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2014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4月14日周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 页,第Ⅱ卷9至10页。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媒体和经济界经常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一一对特定时间内一个国家 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一种统计方法一一作为经济绩效的一项指标。但GDP 是评估经济的一个相对较新的方法。事实上,这个概念20世纪早期才发明。当 时,大萧条,然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迫使华盛顿开始统计政府用于服务和战争 的支出(此前一直被视为使国民收入减少的一种必要的负面经济效应),把它当 作经济的净正数。 GDP统计学的构建并不简单,甚至在经济不如现在这样复杂的早期阶段 也是如此。少数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创建了国民核算,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才 制定了方法,以便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各国的GDP进行比较。这项工作持续到今天。 项诠释就是调整通胀的美元总额,以得出“真实的”GDP。但是由于产品质量 不断改进和逐渐地采用了新的商品和月良务,所以计算价格变化现在要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困难 还有另外一些GDP统计完全落空的东西。它丝毫没有涉及商品和劳务的 生产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虽然GD的增长率被看作是人类进步的一项替代衡量方 法,但它从来都没有被用来度量幸福或者社会福利。最后,随着各国努力摆脱 2007年至208年的全球经济滑坡,一些人提出了严肃的质疑,就是这一模式高 估了金融服务对经济的贡献。 鉴于所有这些问题,一些人建议完全放弃GDP,转而采用国民幸福指数 (NHI)等新的衡量方法。这些方法没有绕过这种需要来衡量经济活动。但的确 经济的性质一一以及公民们除了GDP之外所珍视的东西一一正在发生变化,我们 衡量一国经济的方法也必须跟上来。尤其是,经济学家将必须应对三个问题。首 先就是创新驱动下的经济的复杂性、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链的日 益全球化。第二是增加服务和无形资产,包括没有价格的网上活动在发达经济体 中所占比重。第三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问题—一—资源和资产的大量损耗现在是 否会削弱未来潜在的GDP的增长 由于未能充分捕捉到经济体中的产品的日益增多的种类,GDP对创新的 报告是不足的。它还未能记录消费者的福利。GDP也没有把按照个人需要的定制 所带来的价值计算在内。 1987年,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用一句名言打趣说:“你可以看到电脑 时代无处不在,但在生产率数字中却没有它。”这显示了GDP作为经济衡量标准 的严重问题。每年,经济都包含更多无形的、使生产率难以度量的东西。 个相关的问题是如何计算无形产品或服务,如搜索引擎、应用软件 来源于大众的百科全书等纯数字产品的价值。这些产品常常价格为零,由于没有 市场价格而不被GDP统计计算在内 GDP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产出随着时间推移的增长,但却没有把经济增长 是否以未来的增长为代价问题充分计算在内
河南省安阳市 2014 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模拟(4 月 14 日周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8 页,第Ⅱ卷 9 至 10 页。 第Ⅰ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媒体和经济界经常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对特定时间内一个国家 内生产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一种统计方法——作为经济绩效的一项指标。但 GDP 是评估经济的一个相对较新的方法。事实上,这个概念 20 世纪早期才发明。当 时,大萧条,然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迫使华盛顿开始统计政府用于服务和战争 的支出(此前一直被视为使国民收入减少的一种必要的负面经济效应),把它当 作经济的净正数。 GDP 统计学的构建并不简单,甚至在经济不如现在这样复杂的早期阶段 也是如此。少数国家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创建了国民核算,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才 制定了方法,以便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各国的 GDP 进行比较。这项工作持续到今天。 一项诠释就是调整通胀的美元总额,以得出“真实的”GDP。但是由于产品质量 不断改进和逐渐地采用了新的商品和月良务,所以计算价格变化现在要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困难。 还有另外一些 GDP 统计完全落空的东西。它丝毫没有涉及商品和劳务的 生产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虽然 GDP 的增长率被看作是人类进步的一项替代衡量方 法,但它从来都没有被用来度量幸福或者社会福利。最后,随着各国努力摆脱 2007 年至 2008 年的全球经济滑坡,一些人提出了严肃的质疑,就是这一模式高 估了金融服务对经济的贡献。 鉴于所有这些问题,一些人建议完全放弃 GDP,转而采用国民幸福指数 (NHI)等新的衡量方法。这些方法没有绕过这种需要来衡量经济活动。但的确, 经济的性质——以及公民们除了 GDP 之外所珍视的东西——正在发生变化,我们 衡量一国经济的方法也必须跟上来。尤其是,经济学家将必须应对三个问题。首 先就是创新驱动下的经济的复杂性、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生产链的日 益全球化。第二是增加服务和无形资产,包括没有价格的网上活动在发达经济体 中所占比重。