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东部六校2016届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语言腐败 语言腐败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或者是语言行为做不正当的事,从而产生大家所关注的腐败现 象,这是因为语言使用者的思想健康出了问题。 有腐败现象,必然就会反映在语言使用中,因为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民众对腐败现象深 恶痛绝,搞腐败的人必然会利用语言来混淆黑白。“口是心非”、“口蜜腹剑”是语言腐败最突 出的表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说一套,做一套”。口头上说“打黑”,实际上做的是“黑打”, 口头上说的是“打假”,实际上做的是“假打”。正如有的顺口溜所说:“心里想一套,开会讲 一套,做的又一套。” 委婉语和语言暴力是语言腐败表现的两个极端、两个软硬兼施的手法、一个矛盾统一体。前 者以羞答答的姿态为自己的丑恶行径辩解,后者则是以攻击性的语言对无辜者进行辱骂或攻 击。用委婉语来遮羞,往往是做了见不得人的事,说话人心里往往有理亏的感觉。用恶毒言 语侮辱无辜民众,实施语言暴力者往往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真理也在自己一边,骂起人来觉 得天经地义。殊不知把自己推到民众的对立面,不能不说也是语言腐败的一种表现。从某种 意义上说,语言暴力给社会安定带来的危害远比遮羞的语言大。 委婉语的产生,本来是同语言禁忌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人们为了回避说出一些不吉利 或不雅的词语,用拐弯抹角的办法表达那些不愿意说出来的事物或概念。一般地说,委婉语 具有文明礼貌的语言功能,特别是能够创造比较温馨和谐的语言环境。例如用“安睡”、“长 眠”代替“死”。委婉语作为语言腐败的手段,并不是中国当代腐败人士的发明。中国古代买 官就说是“捐纳”。美国人创造了“技术监视”一词来代替“窃听”,因为窃听总有偷偷摸摸、不 光明正大的意思。时下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涉及腐败现象的词语,有些就是委婉语,这些委 婉语似乎不是出于文明礼貌的原因,如明明是渎职,却说是“管理不到位”,明明是跑官要官 却说是“要求进步”,明明是受贿,却说是“礼节性收入”,明明是在打麻将,却要说是“政治 学习”。这些发明看起来似乎很有创造性,说穿了只不过是玩弄文字游戏,耍小聪明而己。 委婉语本来的文明礼貌功能在这里丧失殆尽,实际上变成了腐败现象的遮羞布 用攻击性语言侮辱人,那便是语言暴力;对无辜人士实施语言暴力,那便是语言腐败。经过 文化大革命的人,都有许许多多无辜遭受语言暴力的体会,不管是发生在自己还是他人身上 例如对于那些应该被打倒的人,说打倒他们、批倒斗臭还远远不够,还得再踩上一只脚,让 他们永远不得翻身。“炮打”、“摧毁”、“砸烂”等等暴力语言是施暴者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叛 徒”、“特务”、“里通外国”、“卖国贼”、“崇洋媚外”等等莫须有的罪名铺天盖地,利用这些 暴力语言便可以置人于死地而后快。文化大革命中无辜遭受语言暴力致伤致残致死者不计其 数,经历过那场劫难的人们对那一幕幕慘剧怎能那么快就会从记忆中消失?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戴帽子、打棍子的语言暴力现象为人民所唾弃。摆事实讲道理、开放 务实的风气已经逐渐形成。但是不可讳言,文化大革命语言暴力的阴魂不散,至今在某些新 闻报道中仍然可以找到影子,例如辱骂不喜欢看国产电影的观众崇洋媚外,赫然用上“中国 电影观众有崇洋媚外的劣质性”标签。 语言暴力通过不恰当的语言表达,会对他人造成人格、情感、自尊以及心灵的伤害,它违背 了语言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一种不与他人合作,也不要求他人与之合作的错误言
湖南省东部六校 2016 届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 第 I 卷(阅读题 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语言腐败 语言腐败是指通过语言表达或者是语言行为做不正当的事,从而产生大家所关注的腐败现 象,这是因为语言使用者的思想健康出了问题。 有腐败现象,必然就会反映在语言使用中,因为语言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民众对腐败现象深 恶痛绝,搞腐败的人必然会利用语言来混淆黑白。“口是心非”、“口蜜腹剑”是语言腐败最突 出的表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说一套,做一套”。口头上说“打黑”,实际上做的是“黑打”, 口头上说的是“打假”,实际上做的是“假打”。正如有的顺口溜所说:“心里想一套,开会讲 一套,做的又一套。” 委婉语和语言暴力是语言腐败表现的两个极端、两个软硬兼施的手法、一个矛盾统一体。前 者以羞答答的姿态为自己的丑恶行径辩解,后者则是以攻击性的语言对无辜者进行辱骂或攻 击。用委婉语来遮羞,往往是做了见不得人的事,说话人心里往往有理亏的感觉。用恶毒言 语侮辱无辜民众,实施语言暴力者往往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真理也在自己一边,骂起人来觉 得天经地义。殊不知把自己推到民众的对立面,不能不说也是语言腐败的一种表现。从某种 意义上说,语言暴力给社会安定带来的危害远比遮羞的语言大。 委婉语的产生,本来是同语言禁忌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人们为了回避说出一些不吉利 或不雅的词语,用拐弯抹角的办法表达那些不愿意说出来的事物或概念。一般地说,委婉语 具有文明礼貌的语言功能,特别是能够创造比较温馨和谐的语言环境。例如用“安睡”、“长 眠”代替“死”。委婉语作为语言腐败的手段,并不是中国当代腐败人士的发明。中国古代买 官就说是“捐纳”。美国人创造了“技术监视”一词来代替“窃听”,因为窃听总有偷偷摸摸、不 光明正大的意思。时下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些涉及腐败现象的词语,有些就是委婉语,这些委 婉语似乎不是出于文明礼貌的原因,如明明是渎职,却说是“管理不到位”,明明是跑官要官, 却说是“要求进步”,明明是受贿,却说是“礼节性收入”,明明是在打麻将,却要说是“政治 学习”。这些发明看起来似乎很有创造性,说穿了只不过是玩弄文字游戏,耍小聪明而已。 委婉语本来的文明礼貌功能在这里丧失殆尽,实际上变成了腐败现象的遮羞布。 用攻击性语言侮辱人,那便是语言暴力;对无辜人士实施语言暴力,那便是语言腐败。