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度报告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口适用√不适用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经过25年的发展,公司己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综合竞争优势,为企业持续成长提供了坚强的 支撑和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核心主业优势。公司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 在住宅、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高铁站商务区、产业园、特色小镇等领域具有较强竟争力, 开发规模、产品类型、品质品牌均处于全国行业领先地位。二是多元发展优势。公司坚持“有限 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依托房地产主业优势,积极发展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产业集群, 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为公司发挥协同效应、平衡经济波动、实现持续增长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三是国际化优势。公司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同步发展,不断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为公 司整合全球资源、助力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四是产融结合优势。公司坚持产业经营与资 本经营并举发展,实体产业与金融、投资等实现了较好的协同效应。五是体制机制优势。公司是 国内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已经形成了涵括国有资本、员工持股、社会资本在内的 多元持股、多方共赢的企业格局,充分激发了企业发展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 16/411
2017 年年度报告 16 / 411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经过 25 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综合竞争优势,为企业持续成长提供了坚强的 支撑和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核心主业优势。公司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 在住宅、超高层、大型城市综合体、高铁站商务区、产业园、特色小镇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开发规模、产品类型、品质品牌均处于全国行业领先地位。二是多元发展优势。公司坚持“有限 相关多元”的发展战略,依托房地产主业优势,积极发展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产业集群, 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为公司发挥协同效应、平衡经济波动、实现持续增长提供了较好的基础。 三是国际化优势。公司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同步发展,不断提高企业国际化水平,为公 司整合全球资源、助力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四是产融结合优势。公司坚持产业经营与资 本经营并举发展,实体产业与金融、投资等实现了较好的协同效应。五是体制机制优势。公司是 国内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已经形成了涵括国有资本、员工持股、社会资本在内的 多元持股、多方共赢的企业格局,充分激发了企业发展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
2017年年度报告 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7年,公司直面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以顽强的战略定力,紧紧围绕打造具 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改革发展和创新转型,交出了全 面恢复性成长的亮丽成绩单,取得了一系列“从0到1”的开创性成果,为再成长奠定了基础 积蓄了动能。在这一年里,宏观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国家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并努力推动 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房地产调控持续深化,市场激烈分化,行业竞争加剧,“不进 则退,慢进也退”;防范化解风险成为三大攻坚战之一,金融监管空前加强,金融杠杆、金融创 新、市场流动性全面收缩。在此背景下,公司紧扣“转型、改革、创新、协同、风控”的全年工 作主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奋力前行,成功实现了“三快三优三突破”的良好发 展局面。集中表现为: (一)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持续优化 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904亿元,同比增长17%;利润总额193亿元,同比增长33%;归属 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亿元,同比增长25%。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全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量 净额589亿元。 (二)房地产主业深入推进创新转型,实现较快发展 2017年,公司房地产主业以提升竞争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推进年初确定的“五 大重点工作”,着力补短板、优长板、添新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销售业绩快速增长。全力以赴推进去库存、去商办、开新盘、抓回款等各项工作,全年 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065亿元,同比增长20%;合同销售面积24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回款 2451亿元,同比增长21%。 2.项目拓展成绩显著。调整投资布局,特别是围绕特色小镇、高铁站商务区、战略性重大 项目等题材,抢抓城市群溢岀效应,抢抓快速崛起的高铁沿线市场。全年累计有69个项目先后落 地,新增权益土地面积1088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2010万平方米,权益土地款457亿元。 3.工程管理不断加强。以市场为导向,抢抓新开工面积,调整供应节奏,确保竣工交付。 全年完成新开工面积2948万平方米,新增供应面积1824万平方米,竣工备案面积2140万平方米, 合同交付面积1905万平方米 4.甲供直采初显成效。把降成本工作上升到战略性高度,全面实施甲供直采,已先后完成 85类(220种)材料设备集中甲供直采招标,综合降本率达到27%。 5.研发创新持续推进。着力增强产品研发创新的实效性和引领性,形成了特色小镇、康养 谷、地级市高铁商务区、小镇商业街、精品住宅等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并快速落地推广。推动超 高层等拳头产品优化设计。 6.运营服务全面加强。整合内容资源,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在内容竞争力上走在了行业前 列。产业方面,先后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机构开展合作,导入科创、康养等产业 资源。商办方面,积极创新商业业态,着力提升运营水平,加强物业管理,提升服务满意度 17/411
