思想萌芽 天花的流行带来了巨大的恐惧感,引发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于是“痘神”应运而生。 为了征服天花,古人们开始摸索防治天花的方法。 晋代《肘后救卒方》(约318年成书)中提出了用蜜涂抹或蜜煮升麻治疗天花的药方,这时中 国医药史上第一次对治疗天花的论述。以后各个时期的医家对天花流行的历史和治疗方药作了补充。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载了更加多样的治疗方法。王煮《外台秘要》更是搜罗百家治疗方剂多 达12种。自此以后,治疗天花的方药日益丰富。 与此同时,古人们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个人如果得了某种传染病,可以长期或终身不再得这 种病,有的人即使再得病,也是比较轻微而不致死亡。于是,古人们得出了“以毒攻毒”的经验: 在未病之前,先服用或接种这有毒的致病物质,使人体对这些疾病产生特殊的抵抗力。明代郭子章
2 历时 4 个世纪消灭“天花” 关于天花的记载 最早的天花病人是距离今天 3000 多年前的古埃及拉姆西斯五世,人们从他的木乃伊上发现有 天花的疤痕。经考古学家和古代病理学家研究,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天花病例。公元前六世 纪印度也有关于天花疾病的记载。 天花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极其凶险的传染病。据有关资料记载,天花夺去了近 5 亿人宝贵的生命。 中世纪开始,由于人口聚集、卫生状况恶劣、商业活动增多、医药停滞不前,天花开始流行,并随 着人类迁徙、战争和探险活动等在许多国家和城市流行,成为 17、18 世纪世界上最具毁灭性的传 染病。据载 18 世纪欧洲死于天花的人数达一亿五千万以上;1872 年美国流行天花,仅费城一个城 市就有 2585 人死亡;俄国从 1900 年到 1909 年的十年中,死于天花者竟达 50 万人。 天花流行时,几乎没有人能躲过天花的袭击,10%的居民死于天花,五人中有一人脸上留下感 染天花后的点点疤痕,甚至连皇族权贵也无法幸免,法国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英女王玛丽二世、 德皇约瑟一世、俄皇彼得二世等都因感染天花而丧生。 天花在中国的流行,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 1 世纪。天花是东汉时期马援征战交趾后第一次从国 外传入中国的,称为“虏疮”。魏晋时期又有多次传入,一度造成爆发流行。唐宋以来,天花的发病 人数逐渐增多,明代(15 世纪)以后,由于交通发达,人员往来频繁,天花开始在我国广泛流行, 甚至蔓延到深宫禁讳。古医书中的“豆疮”、“疱疮”等都是天花的别名。晋代医学家葛洪在所著《肘 后救卒方》中,第一次准确而详细地描述了天花症状及其流行情况,命之曰“天行斑疮”。 “以毒攻毒”的免疫思想萌芽 天花的流行带来了巨大的恐惧感,引发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于是“痘神”应运而生。 为了征服天花,古人们开始摸索防治天花的方法。 晋代《肘后救卒方》( 约 31 8 年成书)中提出了用蜜涂抹或蜜煮升麻治疗天花的药方,这时中 国医药史上第一次对治疗天花的论述。以后各个时期的医家对天花流行的历史和治疗方药作了补充。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载了更加多样的治疗方法。王煮《外台秘要》更是搜罗百家治疗方剂多 达 12 种。自此以后,治疗天花的方药日益丰富。 与此同时,古人们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个人如果得了某种传染病,可以长期或终身不再得这 种病,有的人即使再得病,也是比较轻微而不致死亡。于是,古人们得出了“以毒攻毒”的经验: 在未病之前,先服用或接种这有毒的致病物质,使人体对这些疾病产生特殊的抵抗力。明代郭子章