第三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问题——资源和资产的大量损耗现在是 否会削弱未来潜在的 GDP 的增长。 由于未能充分捕捉到经济体中的产品的日益增多的种类,GDP 对创新的 报告是不足的。它还未能记录消费者的福利。GDP 也没有把按照个人需要的定制 所带来的价值计算在内。 1987 年,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用一句名言打趣说:“你可以看到电脑 时代无处不在,但在生产率数字中却没有它。”这显示了 GDP 作为经济衡量标准 的严重问题。每年,经济都包含更多无形的、使生产率难以度量的东西。 一个相关的问题是如何计算无形产品或服务,如搜索引擎、应用软件、 来源于大众的百科全书等纯数字产品的价值。这些产品常常价格为零,由于没有 市场价格而不被 GDP 统计计算在内。 GDP 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产出随着时间推移的增长,但却没有把经济增长 是否以未来的增长为代价问题充分计算在内
目前,世界正处于统计数字的迷雾之中,既没有有关经济增长不可持续 情况下的消极方面以及经济增长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等未来所需的资产情况下所 需的信息,也没有有关积极方面,就是在经济增长带来创新与创造性情况下所需 的信息。尽管GDP存在种种弊端,但却仍是透过迷雾的唯一闪耀的光 芒 (选自2014年2月24日《参考消息》) 1.下列对“GDP”的解释,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对特定时间内一个国家内流通的所有商品和服务 的一种 统计方法,媒体经常拿它作为经济绩效的一项指标。 B.GDP用于评估经济,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方法,产生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是 为了 应对先后发生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发明的。 C.GDP开始于美国政府对政府用于服务和战争支出所作的统计,对它的认识也 由原先 的“使国民收入减少的一种必要的负面经济效应”转变为“经济的净正数” D.GDP统计学的构建并不简单,其早期阶段就是如此。少数国家花了几十年时 间才由 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创建了国民核算并制定了方法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广泛使用的GDP的基本概念说起,谈到它的发明由来。下文的重心是 围绕题 目“衡量经济绩效须超越GDP”来谈G这种评估经济方式的问题。 B.作者指出了GDP统计完全落空的种种表现,包括构建的难度、丝毫未涉及环 境破坏、 没有被用来度量幸福等,从而引出了有人要完全放弃GDP的看法。 C.作者认为,其他衡量经济的方法不能绕开GDP,但作者还是指出,经济性质 在变, 衡量经济的方法确实需要与时俱进,重点是从三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D.目前世界正处于统计数字的迷雾之中,缺乏消极方面、积极方面以及未来经 济增长 所需资产情况下所需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GDP仍然是唯一可行的好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GDP的有关计算一直都不轻松,现在由于产品质量不断改进和逐渐地采用了 新的商 品和服务,计算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B.GDP的增长率从来都没有被用来度量幸福或者社会福利,所以转而采用国民 幸福指 数(NHI)这种方法,就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难题 C.作者引用经济学家索洛的名言,指出以GDP来衡量经济标准的严重不足,因 为生产 率是难以度量经济中的无形的东西的 D.GDP对创新的报告不足,没有把按照个人需要的定制所带来的价值计算在内, 也没 有把经济增长是否以未来的增长为代价问题计算在内
目前,世界正处于统计数字的迷雾之中,既没有有关经济增长不可持续 情况下的消极方面以及经济增长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等未来所需的资产情况下所 需的信息,也没有有关积极方面,就是在经济增长带来创新与创造性情况下所需 的信息。尽管 GDP 存在种种弊端,但却仍是透过迷雾的唯一闪耀的光 芒。 (选自 2014 年 2 月 24 日《参考消息》) 1.下列对“GDP”的解释,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GDP 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对特定时间内一个国家内流通的所有商品和服务 的一种 统计方法,媒体经常拿它作为经济绩效的一项指标。 B.GDP 用于评估经济,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方法,产生于 20 世纪早期的美国,是 为了 应对先后发生的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发明的。 C.GDP 开始于美国政府对政府用于服务和战争支出所作的统计,对它的认识也 由原先 的“使国民收入减少的一种必要的负面经济效应”转变为“经济的净正数”。 D.GDP 统计学的构建并不简单,其早期阶段就是如此。少数国家花了几十年时 间才由 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创建了国民核算并制定了方法。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从广泛使用的 GDP 的基本概念说起,谈到它的发明由来。下文的重心是 围绕题 目“衡量经济绩效须超越 GDP”来谈 GDP 这种评估经济方式的问题。 B.作者指出了 GDP 统计完全落空的种种表现,包括构建的难度、丝毫未涉及环 境破坏、 没有被用来度量幸福等,从而引出了有人要完全放弃 GDP 的看法。 C.作者认为,其他衡量经济的方法不能绕开 GDP,但作者还是指出,经济性质 在变, 衡量经济的方法确实需要与时俱进,重点是从三个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D.目前世界正处于统计数字的迷雾之中,缺乏消极方面、积极方面以及未来经 济增长 所需资产情况下所需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GDP 仍然是唯一可行的好方法。 