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和另选他人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 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的选举,如果发生违反党章的 情况,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调查核实后,应作出选举无效和采取相应措施 的决定,并报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第十二条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召集代表会议,讨论 和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由召 集代表会议的委员会决定。 第十三条凡是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是撤销党的原有组织,必须由上 级党组织决定。 在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的组织认 为有必要时,可以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 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可以派出代表机关。 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 第十四条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对同下级组织有关的重要问题作出决 定时,在通常情况下,要征求下级组织的意见。要保证下级组织能够正常 行使他们的职权。凡属应由下级组织处理的问题,如无特殊情况,上级领 导机关不要干预。 第十五条有关全国性的重大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 各部门、各地方的党组织可以向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 外发表主张。 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下级组织如果认为上级 组织的决定不符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可以请求改变;如果上级 组织坚持原决定,下级组织必须执行,并不得公开发表不同意见,但有权 向再上一级组织报告。 党的各级组织的报刊和其他宣传工具,必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和决议。 第十六条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
候选人和另选他人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 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的选举,如果发生违反党章的 情况,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调查核实后,应作出选举无效和采取相应措施 的决定,并报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任期制。 第十二条 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召集代表会议,讨论 和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由召 集代表会议的委员会决定。 第十三条 凡是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是撤销党的原有组织,必须由上 级党组织决定。 在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基层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上级党的组织认 为有必要时,可以调动或者指派下级党组织的负责人。 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可以派出代表机关。 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 第十四条 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对同下级组织有关的重要问题作出决 定时,在通常情况下,要征求下级组织的意见。要保证下级组织能够正常 行使他们的职权。凡属应由下级组织处理的问题,如无特殊情况,上级领 导机关不要干预。 第十五条 有关全国性的重大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 各部门、各地方的党组织可以向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作出决定和对 外发表主张。 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下级组织如果认为上级 组织的决定不符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可以请求改变;如果上级 组织坚持原决定,下级组织必须执行,并不得公开发表不同意见,但有权 向再上一级组织报告。 党的各级组织的报刊和其他宣传工具,必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 策和决议。 第十六条 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
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如对 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 行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在 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 党员个人代表党组织发表重要主张,如果超出党组织已有决定的范围, 必须提交所在的党组织讨论决定,或向上级党组织请示。任何党员不论职 务高低,都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如遇紧急情况,必须由个人作出决定 时,事后要迅速向党组织报告。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 凌驾于组织之上。 第十七条党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都必须重视党的建设,经常 讨论和检査党的宣传工作、教育工作、组织工作、纪律检査工作、群众工 作、统一战线工作等,注意研究党内外的思想政治状况。 第三章党的中央组织 第十八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 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 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 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中央委员会决定 第十九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二)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三)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 (四)修改党的章程 (五)选举中央委员会; (六)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二十条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是: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调整 和增选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部分成员。调整和增选中央委 员及候补中央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及 候补中央委员各自总数的五分之一 第二十一条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代表大会如提前或
定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如对 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 行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在 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 党员个人代表党组织发表重要主张,如果超出党组织已有决定的范围, 必须提交所在的党组织讨论决定,或向上级党组织请示。任何党员不论职 务高低,都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如遇紧急情况,必须由个人作出决定 时,事后要迅速向党组织报告。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个人专断和把个人 凌驾于组织之上。 第十七条 党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都必须重视党的建设,经常 讨论和检查党的宣传工作、教育工作、组织工作、纪律检查工作、群众工 作、统一战线工作等,注意研究党内外的思想政治状况。 第三章 党的中央组织 第十八条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 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 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 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中央委员会决定。 第十九条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 (二)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三)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 (四)修改党的章程; (五)选举中央委员会; (六)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二十条 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是: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调整 和增选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部分成员。调整和增选中央委 员及候补中央委员的数额,不得超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及 候补中央委员各自总数的五分之一。 第二十一条 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代表大会如提前或
延期举行,它的任期相应地改变。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 以上的党龄。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 中央委员会委员出缺,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央政 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 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 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第二十二条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 总书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 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 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 中央委员会的职权。 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中央 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委员会决定 每届中央委员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和中央领导人,在下届全国代表 大会开会期间,继续主持党的经常工作,直到下届中央委员会产生新的中 央领导机构和中央领导人为止 第二十三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党组织,根据中央委员会的指示进行 工作。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机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政 治部负责管理军队中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军队中党的组织体制和机构, 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作出规定 第四章党的地方组织 第二十四条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大会,设区的市和自治 州的代表大会,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每 五年举行一次。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由同级党的委员会召集。在特殊情况下,经上
延期举行,它的任期相应地改变。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 以上的党龄。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 中央委员会委员出缺,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 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央政 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 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 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第二十二条 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 总书记,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 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 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 中央委员会的职权。 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中央 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 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中央委员会决定。 每届中央委员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和中央领导人,在下届全国代表 大会开会期间,继续主持党的经常工作,直到下届中央委员会产生新的中 央领导机构和中央领导人为止。 第二十三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党组织,根据中央委员会的指示进行 工作。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机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政 治部负责管理军队中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军队中党的组织体制和机构, 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作出规定。 第四章 党的地方组织 第二十四条 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大会,设区的市和自治 州的代表大会,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每 五年举行一次。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由同级党的委员会召集。在特殊情况下,经上
一级委员会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同级党的委员会决 定,并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五条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听取和审查同级委员会的报告 (二)听取和审查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三)讨论本地区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 (四)选举同级党的委员会,选举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二十六条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委员会, 每届任期五年。这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 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委员会,每届任期五 年。这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三年以上的党龄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由它选举的委员会的任期 相应地改变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分别由上一级委员会 决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出缺,由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 同级党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本地方的工作,定期向上级党的委员会报告 工作。 第二十七条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 副书记,并报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 在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委员会职权;在下届代表大会开会期间, 继续主持经常工作,直到新的常务委员会产生为止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 接受监督。 第二十八条党的地区委员会和相当于地区委员会的组织,是党的省 自治区委员会在几个县、自治县、市范围内派出的代表机关。它根据省 自治区委员会的授权,领导本地区的工作
一级委员会批准,可以提前或延期举行。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和选举办法,由同级党的委员会决 定,并报上一级党的委员会批准。 第二十五条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听取和审查同级委员会的报告; (二)听取和审查同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 (三)讨论本地区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决议; (四)选举同级党的委员会,选举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第二十六条 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委员会, 每届任期五年。这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 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委员会,每届任期五 年。这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三年以上的党龄。 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由它选举的委员会的任期 相应地改变。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分别由上一级委员会 决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委员出缺,由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 同级党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本地方的工作,定期向上级党的委员会报告 工作。 第二十七条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 副书记,并报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 在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委员会职权;在下届代表大会开会期间, 继续主持经常工作,直到新的常务委员会产生为止。 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 接受监督。 第二十八条 党的地区委员会和相当于地区委员会的组织,是党的省、 自治区委员会在几个县、自治县、市范围内派出的代表机关。它根据省、 自治区委员会的授权,领导本地区的工作
第五章党的基层组织 第二十九条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 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 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 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 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提出委员候选人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第三十条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 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第三十一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 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是: (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 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先争优,团 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 (二)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 三)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 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 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 (四)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 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五)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 中间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 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第五章 党的基层组织 第二十九条 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 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 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 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 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 提出委员候选人要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 第三十条 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 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的书记、副书记选举产生后,应报上级党组织批准。 第三十一条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 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它的基本任务是: (一)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 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先争优,团 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 (二)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 (三)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 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 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 理。 (四)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 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五)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发现、培养和推荐他们 中间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 献自己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