2017 年年度报告 17 / 411 第四节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7 年,公司直面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以顽强的战略定力,紧紧围绕打造具 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改革发展和创新转型,交出了全 面恢复性成长的亮丽成绩单,取得了一系列“从 0 到 1”的开创性成果,为再成长奠定了基础, 积蓄了动能。在这一年里,宏观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国家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并努力推动 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房地产调控持续深化,市场激烈分化,行业竞争加剧,“不进 则退,慢进也退”;防范化解风险成为三大攻坚战之一,金融监管空前加强,金融杠杆、金融创 新、市场流动性全面收缩。在此背景下,公司紧扣“转型、改革、创新、协同、风控”的全年工 作主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奋力前行,成功实现了“三快三优三突破”的良好发 展局面。集中表现为: (一)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快速增长,质量效益持续优化 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2904 亿元,同比增长 17%;利润总额 193 亿元,同比增长 33%;归属 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90 亿元,同比增长 25%。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全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量 净额 589 亿元。 (二)房地产主业深入推进创新转型,实现较快发展 2017 年,公司房地产主业以提升竞争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推进年初确定的“五 大重点工作”,着力补短板、优长板、添新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销售业绩快速增长。全力以赴推进去库存、去商办、开新盘、抓回款等各项工作,全年 实现合同销售金额 3065 亿元,同比增长 20%;合同销售面积 2438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24%;回款 2451 亿元,同比增长 21%。 2.项目拓展成绩显著。调整投资布局,特别是围绕特色小镇、高铁站商务区、战略性重大 项目等题材,抢抓城市群溢出效应,抢抓快速崛起的高铁沿线市场。全年累计有 69 个项目先后落 地,新增权益土地面积 1088 万平方米,权益建筑面积 2010 万平方米,权益土地款 457 亿元。 3.工程管理不断加强。以市场为导向,抢抓新开工面积,调整供应节奏,确保竣工交付。 全年完成新开工面积 2948 万平方米,新增供应面积 1824 万平方米,竣工备案面积 2140 万平方米, 合同交付面积 1905 万平方米。 4.甲供直采初显成效。把降成本工作上升到战略性高度,全面实施甲供直采,已先后完成 85 类(220 种)材料设备集中甲供直采招标,综合降本率达到 27%。 5.研发创新持续推进。着力增强产品研发创新的实效性和引领性,形成了特色小镇、康养 谷、地级市高铁商务区、小镇商业街、精品住宅等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并快速落地推广。推动超 高层等拳头产品优化设计。 6.运营服务全面加强。整合内容资源,提高运营服务水平,在内容竞争力上走在了行业前 列。产业方面,先后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机构开展合作,导入科创、康养等产业 资源。商办方面,积极创新商业业态,着力提升运营水平,加强物业管理,提升服务满意度
2017年年度报告 (三)多元产业发展能级快速提升,协同效应日益凸显 2017年,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产业快速发展,科创、康养等产业也破土而出、顺利 起步。多元产业整体呈现出业绩贡献大、能级提升快、协同效应强、发展后劲足的良好态势,为 公司增添了新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动能。 1.大基建产业 经营业绩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经营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长37%,新增建筑施工合同金额 1941亿元,同比翻番,成为房地产主业以外又一个“千亿级”的产业板块,是公司整体增长的重 要引擎。特别,贵州建工、江苏省建、西安建工等骨干单位,充分展现了混合所有制的体制机制 优势,为公司面上深化改革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市场拓展成效显著。绿地城投先后中标杭州湾 二期、三期及许信高速公路等项目。贵州建工拓宽领域,着力承接重大项目,并深化政企合作 拓展贵州省内各市州项目,取得明显效果。江苏省建强化“大市场、大客户、大项目”拓展,先 后中标南京求雨山PPP等项目,并首次进入地铁施工领域,还围绕“一带一路”走出去发展,正 式启动马来西亚政府保障房项目,中标冈比亚、老挝等援建项目。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公司成功 收购西安建工,江苏省建成功战略性投资香港上市公司均安控股,进一步扩展了产业版图。绿地 城建、贵州建工分别获得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市政特级资质。技术创新持续推进。成功召 开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发展大会,贵州建工、江苏省建等骨干企业都做了大量工作,为大基建产业 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技术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大金融产业 2017年,防范金融风险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监管政策从严从紧,金融产业的发展环 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公司大金融产业主动调整战术,在抓好常规业务经营的同时,着力围绕重 点项目开展资本运作。业务经营总体平稳。房地产基金、一二级市场投资等债权和股权业务稳步 推进。金融产业全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积极通过金融手段盘活存量资产和未来资源。推 进国企混改等一二级市场联动的资本运作项目,成功参与东航物流混改项目。