的《博集稀痘方》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记载了用(白)水牛虱(可能是牛天花痘痂)和粉作 饼或烧灰和着粥、饭服下,以预防天花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未有实际效果,但是在“以毒攻毒” 理念的影响下,一种大胆的、有效的人痘接种术在古老的中国产生了。 清初朱纯嘏在《痘疹定论》记载:宋真宗时(公元11世纪)的宰相王旦,一连几个子女都死于 天花,待到老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王素。王旦担心儿子重遭天花的伤害,于是招集许多医师来 商议防治痘疮的方法。当时有人提议说,四川峨嵋山有一个“神医”能种痘,百不失一。“神医”赶 到汴京对王素检查一番后说,这个孩子可以种痘。次日即为王素种痘,第7天小孩发热,2天后痘 结痂,种痘效果很好,家人喜极而感谢。这是我国典籍上有关种痘的最早记载。 人痘接种术是近代医学的“免疫”萌芽,是古代中国人民对人类免除天花威胁和伤害的最大贡 献。正如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我听说一百年来中国人一直有此习 惯(指种痘),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作出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人痘接种术的方法 行之有效的人痘接种术在康熙年间已经风行南北民间了,康熙皇帝在皇孙贵族中也大力提倡。 人痘接种术经过政府的推广成为全国预防天花的普遍方法,到17 深甘法 世纪该技术己相当完善。从宋代到元代、明代,有关种痘的著作大 量出现。1742年,清政府组织编写的大型医学丛书《御纂医宗金 鉴·幼科种痘心法要旨》介绍了4种种痘方法:痘衣、痘浆、旱苗 和水苗,其中,以水苗法最佳,旱苗法其次,痘浆法危险性最大。 古人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如果用接种多次的痘痂作疫 苗,则毒性减弱,接种后比较安全。清代《种痘心法》记载:“其 苗传种愈久,则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 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这种人痘苗的选育方法,与现代疫 苗制备中减低毒性、保留抗原性的科学原理是完全一致的。 图4-2人痘接种法 中国古代医药富于创造力,是与长期以来道家崇尚自然、利 用自然的文化背景分不开的。因此李约瑟博士的“抗天花预防接种的方法只能在中国这样以道家文 化为背景的医学中发明出来”是十分深刻的论断。 人痘接种术的输出 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使中国人受益,而且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与仿效
3 的《博集稀痘方》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记载了用(白)水牛虱(可能是牛天花痘痂)和粉作 饼或烧灰和着粥、饭服下,以预防天花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未有实际效果,但是在“以毒攻毒” 理念的影响下,一种大胆的、有效的人痘接种术在古老的中国产生了。 清初朱纯嘏在《痘疹定论》记载:宋真宗时(公元 11 世纪)的宰相王旦,一连几个子女都死于 天花,待到老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王素。王旦担心儿子重遭天花的伤害,于是招集许多医师来 商议防治痘疮的方法。当时有人提议说,四川峨嵋山有一个“神医”能种痘,百不失一。“神医”赶 到汴京对王素检查一番后说,这个孩子可以种痘。次日即为王素种痘,第 7 天小孩发热,12 天后痘 结痂,种痘效果很好,家人喜极而感谢。这是我国典籍上有关种痘的最早记载。 人痘接种术是近代医学的“免疫”萌芽,是古代中国人民对人类免除天花威胁和伤害的最大贡 献。正如 18 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我听说一百年来中国人一直有此习 惯(指种痘),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作出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人痘接种术的方法 行之有效的人痘接种术在康熙年间已经风行南北民间了,康熙皇帝在皇孙贵族中也大力提倡。 