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集评】 许顗云:洪觉范…作《冷斋夜话》,有曰:“诗至李义山,为文章一厄。”仆读至此, 蹩额无语。渠再三穷诘,仆不得已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觉范日:“我解子意矣。” 即时删去。今印本犹存之,盖已前传出者。(《彦周诗话》) 杨万里云:此诗忧唐祚将衰也。(《唐诗品汇》引) 吴乔云:宋之最著者苏、黄,全失唐人一唱三叹之致,况陆放翁辈乎?但有偶然撞着 者,如明道云:“未须愁日暮,天际是轻阴。”忠厚和平,不减义山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 黄昏”矣。(《答万季埜诗问》)问曰:“唐诗六义如何?”答曰:“《风》《雅》《颂》各别,比 兴赋杂出乎其中…‘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兴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 昏’,比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赋也。”(《围炉诗话》) 朱彝尊云:言值唐家衰晚也。(《李义山诗集辑评》引) 吴昌祺云:(三四)二句似诗馀,然亦首选。宋人谓喻唐祚,亦不必也。(《删订唐诗 解》) 杨守智云:迟暮之感,沉沦之痛,触绪纷来。(《玉谿生诗笺注》引)按:《李义山诗 集辑评》朱笔评引此“触绪纷来”下有“悲凉无限”四字。此条下又有朱笔批云:“叹时无 宣帝,可致中兴,唐祚将沦也。”与上一条似非出一手,是否何焯批,亦未可定。姑附此 姚培谦云:销魂之语,不堪多诵。(《李义山诗集笺注》) 屈复云:时事遇合,俱在个中,抑扬尽致。(《玉谿生诗意》) 程梦星云:此诗当作于会昌四、五年间,时义山去河阳退居太原,来京师,过乐游 原而作是诗,盖为武宗忧也。武宗英敏特达,略似汉宣,其任德裕为相,克泽潞,取太原, 在唐季世,可谓有为,故日“夕阳无限好”也。而内宠王才人,外筑望仙台,封道士刘玄静 为学土,用其术以致身病不复自惜,识者知其不永,故义山忧之,以为“近黄昏”也。(《重 订李义山诗集笺注》) 纪昀云: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下二句向来所赏 然得力处在以“向晚意不适”句倒装而入,下二句已含句下。(《玉谿生诗说》)或谓“夕阳” 二句近小词,此充类至义之尽语,要不为无见,赖起二句苍劲足相救耳。(《李义山诗集辑评》 引) 姜炳璋云:此忧年华之迟暮也。名利场中,多少征逐,回头一想,黯然销魂,天下事 大抵如此。“向晚”二字,领起全神。(《选玉豁生诗补说》)
- 6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集评】 许顗云:洪觉范……作《冷斋夜话》,有曰:“诗至李义山,为文章一厄。”仆读至此, 蹩额无语。渠再三穷诘,仆不得已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觉范日:“我解子意矣。” 即时删去。今印本犹存之,盖已前传出者。(《彦周诗话》) 杨万里云:此诗忧唐祚将衰也。(《唐诗品汇》引) 吴乔云:宋之最著者苏、黄,全失唐人一唱三叹之致,况陆放翁辈乎?但有偶然撞着 者,如明道云:“未须愁日暮,天际是轻阴。”忠厚和平,不减义山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 黄昏”矣。(《答万季埜诗问》)问曰:“唐诗六义如何?”答曰:“《风》《雅》《颂》各别,比 兴赋杂出乎其中……‘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兴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 昏’,比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赋也。”(《围炉诗话》) 朱彝尊云:言值唐家衰晚也。(《李义山诗集辑评》引) 吴昌祺云:(三四)二句似诗馀,然亦首选。宋人谓喻唐祚,亦不必也。(《删订唐诗 解》) 杨守智云:迟暮之感,沉沦之痛,触绪纷来。(《玉谿生诗笺注》引)按:《李义山诗 集辑评》朱笔评引此“触绪纷来”下有“悲凉无限”四字。此条下又有朱笔批云:“叹时无 宣帝,可致中兴,唐祚将沦也。”与上一条似非出一手,是否何焯批,亦未可定。姑附此。 姚培谦云:销魂之语,不堪多诵。(《李义山诗集笺注》) 屈复云:时事遇合,俱在个中,抑扬尽致。(《玉谿生诗意》) 程梦星云:此诗当作于会昌四、五年间,时义山去河阳退居太原, 来京师,过乐游 原而作是诗,盖为武宗忧也。武宗英敏特达,略似汉宣,其任德裕为相,克泽潞,取太原, 在唐季世,可谓有为,故日“夕阳无限好”也。而内宠王才人,外筑望仙台,封道士刘玄静 为学土,用其术以致身病不复自惜,识者知其不永,故义山忧之,以为“近黄昏”也。(《重 订李义山诗集笺注》) 纪昀云:百感茫茫,一时交集,谓之悲身世可,谓之忧时事亦可。下二句向来所赏, 然得力处在以“向晚意不适”句倒装而入,下二句已含句下。(《玉谿生诗说》)或谓“夕阳” 二句近小词,此充类至义之尽语,要不为无见,赖起二句苍劲足相救耳。(《李义山诗集辑评》 引) 姜炳璋云:此忧年华之迟暮也。名利场中,多少征逐,回头一想,黯然销魂,天下事 大抵如此。“向晚”二字,领起全神。(《选玉豁生诗补说》)