进一步完善现有金 融平台。互联网小贷公司开业并健康运行。 3.大消费产业 商品零售业。实体店G- Super快速拓展,门店总数达到4l家,分布在全国17个城市,门 店规模位居精品超市行业前列,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功收购良玉贸易公司,快速拓展销售 门店,积极开展电子消费品零售业务,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线下门店经营与线上业务运作水平 进一步提升。国际贸易业务快速发展。与越南有关部门签署5亿美元农产品直采协议。酒店旅游 业。继续扩展酒店网络,营运和在建的酒店数已超过80家。洛杉矶英迪格酒店、上海大虹桥酒店 群等成功开业,受到市场好评。继续对外输出管理,特别是围绕“一带一路”,成功在柬埔寨金 边、泰国芭提雅输出酒店管理。目前已累计输出管理项目30个。 科创产业快速起步,取得良好进展。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先后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 济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复旦绿地、交大绿地两个“双创中心”及虹口绿地“创客中心”开业运行。 康养产业顺利起步。正式成立康养产业集团,研发了涵盖“医康养娱游乐”六大主题内容的康养 酒店产品模型,启动并开工了6个康养酒店项目。 18/411
2017 年年度报告 18 / 411 (三)多元产业发展能级快速提升,协同效应日益凸显 2017 年,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等产业快速发展,科创、康养等产业也破土而出、顺利 起步。多元产业整体呈现出业绩贡献大、能级提升快、协同效应强、发展后劲足的良好态势,为 公司增添了新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动能。 1.大基建产业 经营业绩快速增长。全年实现经营收入 1048 亿元,同比增长 37%,新增建筑施工合同金额 1941 亿元,同比翻番,成为房地产主业以外又一个“千亿级”的产业板块,是公司整体增长的重 要引擎。特别,贵州建工、江苏省建、西安建工等骨干单位,充分展现了混合所有制的体制机制 优势,为公司面上深化改革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市场拓展成效显著。绿地城投先后中标杭州湾 二期、三期及许信高速公路等项目。贵州建工拓宽领域,着力承接重大项目,并深化政企合作, 拓展贵州省内各市州项目,取得明显效果。江苏省建强化“大市场、大客户、大项目”拓展,先 后中标南京求雨山 PPP 等项目,并首次进入地铁施工领域,还围绕“一带一路”走出去发展,正 式启动马来西亚政府保障房项目,中标冈比亚、老挝等援建项目。发展能级不断提升。公司成功 收购西安建工,江苏省建成功战略性投资香港上市公司均安控股,进一步扩展了产业版图。绿地 城建、贵州建工分别获得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市政特级资质。技术创新持续推进。成功召 开装配式建筑产业化发展大会,贵州建工、江苏省建等骨干企业都做了大量工作,为大基建产业 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技术水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2.大金融产业 2017 年,防范金融风险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监管政策从严从紧,金融产业的发展环 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公司大金融产业主动调整战术,在抓好常规业务经营的同时,着力围绕重 点项目开展资本运作。业务经营总体平稳。房地产基金、一二级市场投资等债权和股权业务稳步 推进。金融产业全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 20 亿元。积极通过金融手段盘活存量资产和未来资源。推 进国企混改等一二级市场联动的资本运作项目,成功参与东航物流混改项目。进一步完善现有金 融平台。互联网小贷公司开业并健康运行。 3.大消费产业 商品零售业。实体店 G-Super 快速拓展,门店总数达到 41 家,分布在全国 17 个城市,门 店规模位居精品超市行业前列,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功收购良玉贸易公司,快速拓展销售 门店,积极开展电子消费品零售业务,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线下门店经营与线上业务运作水平 进一步提升。国际贸易业务快速发展。与越南有关部门签署 5 亿美元农产品直采协议。酒店旅游 业。继续扩展酒店网络,营运和在建的酒店数已超过 80 家。洛杉矶英迪格酒店、上海大虹桥酒店 群等成功开业,受到市场好评。继续对外输出管理,特别是围绕“一带一路”,成功在柬埔寨金 边、泰国芭提雅输出酒店管理。目前已累计输出管理项目 30 个。 科创产业快速起步,取得良好进展。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先后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 济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复旦绿地、交大绿地两个“双创中心”及虹口绿地“创客中心”开业运行。 康养产业顺利起步。正式成立康养产业集团,研发了涵盖“医康养娱游乐”六大主题内容的康养 酒店产品模型,启动并开工了 6 个康养酒店项目
2017年年度报告 此外,能源产业经营状况也在逐渐好转。绿地申花足球队发扬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勇夺 足协杯冠军,实现了公司接手球队以来的历史性突破。 (四)海外经营加快转型,“一带一路”拓展取得重大突破 2017年,公司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加快了海外经营转型发展。一方面,调整海外投资的战 略布局,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成功布点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市场,将在柬埔 寨开展高速公路等多项业务,在越南拓展大基建和大消费产业项目。另一方面,对现有的海外房 地产项目,加快销售去化和商业模式转型。调整产品定位和销售策略,主攻海外当地客群,并运 用大单销售、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快项目去化,着力探索轻资产业务模式。 (五)投资并购工作积极推进,取得较好成效 2017年,公司围绕产业主线,同步推进战略性并购和财务性投资,助力企业转型发展。特 别是积极发挥先行优势,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较好成效。成功收购了西安建工,使公 司大基建产业版图扩展至西北地区,进一步完善了“东西南北中”的战略性布局。完成了香港上 市公司博大绿泽股份增持,完成了投资入股协信远创的工作。此外,公司还积极支持投资企业通 过投资并购做大做强,其中江苏省建成功战略性投资香港上市公司均安控股,协信远创收购了A 股上市公司狮头股份。 (六)着力变革体制机制,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围绕“转型、改革、创新、协同、风控”的主线,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 向,下大力气推动体制机制变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革新激励约束机制。着力从集团、二级 公司、项目公司等不同层面,深化混改,强化利益捆绑,激发动力和活力。提升运营监控精度 依托信息化系统,对项目进行全周期运营监控,并对全周期运营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加强融资与 财务管理。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控制融资风险。整体资金成本继续下 降。提升人才工作水平。着力从平台、薪酬、管理体制等方面,加强人力资源工作。加强风控与 内审工作。开展风控调研,重点关注市场、投资、资金等方面的风险因素。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开展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 19/411
