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湖南省2019届高三六校联考试题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点’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互相激荡中,中国文化 应该沿着怎样的道路发展’韩愈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韩愈对一些古代著作如《论语》《鹖冠子》等’都下过校勘、注释、疏解的深细功夫。对诸子百 家的学说’他也有一个比较、辨析、批判、吸收的过程’《读荀》《读鹖冠子》《读仪礼》《读墨子》 等一系列读书札记都以深入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如《读荀》中提出的 “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读墨子》中认为“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 不相用不足为孔墨”等’皆以璧立千仞的勇毅提出新见’成为建立其道统思想体系的基础 唐代的官学虽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就民间和知识界的信仰与风尚而言’佛教实有风靡之势 思想文化方面的情形有类于战国时期的“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说:“汉 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綿延延’浸以微灭。于是时 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鸣呼’其亦不仁甚矣!”在这种沧海横流的大势下’韩愈 “障百川使东之’挽狂澜于既倒”’以勇毅辶力排击异端’护持道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 辉的一笔。理论上’他著《原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批判佛老二教的蠹国害民’从历史发 展的角度论证儒家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贡献;在实践上’他逆批龙鳞’谏迎佛骨’反对官方 对佛教的宣扬。 学术史上关于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出现过多次·谈论的问题颇为丰富复杂。陈善认为,韩愈 赠浮屠诸诗文中·不仅没有丧失辟佛的儒者立场’而且有着引导佛子改弦更张、归顺儒道的良苦用 心。而国学大师陈寅恪指出’韩愈《原道》中提出的道统说’实受到新禅宗“教外别传”的传法世 系的影响;其扫除章句、直指人伦的论述方法’也受到新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说的影响。 当代学者也有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饶宗颐先生《韩愈〈南山诗〉与昙无忏译马鸣〈佛所行 赞》、陈允吉《论唐代寺庙壁画对韩愈诗歌的影响》等。 韩愈为了应对佛老思想的挑战’创新性地提岀了“道统”说法’强调尧、舜、禹、汤、文、武、 周公、孔子、孟轲一脉相传的儒学传统’成为宋代以后新儒学的开山。为了与佛学心性论对抗’对 儒家心性学派的思想予以关注’他举出《礼记·大学》中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论述·以批判“置夭下国家于不顾”的佛老学说’从而把儒学从伦理政治的思维路径’引导到修 齐治平由内而外的道路上’对新儒学价值核心的确立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摘编自杨国安《韩愈的传统文化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绝密★启用前 湖南省 2019 届高三六校联考试题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10 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点,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互相激荡中,中国文化 应该沿着怎样的道路发展,韩愈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韩愈对一些古代著作如《论语》《鹖冠子》等,都下过校勘、注释、疏解的深细功夫。对诸子百 家的学说,他也有一个比较、辨析、批判、吸收的过程,《读荀》《读鹖冠子》《读仪礼》《读墨子》 等一系列读书札记都以深入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如《读荀》中提出的 “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读墨子》中认为“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 不相用不足为孔墨”等,皆以壁立千仞的勇毅提出新见,成为建立其道统思想体系的基础。 