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高三年级上10月阶段考试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端午节,不少地方有在身上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 灾难 ②他不听大家的劝阻,背起行囊 出了家门。 ③他发表言论时,滔滔不绝,又 谁能劝得了他? A.祛除 径直 不容置喙 B.驱除径直 不容置 辩 C.祛除 径自 不容置喙 D.驱除径自 不容置 辩 参考答案:C(“祛除”指除去疾病或疑惧、邪恶等,用于抽象的事物:“驱除” 指赶走、除掉,多用于具体的对象。“径直”指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 断;“径直”指自作作主张,擅自行动。“不容置喙”,侧重于不容许别人说话; “不容置辩”指只让人赞同而不容许申辩、解释。) 2.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 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B.多年来,尼古拉特斯拉无时无刻不忘刻苦磨练,从而使其左手书法与 通常的右手书法明显不同,其左手书法使欣赏者感到既熟悉又有些陌生。 C.冰雪皑皑之际,鹅毛般的大雪还在漫天飞舞,整个世界穿上了白色的 外衣,唯有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教人精神为之一振。 D.尽管贝克特一生创作过许多作品,但真正使他大红大紫、名震世界的, 是他1952年发表的第一个荒诞派剧本《等待戈多》。 参考答案:D(A.语序不当,顺序问题B.“无时无刻不忘”把意思弄反了C.句 式杂糅,去掉“为之”) 3.下面四项中措辞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叨扰多日,心中深感不安。特备薄礼,敬请笑纳。 B.久闻先生大名,虚位以待,静候台驾。 C.多蒙领导垂青,自当不懈努力,不负期望。 D.大作收到,冒昧作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 参考答案:D(雅正:客套话,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叨扰:受到款待,对麻烦、打扰对方表示歉意和谢意时用的客套语。台驾:旧时 称对方。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国美学之所以要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是因为美学既需要面向全人类普 适性的审美价值向 度 何为美、如何审美等都不是僵死划一的教条 ①虽然美学也需要研究人类审美活动中的普遍性问题、得出关于人类审美 现象的规律性结论 ②但它的问题和结论都不仅仅系于客观的一维 ③也需要形成不同的民族化审美话语
江苏省盐城市 2017 届高三年级上 10 月阶段考试 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端午节,不少地方有在身上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 以 灾难。 ②他不听大家的劝阻,背起行囊 出了家门。 ③他发表言论时,滔滔不绝,又 ,谁能劝得了他? A.祛除 径直 不容置喙 B.驱除 径直 不容置 辩 C.祛除 径自 不容置喙 D.驱除 径自 不容置 辩 参考答案:C(“祛除”指除去疾病或疑惧、邪恶等,用于抽象的事物;“驱除” 指赶走、除掉,多用于具体的对象。“径直”指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 断;“径直”指自作作主张,擅自行动。“不容置喙”,侧重于不容许别人说话; “不容置辩”指只让人赞同而不容许申辩、解释。) 2.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 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B.多年来,尼古拉特斯拉无时无刻不忘刻苦磨练,从而使其左手书法与 通常的右手书法明显不同,其左手书法使欣赏者感到既熟悉又有些陌生。 C.冰雪皑皑之际,鹅毛般的大雪还在漫天飞舞,整个世界穿上了白色的 外衣,唯有梅花昂然绽放于枝头,教人精神为之一振。 D.尽管贝克特一生创作过许多作品,但真正使他大红大紫、名震世界的, 是他 1952 年发表的第一个荒诞派剧本《等待戈多》。 参考答案:D(A.语序不当,顺序问题 B.