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全文 1、研发技术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非常重视新材料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已建立一套完善的新产品研发创新机制。组建的研发中心拥有一 流的实验设备及检测仪器,主要研发人员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研发经验,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新材料研发基地。上海 飞凯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宝山区光固化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宝山区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 光固化先进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外资企业研发中心”,并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 奖”等荣誉,开发的光纤涂覆材料系列产品获得了“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百佳、“上海市重点新产品”等多项奖项 公司重要子公司和成显示被评为“江苏省新型显示用液晶材料工程中心”、“江苏省平板显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 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企业重点研发机构”、“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18年度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并获得“2018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和成显示申请的发明专利“ 种聚合物稳定配向型液晶组合物及其应用”(专利号:ZL201310042237.1)获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 同颁发的第二十届中国专利金奖。公司及子公司具体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 (1)行业内领先的低聚物树脂合成技术 生产紫外固化材料最重要的原材料为低聚物(合成树脂),其主要功能通过低聚物的特性来实现。国内紫外固化材料供 应商一般不具备自我合成树脂的能力,而采用外购标准化合成树脂,这样会导致产品功能局限于外购的树脂特性,往往无法 满足客户对于产品功能性多样化以及在某些功能方面的突出性要求。比如光纤涂料在抗弯性、机械性以及折射率等功能上具 有极高的要求,国内市场上的标准化合成树脂较难达到上述功能性要求。公司通过多年对紫外固化材料的研究,已经掌握了 国内先进的紫外固化材料树脂合成技术,通过自制合成树脂,使得公司开发产品的功能更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要求 此外,合成树脂不仅为紫外固化光纤光缆涂覆材料的关键原材料,也是其他紫外固化材料的关键原材料。所以,公司所 掌握的树脂合成技术可以快速移植到其他紫外固化材料领域,从而使得公司在稳固并逐步扩大公司在紫外固化光纤光缆涂覆 材料市场份额的同时,可以积极拓展光刻胶、紫外固化塑胶涂料等其他高科技领域用紫外固化材料市场,为公司构建新的业 绩增长点 (2)配方技术与低聚物树脂合成技术相结合的优势 公司是紫外固化材料领域极少数同时具备低聚物树脂合成技术和配方技术的企业之一,在新产品开发上具有独特的优 势。一方面,通过多年树脂合成的技术研发,公司树脂合成技术人员对大量的合成树脂进行技术分析以及性能检测,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数据,对各种合成树脂的独特性能有着深刻的了解,使得公司配方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客户的功能性要求,调整配 方中各种合成树脂的比例从而开发出合适的产品:另一方面,公司配方技术人员对各种合成树脂以及其他原料进行大量的调 配试验,了解各种合成树脂在不同的配方中发挥的作用,并将其反馈给树脂合成技术人员,从而促使其不断根据配方产品的 要求改进已有合成树脂性能或开发出性能更优的新合成树脂。这样使得公司在产品开发及改进中,不断对配方及树脂品种进 行优化调整,从而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并降低成本 (3)掌握液晶显示材料关键技术 在屏幕显示材料方面,公司重要子公司和成显示完成了国内第一款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TFT新结构单体及混合液晶 的开发,并取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和成显示拥有一支掌握液晶显示材料关键技术的核心技术团队,对推动其快速发展起 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凭借先进的混合液晶制造技术和业内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成显示率先突破国外液晶材料生产厂商的技术 垄断,通过自身的实力和持续的努力,凭借着技术优势、品质稳定,以及快速反应机制,已经与大中型液晶面板厂商建立了 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 chin乡 www.cninfocom.cn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全文 15 1、研发技术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非常重视新材料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已建立一套完善的新产品研发创新机制。组建的研发中心拥有一 流的实验设备及检测仪器,主要研发人员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研发经验,是目前国内领先的新材料研发基地。上海 飞凯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宝山区光固化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宝山区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 光固化先进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外资企业研发中心”,并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 奖”等荣誉,开发的光纤涂覆材料系列产品获得了“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百佳、“上海市重点新产品”等多项奖项。 