唐代的官学虽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就民间和知识界的信仰与风尚而言,佛教实有风靡之势, 思想文化方面的情形有类于战国时期的“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说:“汉 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于是时 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呜呼,其亦不仁甚矣!”在这种沧海横流的大势下,韩愈 “障百川使东之,挽狂澜于既倒”,以勇毅之力排击异端,护持道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 辉的一笔。理论上,他著《原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批判佛老二教的蠹国害民,从历史发 展的角度论证儒家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贡献;在实践上,他逆批龙鳞,谏迎佛骨,反对官方 对佛教的宣扬。 学术史上关于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出现过多次,谈论的问题颇为丰富复杂。陈善认为,韩愈 赠浮屠诸诗文中,不仅没有丧失辟佛的儒者立场,而且有着引导佛子改弦更张、归顺儒道的良苦用 心。而国学大师陈寅恪指出,韩愈《原道》中提出的道统说,实受到新禅宗“教外别传”的传法世 系的影响;其扫除章句、直指人伦的论述方法,也受到新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说的影响。 当代学者也有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饶宗颐先生《韩愈〈南山诗〉与昙无忏译马鸣〈佛所行 赞〉》、陈允吉《论唐代寺庙壁画对韩愈诗歌的影响》等。 韩愈为了应对佛老思想的挑战,创新性地提出了“道统”说法,强调尧、舜、禹、汤、文、武、 周公、孔子、孟轲一脉相传的儒学传统,成为宋代以后新儒学的开山。为了与佛学心性论对抗,对 儒家心性学派的思想予以关注,他举出《礼记·大学》中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论述,以批判“置天下国家于不顾”的佛老学说,从而把儒学从伦理政治的思维路径,引导到修 齐治平由内而外的道路上,对新儒学价值核心的确立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摘编自杨国安《韩愈的传统文化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A·韩愈以儒家思想为依托接受传统文化’常常用审视、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古代文化著作。 B·在《与孟尚书书》中,韩愈对汉代以来儒学渐衰、佛老盛行的情形表达了忧虑和不平。 C·在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中,作者提出了韩愈的文学创作与佛教文化之间存在关联的见解。 D·韩愈创新性地提出了“道统”说法,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新儒学的先行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学习研究经典、对待外来文化的立场与态度等方面,论述了韩愈的传统文化观。 B·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手法,讲述韩愈学习研读古代著作的特点在于其研究性和批判性。 C·文章以唐代佛老二教挑战儒家为背景’阐明了韩愈对抗佛学坚持儒学道统的坚定态度。 D·文章论述学术史上关于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是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文化面临佛教挑战时·韩愈排斥了佛教思想甚至佛教徒本身,为儒学的传承和发展争取 了空间 B·对于传统文化·韩愈注重融会贯通其精神,不保守其内容’有一种植根于传统又关注现实的 品质 C·韩愈对传统文化往往有新的认知角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化创新,指出了新儒学核心价 值内容 D·韩愈坚守民族文化本位·建构符合唐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文化体系,成为新儒学的领军人 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本报讯中国银联昨天发布了2018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据统计,当前我国手机支付 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57亿’去年三季度’银行业处理移动支付业务的笔数’同比增幅高达7成多 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餐饮、便利店、网购、交通、医疗、外卖等日常消费中’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 调查显示’受调查人群去年使用移动支付每月平均消费了2600元。