经过 文化大革命的人,都有许许多多无辜遭受语言暴力的体会,不管是发生在自己还是他人身上。 例如对于那些应该被打倒的人,说打倒他们、批倒斗臭还远远不够,还得再踩上一只脚,让 他们永远不得翻身。“炮打”、“摧毁”、“砸烂”等等暴力语言是施暴者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叛 徒”、“特务”、“里通外国”、“卖国贼”、“崇洋媚外” 等等莫须有的罪名铺天盖地,利用这些 暴力语言便可以置人于死地而后快。文化大革命中无辜遭受语言暴力致伤致残致死者不计其 数,经历过那场劫难的人们对那一幕幕惨剧怎能那么快就会从记忆中消失?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戴帽子、打棍子的语言暴力现象为人民所唾弃。摆事实讲道理、开放 务实的风气已经逐渐形成。但是不可讳言,文化大革命语言暴力的阴魂不散,至今在某些新 闻报道中仍然可以找到影子,例如辱骂不喜欢看国产电影的观众崇洋媚外,赫然用上“中国 电影观众有崇洋媚外的劣质性”标签。 语言暴力通过不恰当的语言表达,会对他人造成人格、情感、自尊以及心灵的伤害,它违背 了语言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一种不与他人合作,也不要求他人与之合作的错误言
语行为。这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选自《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393期,作者:苏金智。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语言腐败”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语言腐败是来自于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是腐败者利用语言来混淆黑白,是他们的思 想健康出了问题。 B.语言腐败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即委婉语和语言暴力,委婉语是腐败者为自己的丑恶行 径辩解,语言暴力则是以攻击性的语言对无辜者进行辱骂或攻击。语言暴力给社会安定带来 的危害更大 C.语言腐败中的委婉语不仅在中国早已有之,而且在外国同样存在。但它几乎丧失了委婉 语本来的文明礼貌功能,变成了腐败现象的遮羞布 D.语言腐败中的语言暴力常用攻击性语言侮辱人,对无辜者戴帽子、打棍子,使他们遭受 人格、情感、自尊以及心灵的伤害 【参考答案】B委婉语和语言暴力是语言腐败表现的两个极端,不是表现为两个层面。另 外,语言暴力危害更大是“从某种意义上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将渎职说成“管理不到位”,将跑官要官说成“要求进步”,将受贿说成“礼节性收入”,这 类语言看起来似乎很有创造性,所以注重在文字上做文章和追求语言的创造性是语言腐败的 手段 B.文化大革命中许许多多的人因为无辜遭受语言暴力,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致伤致残 致死,从那场劫难中走过来的人们是不会很快忘记那一幕幕惨剧的。 C.现在某些新闻媒体的报道中仍然存在语言暴力的倾向,一件普通小事就给中国人贴上某 种标签就是一种表现。 D.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人们不愿意看到通过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对他人造成伤害 有违语言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错误言语行为 【参考答案】A“追求语言的创造性是语言腐败的手段”是无中生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语言现象不属于语言腐败的一项是() A.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有关部门回应说是被“维修性拆除”,重庆的原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也被拆了,当地文管部门回应称,这是“保护性拆除”。 导游对游客说:“我们如果要‘上厕所ˆ就说‘去唱歌。”于是每次旅游车一停,游客们就热 闹地喊:“唱歌啦,唱歌啦。 C.网络将大街上一部分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行为冠以“中国式过 马路”,接着又诞生了“中国式教育”、“中国式旅游”,“中国式”一时间成了国人不文明的标 D.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通报事故情况所言“×xx是奇迹,至于你们 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被冠以“高铁体”的称号 【参考答案】B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 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 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 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
语行为。这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选自《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 393 期 ,作者:苏金智。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语言腐败”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语言腐败是来自于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是腐败者利用语言来混淆黑白,是他们的思 想健康出了问题。 B.语言腐败主要表现为两个层面,即委婉语和语言暴力,委婉语是腐败者为自己的丑恶行 径辩解,语言暴力则是以攻击性的语言对无辜者进行辱骂或攻击。语言暴力给社会安定带来 的危害更大。 C.语言腐败中的委婉语不仅在中国早已有之,而且在外国同样存在。但它几乎丧失了委婉 语本来的文明礼貌功能,变成了腐败现象的遮羞布。 D.语言腐败中的语言暴力常用攻击性语言侮辱人,对无辜者戴帽子、打棍子,使他们遭受 人格、情感、自尊以及心灵的伤害。 【参考答案】B 委婉语和语言暴力是语言腐败表现的两个极端,不是表现为两个层面。另 外,语言暴力危害更大是“从某种意义上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将渎职说成“管理不到位”,将跑官要官说成“要求进步”,将受贿说成“礼节性收入”,这 类语言看起来似乎很有创造性,所以注重在文字上做文章和追求语言的创造性是语言腐败的 手段。 