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GDP 的有关计算一直都不轻松,现在由于产品质量不断改进和逐渐地采用了 新的商 品和服务,计算更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B.GDP 的增长率从来都没有被用来度量幸福或者社会福利,所以转而采用国民 幸福指 数(NHI)这种方法,就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难题。 C.作者引用经济学家索洛的名言,指出以 GDP 来衡量经济标准的严重不足,因 为生产 率是难以度量经济中的无形的东西的。 D.GDP 对创新的报告不足,没有把按照个人需要的定制所带来的价值计算在内, 也没 有把经济增长是否以未来的增长为代价问题计算在内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①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 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土则”, 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 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 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 “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自水北。三日,维遺 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 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 景元四年秋,诏诸军征蜀。维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 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 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②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 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 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 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 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 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 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 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 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选自《三国志·邓艾传》) [注]①太祖:魏武帝曹操。②方轨:大路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辟之为掾 调职 B.宜遂乘之 乘 趁机 C.则应涪之兵寡矣 应:呼应 D.并退还 块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邓艾有智慧的一组是(3分) ①贼去未远,或能复还 ②于是留艾屯白 水北 ③艾即夜潜军径到 ④今贼摧 折,宜遂乘之 ⑤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 ⑥乃叱忠、纂等, 将斩之 A.①③④ B.②③⑤ ①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①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 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土则”, 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 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 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 “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 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 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 景元四年秋,诏诸军征蜀。维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 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 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②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 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 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 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 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 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 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 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 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选自《三国志·邓艾传》) [注]①太祖:魏武帝曹操。②方轨:大路。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辟之为掾 辟: 调职 B.宜遂乘之 乘: 趁机 C.则应涪之兵寡矣 应:呼应 D.并退还 并: 一块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邓艾有智慧的一组是(3 分) ①贼去未远,或能复还 ②于是留艾屯白 水北 ③艾即夜潜军径到 ④今贼摧 折,宜遂乘之 ⑤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 ⑥乃叱忠、纂等, 将斩之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邓艾出身贫寒,从小失去父亲,还有口吃的毛病,但是他志存高远,读陈寔 碑文而 自定名字;胸怀大志,见到高山大河,常常指点规划建立军营的地点 B.