人痘接种术经过政府的推广成为全国预防天花的普遍方法,到 17 世纪该技术已相当完善。从宋代到元代、明代,有关种痘的著作大 量出现。1742 年,清政府组织编写的大型医学丛书《御纂医宗金 鉴·幼科种痘心法要旨》介绍了 4 种种痘方法:痘衣、痘浆、旱苗 和水苗,其中,以水苗法最佳,旱苗法其次,痘浆法危险性最大。 古人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如果用接种多次的痘痂作疫 苗,则毒性减弱,接种后比较安全。清代《种痘心法》记载:“其 苗传种愈久,则药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选炼愈熟,火毒汰尽,精 气独存,所以万全而无害也。”这种人痘苗的选育方法,与现代疫 苗制备中减低毒性、保留抗原性的科学原理是完全一致的。 中国古代医药富于创造力, 是与长期以来道家崇尚自然、利 用自然的文化背景分不开的。因此李约瑟博士的“抗天花预防接种的方法只能在中国这样以道家文 化为背景的医学中发明出来” 是十分深刻的论断。 人痘接种术的输出 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使中国人受益,而且引起其他国家的注意与仿效
1688年,俄罗斯首先派人到中国学痘医,这是文献记载的最先派学生到中国学习种痘的国家。 人痘接种术又由俄国传至邻邦土耳其。1744年,中国医生李仁山到达日本长崎,将中国的人痘接种 术带到日本。1790年,朝鲜派使者到中国京城,并将《御纂医宗金鉴》带回朝鲜,后来韩国人按照 书中《幼科种痘心法要旨》介绍的种人痘方法和注意事项接种人痘,获得成功。人痘接种术还通过 丝绸之路传到阿拉伯,再传入土耳其。 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夫人蒙塔古(M.W.Montague)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思想开明,经常用 笔记录异国他乡的种种见闻。蒙塔古夫人看到当地人用针划破孩子的皮肤再接种针尖许的痘苗用以 预防天花,效果很好,颇为感动。1717年她写信给朋友“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确信此事将使你有 兴趣亲自来此一看。天花这种在我们中间是一种如此致命和如此普遍的疾病,在这儿则完全没有危 害。这主要是因为应用了一种称之为‘接种’的方法。…我将不懈努力,向我们的医生介绍这件特 殊的事情。”蒙塔古夫人自己也曾感染此病,深知感染天花的痛苦和危害。1718年她请当时来访大 使馆的英国外科医生梅特兰(Charles Maitland)给她6岁的儿子进行了人痘接种。事后,她把成功 的消息写信回国告诉了她的朋友。1719年蒙塔古夫人返回英国,身体力行地大力提倡人痘接种。 一般认为中国的人痘接种术是通过蒙塔古夫人传入英国的。但据英国皇家学会的档案记载,在 蒙塔古夫人之前,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己通过一些在中国经商的英国商人和旅行者直接传到了 英国,并在英国皇家学会进行了交流。 英国官方的死囚接种人痘实验 当中国的人痘接种术成熟之际,欧洲人却任凭天花肆虐,束手无策。1721年,天花在英伦三岛 肆虐,严重的形势迫使英国皇室责令皇家医学会寻找防止天花流行蔓延的对策。英国皇家学会不得 不认真考虑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问题,一场在医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临床 实验正式启动了。 蒙塔古夫人再次请梅特兰医生为她年仅3岁的女儿接种人痘。在皇家医学会3个医生见证下, 女孩进行了人痘接种,经历轻微的病程后痊愈。这次人痘接种的效果令皇家医学会极为信服。一些 医生建议在一些死囚犯中进行试验。作为试验回报,囚犯如果在人痘接种后没有死亡,就予以赦罪 释放。在乔治一世国王的默许下,同年8月英国皇家学会主持了人痘接种的临床试验。梅特兰医生 对6名自愿接受试验的死囚犯实施人痘接种,当场至少有25个内外科医生以及药剂师目击了整个 接种过程。6名囚犯进行2次接种后,4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轻度感染,不久都恢复了健康:1人与天 花患儿共同生活6天,始终没有感染天花:1人一直没有出现感染症状,后来证实此人曾患过天花。 4
