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撰写研究计划的方法 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实际运用,研究能力也只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 如何拟定研究计划是研究设计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研究的质量,也是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必须具 备的基本功。精心设计规划是一项研究得以顺利展开并取得成效的关键。 研究计划的功能和要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里“预”就是计划的意思,只要预先作出计划,三思而后行, 往往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研究计划是研究工作进行之初所做的 书面规划,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具体设想,是研究实施的蓝图,是保证研究质量的重要环节。由 于研究本身是件相当复杂的事情,因此,事先必须周密思考,统筹安排,并以书面形式落实。 实际上撰写硏究计划就是迫使研究者把所要研究的课题内容、研究思路理清楚,以利于课题研 究的具体实施。 课题一旦确定,接下来就要全面规划整个研究过程,合理安排研究中的各项工作,制定切实 可行的研究计划。制定研究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规定研究的范围和目标,具体规划研究的程 序和进度,为顺利完成研究任务提供保证。另外,研究计划也是科研管理部门、专家检查指导 与评价科研工作的参照依据 磨刀不误砍柴工”,制定好课题硏究计划,可以使课题硏究建立在明确、具体、可操作的 基础之上,使课题研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研究计划的功能 研究计划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内容的细化 课题研究会牵涉很多因素,研究不仅要把握重点,也要顾及细节。研究者通过制定硏究计 划,可以使研究的目标、内容、范围、方法、程序等更加明晰,使课题内容更加具体化、操作 化,使研究有条不紊地展开 2、课题申报的形式 研究计划是研究者的基本构想,也是课题申报的主要形式。课题申报必须提交研究计划 科研管理部门主要是通过研究计划的申报、评审来确定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具有可行性, 是否需要立项给予资助。 3、研究行动的指南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计划是研究实施的指南。有了计划,可以避免忘记一些重要的细节 研究计划中必须制定详细的研究程序与步骤,要合理安排研究的资源,还要设想可能遇到的困 难和解决的方案。有了研究计划,行动就有方向,可以少走弯路 4、评价检查的依据 在硏究的进行过程中以及研究结束后,科研管理部门通常依照研究计划检査课题研究的进 展情况或完成情况,并对课题研究进行评估鉴定 有时,一个颇有创意的研究构想,只有落实到研究计划书面文字的过程中,才会发现某些 先天的不足和意想不到的困难,才会促使研究者努力设法去解决。有了书面的研究计划,还可 以作为同行间沟通的依据,把自己的设想告诉别人,征求建议与指导,使研究课题更趋完善。 (二)研究计划的基本要求 撰写一份研究计划,首先必须了解研究计划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问 题①: ①吴明清:《教育研究:基本观念与方法之分析》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第564-565页
第十二章 撰写研究计划的方法 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实际运用,研究能力也只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 如何拟定研究计划是研究设计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研究的质量,也是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必须具 备的基本功。精心设计规划是一项研究得以顺利展开并取得成效的关键。 一、研究计划的功能和要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里“预”就是计划的意思,只要预先作出计划,三思而后行, 往往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失误,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研究计划是研究工作进行之初所做的 书面规划,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具体设想,是研究实施的蓝图,是保证研究质量的重要环节。由 于研究本身是件相当复杂的事情,因此,事先必须周密思考,统筹安排,并以书面形式落实。 实际上撰写研究计划就是迫使研究者把所要研究的课题内容、研究思路理清楚,以利于课题研 究的具体实施。 课题一旦确定,接下来就要全面规划整个研究过程,合理安排研究中的各项工作,制定切实 可行的研究计划。制定研究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规定研究的范围和目标,具体规划研究的程 序和进度,为顺利完成研究任务提供保证。另外,研究计划也是科研管理部门、专家检查指导 与评价科研工作的参照依据。 “磨刀不误砍柴工”,制定好课题研究计划,可以使课题研究建立在明确、具体、可操作的 基础之上,使课题研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研究计划的功能 研究计划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内容的细化 课题研究会牵涉很多因素,研究不仅要把握重点,也要顾及细节。研究者通过制定研究计 划,可以使研究的目标、内容、范围、方法、程序等更加明晰,使课题内容更加具体化、操作 化,使研究有条不紊地展开。 2、课题申报的形式 研究计划是研究者的基本构想,也是课题申报的主要形式。课题申报必须提交研究计划, 科研管理部门主要是通过研究计划的申报、评审来确定课题研究是否有价值,是否具有可行性, 是否需要立项给予资助。 3、研究行动的指南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计划是研究实施的指南。有了计划,可以避免忘记一些重要的细节。 研究计划中必须制定详细的研究程序与步骤,要合理安排研究的资源,还要设想可能遇到的困 难和解决的方案。有了研究计划,行动就有方向,可以少走弯路。 4、评价检查的依据 在研究的进行过程中以及研究结束后,科研管理部门通常依照研究计划检查课题研究的进 展情况或完成情况,并对课题研究进行评估鉴定。 有时,一个颇有创意的研究构想,只有落实到研究计划书面文字的过程中,才会发现某些 先天的不足和意想不到的困难,才会促使研究者努力设法去解决。有了书面的研究计划,还可 以作为同行间沟通的依据,把自己的设想告诉别人,征求建议与指导,使研究课题更趋完善。 (二)研究计划的基本要求 撰写一份研究计划,首先必须了解研究计划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问 题①: ① 吴明清:《教育研究:基本观念与方法之分析》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1 年,第 564-565 页
1、研究什么? 当人们阅读一份研究计划时的第一个反应可能是:这个课题要研究什么?因此,研究者 须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让别人了解,要研究的是什么内容。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有合 适的标题,标题最好能涉及硏究的范围、对象、内容、方法;其次,要明确提岀硏究问题,让 别人了解研究问题的性质:第三,要有文献综述,使人了解研究领域的基本状况:第四,要列 举研究的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让别人了解研究的重点;第五,要界定研究的变量及重要的名 词、概念,让别人了解研究的范围。 2、为什么研究 在解决了“研究什么”的问题之后,人们很自然会继续发问:为什么要从事这项研究?因 此,研究者必须在硏究计划中解释从事这项研究的理由。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明研究 的动机:其次,要提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揭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三,要列举研究的 具体目标 3、如何研究 当了解研究的理由之后,人们顺理成章地想知道研究将如何进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 要说明研究的方法和实施程序,包括研究对象及其取样、研究的方法与步骤、研究工具的选择 与编制、收集资料的程序、资料分析的方法等;其次,对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硏究人员 的组织、研究进度的安排、研究经费的预算等 4、有何成效? 硏究的价值体现在硏究结果对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贡献上。因此,人们最后总会问:研 究最终会获得什么样的研究成果?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研究者必须在研究计划中具体说明 研究的预期成效;其次,要有成果达到的水平和表现形式 无论采用什么格式撰写研究计划,以上四个问题是必须要具体回答的。掌握了这四个基本 要求,研究计划中才不会遗漏必要的信息和内容,研究计划才可能得到更多的外部支持。当研 究计划完成后,我们也可以按是否清楚地回答了这四个问题来评价研究计划的优劣。 研究计划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要素 般来说,研究课题内容多种多样,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因此,撰拟研究计划可以形式多 样,只要符合以上四个基本要求,只要清楚地表达必要的信息与资料就是一份合格的研究计划。 (一)研究计划的基本框架 学术界对撰写研究计划有约定俗成的基本框架,有些研究机构和科研管理部门还制订了固 定的撰写格式一—研究计划书(见附录1)。因此,在撰写教育研究计划时,如能按照通用格式 进行,则更易互相沟通交流,更易为学术界接受。按照研究方法的类型可以将课题计划分为实 证性研究课题与思辨性硏究课题两类,下面两个课题计划框架可供参考,只要根据课题计划框 架的项目,填入相关内容,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研究计划了 实证性课题研究计划框架 题名称 署名 滴要(必要时) 目录(必要时) 导论 1、研究课题的陈述(研究的缘起) 2、研究问题的背景 3、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 4、名词及变量定义 5、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什么? 当人们阅读一份研究计划时的第一个反应可能是:这个课题要研究什么?因此,研究者必 须明确地回答这个问题,让别人了解,要研究的是什么内容。