其中’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額 最高’超过3000元;全职主妇、IT从业人员每月消费也都超过2800元;学生群体每月消费金額为 1952元’但他们每支出5元’就有2元是通过移动支付方式花出去的。 调查还显示’实体零售店、网购、公共交通、外卖、购买火车票机票·是使用移动支付最多的5 种场景。从地域来看’上海、浙江、江苏三地使用移动支付的人群最多。在支付方式上’二维码支 付占据移动支付主流地位’占比超过八成。 移动支付使用方便,但它所面临的风险也比传统支付方式更多。指纹支付等生物识别方式普及 很快’在35岁以下男性中’生物识别已经成为使用率最高的验证方式。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高级主 管王宇表示’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既简化了用户的一些交互环节,同时也在安全的认证技术上有 所提升,让持卡人在移动消费当中,更方便、更快捷,也更安全。 (摘编自孙奇茹《调查显示:去年移动支付人均月消费2600元》,《北京日报》2019年01月24 日) 材料二 内地游客洪小姐来到香港’放下行李第一件事是去找“网红”牛腩店。尴尬的是’她忘了换港 币’而小店老板娘只收现金。洪小姐举着手机找了十几家小店’最后沮丧地发现’街头小店只收现 金。最后’她只有无奈地回酒店换钱。 在深圳河两岸’移动攴付的使用有夭壤之别。对此感受深刻的’不只是内地游客’一向以金融
A.韩愈以儒家思想为依托接受传统文化,常常用审视、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古代文化著作。 B.在《与孟尚书书》中,韩愈对汉代以来儒学渐衰、佛老盛行的情形表达了忧虑和不平。 C.在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中,作者提出了韩愈的文学创作与佛教文化之间存在关联的见解。 D.韩愈创新性地提出了“道统”说法,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新儒学的先行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学习研究经典、对待外来文化的立场与态度等方面,论述了韩愈的传统文化观。 B.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手法,讲述韩愈学习研读古代著作的特点在于其研究性和批判性。 C.文章以唐代佛老二教挑战儒家为背景,阐明了韩愈对抗佛学坚持儒学道统的坚定态度。 D.文章论述学术史上关于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是按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顺序推进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传统文化面临佛教挑战时,韩愈排斥了佛教思想甚至佛教徒本身,为儒学的传承和发展争取 了空间。 B.对于传统文化,韩愈注重融会贯通其精神,不保守其内容,有一种植根于传统又关注现实的 品质。 C.韩愈对传统文化往往有新的认知角度,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化创新,指出了新儒学核心价 值内容。 D.韩愈坚守民族文化本位,建构符合唐代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文化体系,成为新儒学的领军人 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本报讯 中国银联昨天发布了 2018 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据统计,当前我国手机支付 用户规模已经达到了 5.7 亿,去年三季度,银行业处理移动支付业务的笔数,同比增幅高达 7 成多, 移动支付已经成为餐饮、便利店、网购、交通、医疗、外卖等日常消费中,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 调查显示,受调查人群去年使用移动支付每月平均消费了 2600 元。其中,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额 最高,超过 3000 元;全职主妇、IT 从业人员每月消费也都超过 2800 元;学生群体每月消费金额为 1952 元,但他们每支出 5 元,就有 2 元是通过移动支付方式花出去的。 调查还显示,实体零售店、网购、公共交通、外卖、购买火车票机票,是使用移动支付最多的 5 种场景。从地域来看,上海、浙江、江苏三地使用移动支付的人群最多。