“无时无刻不忘”把意思弄反了 C.句 式杂糅,去掉“为之”) 3.下面四项中措辞不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叨扰多日,心中深感不安。特备薄礼,敬请笑纳。 B.久闻先生大名,虚位以待,静候台驾。 C.多蒙领导垂青,自当不懈努力,不负期望。 D.大作收到,冒昧作了一点雅正,随信寄回,谨供参考。 参考答案:D(雅正:客套话,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叨扰:受到款待,对麻烦、打扰对方表示歉意和谢意时用的客套语。台驾:旧时 称对方。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我国美学之所以要构建自己的话语体系,是因为美学既需要面向全人类普 适性的审美价值向 度, 。 , , 。 , ,何为美、如何审美等都不是僵死划一的教条。 ①虽然美学也需要研究人类审美活动中的普遍性问题、得出关于人类审美 现象的规律性结论 ②但它的问题和结论都不仅仅系于客观的一维 ③也需要形成不同的民族化审美话语
④不应以追求统一的标准性为目标 ⑤审美本身就是人类情感多元、价值多样的诗化呈现 ⑥美学不是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 A.④③⑥⑤①② B.③⑥④①②⑤ C.④⑨⑥①②⑤ D.③⑥④⑤①② 参考答案:D(根据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列) 5.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情怀,与“双阙戎虏间,千门战场里”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3分) A.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B.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宋·苏轼《满江红·正月十三日 送文安国还朝》) C.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宋·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D.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宋·陆游《夜游宫》) 参考答案:B(A、C、D表达的都是江山沦陷的悲愤以及奋己立功的志气。B表达 的是人事纷杂、宦海沉浮的感慨。) 、文言文阅读(18分)(命题人:孙卫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咸6~9题。 上冢宰许公①书 何景明 中书舍人②何某顿首,上书冢宰许公下执事③:某诚至愚,窃见明公自入 吏部,所推进者皆崇饰名节、砥砺廉耻之士,清议攸与④,群望影附,乡鄙末进, 实亦私搾⑤。 中书舍人何景明叩首致意,上书于吏部尚书大人许公门下:何某确实愚昧至极 私下也看到您自从入主吏部以来,所提拔、推举的都是注重自己名声、节操的正 直廉洁之士,时议赞许,众望所归,连我这个乡野小辈,也在私下庆幸不已。 乃者主上幼冲⑥,权阉在内,天纪错易,举动大谬。究人事,考变异,未有甚于 此时者也。然而上下之臣,未见有秉德明恤、仗义伏节者⑦。某虽寡昧,谅明公 之所必忧也。夫国有人曰实,无曰虚。以今日观之,虽谓之虚可也。某所以系大 小之望,致虚实之原,实惟明公之责,是明公虽欲无忧,不可得已。 当今,圣上年幼,大宦官在朝中专权用事,致使天纲不正,国策谬乱。下察人事 上观灾变,古往今来,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但是,满朝上下,文武百官,没 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坚持正义,体恤国情,临危不惧,仗义执言。我虽然孤陋寡闻, 却也能体谅阁下的忧虑。就国家而言,贤才在位,便有实力;贤才无权,就叫虚 弱。以现今的局面来看,称作虚弱也是理所当然了。所以,我认为不辜负朝廷和 百姓的希望,正本清源,您是责无旁贷的,因此,大人即使想髙枕无忧,恐怕也 是万难如愿的 顷者闻权阉多干明公之正者⑧,议者难之。或谓宜少自贬以为容⑨。夫自贬以为 容者,患失者之所为也。孰谓明公表师百僚,坚立万仞者而为此乎!某于明公素 未伏谒,然慕义甚深,区区之怀,不敢不露。窃为明公划二策,惟明公之自择焉。 曰守正不阿,不容于权阉而去者,上策也;二曰自贬以求容于权阉,而不容于 天下后世者,下策也。夫今之计,止是二者,二者俱为不容,然守正不容,可以 激颓靡与当时,流声烈于后世,损少而益者多。自贬不容,则颓靡益恣,声烈且 败,益少而损多。二者曷重曷轻,惟明公之自择焉
