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静力学 静力学研究物体作机械运动的特殊情况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时力的平衡规律。 静力学主要研究: 物体的受力分析 力系的等效誉换(或简化) 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 静力学主要内容 静力学基本概念 力系的简化 ÷约束与约束反力 力系的平衡 摩擦与摩擦力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1-1静力学基本概念 力的概念
第一部分 静力学 静力学研究物体作机械运动的特殊情况——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时力的平衡规律。 静力学主要研究: 物体的受力分析 力系的等效替换(或简化) 建立各种力系的平衡条件 静力学主要内容 ❖ 静力学基本概念 ❖ 力系的简化 ❖ 约束与约束反力 ❖ 力系的平衡 ❖ 摩擦与摩擦力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1-1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一: 力的概念
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可以使物 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2.力的效应:①运动效应(外效应)②变形效应(内效应)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单位,采用国际单位时为 牛顿(N)以及千牛(KN) 4.力的表示:A图形表示 B符号表示矢量F 大小 5相关的概念 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平衡力系: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我们称这个力系为平衡力系。 6力的分类 集中力、分布力、集中力偶 二刚体 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变形体 三平衡 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 动的状态 §1-2静力学基本公理 公理: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而得到的结论,它被反复的实践所验证,是无须证明而 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 公理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大小 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R=F+F2
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可以使物 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2. 力的效应: ①运动效应(外效应) ②变形效应(内效应)。 3.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单位,采用国际单位时为: 牛顿(N)以及千牛(KN) 4. 力的表示:A 图形表示 B 符号表示矢量 大小 5.相关的概念 力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平衡力系: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我们称这个力系为平衡力系。 6.力的分类 集中力、分布力、集中力偶 二.刚体 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变 形 体 三.平衡 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 动的状态。 §1-2 静力学基本公理 公理: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而得到的结论,它被反复的实践所验证,是无须证明而 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 公理 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的大小 和方向由以原两力矢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2 kgm/s F F = F A F R=F1+F2
力系的简化规律,是复杂力系简化的基础。 公理2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F1|=|F2 方向相反F1=-F2作用线共线,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 说明:①对刚体来说,上面的条件是充要的 ②对变形体来说,上面的条件只是必要条件(或多体中) F2 F F2 (变形体)绳 多体 二力构件只有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物体
此公理表明了最简单力系的简化规律,是复杂力系简化的基础。 公理 2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 | F1 | = | F2 | 方向相反 F1 = –F2 作用线共线,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 说明:①对刚体来说,上面的条件是充要的 ②对变形体来说,上面的条件只是必要条件(或多体中) ③二力体: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刚体叫二力体。 二力构件只有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物体
公理3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刚体的任意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 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推论1:力的可传性力可以在刚体上沿其作用线移至任意一点而不改 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B B F FF/F2 F2=F=-F1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的三要素可以叙述为: 大小、方向、作用线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若其中两力作用线汇交于一 点,则另一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同一点,且三力的作用线共面。(必共面,在特殊情况下, 力在无穷远处汇交—平行力系。) Fi F3 B F3 R 证|∵F,F2,F3为平衡力系, ∴R,F3也为平衡力系 又:二力平衡必等值、反向、共线 三力F1,F2,F3必汇交,且共面
公理 3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刚体的任意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 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推论 1:力的可传性力可以在刚体上沿其作用线移至任意一点而不改 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的三要素可以叙述为: 大小、方向、作用线 推论 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若其中两力作用线汇交于一 点,则另一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同一点,且三力的作用线共面。(必共面,在特殊情况下, 力在无穷远处汇交——平行力系。) [证] ∵ F1,F2,F3 为平衡力系, ∴ R ,F3 也为平衡力系。 又∵ 二力平衡必等值、反向、共线, ∴ 三力 F1,F2,F3 必汇交,且共面
公理4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作用在相互作用 的两个物体上 例]吊灯 F灯给绳的力 F"绳给灯的力 P重力 地球对灯的引力 是P的反作用力 在画物体受力图时要注意此公理的应用。 公理5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变成刚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状态保 持不变。 柔性绳 拉 拉 拉 拉 刚化为刚性杆 公理5告诉我们:处于平衡状态的变形体,可用刚体静力学的平衡理论。 刚体(受压平衡) Fy 1-3约束与约束反力 概念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叫自由体,如汽球。 非自由体:位移受限制的物体叫非自由体,如在槽内绿球。 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预先施加的限制条件称为约束 (这里,约束是名词,而不是动词的约束。) 约束反力: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力叫约束反力 约束反力特点 ①大小常常是未知的 ②方向总是与约束限制的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 ③作用点在物体与约束相接触的那一点
公理 4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值、反向、共线、作用在相互作用 的两个物体上。 [例] 吊灯 在画物体受力图时要注意此公理的应用。 公理 5 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变成刚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状态保 持不变。 公理 5 告诉我们:处于平衡状态的变形体,可用刚体静力学的平衡理论。 刚体(受压平衡) §1-3 约束与约束反力 一、概念 自由体:位移不受限制的物体叫自由体,如汽球。 非自由体:位移受限制的物体叫非自由体,如在槽内绿球。 约束: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预先施加的限制条件称为约束。 (这里,约束是名词,而不是动词的约束。) 约束反力:约束对被约束物体的作用力叫约束反力。 约束反力特点: ①大小常常是未知的; ②方向总是与约束限制的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反; ③作用点在物体与约束相接触的那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