在支付方式上,二维码支 付占据移动支付主流地位,占比超过八成。 移动支付使用方便,但它所面临的风险也比传统支付方式更多。指纹支付等生物识别方式普及 很快,在 35 岁以下男性中,生物识别已经成为使用率最高的验证方式。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高级主 管王宇表示,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既简化了用户的一些交互环节,同时也在安全的认证技术上有 所提升,让持卡人在移动消费当中,更方便、更快捷,也更安全。 (摘编自孙奇茹《调查显示:去年移动支付人均月消费 2600 元》,《北京日报》2019 年 01 月 24 日) 材料二: 内地游客洪小姐来到香港,放下行李第一件事是去找“网红”牛腩店。尴尬的是,她忘了换港 币,而小店老板娘只收现金。洪小姐举着手机找了十几家小店,最后沮丧地发现,街头小店只收现 金。最后,她只有无奈地回酒店换钱。 在深圳河两岸,移动支付的使用有天壤之别。对此感受深刻的,不只是内地游客,一向以金融
科技领先为傲的香港特区政府官员’更急于改变这一现状。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是金融科技的积极推动者。他直言,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有一个 世界级的金融基建尤其是支付系统去支撑,才能成功。 近年来,香港推动移动支付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与内地城市覆盖达九成以上的移动支付相比 时至今日’香港移动支付比例仍不到两成’活跃用户更少’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也有些寥落。有些 人费解’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什么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接纳速度如此之慢? 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习惯是最大阻碍。香港移动支付虽然尚不普及’但“非现金”支付却已运 行20多年。香港市民惯用的“八达通”卡于1997年面世’这张集交通、餐饮、购物、服务、门禁 等功能于一体的卡片’发行已超过3500万张,已经覆盖香港市面逾1.5万家服务商的24万个零售 场所,几乎满足了市民所有日常消费的支付需求。据统计’香港信用卡支付占比53%’超过95%的 市民则经常用“八达通”和现金。 香港市民对个人信息的安全顾虑·特别是移动攴付需要绑定银行卡和获取用户资料’让谨慎的 香港人望而却步。“从微信香港钱包的运行经验来看’香港市民对于隐私、数据的敏感是推行移动 支付的难点之一。”腾讯金融科技部副总裁陈起儒说。 至于很多小店只收现金’则是因为生存不易需精打细算’接受信用卡需要安装设备’还要收手 续费’只能婉拒。 摘编自王旭、张欢《移动支付,香港急起直追》,人民网2019年01月11日) 材料三: 2014-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300 2003916 400 102.1 58.8 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 ■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万亿元)增速(%)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8年1月2日) 材料四 如今’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了民俗习惯。当线 上支付成习惯’实体红包被线上红包替代,“年味儿”正在被科技重新定义。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春节期间·除了贴对联、买年货、包饺子、看春晩等传统习俗外’抢红 包、扫“福”字等活动逐渐成为新习俗 春节期间的线上红包为人们创造了新的感情沟通方式’通过参与抢红包等活动增进与亲人朋友 的沟通·让春节更有“味道”。 有专家说:“社会的发展变化使过去的‘年味儿’有所削弱·但新媒体通过流量构建新的民俗 让人们参与狂欢,从而获得春节新的仪式感。”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提示’在参与春节抢红包等活动的同时’用户应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不要 贪图小利、因小失大。春节期间’有不法分子借此机会制作虛假的二维码或分享链接,一旦用户扫