④不应以追求统一的标准性为目标 ⑤审美本身就是人类情感多元、价值多样的诗化呈现 ⑥美学不是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 A.④③⑥⑤①② B.③⑥④①②⑤ c.④⑨⑥①②⑤ D. ③⑥④⑤①② 参考答案:D(根据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排列) 5.下列诗句所表达的情怀,与“双阙戎虏间,千门战场里”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3 分) A.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B.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宋•苏轼《满江红•正月十三日 送文安国还朝》) C.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宋•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D.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宋•陆游《夜游宫》) 参考答案:B(A、C、D 表达的都是江山沦陷的悲愤以及奋己立功的志气。B 表达 的是人事纷杂、宦海沉浮的感慨。)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命题人:孙卫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咸 6~9 题。 上冢宰许公①书 何景明 中书舍人②何某顿首,上书冢宰许公下执事③:某诚至愚,窃见明公自入 吏部,所推进者皆崇饰名节、砥砺廉耻之士,清议攸与④,群望影附,乡鄙末进, 实亦私抃⑤。 中书舍人何景明叩首致意,上书于吏部尚书大人许公门下:何某确实愚昧至极, 私下也看到您自从入主吏部以来,所提拔、推举的都是注重自己名声、节操的正 直廉洁之士,时议赞许,众望所归,连我这个乡野小辈,也在私下庆幸不已。 乃者主上幼冲⑥,权阉在内,天纪错易,举动大谬。究人事,考变异,未有甚于 此时者也。然而上下之臣,未见有秉德明恤、仗义伏节者⑦。某虽寡昧,谅明公 之所必忧也。夫国有人曰实,无曰虚。以今日观之,虽谓之虚可也。某所以系大 小之望,致虚实之原,实惟明公之责,是明公虽欲无忧,不可得已。 当今,圣上年幼,大宦官在朝中专权用事,致使天纲不正,国策谬乱。下察人事, 上观灾变,古往今来,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但是,满朝上下,文武百官,没 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坚持正义,体恤国情,临危不惧,仗义执言。我虽然孤陋寡闻, 却也能体谅阁下的忧虑。就国家而言,贤才在位,便有实力;贤才无权,就叫虚 弱。以现今的局面来看,称作虚弱也是理所当然了。所以,我认为不辜负朝廷和 百姓的希望,正本清源,您是责无旁贷的,因此,大人即使想高枕无忧,恐怕也 是万难如愿的。 顷者闻权阉多干明公之正者⑧,议者难之。或谓宜少自贬以为容⑨。夫自贬以为 容者,患失者之所为也。孰谓明公表师百僚,坚立万仞者而为此乎!某于明公素 未伏谒,然慕义甚深,区区之怀,不敢不露。窃为明公划二策,惟明公之自择焉。 一曰守正不阿,不容于权阉而去者,上策也;二曰自贬以求容于权阉,而不容于 天下后世者,下策也。夫今之计,止是二者,二者俱为不容,然守正不容,可以 激颓靡与当时,流声烈于后世,损少而益者多。自贬不容,则颓靡益恣,声烈且 败,益少而损多。二者曷重曷轻,惟明公之自择焉
近来听说大宦官侵犯阁下正当权限的事屡有发生,时议也因此替您担心。有人甚 至认为应该稍作退让,以换取宦官的宽容。作退让以求宽容,我觉得只有患得患 失的小人才会这样去做。谁又能想象:先生您身为百官表率、刚正不阿的堂堂君 子也肯出此下策呢!尽管我与您从来没有私交,然而对您却十分景慕,因此,心 里的想法,也就不能不向您一一袒露了。我曾私下为您设想了两条对策,供您明 断。其一,守正不阿,为宦官所不容,辞官而去,此乃上策:;其二,屈膝忍让 以讨宦官的欢心,而为天下及后人所不容,此乃下策。当今之计,只有两条,都 是有所不容,不过刚直守正,不容于宦官,却可以激励世风于已颓之际,传播美 名于子孙后世,弊少利多。至于屈膝宦官,不容于天下世人,则朝政世风一发而 不可收拾,自家亦身败名裂,得不偿失。二者利弊,何轻何重,唯请大人自己掂 量、选择。 昔者子贡谓孔子曰:“夫子之道大,天下莫能容,盍少贬乎?”孔子曰:“良农 能稼,不能为穑:;良匠能巧,不能为顺⑩。