邓艾跟随征西将军郭淮迎击蜀国大将姜维部队,击退姜维后,在郭淮向西进 攻的时 候,他认为应该分兵防备不测,随后他又识破了姜维的声东击西之计。 C.各路大军对西蜀发动攻击。姜维在剑阁阻止了钟会前进的步伐。这时邓艾献 上奇袭 蜀国腹地的大胆计划,避实就虚,以绕过姜维主力,让姜维大军腹背受敌 D.邓艾率军从阴平进攻,他击败了马邈和诸葛瞻后,到达雒城,迫使后主刘禅 遣使请 降。可贵的是,进驻成都后,邓艾严控部下,对官民进行安抚,受到称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 (5分) (2)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 杜宇①。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 然羁旅? [注]①杜宇:杜鹃。②故山:家乡。 8.上阕表达的重心是“月夜常啼杜宇”,请说说是怎样突出表现它的。(6分) 9.下阕写出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是怎样有层次地表达出来的?(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A.邓艾出身贫寒,从小失去父亲,还有口吃的毛病,但是他志存高远,读陈寔 碑文而 自定名字;胸怀大志,见到高山大河,常常指点规划建立军营的地点。 B.邓艾跟随征西将军郭淮迎击蜀国大将姜维部队,击退姜维后,在郭淮向西进 攻的时 候,他认为应该分兵防备不测,随后他又识破了姜维的声东击西之计。 C.各路大军对西蜀发动攻击。姜维在剑阁阻止了钟会前进的步伐。这时邓艾献 上奇袭 蜀国腹地的大胆计划,避实就虚,以绕过姜维主力,让姜维大军腹背受敌。 D.邓艾率军从阴平进攻,他击败了马邈和诸葛瞻后,到达雒城,迫使后主刘禅 遣使请 降。可贵的是,进驻成都后,邓艾严控部下,对官民进行安抚,受到称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 杜宇①。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 然羁旅? [注]①杜宇:杜鹃。②故山:家乡。 8.上阕表达的重心是“月夜常啼杜宇”,请说说是怎样突出表现它的。(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9.下阕写出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是怎样有层次地表达出来的?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 (陆游《游山西村》 (2)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荀子 《劝学》) (3)既替余以蕙镶兮 ,虽九死其犹未 悔 (屈原《离骚》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 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个题目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月亮船 刘国芳 个住在河边的女孩,总喜欢在门口站着,看河。一个晚上,弯弯的月 亮映在水里,女孩觉得它像一只船,女孩很惊喜自己的发现,于是蹿屋里去,跟 大人说:“爸爸妈妈,你们看,水里的月亮像一只船。 女孩的爸妈走出来,一起往水里看,然后父亲说:“是像一只船。” 女孩的母亲也说月亮像一只船,还说那是月亮船,说着,轻轻地唱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妈妈的歌谣… 女孩天真,在母亲唱着时颠颠地往河边去,大人见了,吓坏了,过去 把扯住女孩,还说:“你去哪?” 女孩说:“我想坐在月亮船上,让它载着我。” 女孩的母亲父亲听了,都笑。做母亲的,还点着女孩的额头说:“月亮 船在很远的地方,你坐不到它。” 女孩看着母亲,女孩说:“我怎样才能坐到月亮船呢?” 母亲没说,还是摇头 过后,女孩每天晚上都在门口看着水里的月亮船,还不住地缠着母亲让 母亲告诉她怎样才能坐到月亮船。母亲没告诉女孩,只跟女孩说:“别烦了,我 教你唱月亮船的歌吧 说着母亲唱了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童年的神秘 飘进了我的梦乡 悄悄带走无忧夜 女孩觉得这歌很好听,学起来 天女孩和母亲正唱着,忽然河里传来“救命呀一一救命呀一一”的呼 救声。女孩的父亲听了,飞快地从屋里蹿出来往河边跑,女孩的母亲跟着往河边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 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荀子 《劝学》) (3)既替余以蕙纕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九死其犹未 悔。 (屈原《离骚》)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 做所选定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目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 一个题目计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月亮船 刘国芳 一个住在河边的女孩,总喜欢在门口站着,看河。一个晚上,弯弯的月 亮映在水里,女孩觉得它像一只船,女孩很惊喜自己的发现,于是蹿屋里去,跟 大人说:“爸爸妈妈,你们看,水里的月亮像一只船。” 女孩的爸妈走出来,一起往水里看,然后父亲说:“是像一只船。” 女孩的母亲也说月亮像一只船,还说那是月亮船,说着,轻轻地唱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妈妈的歌谣…… 女孩天真,在母亲唱着时颠颠地往河边去,大人见了,吓坏了,过去一 把扯住女孩,还说:“你去哪?” 女孩说:“我想坐在月亮船上,让它载着我。” 女孩的母亲父亲听了,都笑。做母亲的,还点着女孩的额头说:“月亮 船在很远的地方,你坐不到它。” 女孩看着母亲,女孩说:“我怎样才能坐到月亮船呢?” 母亲没说,还是摇头。 过后,女孩每天晚上都在门口看着水里的月亮船,还不住地缠着母亲让 母亲告诉她怎样才能坐到月亮船。母亲没告诉女孩,只跟女孩说:“别烦了,我 教你唱月亮船的歌吧。” 说着母亲唱了起来: 月亮船呀月亮船 载着童年的神秘 飘进了我的梦乡 悄悄带走无忧夜 …… 女孩觉得这歌很好听,学起来. 一天女孩和母亲正唱着,忽然河里传来“救命呀——救命呀——”的呼 救声。女孩的父亲听了,飞快地从屋里蹿出来往河边跑,女孩的母亲跟着往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