B.文化大革命中许许多多的人因为无辜遭受语言暴力,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致伤致残 致死,从那场劫难中走过来的人们是不会很快忘记那一幕幕惨剧的。 C.现在某些新闻媒体的报道中仍然存在语言暴力的倾向,一件普通小事就给中国人贴上某 种标签就是一种表现。 D.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人们不愿意看到通过不恰当的语言表达对他人造成伤害, 有违语言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错误言语行为。 【参考答案】A “追求语言的创造性是语言腐败的手段”是无中生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语言现象不属于语言腐败的一项是( ) A.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有关部门回应说是被“维修性拆除”,重庆的原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也被拆了,当地文管部门回应称,这是“保护性拆除”。 B.导游对游客说:“我们如果要‘上厕所’就说‘去唱歌’。”于是每次旅游车一停,游客们就热 闹地喊:“唱歌啦,唱歌啦。” C.网络将大街上一部分人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行为冠以“中国式过 马路”,接着又诞生了“中国式教育”、“中国式旅游”,“中国式”一时间成了国人不文明的标 签。 D.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通报事故情况所言 “×××是奇迹,至于你们 信不信,我反正信了!”被冠以“高铁体”的称号。 【参考答案】B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 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 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 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
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 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 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 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毀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 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 赵同。赵同泣下车 上幸上林②,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 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 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 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 人赐盎金五十斤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 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上林:秦汉时皇家猎场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 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B.绛侯所谓功臣/俳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氏不绝 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C.绛侯所谓功臣/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 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D.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 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参考答案】D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舍人,本指官名,私门之官。通常指门客,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常养一些食客,这些食 客及亲近左右通称舍人,后来也用来俗称显贵子弟。 B.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 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用来褒扬死者,如齐宣王的 “宣”,周历王的“厉”。 C.谏,主要指规劝君主、尊长和朋友,对其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使改正错误。从春秋时 齐桓公开始,我国历代统治者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谏议大夫”,唐朝的左、 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 D.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 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参考答案】B谥号有褒有贬,周厉王的“厉”是贬义,“杀戮无辜曰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盎出身卑微,父亲曾当过强盗,吕后掌权时,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家臣,孝文帝时 靠哥哥保任他为中郎。 B.袁盎直言敢谏,他曾在孝文帝面前说周勃的坏话,要文帝坚守君臣礼节,致使周勃很恨 他,但在周勃被无辜下狱时,他又替周勃辩说,使周勃因而获释,两人又成了好朋友