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 而不能为容。赐,尔不务修道,而务为容,尔志不远矣。”由是观之,士而未禄, 尚不可为容,况位冢宰,统百官而均四海者乎?而何以为庶官之地,天下之望乎! 今时匹夫女子,咸知太息,用以为慰者,以有明公在位。望明公深惟保重。 当初,子贡曾对孔子说:“先生您的道义,过于博大,而天下无法接受,何不稍 微降低点标准呢?”孔子回答:“好农夫只能做到精耕细作,却无法保证五谷丰 登;好工匠可以做到巧夺天工,却不能处处顺应每个人的要求。君子则只有不断 修身养道,并以此来规范行为,统摄言论,而不会降格以求。子贡啊,你不努力 修养道德,却只想着取悦当世,你的志向也太渺小了吧。”如此看来,一个未做 官的读书人,尚且不可随俗,更何况身居要职,总领百官,治理海内的当权者呢? 否则,又怎能成为众臣群官的中流砥柱,天下百姓的希望所在呢!当今之世,就 连匹夫、女子,都知道为国事担忧,唯一感到安慰的是,您老仍然大权在握。切 望阁下深思熟虑,善自珍重。 某积怀甚久,不敢轻造门下,谨遣家人持书,托阍者通焉。幸明公赐察,不即叱 责 以上所言,埋在我心里已经很久了,我不敢贸然登门造访,谨派家人持此书信前 往,托府上守门者转呈。还望阁下能够拨冗过目,不要立刻予以斥责驳回。 【注】①冢宰:《周礼》以冢宰为六官之首,总理全国政务。后人把宰相或吏 部尚书也称冢宰。许公:许进,字季升,官至吏部尚书。为刘瑾所恶,坐事削籍。 ②中书舍人:明代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从七品。③下执事:原指供差役的 人员。这里谦称自己不配直接讲话,请下人转达。④清议:这里指舆论。攸:所。 与:赞许。⑤拄(bian):鼓掌。⑥幼冲:幼小。⑦明恤:明于救弊。伏节:死节。 ⑧正:通“政”。⑨为容:指取容于人。⑩顺:顺应每个人的要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义攸与,群望景附与:参与B.孰谓明公表师百 僚 表:做榜样 C.不容于权阉而去者 去:辞官 D.良农能稼,不能为 穑 稼:种田 答案: 与:赞许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进自从入主吏部以来,提拔、推举正直廉洁之士,此举众望所归, 连作者这个乡野小辈,也在私下鼓掌庆幸
近来听说大宦官侵犯阁下正当权限的事屡有发生,时议也因此替您担心。有人甚 至认为应该稍作退让,以换取宦官的宽容。作退让以求宽容,我觉得只有患得患 失的小人才会这样去做。谁又能想象:先生您身为百官表率、刚正不阿的堂堂君 子也肯出此下策呢!尽管我与您从来没有私交,然而对您却十分景慕,因此,心 里的想法,也就不能不向您一一袒露了。我曾私下为您设想了两条对策,供您明 断。其一,守正不阿,为宦官所不容,辞官而去,此乃上策;其二,屈膝忍让, 以讨宦官的欢心,而为天下及后人所不容,此乃下策。当今之计,只有两条,都 是有所不容,不过刚直守正,不容于宦官,却可以激励世风于已颓之际,传播美 名于子孙后世,弊少利多。至于屈膝宦官,不容于天下世人,则朝政世风一发而 不可收拾,自家亦身败名裂,得不偿失。二者利弊,何轻何重,唯请大人自己掂 量、选择。 昔者子贡谓孔子曰:“夫子之道大,天下莫能容,盍少贬乎?”孔子曰:“良农 能稼,不能为穑;良匠能巧,不能为顺⑩。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 而不能为容。赐,尔不务修道,而务为容,尔志不远矣。”由是观之,士而未禄, 尚不可为容,况位冢宰,统百官而均四海者乎?而何以为庶官之地,天下之望乎! 今时匹夫女子,咸知太息,用以为慰者,以有明公在位。望明公深惟保重。 当初,子贡曾对孔子说:“先生您的道义,过于博大,而天下无法接受,何不稍 微降低点标准呢?”孔子回答:“好农夫只能做到精耕细作,却无法保证五谷丰 登;好工匠可以做到巧夺天工,却不能处处顺应每个人的要求。君子则只有不断 修身养道,并以此来规范行为,统摄言论,而不会降格以求。子贡啊,你不努力 修养道德,却只想着取悦当世,你的志向也太渺小了吧。”如此看来,一个未做 官的读书人,尚且不可随俗,更何况身居要职,总领百官,治理海内的当权者呢? 否则,又怎能成为众臣群官的中流砥柱,天下百姓的希望所在呢!当今之世,就 连匹夫、女子,都知道为国事担忧,唯一感到安慰的是,您老仍然大权在握。切 望阁下深思熟虑,善自珍重。 某积怀甚久,不敢轻造门下,谨遣家人持书,托阍者通焉。幸明公赐察,不即叱 责。 以上所言,埋在我心里已经很久了,我不敢贸然登门造访,谨派家人持此书信前 往,托府上守门者转呈。还望阁下能够拨冗过目,不要立刻予以斥责驳回。 【注】 ①冢宰:《周礼》以冢宰为六官之首,总理全国政务。后人把宰相或吏 部尚书也称冢宰。许公:许进,字季升,官至吏部尚书。为刘瑾所恶,坐事削籍。 ②中书舍人:明代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从七品。③下执事:原指供差役的 人员。这里谦称自己不配直接讲话,请下人转达。④清议:这里指舆论。攸:所。 与:赞许。⑤抃(biàn):鼓掌。⑥幼冲:幼小。⑦明恤:明于救弊。伏节:死节。 ⑧正:通“政”。⑨为容:指取容于人。⑩顺:顺应每个人的要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清义攸与,群望景附 与:参与 B.孰谓明公表师百 僚 表:做榜样 C.不容于权阉而去者 去:辞官 D.良农能稼,不能为 穑 稼:种田 答案:A. 与:赞许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许进自从入主吏部以来,提拔、推举正直廉洁之士,此举众望所归, 连作者这个乡野小辈,也在私下鼓掌庆幸
B.圣上年幼,权阉当权,致使国策谬乱。就国家而言,作者认为只要有 贤才便有实力,没有贤才就虚弱 C.作者和许进素不相识却对他十分景慕,并为他设想了两条各有利弊的 对策,希望许进慎重选择 D.子贡认为孔子的学说不为世间所接受,希望老师稍微降低标准取容世 俗,孔子批评子他志向不远大。 参考答案:B.就国家而言,是有贤才(在位)当权,便有实力;贤才无权,就 叫虚弱。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究人事,考变异,未有甚于此时者也。(3分) 参考译文:下察人事,上观灾变,古往今来,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 (“究,考”译为“考察”;“甚”译为“厉害,严重”;“于”译为“比” 语句通顺。) 2).顷者闻权阉多干明公之正者,议者难之。(3分 参考译文:近来听说当权的宦官屡次侵犯阁下您的政务,评议的人为你感到担忧。 或:近来听说当权的宦官屡次侵犯阁下您的公正,评议的人指责(权阉主权)这 件事。(“干”译为“冒犯,侵犯”,“正”通“政"或译为“公正”,“难 译为“感到担忧”或为“指责”,语句通顺。) (3).自贬以求容于权阉,而不容于天下后世者,卞策也。(3分) 参考译文:贬低(抑)自己来求得被宦宣宽容(容纳),却不被天下及以后的人 容纳,这是下策啊。(“自贬”为宾语前置句:”容于权阉、不容于天下”均为 被动句;“而”译为“却”;“下策也”为判断句;语句通顺。) 9.请简要概括作者写信给许进的目的有哪些。(3分) 答案:(1)揭露阉党当权,天纲不正,国策谬乱的黑暗现实。(1分) (2)指斥公卿大臣不敢坚持正义,体恤国情,仗义执言的丑陋行径。(1 分) (3)希望许进守正不阿,不屈节权阉,不负天下人期望。(1分)(希 望许进珍惜重位,恪尽职守,不辜负天下人的期望。) 二、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分)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①宴作 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注】①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写作此诗时诗人 仕途受挫,暂居。于此,妻子仍在京城长安。②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③濩落: 空虚冷落。④只尔:只是这样。 (1).首联写景有何特点卜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①运用比喻、拟人,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描绘出露重天寒,风摇翠竹的 画面;(2分)②交代季节。(1分)③渲染烘托悲凉的氛围,衬托诗人内心的 凄楚:(1分)④奠定了诠诗凄凉的盛情基调。(1分) (2).“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寄托了诗人哪些感叹。(6分)