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有合 适的标题,标题最好能涉及研究的范围、对象、内容、方法;其次,要明确提出研究问题,让 别人了解研究问题的性质;第三,要有文献综述,使人了解研究领域的基本状况;第四,要列 举研究的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让别人了解研究的重点;第五,要界定研究的变量及重要的名 词、概念,让别人了解研究的范围。 2、为什么研究 在解决了“研究什么”的问题之后,人们很自然会继续发问:为什么要从事这项研究?因 此,研究者必须在研究计划中解释从事这项研究的理由。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明研究 的动机;其次,要提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揭示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三,要列举研究的 具体目标。 3、如何研究 当了解研究的理由之后,人们顺理成章地想知道研究将如何进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 要说明研究的方法和实施程序,包括研究对象及其取样、研究的方法与步骤、研究工具的选择 与编制、收集资料的程序、资料分析的方法等;其次,对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研究人员 的组织、研究进度的安排、研究经费的预算等。 4、有何成效? 研究的价值体现在研究结果对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贡献上。因此,人们最后总会问:研 究最终会获得什么样的研究成果?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研究者必须在研究计划中具体说明 研究的预期成效;其次,要有成果达到的水平和表现形式。 无论采用什么格式撰写研究计划,以上四个问题是必须要具体回答的。掌握了这四个基本 要求,研究计划中才不会遗漏必要的信息和内容,研究计划才可能得到更多的外部支持。当研 究计划完成后,我们也可以按是否清楚地回答了这四个问题来评价研究计划的优劣。 二、研究计划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要素 一般来说,研究课题内容多种多样,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因此,撰拟研究计划可以形式多 样,只要符合以上四个基本要求,只要清楚地表达必要的信息与资料就是一份合格的研究计划。 (一)研究计划的基本框架 学术界对撰写研究计划有约定俗成的基本框架,有些研究机构和科研管理部门还制订了固 定的撰写格式——研究计划书(见附录 1)。因此,在撰写教育研究计划时,如能按照通用格式 进行,则更易互相沟通交流,更易为学术界接受。按照研究方法的类型可以将课题计划分为实 证性研究课题与思辨性研究课题两类,下面两个课题计划框架可供参考,只要根据课题计划框 架的项目,填入相关内容,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研究计划了。 1、 实证性课题研究计划框架 课题名称 署名 摘要(必要时) 目录(必要时) 一、导论 1、 研究课题的陈述(研究的缘起) 2、 研究问题的背景 3、 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 4、 名词及变量定义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6、研究范围 文献综述 1、介绍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2、研究成果可能对本课题的影响 3、评述他人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4、分析他人研究的成果和结论 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 2、研究主要方法与设计 3、研究工具与材料 4、实施程序 5、资料处理及统计方法 四、预期成效 预期结果(或发现) 2、预期效用 研究进度及每一阶段预期完成的项目 六、研究经费的预算 七、研究人员的组织与分工 、参考书目 附录(必要时) 2、理论(思辨)性课题研究计划框架 题名称 署名 滴要(必要时) 目录(必要时) 研究的缘起与目的 问题的背景与现状 研究的表述与设计 1、基本理论与假设 2、名词、术语的界定 3、论证的基本思路 4、收集资料的范围与程序 5、分析资料的方法 四、研究进度及每一阶段预期完成的项目 五、研究的预期效果与限制 研究经费的预算 七、研究人员的组织与分工 八、参考书目 附录(必要时) 研究计划书提供了一个预览,可以用来说明研究的原因和实施的程序,在研究设计中研究 计划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和文本。一般来说,如果是定量研究课题,研究计划要写得比较详细 要清楚地勾勒课题硏究的具体细节。如果是定性硏究课题,只需陈述硏究设想,因为定性硏究 中的设计和程序往往是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的。写一份详细而有理有据的研究计划,对理清 课题研究内容,申请科研立项,指导课题实施是必须的