管世铭云:李义山《乐游原》诗,消息甚大,为绝句中所未有。(《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宋宗元云:(三四句)爱惜景光,仍收到“不适”。(《网师国唐诗笺》) 李瑛云:以末句收足“向晚”意,言外有身世迟暮之感。(《诗法易简录》) 施补华云:义山“向晩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叹老之意 极矣,然只说夕阳,并不说自己,所以为妙。五绝七绝,均须如此,此亦比兴也。(《岘佣说 诗》) 吴仰贤云:李义山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宋程伯子诗:“未须愁日暮,天 际是轻阴。”两人身世所遭不同,故其咏怀寄托亦异……寥寥十字,两朝兴应之迹寓焉。(《小 匏庵诗话》) 张采田云:杨氏…可谓善状此诗妙处。谓忧唐之衰者,只一义耳。(《玉谿生年谱会 俞陛云云:诗言薄暮无聊,藉登眺以舒怀抱。烟树人家,在微明夕照中,如天开图画 而无情暮景,已逐步逼人而来。一入黄昏,万象都灭,玉谿生若有深感者。(《诗境浅说续编》) 刘永济云:作者因晚登古原,见夕阳虽好而黄昏将至,遂有美景不常之感。此美景不 常之感,久蕴积在诗人意中,今外境适与相合,故虽未明指所感,而所感之事即在其中。(《唐 人绝句精华》) 【按】“向晚意不适”,乃一种包蕴丰富复杂浑沌弥漫之“黄昏情结”。对义山而言, 举凡国运之衰颓、身世之沉沦、岁月之磋跎、好景之不常等平素萦于脑际、形于歌咏之感情 意绪均可成为酿造“黄昏情结”之因素。适遇古原夕照之景,情与境会,遂使其中潜含之诸 种感情纷至交集,而发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深沉感喟。诗人浑沦书慨,正缘所 感并非一端。不仅可兼包时世、身世、人生诸多方面,且表现出对美好而行将消逝之事物带 有哲理性之沉思与浩叹。此篇最近兴体,妙在有意无意、不即不离之间,若认作比体,执于 一端,便全失语妙。 三闾庙 年代:【唐】作者:【戴叔伦】体裁:【五绝】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诗以沅湘开篇,既是即景起兴,同时也是比喻:沅水湘江,江流何似?有如屈子千年不 尽的怨恨。骚人幽怨,何以形容?好似沅湘深沉的流水。前一句之“不尽”,写怨之绵长, 后一句之“何深”,表怨之深重。两句都从“怨”字落笔,形象明朗而包孕深广,错综成文
- 7 - 管世铭云:李义山《乐游原》诗,消息甚大,为绝句中所未有。(《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宋宗元云:(三四句)爱惜景光,仍收到“不适”。(《网师国唐诗笺》) 李瑛云:以末句收足“向晚”意,言外有身世迟暮之感。(《诗法易简录》) 施补华云:义山“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叹老之意 极矣,然只说夕阳,并不说自己,所以为妙。五绝七绝,均须如此,此亦比兴也。(《岘佣说 诗》) 吴仰贤云:李义山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宋程伯子诗:“未须愁日暮,天 际是轻阴。”两人身世所遭不同,故其咏怀寄托亦异……寥寥十字,两朝兴应之迹寓焉。(《小 匏庵诗话》) 张采田云:杨氏……可谓善状此诗妙处。谓忧唐之衰者,只一义耳。(《玉谿生年谱会 笺》) 俞陛云云:诗言薄暮无聊,藉登眺以舒怀抱。烟树人家,在微明夕照中,如天开图画。 而无情暮景,已逐步逼人而来。一入黄昏,万象都灭,玉谿生若有深感者。(《诗境浅说续编》) 刘永济云:作者因晚登古原,见夕阳虽好而黄昏将至,遂有美景不常之感。此美景不 常之感,久蕴积在诗人意中,今外境适与相合,故虽未明指所感,而所感之事即在其中。(《唐 人绝句精华》) 【按】 “向晚意不适”,乃一种包蕴丰富复杂浑沌弥漫之“黄昏情结”。对义山而言, 举凡国运之衰颓、身世之沉沦、岁月之磋跎、好景之不常等平素萦于脑际、形于歌咏之感情 意绪均可成为酿造“黄昏情结”之因素。适遇古原夕照之景,情与境会,遂使其中潜含之诸 种感情纷至交集,而发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深沉感喟。诗人浑沦书慨,正缘所 感并非一端。不仅可兼包时世、身世、人生诸多方面,且表现出对美好而行将消逝之事物带 有哲理性之沉思与浩叹。此篇最近兴体,妙在有意无意、不即不离之间,若认作比体,执于 一端,便全失语妙。 三闾庙 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体裁:【五绝】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诗以沅湘开篇,既是即景起兴,同时也是比喻:沅水湘江,江流何似?有如屈子千年不 尽的怨恨。骚人幽怨,何以形容?好似沅湘深沉的流水。前一句之“不尽”,写怨之绵长, 后一句之“何深”,表怨之深重。两句都从“怨”字落笔,形象明朗而包孕深广,错综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