B.圣上年幼,权阉当权,致使国策谬乱。就国家而言,作者认为只要有 贤才便有实力,没有贤才就虚弱。 C.作者和许进素不相识却对他十分景慕,并为他设想了两条各有利弊的 对策,希望许进慎重选择。 D.子贡认为孔子的学说不为世间所接受,希望老师稍微降低标准取容世 俗,孔子批评子他志向不远大。 参考答案:B.就国家而言,是有贤才(在位)当权,便有实力;贤才无权,就 叫虚弱。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⑴.究人事,考变异,未有甚于此时者也。(3 分) 参考译文:下察人事,上观灾变,古往今来,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 (“究,考”译为“考察”;“甚”译为“厉害,严重”;“于”译为“比”; 语句通顺。) ⑵.顷者闻权阉多干明公之正者,议者难之。(3 分) 参考译文:近来听说当权的宦官屡次侵犯阁下您的政务,评议的人为你感到担忧。 或:近来听说当权的宦官屡次侵犯阁下您的公正,评议的人指责(权阉主权)这 件事。(“干”译为“冒犯,侵犯”,“正”通“政"或译为“公正”,“难” 译为“感到担忧”或为“指责”,语句通顺。) ⑶.自贬以求容于权阉,而不容于天下后世者,卞策也。(3 分) 参考译文:贬低(抑)自己来求得被宦宣宽容(容纳),却不被天下及以后的人 容纳,这是下策啊。(“自贬”为宾语前置句;”容于权阉、不容于天下”均为 被动句;“而”译为“却”;“下策也”为判断句;语句通顺。) 9.请简要概括作者写信给许进的目的有哪些。(3 分)。 答案:⑴揭露阉党当权,天纲不正,国策谬乱的黑暗现实。(1 分) ⑵指斥公卿大臣不敢坚持正义,体恤国情,仗义执言的丑陋行径。(1 分) ⑶希望许进守正不阿,不屈节权阉,不负天下人期望。(1 分) (希 望许进珍惜重位,恪尽职守,不辜负天下人的期望。) 二、古诗词鉴赏(1 1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 分) 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①宴作 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过回塘万竹悲。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岂到白头长知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注】①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写作此诗时诗人 仕途受挫,暂居。于此,妻子仍在京城长安。②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③濩落: 空虚冷落。④只尔:只是这样。 (1) .首联写景有何特点卜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答案:①运用比喻、拟人,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描绘出露重天寒,风摇翠竹的 画面;(2 分)②交代季节。(1 分)③渲染烘托悲凉的氛围,衬托诗人内心的 凄楚:(1 分)④奠定了诠诗凄凉的盛情基调。(1 分) (2)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寄托了诗人哪些感叹。(6 分)
答案:①“浮世”即浮生,谓世事不定、生命短暂,人生坎坷;(2分)②对红 荷的痛惜,对时间流逝的悲叹;(2分).③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对人生难得团 聚的痛惜。(2分) 注释 (1)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邸宅 (2)微霰(xian):微细的雪粒。 (3)月:一作“风”。回塘:回曲的水池。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因思杜陵 梦,凫雁满回塘。”万竹:据《韦氏述征记》载,崇让坊多大竹。 (4)浮世:即浮生,指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唐 许浑《将赴京留赠僧院》诗:“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5红蕖:红荷花。蕖,芙蕖。唐李白《越中秋怀》诗:“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 秋。”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 梧楸。”朱熹集注:“离披,分散貌 ⑥6)悠扬:起伏不定;飘忽。《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世虽短兮名悠长, 位虽少兮功悠扬。”归梦:归乡之梦。南朝齐谢朓《和沉右率诸君饯谢文学》 “望望荆台下,归梦相思夕。” ⑦濩(hu∂)落:原谓廓落。引申谓沦落失意。唐韩愈《赠族侄》诗:“萧条资 用尽,濩落门巷空。 (8)白头:犹白发。形容年老。只尔:只是这样 (⑨)嵩阳:嵩山之南。嵩山在河南登封,距离洛阳才百里。