6、 研究范围 二、文献综述 1、 介绍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2、 研究成果可能对本课题的影响 3、 评述他人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4、 分析他人研究的成果和结论 三、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及抽样方法 2、 研究主要方法与设计 3、 研究工具与材料 4、 实施程序 5、 资料处理及统计方法 四、预期成效 1、 预期结果(或发现) 2、 预期效用 五、研究进度及每一阶段预期完成的项目 六、研究经费的预算 七、研究人员的组织与分工 八、参考书目 附录(必要时) 2、 理论(思辨)性课题研究计划框架 课题名称 署名 摘要(必要时) 目录(必要时) 一、研究的缘起与目的 二、问题的背景与现状 三、研究的表述与设计 1、 基本理论与假设 2、 名词、术语的界定 3、 论证的基本思路 4、 收集资料的范围与程序 5、 分析资料的方法 四、研究进度及每一阶段预期完成的项目 五、研究的预期效果与限制 六、研究经费的预算 七、研究人员的组织与分工 八、参考书目 附录(必要时) 研究计划书提供了一个预览,可以用来说明研究的原因和实施的程序,在研究设计中研究 计划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和文本。一般来说,如果是定量研究课题,研究计划要写得比较详细, 要清楚地勾勒课题研究的具体细节。如果是定性研究课题,只需陈述研究设想,因为定性研究 中的设计和程序往往是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的。写一份详细而有理有据的研究计划,对理清 课题研究内容,申请科研立项,指导课题实施是必须的
(二)研究计划的基本要素 以上研究计划的框架基本上包含了研究计划的基本要素。虽然,不同的科研机构可能会对 研究计划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但基本要素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一些方面 1、问题或目的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吗?是否有实际意义?研究有什么价值? 2、文献综述 前人在这个问题上有哪些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哪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如何?有哪些相关 理论?有哪些不足或可以改进的地方? 3、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什么?具体的概念、术语有哪些?如何界定?可以利用的资源有哪些?如何合 理地抽样?具体采用什么抽样方法?样本的特征? 4、测量 研究中有哪些主要变量?如何定义和测量变量?用什么材料或工具进行测量?怎样测量? 测量的具体指标是什么? 5、资料收集方法 用什么方法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是实验法还是调査法?是实地调查还是对已有的资 料作分析? 6、分析框架 将采用什么分析数据的统计方法?分析的目的和分析逻辑是什么?解释事物之所以如此的 可能原因?采用哪些变量?如何确定解释的合理性? 7、研究对象的保护 研究可能存在哪些潜在的危险?会伤害哪些人群?潜在的利益是否大于潜在的风险?保护 研究对象、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8、时间进度表 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程序是怎样的?时间进度如何安排?工作进度如何安排?分阶段需要完 成哪些项目? 9、经费 凡申请课题研究经费,必须提供经费预算,注明经费的用途和数量。 课题研究计划的撰写可以按以上9个要素,针对需要回答的问题逐一解释,也可以按下列 12项内容为框架按图索骥地完成。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要简洁明了,一个好的课题名称要能准确地反映硏究的范围、对象、内容、方法,能 显示研究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使人一看就能大致了解课题研究的内容。如,上海市小学 生学习负担的调查:中学生学习时间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主要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课题有什么价值,课题产生的背景 等问题。在表述上要提示研究的理由,可以从问题的现状提出,指出问题的重要性,从而表明 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也可以从前人研究的不足入手,阐述进行研究的价值。总之,研究者要把 握这部分写作的基本逻辑:由于问题的重要性或严重性,所以有必要进行研究:由于以往的研 究不足或有错误,所以必须加以解决或纠正 3、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也就是研究问题,它是研究计划的主体。通常是把课题提出的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 若干个小问题,加以列举。 4、待答问题与研究假设 任何研究都以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为具体行动的指引,因此无论采用什么格式撰写研究计划, 必须具体明确地列举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