科技领先为傲的香港特区政府官员,更急于改变这一现状。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是金融科技的积极推动者。他直言,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有一个 世界级的金融基建尤其是支付系统去支撑,才能成功。 近年来,香港推动移动支付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与内地城市覆盖达九成以上的移动支付相比, 时至今日,香港移动支付比例仍不到两成,活跃用户更少,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也有些寥落。有些 人费解,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为什么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接纳速度如此之慢? 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习惯是最大阻碍。香港移动支付虽然尚不普及,但“非现金”支付却已运 行 20 多年。香港市民惯用的“八达通”卡于 1997 年面世,这张集交通、餐饮、购物、服务、门禁 等功能于一体的卡片,发行已超过 3500 万张,已经覆盖香港市面逾 1.5 万家服务商的 2.4 万个零售 场所,几乎满足了市民所有日常消费的支付需求。据统计,香港信用卡支付占比 53%,超过 95%的 市民则经常用“八达通”和现金。 香港市民对个人信息的安全顾虑,特别是移动支付需要绑定银行卡和获取用户资料,让谨慎的 香港人望而却步。“从微信香港钱包的运行经验来看,香港市民对于隐私、数据的敏感是推行移动 支付的难点之一。”腾讯金融科技部副总裁陈起儒说。 至于很多小店只收现金,则是因为生存不易需精打细算,接受信用卡需要安装设备,还要收手 续费,只能婉拒。 (摘编自王旭、张欢《移动支付,香港急起直追》,人民网 2019 年 01 月 11 日) 材料三: 2014-2020 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2018 年 1 月 2 日) 材料四: 如今,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支付方式和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了民俗习惯。当线 上支付成习惯,实体红包被线上红包替代,“年味儿”正在被科技重新定义。 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春节期间,除了贴对联、买年货、包饺子、看春晚等传统习俗外,抢红 包、扫“福”字等活动逐渐成为新习俗。 春节期间的线上红包为人们创造了新的感情沟通方式,通过参与抢红包等活动增进与亲人朋友 的沟通,让春节更有“味道”。 有专家说:“社会的发展变化使过去的‘年味儿’有所削弱,但新媒体通过流量构建新的民俗, 让人们参与狂欢,从而获得春节新的仪式感。” 与此同时,业内人士提示,在参与春节抢红包等活动的同时,用户应注意个人信息安全,不要 贪图小利、因小失大。春节期间,有不法分子借此机会制作虚假的二维码或分享链接,一旦用户扫
描或点击链接’有可能被盗取个人信息甚至被盗取钱财。开心过舂节、幸福领红包的同时’也要擦 亮眼睛·不要误入陷阱。 (摘编自刘峣、刘奇《春节“红包大战”硝烟再起》,人民网2019年02月01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8年受调查者使用移动支付时,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额超过3000元,学生群体则不足2000 元,人们移动支付占支出的40%。 B·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移动支付的使用却远远不如大陆,主要原因是香港人一时难以改变 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支付习惯。 C·前瞻产业硏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14-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增 速呈下降上升再到不断下降的趋势。 D·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线上抢红包已经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感情沟通的新方式,这是随时代发 展科技进步产生的新年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调查显示,在中国大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移动支付使用越多,长江三角洲地区 移动支付使用的人群最多 B·香港移动支付不普及,是因为香港“非现金”支付已经非常成熟,基本满足了市民支付需求, 没必要再用移动支付来代替。 C·预计2020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增长速度下降,是因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经十分巨 大,增速下降属正常现象 D·业内人士提示’在参与春节抢红包等活动时不能见红包就抢,见链接就点,还是需要仔细辨 认,防止误入诈骗陷阱 6·移动支付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存在的最大隐患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禁指 斯继东 好像是北京奧运会之后吧’来看曾先生的人忽然多了起来。