唐李白《送杨山人归嵩 山》诗:“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松雪:象征隐士的气节和品格。心期: 心神交往,两相期许。 【白话译文】 秋露像细微的雪粒洒下前池,阵阵西风吹过回塘,万竹萧飒生悲。 瓢忽无定的人生啊,本来就多悲欢聚散;但那池上的红荷花,为什么也零落纷披? 我杳远难凭的归梦,只有孤灯才能见证;我空虚落寞的生涯,唯有清酒方可得知。 难道到了白头之年还是如此?我早与嵩山南面的松雪两心相期。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屈原《离骚》) (4).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6)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7) ,疏而不失;(《老子·第七十三》 (8). 自用则小。(尚书·商书·盘庚上))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深夜 [俄]伊凡·蒲宁 ①这是一个梦呢,还是像梦境似的神秘的夜间生活?我感觉到忧郁的秋月 老早就在天空徘徊,已经是该摆脱白天的一切虚伪和忙乱而休息的时刻了。似乎 整个巴黎,包括它最贫困的角落,都已说入了睡乡。我睡了裉久,最后,睡瞬睫
答案:①“浮世”即浮生,谓世事不定、生命短暂,人生坎坷;(2 分)②对红 荷的痛惜,对时间流逝的悲叹;(2 分).③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对人生难得团 聚的痛惜。(2 分) 注释: ⑴崇让宅:李商隐岳父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邸宅。 ⑵微霰(xiàn):微细的雪粒。 ⑶月:一作“风”。回塘:回曲的水池。唐温庭筠《商山早行》诗:“因思杜陵 梦,凫雁满回塘。”万竹:据《韦氏述征记》载,崇让坊多大竹。 ⑷浮世:即浮生,指人间,人世。旧时认为人世间是浮沉聚散不定的,故称。唐 许浑《将赴京留赠僧院》诗:“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⑸红蕖:红荷花。蕖,芙蕖。唐李白《越中秋怀》诗:“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 秋。”离披:零落分散的样子。《楚辞•九辩》:“白露既下百草兮,奄离披此 梧楸。”朱熹集注:“离披,分散貌。” ⑹悠扬:起伏不定;飘忽。《隶释•汉冀州从事张表碑》:“世虽短兮名悠长, 位虽少兮功悠扬。”归梦:归乡之梦。南朝齐谢朓《和沉右率诸君饯谢文学》: “望望荆台下,归梦相思夕。” ⑺濩(huò)落:原谓廓落。引申谓沦落失意。唐韩愈《赠族侄》诗:“萧条资 用尽,濩落门巷空。” ⑻白头:犹白发。形容年老。只尔:只是这样。 ⑼嵩阳:嵩山之南。嵩山在河南登封,距离洛阳才百里。唐李白《送杨山人归嵩 山》诗:“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松雪:象征隐士的气节和品格。心期: 心神交往,两相期许。[1] [2] 【白话译文】 秋露像细微的雪粒洒下前池,阵阵西风吹过回塘,万竹萧飒生悲。 瓢忽无定的人生啊,本来就多悲欢聚散;但那池上的红荷花,为什么也零落纷披? 我杳远难凭的归梦,只有孤灯才能见证;我空虚落寞的生涯,唯有清酒方可得知。 难道到了白头之年还是如此?我早与嵩山南面的松雪两心相期。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不见复关, ▲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卫风•氓>) (3).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 。(屈原《离骚》) (4).定乎内外之分, ▲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6). ▲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7). ▲ ,疏而不失;(《老子•第七十三》) (8). ▲ ,自用则小。(尚书•商书•盘庚上)) 五、现代文阅读(一)(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深夜 [俄]伊凡•蒲宁 ①这是一个梦呢,还是像梦境似的神秘的夜间生活?我感觉到忧郁的秋月 老早就在天空徘徊,已经是该摆脱白天的一切虚伪和忙乱而休息的时刻了。似乎 整个巴黎,包括它最贫困的角落,都已说入了睡乡。我睡了裉久,最后,睡瞬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