(二)研究计划的基本要素 以上研究计划的框架基本上包含了研究计划的基本要素。虽然,不同的科研机构可能会对 研究计划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但基本要素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一些方面: 1、 问题或目的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吗?是否有实际意义?研究有什么价值? 2、 文献综述 前人在这个问题上有哪些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哪些?最新的研究进展如何?有哪些相关 理论?有哪些不足或可以改进的地方? 3、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什么?具体的概念、术语有哪些?如何界定?可以利用的资源有哪些?如何合 理地抽样?具体采用什么抽样方法?样本的特征? 4、 测量 研究中有哪些主要变量?如何定义和测量变量?用什么材料或工具进行测量?怎样测量? 测量的具体指标是什么? 5、 资料收集方法 用什么方法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是实验法还是调查法?是实地调查还是对已有的资 料作分析? 6、 分析框架 将采用什么分析数据的统计方法?分析的目的和分析逻辑是什么?解释事物之所以如此的 可能原因?采用哪些变量?如何确定解释的合理性? 7、 研究对象的保护 研究可能存在哪些潜在的危险?会伤害哪些人群?潜在的利益是否大于潜在的风险?保护 研究对象、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8、 时间进度表 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程序是怎样的?时间进度如何安排?工作进度如何安排?分阶段需要完 成哪些项目? 9、 经费 凡申请课题研究经费,必须提供经费预算,注明经费的用途和数量。 课题研究计划的撰写可以按以上 9 个要素,针对需要回答的问题逐一解释,也可以按下列 12 项内容为框架按图索骥地完成。 1、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要简洁明了,一个好的课题名称要能准确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对象、内容、方法,能 显示研究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使人一看就能大致了解课题研究的内容。如,上海市小学 生学习负担的调查;中学生学习时间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主要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课题有什么价值,课题产生的背景 等问题。在表述上要提示研究的理由,可以从问题的现状提出,指出问题的重要性,从而表明 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也可以从前人研究的不足入手,阐述进行研究的价值。总之,研究者要把 握这部分写作的基本逻辑:由于问题的重要性或严重性,所以有必要进行研究;由于以往的研 究不足或有错误,所以必须加以解决或纠正。 3、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也就是研究问题,它是研究计划的主体。通常是把课题提出的研究问题进一步细化为 若干个小问题,加以列举。 4、待答问题与研究假设 任何研究都以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为具体行动的指引,因此无论采用什么格式撰写研究计划, 必须具体明确地列举待答问题或研究假设
5、研究对象和研究变量 教育研究总是指向一定的研究对象。由于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者在制定研究计划 时必须对研究对象和研究的主要变量加以界定,避兔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而带来的混乱 对研究对象的描述,涉及研究的总体范围、样本数量、抽样的方法,必要时还需提示研究对象 的来源和特征。 6、文献综述 研究工作必须以有关文献为基础,在撰写研究计划时,应对相关文献作系统的陈述,以展示研 究者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的了解程度。 7、研究方法与设讠 这一部分说明研究采用的途径、手段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的步骤。因此要明确详细地描述 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资料收集程序与分析方法,应分项说明。当然在有限的篇 幅中,很难将研究方法与设计的全部细节描述周全,一般只需点到有关学术名词即可。例如 用“分层随机抽样”来说明抽样方法,用“等组前后测实验”表示实验设计模式,用“t检验 表示统计分析方法 8、研究进度 规划研究进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时间进度,二是工作项目进度。若研究有时间的限 制,则以最终完成时间为依据,倒过来分配每一工作项目的时间:若无明确的时间限制,则可 以工作项目为依据,安排每一项工作的时间。拟订研究进度,要留有余地,通常要给出时间进 度表或工作项目进度表,从而保证研究能有条不紊地开展,能按预定要求如期完成。 9、成果形式 预计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提示研究的预期成果和成果的表现形式,如研究 论文和研究报告、专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等。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还应该 说明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二是说明研究成果可能产生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如果研究工作由一个人独立完成,那么在研究计划中只需填写研究者个人的学历、职务、专业 等情况。如果研究是由一个课题组承担,则需列出课题组每个成员的基本情况和具体分工情况。 l1、经费预算 经费与设备是进行研究的物质条件。经费预算要本着节约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估算。研究计划 中要把开支的项目、用途、金额一一列出,最好采用经费预算一览表。