4 1688 年,俄罗斯首先派人到中国学痘医,这是文献记载的最先派学生到中国学习种痘的国家。 人痘接种术又由俄国传至邻邦土耳其。1744 年,中国医生李仁山到达日本长崎,将中国的人痘接种 术带到日本。1790 年,朝鲜派使者到中国京城,并将《御纂医宗金鉴》带回朝鲜,后来韩国人按照 书中《幼科种痘心法要旨》介绍的种人痘方法和注意事项接种人痘,获得成功。人痘接种术还通过 丝绸之路传到阿拉伯,再传入土耳其。 英国驻土耳其大使夫人蒙塔古(M. W. Montague)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思想开明,经常用 笔记录异国他乡的种种见闻。蒙塔古夫人看到当地人用针划破孩子的皮肤再接种针尖许的痘苗用以 预防天花,效果很好,颇为感动。1717 年她写信给朋友“我要告诉你一件事, 我确信此事将使你有 兴趣亲自来此一看。天花这种在我们中间是一种如此致命和如此普遍的疾病,在这儿则完全没有危 害。这主要是因为应用了一种称之为‘接种’的方法。……我将不懈努力, 向我们的医生介绍这件特 殊的事情。”蒙塔古夫人自己也曾感染此病,深知感染天花的痛苦和危害。1718 年她请当时来访大 使馆的英国外科医生梅特兰(Charles Maitland) 给她 6 岁的儿子进行了人痘接种。事后,她把成功 的消息写信回国告诉了她的朋友。1719 年蒙塔古夫人返回英国,身体力行地大力提倡人痘接种。 一般认为中国的人痘接种术是通过蒙塔古夫人传入英国的。但据英国皇家学会的档案记载,在 蒙塔古夫人之前,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已通过一些在中国经商的英国商人和旅行者直接传到了 英国,并在英国皇家学会进行了交流。 英国官方的死囚接种人痘实验 当中国的人痘接种术成熟之际,欧洲人却任凭天花肆虐,束手无策。1721 年,天花在英伦三岛 肆虐,严重的形势迫使英国皇室责令皇家医学会寻找防止天花流行蔓延的对策。英国皇家学会不得 不认真考虑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问题,一场在医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临床 实验正式启动了。 蒙塔古夫人再次请梅特兰医生为她年仅 3 岁的女儿接种人痘。在皇家医学会 3 个医生见证下, 女孩进行了人痘接种,经历轻微的病程后痊愈。这次人痘接种的效果令皇家医学会极为信服。一些 医生建议在一些死囚犯中进行试验。作为试验回报,囚犯如果在人痘接种后没有死亡,就予以赦罪 释放。在乔治一世国王的默许下,同年 8 月英国皇家学会主持了人痘接种的临床试验。梅特兰医生 对 6 名自愿接受试验的死囚犯实施人痘接种,当场至少有 25 个内外科医生以及药剂师目击了整个 接种过程。6 名囚犯进行 2 次接种后,4 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轻度感染,不久都恢复了健康;1 人与天 花患儿共同生活 6 天,始终没有感染天花;1 人一直没有出现感染症状,后来证实此人曾患过天花
为了进一步肯定人痘接种的效果,梅特兰在1722年又对6名犯人进行了试验。这次试验经官 方许可,整个过程均向公众开放,以公开展示实验的结果和满足公众的好奇心。 是否罪犯们具有特别抵抗能力的体质?经过皇室的特许,5个没有得过天花的孤儿进行了人痘 接种,获得成功。此后,威尔士王子的2个女儿也接种了人痘而免受了天花之害。从此,人痘接种 术便在英国迅速而广泛施行,开启了欧洲在天花流行期间推广人痘接种的序幕。1746年伦敦天花再 次大流行时,甚至还建立了“天花接种医院”无偿进行人痘接种。 由英国皇家学会主持的,以评估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效果及安全性为目的的一系列人体实验, 是整个西方世界一件非常引人注目的事件。它对西方国家民间推行人痘接种无疑起到了极其重要的 推动作用,并开创了人体试验的先例,为琴纳的牛痘苗、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以后在人体直接进行 预防接种免去了许多伦理学上的障碍。 