除了弹琴的弄音乐的,还有搞书画 的’自称作家的’报社电视台的,后来甚至还来了当官做生意的 各种回绝。曾先生有点烦 我宽解他’别人欢喜琴,你应该高兴啊! 你看他们是真心喜欢琴吗?一个个穿戴得今不今古不古’三不像六样生。曾先生说。 还有’我什么时候变成大师了?一夜之间我怎么就生出这么多的徒子徒孙啊?还不是拉虎皮扯 大旗’行坑蒙拐骗之实?曾先生说。 只手明明有五个指头,为什么要立一个禁指’他们知道吗?曾先生说 为什么啊?我问’我也好奇。我只知道禁指就是小手指’曾先生从来不让它碰琴弦。 《说文》上讲,琴者’禁也。立一禁指’就是告诫世人’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曾先生说。 生气归生气’人来了’曾先生照例还是客客气气, 这其中’小余于曾先生是个例外。曾先生在上海时’读大学的小余是琴听得最多的一个。小余
描或点击链接,有可能被盗取个人信息甚至被盗取钱财。开心过春节、幸福领红包的同时,也要擦 亮眼睛,不要误入陷阱。 (摘编自刘峣、刘奇《春节“红包大战”硝烟再起》,人民网 2019 年 02 月 01 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A.2018 年受调查者使用移动支付时,创业人群月消费金额超过 3000 元,学生群体则不足 2000 元,人们移动支付占支出的 40%。 B.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移动支付的使用却远远不如大陆,主要原因是香港人一时难以改变 成熟支付社会养成的支付习惯。 C.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2014-2020 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增 速呈下降上升再到不断下降的趋势。 D.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线上抢红包已经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感情沟通的新方式,这是随时代发 展科技进步产生的新年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 A.调查显示,在中国大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移动支付使用越多,长江三角洲地区 移动支付使用的人群最多。 B.香港移动支付不普及,是因为香港“非现金”支付已经非常成熟,基本满足了市民支付需求, 没必要再用移动支付来代替。 C.预计 2020 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增长速度下降,是因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已经十分巨 大,增速下降属正常现象。 D.业内人士提示,在参与春节抢红包等活动时不能见红包就抢,见链接就点,还是需要仔细辨 认,防止误入诈骗陷阱。 6.移动支付给人们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存在的最大隐患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禁 指 斯继东 好像是北京奥运会之后吧,来看曾先生的人忽然多了起来。除了弹琴的弄音乐的,还有搞书画 的,自称作家的,报社电视台的,后来甚至还来了当官做生意的。 各种回绝。曾先生有点烦。 我宽解他,别人欢喜琴,你应该高兴啊! 你看他们是真心喜欢琴吗?一个个穿戴得今不今古不古,三不像六样生。曾先生说。 还有,我什么时候变成大师了?一夜之间我怎么就生出这么多的徒子徒孙啊?还不是拉虎皮扯 大旗,行坑蒙拐骗之实?曾先生说。 一只手明明有五个指头,为什么要立一个禁指,他们知道吗?曾先生说。 为什么啊?我问,我也好奇。我只知道禁指就是小手指,曾先生从来不让它碰琴弦。 《说文》上讲,琴者,禁也。立一禁指,就是告诫世人,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曾先生说。 生气归生气,人来了,曾先生照例还是客客气气。 这其中,小余于曾先生是个例外。曾先生在上海时,读大学的小余是琴听得最多的一个。小余