一般经费预算的主要项 目有:图书资料费、硏究人员硏究费、小型会议费、交通差旅费、测验问卷编制费、上机费 印刷费、硏究实施的劳务费、设备材料费、邮电费、行政管理费、研究评审费、杂费等 12、参考书目与附录 研究计划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学术性,正规的研究计划要求列出参考文献或参考书目,必要时 也可将相关的资料作为附录。 以上12个方面大致包括了正式的、严格的研究计划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在实际撰写研究计 划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按照这12个方面内容撰写,也可以根据“研究项目申请书”或“项目申 请评审书”的要求、内容,将这12个方面拆散,作些适当的增删或调整,分别填入项目申请书 有关栏目(见附录)。不过,有些科研机构或主管部门制定的研究项目申请书的格式比较简略, 研究者除了按研宄项目申请书规定的格式填写外,最好再按上面提到的12个方面另拟一份详细 的研究计划,供实施研究时参考 三、研究课题的申报与评审 研究课题的申报 课题的申报与研究计划有密切的联系。研究计划是课题申报的基础,申报课题立项后,研究计 划便列入科硏部门的管理,并可以获得经费的资助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课题申报需要填写“研 究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大致有以下内容: 1、课题名称包括所属学科、研究类型等
5、研究对象和研究变量 教育研究总是指向一定的研究对象。由于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研究者在制定研究计划 时必须对研究对象和研究的主要变量加以界定,避免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而带来的混乱。 对研究对象的描述,涉及研究的总体范围、样本数量、抽样的方法,必要时还需提示研究对象 的来源和特征。 6、文献综述 研究工作必须以有关文献为基础,在撰写研究计划时,应对相关文献作系统的陈述,以展示研 究者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的了解程度。 7、研究方法与设计 这一部分说明研究采用的途径、手段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的步骤。因此要明确详细地描述, 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工具、资料收集程序与分析方法,应分项说明。当然在有限的篇 幅中,很难将研究方法与设计的全部细节描述周全,一般只需点到有关学术名词即可。例如, 用“分层随机抽样”来说明抽样方法,用“等组前后测实验”表示实验设计模式,用“t 检验” 表示统计分析方法。 8、研究进度 规划研究进度,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时间进度,二是工作项目进度。若研究有时间的限 制,则以最终完成时间为依据,倒过来分配每一工作项目的时间;若无明确的时间限制,则可 以工作项目为依据,安排每一项工作的时间。拟订研究进度,要留有余地,通常要给出时间进 度表或工作项目进度表,从而保证研究能有条不紊地开展,能按预定要求如期完成。 9、成果形式 预计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提示研究的预期成果和成果的表现形式,如研究 论文和研究报告、专著和教材、教具和教学仪器、教学软件等。研究周期较长的课题,还应该 说明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二是说明研究成果可能产生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0、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如果研究工作由一个人独立完成,那么在研究计划中只需填写研究者个人的学历、职务、专业 等情况。如果研究是由一个课题组承担,则需列出课题组每个成员的基本情况和具体分工情况。 11、经费预算 经费与设备是进行研究的物质条件。经费预算要本着节约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估算。研究计划 中要把开支的项目、用途、金额一一列出,最好采用经费预算一览表。一般经费预算的主要项 目有:图书资料费、研究人员研究费、小型会议费、交通差旅费、测验问卷编制费、上机费、 印刷费、研究实施的劳务费、设备材料费、邮电费、行政管理费、研究评审费、杂费等。 12、参考书目与附录 研究计划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学术性,正规的研究计划要求列出参考文献或参考书目,必要时 也可将相关的资料作为附录。 以上 12 个方面大致包括了正式的、严格的研究计划的基本结构和内容。在实际撰写研究计 划的过程中,可以直接按照这 12 个方面内容撰写,也可以根据“研究项目申请书”或“项目申 请评审书”的要求、内容,将这 12 个方面拆散,作些适当的增删或调整,分别填入项目申请书 有关栏目(见附录)。不过,有些科研机构或主管部门制定的研究项目申请书的格式比较简略, 研究者除了按研究项目申请书规定的格式填写外,最好再按上面提到的 12 个方面另拟一份详细 的研究计划,供实施研究时参考。 三、研究课题的申报与评审 (一)研究课题的申报 课题的申报与研究计划有密切的联系。研究计划是课题申报的基础,申报课题立项后,研究计 划便列入科研部门的管理,并可以获得经费的资助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课题申报需要填写“研 究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大致有以下内容: 1、课题名称 包括所属学科、研究类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