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 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 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 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 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 赵同。赵同泣下车。 上幸上林②,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 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 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 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 人赐盎金五十斤。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 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上林:秦汉时皇家猎场。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 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B.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 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C.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 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D.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 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参考答案】D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舍人,本指官名,私门之官。通常指门客,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常养一些食客,这些食 客及亲近左右通称舍人,后来也用来俗称显贵子弟。 B.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 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用来褒扬死者,如齐宣王的 “宣”,周厉王的“厉”。 C.谏,主要指规劝君主、尊长和朋友,对其言行提出批评或劝告,使改正错误。从春秋时 齐桓公开始,我国历代统治者都设有谏官,如汉朝的“谏大夫”, “谏议大夫”,唐朝的左、 右拾遗均是谏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君主提意见。 D.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 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参考答案】B 谥号有褒有贬,周厉王的“厉”是贬义,“杀戮无辜曰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袁盎出身卑微,父亲曾当过强盗,吕后掌权时,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家臣,孝文帝时 靠哥哥保任他为中郎。 B.袁盎直言敢谏,他曾在孝文帝面前说周勃的坏话,要文帝坚守君臣礼节,致使周勃很恨 他,但在周勃被无辜下狱时,他又替周勃辩说,使周勃因而获释,两人又成了好朋友
C.袁盎有些行为可以说公私兼顾。宦官赵同受文帝宠幸,因为他常常忌恨袁盎,袁盎对他 也头痛。于是找机会当面羞辱了赵同,但文帝因他所言符合礼的规矩,只能笑一笑,让赵同 下车。 D.孝文帝一次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打猎,举行皇家宴会,袁盎拉慎夫人入座,惹慎 夫人很生气,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内室。后来经袁盎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 人原谅了他 【参考答案】D,“袁盎拉慎夫人入座”错,原文是“袁盎引却慎夫人坐。”即袁盎过来将慎夫人 的坐垫(座位)向后拉了一些,引,拉,却,后退,这样慎夫人就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了 从下文也可以看出,袁盎强调妾主之间尊卑有序,慎夫人是妾,是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译文:过了不久,绛侯(周勃)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 却在朝廷上毁谤我(或说我坏话)!”袁盎也不向他谢罪(或也不理睬他)。(注意“已而、 而、廷毁、谢”的翻译) (2)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 译文:我听说与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 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一个宦官(直译为受过刀锯切割的人或受过阉割的人也可)同坐一辆车 呢!”(计分点:①“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之意;②臣闻者 豪英,为判断句:③“汉 虽乏人”之意;④独奈何…,固定句式,译为:为什么单单要和或为什么唯独要和… ⑤刀锯余人,译为:宦官,或受过阉割的人,受过刀具切割的人均可) 【译文】 袁盎是楚地人,字丝。他的父亲从前曾经与强盗为伍,后来搬迁定居在安陵。吕后时期,袁 盎曾经当过吕后侄吕禄的家臣。等到汉文帝登上了皇帝位,袁盎的哥哥袁哙保举他做了中郎 的官 绛侯周勃担仼丞相,朝觐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走岀朝廷,很是踌躇满志。皇上对他非常恭敬 常常目送他。袁盎进谏说:“陛下以为丞相绛侯是什么样的人?”皇上说:“他是国家的重臣。” 袁盎说:“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皇上生死与共。当 年吕后的时候,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以致使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样的细微,几乎快 要断绝。