2017 年年度报告 19 / 411 此外,能源产业经营状况也在逐渐好转。绿地申花足球队发扬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勇夺 足协杯冠军,实现了公司接手球队以来的历史性突破。 (四)海外经营加快转型,“一带一路”拓展取得重大突破 2017 年,公司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加快了海外经营转型发展。一方面,调整海外投资的战 略布局,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成功布点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市场,将在柬埔 寨开展高速公路等多项业务,在越南拓展大基建和大消费产业项目。另一方面,对现有的海外房 地产项目,加快销售去化和商业模式转型。调整产品定位和销售策略,主攻海外当地客群,并运 用大单销售、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快项目去化,着力探索轻资产业务模式。 (五)投资并购工作积极推进,取得较好成效 2017 年,公司围绕产业主线,同步推进战略性并购和财务性投资,助力企业转型发展。特 别是积极发挥先行优势,参与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较好成效。成功收购了西安建工,使公 司大基建产业版图扩展至西北地区,进一步完善了“东西南北中”的战略性布局。完成了香港上 市公司博大绿泽股份增持,完成了投资入股协信远创的工作。此外,公司还积极支持投资企业通 过投资并购做大做强,其中江苏省建成功战略性投资香港上市公司均安控股,协信远创收购了 A 股上市公司狮头股份。 (六)着力变革体制机制,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围绕“转型、改革、创新、协同、风控”的主线,聚焦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 向,下大力气推动体制机制变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革新激励约束机制。着力从集团、二级 公司、项目公司等不同层面,深化混改,强化利益捆绑,激发动力和活力。提升运营监控精度。 依托信息化系统,对项目进行全周期运营监控,并对全周期运营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加强融资与 财务管理。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控制融资风险。整体资金成本继续下 降。提升人才工作水平。着力从平台、薪酬、管理体制等方面,加强人力资源工作。加强风控与 内审工作。开展风控调研,重点关注市场、投资、资金等方面的风险因素。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开展企业文化和党建工作
17年年度报告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详见本节“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主营业务分析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币种:人民币 科目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 290,174,152,035.60 47,160,217,138.69 营业成本 248,551,086,513.20209,806,604,608.80 18.47 「销售费用 5,966.892,689.11 480683651248 24.13 「管理费用 7,41.003.01619 6070.857.7700 1.560.613.730.09 2.784.378.064.15 「资产减值损失 1.978,589,139.50 1,459,016,241.74 35.61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315,586,579.41 91,815,767.64 60.14 投资收益 4,287,026,8284 5,977,187,9907 1,116,116,964.16 1,571,995,18512 29.0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8,862,552,458.52 4,357,31715575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8,262,425.52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6.618.955.232.61 23,306,364,765.55 1.收入和成本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20/411
2017 年年度报告 20 / 411 二、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详见本节“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 主营业务分析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 本期数 上年同期数 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 290,174,152,035.60 247,160,217,138.69 17.40 营业成本 248,551,086,513.20 209,806,604,608.80 18.47 销售费用 5,966,892,689.11 4,806,836,512.48 24.13 管理费用 7,442,003,016.19 6,070,857,774.00 22.59 财务费用 1,560,613,730.09 2,784,378,064.15 -43.95 资产减值损失 1,978,589,139.50 1,459,016,241.74 35.61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315,586,579.41 -791,815,767.64 60.14 投资收益 4,287,026,828.42 5,977,187,996.07 -28.28 营业外支出 1,116,116,964.16 1,571,995,185.12 -29.0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8,862,552,458.52 -4,357,317,155.75 1,450.89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4,433,368,598.20 -1,388,262,425.52 -939.67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6,618,955,232.61 23,306,364,765.55 -257.12 1. 收入和成本分析 √适用 □不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