每年中秋过年两节必到,平时来也从不空手。小余来曾先生都留饭,我得加一荤一素,曾先生也会 多喝一汤碗黄酒。一老一小端着酒碗’不聊别的’就聊琴。 讲得最多的是《文王操》。 曾先生这些年翻来覆去在打的古谱就是《文王操》。据曾先生讲’古籍中就有周文王渭水之滨访 吕尚而作《文王操》和孔子向师襄学弹此曲的记载’之后历朝历代文士琴人的诗作琴论中每有提及。 重奏此三百多年前的绝响’一直是近世琴人的梦想。但《文王操》有据可考的曲谱有十多种,各种 版本曲名不一、段数不同、曲调相异、或有辞或无辞。这中间的甄别、择选和糅合’远非简单的打 谱所能一言道尽。面对这块无处下嘴的硬骨头’诸多琴人不是望而却步便是半道折返。这抱憾的琴 人中’就有曾先生时时念叨的自己的古琴老师张先生。曾先生总说自己是在混吃等死’要说有什么 心事未了,那大概就是《文王操》了。 某一日,曾先生终于把《文王操》打好了 同一年的秋天,还发生了另外一些事体 我陪曾先生去体检’曾先生说一带两便’让我也做做。曾先生执意’做做就做做。过几天去拿 体检结论’曾先生没事,倒是我查出了问题。曾先生拿了我的化验单去问主任医生,问了很长时间。 出来曾先生只说有几个指标不太好 小医院靠不住,我们去上海看看。曾先生说 我会吃会睏上好贴通一个人,空劳劳去什么上海啊?我不答应 我带你去嬉嬉外滩·看看东方明珠塔。曾先生说’顺便查一查’放心些。 曾先生平时不太用手机。这次找出电话本打了不少电话 送到医院’一切就都由不得我了。曾先生托了熟人住院部住下来后’胸透CT核磁共振生化全 套胃镜切片一样一样做。我虽然字眼少·阵势还是看得出。是癌吧?我问曾先生。曾先生倒也不瞒 我’问题出在胃里’好在发现得早。我请了上海最好的医生给你做手术·侬勿要怕,胃跟韭莱差不 多,割了就长。临了大事’曾先生照旧泰悠悠’不慌不张。手术前后’曾先生一步勿脱守在床边 怕不周到,还请了个陪护。虽然请了陪护’,事情曾先生还是抢着做 原来曾先生也不是只会弹弹琴 这倒好’变成你服侍我了。”我对曾先生说。 曾先生把手上的书放下来’笑眯眯回对我:“不着慌不着慌’等你病好了’还让你原模斯样服侍 “这么久没摸琴,你郁屈煞了吧?”我问曾先生。 曾先生呆得呆’说:“还好还好。” 前前后后住了一个多月院。曾先生没食言’出院后当真带我去嬉了外滩’爬了东方明珠塔。在 塔前’我俩还合了个影’是曾先生提议的。我后来才知道’其实曾先生也是第一次爬东方明珠塔 归到家的那个晚上,曾先生破例没有弹琴。 第二日一早掸尘时我才发现,搁庋上的琴—一不见了 我慌急慌忙喊曾先生。曾先生关了门在卫生间冲澡 洗得千干净净出来’曾先生无事似的答了句:“你住院期间’我托小余把‘晦庵’卖了, 什么?我杵在那里。 秀琴啊……”曾先生喊我一声,“人也好’琴也好’总有一天是要脱手的。” 我的眼泪水又一次不争气地蹿了出来 那天早晨’曾先生又跟我提起了张先生。他说张先生惜物却又不恋物,“文革”初期,前明陈圆 圓的琵琶被砸,“虎啸龙吟”被盗。别人问起来’张先生淡然一笑:“这天下都今天你明天他的 张琵琶一床琴又算什么?”曾先生说’张先生的书房里挂有马一浮先生持赠的一幅字’其中有两句
每年中秋过年两节必到,平时来也从不空手。小余来曾先生都留饭,我得加一荤一素,曾先生也会 多喝一汤碗黄酒。一老一小端着酒碗,不聊别的,就聊琴。 讲得最多的是《文王操》。 曾先生这些年翻来覆去在打的古谱就是《文王操》。据曾先生讲,古籍中就有周文王渭水之滨访 吕尚而作《文王操》和孔子向师襄学弹此曲的记载,之后历朝历代文士琴人的诗作琴论中每有提及。 重奏此三百多年前的绝响,一直是近世琴人的梦想。但《文王操》有据可考的曲谱有十多种,各种 版本曲名不一、段数不同、曲调相异、或有辞或无辞。这中间的甄别、择选和糅合,远非简单的打 谱所能一言道尽。面对这块无处下嘴的硬骨头,诸多琴人不是望而却步便是半道折返。这抱憾的琴 人中,就有曾先生时时念叨的自己的古琴老师张先生。曾先生总说自己是在混吃等死,要说有什么 心事未了,那大概就是《文王操》了。 某一日,曾先生终于把《文王操》打好了。 同一年的秋天,还发生了另外一些事体。 我陪曾先生去体检,曾先生说一带两便,让我也做做。曾先生执意,做做就做做。过几天去拿 体检结论,曾先生没事,倒是我查出了问题。曾先生拿了我的化验单去问主任医生,问了很长时间。 出来曾先生只说有几个指标不太好。 小医院靠不住,我们去上海看看。曾先生说。 我会吃会睏上好贴通一个人,空劳劳去什么上海啊?我不答应了。 我带你去嬉嬉外滩,看看东方明珠塔。曾先生说,顺便查一查,放心些。 曾先生平时不太用手机。这次找出电话本打了不少电话。 送到医院,一切就都由不得我了。曾先生托了熟人,住院部住下来后,胸透 CT 核磁共振生化全 套胃镜切片一样一样做。我虽然字眼少,阵势还是看得出。是癌吧?我问曾先生。曾先生倒也不瞒 我,问题出在胃里,好在发现得早。我请了上海最好的医生给你做手术,侬勿要怕,胃跟韭菜差不 多,割了就长。临了大事,曾先生照旧泰悠悠,不慌不张。手术前后,曾先生一步勿脱守在床边, 怕不周到,还请了个陪护。虽然请了陪护,事情曾先生还是抢着做。 原来曾先生也不是只会弹弹琴。 “这倒好,变成你服侍我了。”我对曾先生说。 曾先生把手上的书放下来,笑眯眯回对我:“不着慌不着慌,等你病好了,还让你原模斯样服侍 我。” “这么久没摸琴,你郁屈煞了吧?”我问曾先生。 曾先生呆得呆,说:“还好还好。” 前前后后住了一个多月院。曾先生没食言,出院后当真带我去嬉了外滩,爬了东方明珠塔。在 塔前,我俩还合了个影,是曾先生提议的。我后来才知道,其实曾先生也是第一次爬东方明珠塔。 归到家的那个晚上,曾先生破例没有弹琴。 第二日一早掸尘时我才发现,搁庋上的琴——不见了。 我慌急慌忙喊曾先生。曾先生关了门在卫生间冲澡。 洗得干干净净出来,曾先生无事似的答了句:“你住院期间,我托小余把‘晦庵’卖了。” 什么?我杵在那里。 “秀琴啊……”曾先生喊我一声,“人也好,琴也好,总有一天是要脱手的。” 我的眼泪水又一次不争气地蹿了出来。 那天早晨,曾先生又跟我提起了张先生。他说张先生惜物却又不恋物,“文革”初期,前明陈圆 圆的琵琶被砸,“虎啸龙吟”被盗。别人问起来,张先生淡然一笑:“这天下都今天你明天他的,一 张琵琶一床琴又算什么?”曾先生说,张先生的书房里挂有马一浮先生持赠的一幅字,其中有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