诘难和反对的声音 人痘接种术曾在英国和西方国家遇到不同程度的诘难,更由于一些感染和死亡事故遭到反对和 禁止。据文献记载,在1721年英国皇家学会试验之后的7年内,在英国等西方国家有文献记载的人 痘接种人数一共只有897人。 英国反对的声音来自医学界内部和宗教界。医生营垒中的反对者认为,这是危险的“人为制造 疾病”的感染,人类不应该糟蹋自己,用健康来换取疾病。英国有些地方的一些医生还促成了种痘 禁令。宗教界的反对人士认为,“使人患病是只有上帝才有的权力,使人恢复健康的权力也由上帝掌 握”,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篡夺了自然法和宗教的权威。它企图以这种方式把上帝排除在这个世界之 外,并促进堕落和不道德的事情。”因此英国官方推广人痘接种阻力重重。 人痘接种术刚传到法国时,整个法国医学界几乎都持反对态度。顽固的保守分子把种人痘看成 是杀人般的方法和妖术,他们责骂种痘是“狂人”的逻辑,一些基督教牧师认为“天花是上帝的恩 赐”,凡人“不能逆天行事”。因此,人痘接种术在法国的应用至少比英国推迟了40年。伏尔泰激 烈批评法国人不善学习和没有及时引进种人痘技术,他说:“倘若我们在法国曾经实行种痘,或许会 挽救千千万万人的生命。” 人痘接种中的方法和文化差异 人痘接种虽然能有效地预防天花,但是遗憾的是,每1000名被接种人群中有1-20名死亡。英 国曾有17名被接种者感染后死去8人。美国波士顿曾有一次41个被接种人中6人死亡。西方的一 些学者甚至夸大人痘的危险性和失败率,认为种人痘相当于一次人工传染天花,死亡及后遗症的比 率都很大。 5
5 为了进一步肯定人痘接种的效果,梅特兰在 1722 年又对 6 名犯人进行了试验。这次试验经官 方许可,整个过程均向公众开放,以公开展示实验的结果和满足公众的好奇心。 是否罪犯们具有特别抵抗能力的体质?经过皇室的特许,5 个没有得过天花的孤儿进行了人痘 接种,获得成功。此后,威尔士王子的 2 个女儿也接种了人痘而免受了天花之害。从此,人痘接种 术便在英国迅速而广泛施行,开启了欧洲在天花流行期间推广人痘接种的序幕。1746 年伦敦天花再 次大流行时,甚至还建立了“天花接种医院”无偿进行人痘接种。 由英国皇家学会主持的,以评估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效果及安全性为目的的一系列人体实验, 是整个西方世界一件非常引人注目的事件。它对西方国家民间推行人痘接种无疑起到了极其重要的 推动作用,并开创了人体试验的先例,为琴纳的牛痘苗、巴斯德的狂犬病疫苗以后在人体直接进行 预防接种免去了许多伦理学上的障碍。 诘难和反对的声音 人痘接种术曾在英国和西方国家遇到不同程度的诘难,更由于一些感染和死亡事故遭到反对和 禁止。据文献记载, 在 1721 年英国皇家学会试验之后的 7 年内, 在英国等西方国家有文献记载的人 痘接种人数一共只有 897 人。 英国反对的声音来自医学界内部和宗教界。医生营垒中的反对者认为,这是危险的“人为制造 疾病”的感染,人类不应该糟蹋自己, 用健康来换取疾病。英国有些地方的一些医生还促成了种痘 禁令。宗教界的反对人士认为,“使人患病是只有上帝才有的权力, 使人恢复健康的权力也由上帝掌 握”,接种人痘预防天花“篡夺了自然法和宗教的权威。它企图以这种方式把上帝排除在这个世界之 外, 并促进堕落和不道德的事情。” 因此英国官方推广人痘接种阻力重重。 人痘接种术刚传到法国时,整个法国医学界几乎都持反对态度。顽固的保守分子把种人痘看成 是杀人般的方法和妖术,他们责骂种痘是“狂人”的逻辑,一些基督教牧师认为“天花是上帝的恩 赐”,凡人“不能逆天行事”。因此,人痘接种术在法国的应用至少比英国推迟了 40 年。伏尔泰激 烈批评法国人不善学习和没有及时引进种人痘技术,他说:“倘若我们在法国曾经实行种痘,或许会 挽救千千万万人的生命。” 人痘接种中的方法和文化差异 人痘接种虽然能有效地预防天花,但是遗憾的是,每 1000 名被接种人群中有 1-20 名死亡。英 国曾有 17 名被接种者感染后死去 8 人。美国波士顿曾有一次 41 个被接种人中 6 人死亡。西方的一 些学者甚至夸大人痘的危险性和失败率,认为种人痘相当于一次人工传染天花,死亡及后遗症的比 率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