在这个时候,绛侯周勃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吕后逝世,大臣们一起 共同反对诸吕,太尉掌握兵权,又恰好遇到那个成功的机会,所以他是通常所说的功臣,而 不是国家的重臣。丞相如果对皇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臣下与主上都违 背了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以后在上朝的时候,皇上逐渐威严起来, 丞相也逐渐敬畏起来。过了不久,丞相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 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袁盎也不向他谢罪 等到绛侯被免除了丞相的职位,回到自己的封国,封国中有人上书告发他谋反,于是绛侯被 召进京,囚禁在监狱中。皇族中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证明绛侯无罪。绛侯 得以被释放,袁盎出了不少力。绛侯于是与袁盎倾心结交。 袁盎常常称引些有关大局的道理,说得慷慨激昂。宦官赵同因为不只一次地受到皇上的宠幸, 常常暗中伤害袁盎,袁盎为此感到忧虑。袁盎的侄儿袁种担任侍从骑士,手持符节护卫在皇 帝左右。袁种劝说袁盎说:“你和他相斗,在朝廷上侮辱他,使他所毁谤的话不起作用 汉文帝出巡,赵同陪同乘车,袁盎伏在车前,说道:“我听说陪同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 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宦官同坐一辆车呢!” 于是皇上笑着让赵同下去,赵同流着眼泪下了车 皇上驾临上林苑,窦皇后、慎夫人跟从。她们在宫中的时候,慎夫人常常是同席而坐。这次
C.袁盎有些行为可以说公私兼顾。宦官赵同受文帝宠幸,因为他常常忌恨袁盎,袁盎对他 也头痛。于是找机会当面羞辱了赵同,但文帝因他所言符合礼的规矩,只能笑一笑,让赵同 下车。 D.孝文帝一次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打猎,举行皇家宴会,袁盎拉慎夫人入座,惹慎 夫人很生气,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内室。后来经袁盎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 人原谅了他。 【参考答案】D, “袁盎拉慎夫人入座”错,原文是“袁盎引却慎夫人坐。”即袁盎过来将慎夫人 的坐垫(座位)向后拉了一些,引,拉,却,后退,这样慎夫人就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了。 从下文也可以看出,袁盎强调妾主之间尊卑有序,慎夫人是妾,是不能和皇后平起平坐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译文:过了不久,绛侯(周勃)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 却在朝廷上毁谤我(或说我坏话)!”袁盎也不向他谢罪(或也不理睬他)。(注意“已而、望、 而、廷毁、谢”的翻译) (2)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 译文:我听说与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 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一个宦官(直译为受过刀锯切割的人或受过阉割的人也可)同坐一辆车 呢!”(计分点:①“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之意;②臣闻……者,……豪英,为判断句;③“汉 虽乏人”之意;④独奈何……,固定句式,译为:为什么单单要和……或为什么唯独要和……; ⑤刀锯余人,译为:宦官,或受过阉割的人,受过刀具切割的人均可) 【译文】 袁盎是楚地人,字丝。他的父亲从前曾经与强盗为伍,后来搬迁定居在安陵。吕后时期,袁 盎曾经当过吕后侄吕禄的家臣。等到汉文帝登上了皇帝位,袁盎的哥哥袁哙保举他做了中郎 的官。 绛侯周勃担任丞相,朝觐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走出朝廷,很是踌躇满志。皇上对他非常恭敬, 常常目送他。袁盎进谏说:“陛下以为丞相绛侯是什么样的人?”皇上说:“他是国家的重臣。” 袁盎说:“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皇上生死与共。当 年吕后的时候,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以致使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样的细微,几乎快 要断绝。在这个时候,绛侯周勃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吕后逝世,大臣们一起 共同反对诸吕,太尉掌握兵权,又恰好遇到那个成功的机会,所以他是通常所说的功臣,而 不是国家的重臣。丞相如果对皇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臣下与主上都违 背了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以后在上朝的时候,皇上逐渐威严起来, 丞相也逐渐敬畏起来。过了不久,丞相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 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袁盎也不向他谢罪。 等到绛侯被免除了丞相的职位,回到自己的封国,封国中有人上书告发他谋反,于是绛侯被 召进京,囚禁在监狱中。皇族中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证明绛侯无罪。绛侯 得以被释放,袁盎出了不少力。绛侯于是与袁盎倾心结交。 袁盎常常称引些有关大局的道理,说得慷慨激昂。宦官赵同因为不只一次地受到皇上的宠幸, 常常暗中伤害袁盎,袁盎为此感到忧虑。袁盎的侄儿袁种担任侍从骑士,手持符节护卫在皇 帝左右。袁种劝说袁盎说:“你和他相斗,在朝廷上侮辱他,使他所毁谤的话不起作用。” 汉文帝出巡,赵同陪同乘车,袁盎伏在车前,说道:“我听说陪同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 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宦官同坐一辆车呢!” 于是皇上笑着让赵同下去,赵同流着眼泪下了车。 皇上驾临上林苑,窦皇后、慎夫人跟从。她们在宫中的时候,慎夫人常常是同席而坐。这次
