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习题3-1.求图示平面力系的合成结果,长度单位为m 400N 100N 0.8m 0.6m 500N 解:(1)取O点为简化中心,求平面力系的主矢: R’y=∑X=400-500×=0 R,=∑Y=-200-100+500×x=0 R'=0 求平面力系对O点的主矩 M=-400×0.8-100×2+500×二×2.6=260Mm (2)合成结果:平面力系的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力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合力偶,大小是 260Nm,转向是逆时针 习题3-2.求下列各图中平行分布力的合力和对于A点之矩。 B C 解:(1)平行力系对A点的矩是
第三章 习题 3-1.求图示平面力系的合成结果,长度单位为 m。 解:(1) 取 O 点为简化中心,求平面力系的主矢: 求平面力系对 O 点的主矩: (2) 合成结果:平面力系的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力系的合成结果是一个合力偶,大小是 260Nm,转向是逆时针。 习题 3-2.求下列各图中平行分布力的合力和对于 A 点之矩。 解:(1) 平行力系对 A 点的矩是:
t·x 取B点为简化中心,平行力系的主矢是 R 平行力系对B点的主矩是 M 飞·x 向B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RB和一个力偶M,且: R2=R= 如图所示 将RB向下平移一段距离d,使满足 d R 最后简化为一个力R,大小等于RB其几何意义是:R的大小等于载荷分布的矩形面积, 作用点通过矩形的形心。 (2)取A点为简化中心,平行力系的主矢是 R 平行力系对A点的主矩是
取 B 点为简化中心,平行力系的主矢是: 平行力系对 B 点的主矩是: 向 B 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 RB和一个力偶 MB,且: 如图所示; 将 RB向下平移一段距离 d,使满足: 最后简化为一个力 R,大小等于 RB。 其几何意义是:R 的大小等于载荷分布的矩形面积, 作用点通过矩形的形心。 (2) 取 A 点为简化中心,平行力系的主矢是: 平行力系对 A 点的主矩是:
dr. t= 向A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RA和一个力偶M^,且: R=R=q!M=、1 如图所示 xdx/i B B 将RA向右平移一段距离d,使满足: R。3 最后简化为一个力R,大小等于RA。其几何意义是:R的大小等于载荷分布的三角形面积, 作用点通过三角形的形心 习题3-3.求下列各梁和刚架的支座反力,长度单位为m
向 A 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 RA 和一个力偶 MA,且: 如图所示; 将 RA 向右平移一段距离 d,使满足: 最后简化为一个力 R,大小等于 RA。其几何意义是:R 的大小等于载荷分布的三角形面积, 作用点通过三角形的形心。 习题 3-3.求下列各梁和刚架的支座反力,长度单位为 m
15N.m △B 41Nm SEN 解:(1)研究AB杆,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1.5Jm Y 列平衡方程: ∑X=0:-XA+2×cos45°=0 ∑Y=0:-】+N2-2×sin45°=0 ∑m(F)=0:Y4×6-1.5-N2×2=0 解方程组: X4=1.4lKY4=109kNN2=2.50kN 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解:(1) 研究 AB 杆,受力分析,画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 解方程组: 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校核:
∑mA(F)=-1.5+N2×4-2×in45×6=0 结果正确 (2)研究AB杆,受力分析,将线性分布的载荷简化成一个集中力,画受力图 1.5kN 列平衡方程: ∑mA(F)=0:2×1-1.5×1-N×2=0 ∑m2(F)=0:2×3+1.5×1-NA×2=0 解方程组: R4=3.75kNN=0.25kN 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校核 ∑Y=-2+R4-15-N2=0 结果正确 (3)研究ABC,受力分析,将均布的载荷简化成一个集中力,画受力图
结果正确。 (2) 研究 AB 杆,受力分析,将线性分布的载荷简化成一个集中力,画受力图: 列平衡方程: 解方程组: 反力的实际方向如图示。 校核: 结果正确。 (3) 研究 ABC,受力分析,将均布的载荷简化成一个集中力,画受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