等到就坐的时候,郎署长布置坐席,袁盎把慎夫人的坐席向后拉退了一些。慎夫人生气,不 肯就坐。皇上也发怒,站起身来,回到内室。袁盎就上前劝说道:“我听说尊贵和卑下有区 别,那样上下才能和睦。如今陛下既然已经确定了皇后,慎夫人只不过是个妾,妾和主上怎 么可以同席而坐呢!这样恰恰失去了尊卑的分别了。再说陛下宠爱她,就厚厚地赏赐她。陛 下以为是为了慎夫人,其实恰好成了祸害她的根由。陛下难道没有看见过人彘吗?”皇上 这才高兴,召来慎夫人,把袁盎的话告诉了她。慎夫人赐给袁盎黄金五十斤。 但是袁盎也因为多次直言劝谏,不能长久地留在朝廷,被调任陇西都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 减字木兰花·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苏轼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①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子夜歌 李煜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②,醅③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晩。同醉与闲评,诗随羯鼓成。 【注】①醪(lao):浊酒。②缥(piao)色玉柔擎(qing):缥色,淡青色,青白色。这里指 青白色的酒。玉柔,像玉一样洁白柔嫩,这里指女人洁白柔嫩的手。③醅(pei):没有过滤 的酒,这里泛指酒 8苏词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春月?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春季月夜,与友人聚首,月光、月影在酒杯中浮动 欲舞,写出了诗人与友人月下共饮的喜悦之情。②对比。最后两句,词人将春月与秋月进行 对比,春月不像秋月那样教人心生感慨凄凉,春月多情思,表达了词人对春天月色之美的赞 颂。(满分5分,答出一点给3分,两点给满分注意:学生如果答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可 酌情给分。] 9两首词的内容都写春夜,都有喝酒,但二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却有些不同,请简要分析情感 的不同之处。(6分) 【参考答案】苏词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春夜月色,浪漫多情,表达了诗人对 春月的喜爱与赞颂。李词体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酒美人美,美人劝酒,玩笑作乐, 闲谈赋诗,无不抒发了诗人及时行乐的情感。(满分6分,共三点,每点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l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挥霍无度的语句 是 (2)《登高》中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年老体衰之愁的诗句是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 不陋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等到就坐的时候,郎署长布置坐席,袁盎把慎夫人的坐席向后拉退了一些。慎夫人生气,不 肯就坐。皇上也发怒,站起身来,回到内室。袁盎就上前劝说道:“我听说尊贵和卑下有区 别,那样上下才能和睦。如今陛下既然已经确定了皇后,慎夫人只不过是个妾,妾和主上怎 么可以同席而坐呢!这样恰恰失去了尊卑的分别了。再说陛下宠爱她,就厚厚地赏赐她。陛 下以为是为了慎夫人,其实恰好成了祸害她的根由。陛下难道没有看见过‘人彘’吗?”皇上 这才高兴,召来慎夫人,把袁盎的话告诉了她。慎夫人赐给袁盎黄金五十斤。 但是袁盎也因为多次直言劝谏,不能长久地留在朝廷,被调任陇西都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8-9 题 减字木兰花·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苏轼 春庭月午,摇荡香醪①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轻云薄雾,总是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子夜歌 李煜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②,醅③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评,诗随羯鼓成。 【注】①醪(láo):浊酒。②缥(piǎo)色玉柔擎(qíng):缥色,淡青色,青白色。这里指 青白色的酒。玉柔,像玉一样洁白柔嫩,这里指女人洁白柔嫩的手。③醅(pēi):没有过滤 的酒,这里泛指酒。 8.苏词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春月?请简要分析。(5 分) 【参考答案】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春季月夜,与友人聚首,月光、月影在酒杯中浮动 欲舞,写出了诗人与友人月下共饮的喜悦之情。②对比。最后两句,词人将春月与秋月进行 对比,春月不像秋月那样教人心生感慨凄凉,春月多情思,表达了词人对春天月色之美的赞 颂。(满分 5 分,答出一点给 3 分,两点给满分)[注意:学生如果答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可 酌情给分。] 9.两首词的内容都写春夜,都有喝酒,但二者表达的思想情感却有些不同,请简要分析情感 的不同之处。(6 分) 【参考答案】苏词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之情;春夜月色,浪漫多情,表达了诗人对 春月的喜爱与赞颂。李词体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酒美人美,美人劝酒,玩笑作乐, 闲谈赋诗,无不抒发了诗人及时行乐的情感。(满分 6 分,共三点,每点 2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并且挥霍无度的语句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高》中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年老体衰之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 不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