公司重要子公司和成显示被评为“江苏省新型显示用液晶材料工程中心”、“江苏省平板显示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 苏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企业重点研发机构”、“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18年度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并获得“2018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和成显示申请的发明专利“一 种聚合物稳定配向型液晶组合物及其应用”(专利号:ZL2013 1 0042237.1)获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 同颁发的第二十届中国专利金奖。公司及子公司具体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 (1)行业内领先的低聚物树脂合成技术 生产紫外固化材料最重要的原材料为低聚物(合成树脂),其主要功能通过低聚物的特性来实现。国内紫外固化材料供 应商一般不具备自我合成树脂的能力,而采用外购标准化合成树脂,这样会导致产品功能局限于外购的树脂特性,往往无法 满足客户对于产品功能性多样化以及在某些功能方面的突出性要求。比如光纤涂料在抗弯性、机械性以及折射率等功能上具 有极高的要求,国内市场上的标准化合成树脂较难达到上述功能性要求。公司通过多年对紫外固化材料的研究,已经掌握了 国内先进的紫外固化材料树脂合成技术,通过自制合成树脂,使得公司开发产品的功能更能满足客户个性化的要求。 此外,合成树脂不仅为紫外固化光纤光缆涂覆材料的关键原材料,也是其他紫外固化材料的关键原材料。所以,公司所 掌握的树脂合成技术可以快速移植到其他紫外固化材料领域,从而使得公司在稳固并逐步扩大公司在紫外固化光纤光缆涂覆 材料市场份额的同时,可以积极拓展光刻胶、紫外固化塑胶涂料等其他高科技领域用紫外固化材料市场,为公司构建新的业 绩增长点。 (2)配方技术与低聚物树脂合成技术相结合的优势 公司是紫外固化材料领域极少数同时具备低聚物树脂合成技术和配方技术的企业之一,在新产品开发上具有独特的优 势。一方面,通过多年树脂合成的技术研发,公司树脂合成技术人员对大量的合成树脂进行技术分析以及性能检测,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数据,对各种合成树脂的独特性能有着深刻的了解,使得公司配方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客户的功能性要求,调整配 方中各种合成树脂的比例从而开发出合适的产品;另一方面,公司配方技术人员对各种合成树脂以及其他原料进行大量的调 配试验,了解各种合成树脂在不同的配方中发挥的作用,并将其反馈给树脂合成技术人员,从而促使其不断根据配方产品的 要求改进已有合成树脂性能或开发出性能更优的新合成树脂。这样使得公司在产品开发及改进中,不断对配方及树脂品种进 行优化调整,从而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并降低成本。 (3)掌握液晶显示材料关键技术 在屏幕显示材料方面,公司重要子公司和成显示完成了国内第一款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TFT新结构单体及混合液晶 的开发,并取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和成显示拥有一支掌握液晶显示材料关键技术的核心技术团队,对推动其快速发展起 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凭借先进的混合液晶制造技术和业内较强的研发能力,和成显示率先突破国外液晶材料生产厂商的技术 垄断,通过自身的实力和持续的努力,凭借着技术优势、品质稳定,以及快速反应机制,已经与大中型液晶面板厂商建立了 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全文 (4)对高科技用新材料的前沿动态及时精敏的把握 公司多名技术人员具有在美国、日本等材料技术领先的国家留学和工作经历,在海外留学及工作期间,这些技术人员与 国外知名学府以及顶尖材料科研人员建立了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使得公司能及时了解国际上最新的材料技术以及市场前沿 动态,从而及时精确把握技术研发方向以及市场开发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和技术前瞻性。公司前期对长兴昆电60%控股权、 大瑞科技100%股权以及和成显示100%股权的收购,加深了电子化学材料行业的布局,是公司发展新材料全产业链战略的重 要举措之一。 2、成本优势 公司掌握了产品中主要原材料低聚物树脂、单晶等的合成技术,有效提升了产品性能,稳定产品质量,而且大大的降低 了公司的产品成本,使得公司与同行业企业相比拥有较强的成本优势。此外,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公司利用研发技术 对产品配方以及工艺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自我合成或替代价格较高的原材料,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成本,保证采购质量,公司建立了供应商持续评价和全球遴选制度,对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不依赖于 单一供应商。每月根据供应商合作期间所提供原材料的品质状况、生产技术能力、价格、交期、服务等项目对供应商进行评 估,定期对合格的供应商进行一次评定,确保生产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品质能力以及供应价格能满足本公司的需求,最大程 度保证了原材料的品质和采购时效性以及降低采购成 核心客户优势 公司坚持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用心做好客户服务,得到了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公司产品紫外固化 光纤光缆涂覆材料由于其固化速度快、挥发性低、工艺适用窗口宽等优势,获得了下游光纤光缆厂商以及光纤光缆最终用户 的高度认可和赞同,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下游客户基本覆盖了光纤光缆行业的国内上市公司以及知名制造企业等 公司始终秉承与客户共同成长的理念,不断根据客户的工艺升级要求改进产品性能,加大对紫外固化光纤光缆涂覆材料 抗微弯、耐高温和高速拉丝性能的优化和改进,有力的巩固并扩大了市场份额 伴随着TFI液晶材料国产化率大幅提升,国内TFT液晶材料需求明显增加,公司抓住契机,就下游客户产线调整、专利 应用及当前市场情况进行专题分析,及时跟踪行业最新动态,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在维持重要客户的前提下,先后导入中大 型液晶面板厂商的产品线,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力度,扩大收入规模。公司通过自身的实力和持续的努力,凭借着技术优势、 品质稳定,以及快速反应机制,逐渐与大中型液晶面板厂商建立了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 4、技术服务优势 随着公司总部研发中心的投入使用,硬件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公司研发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国内客户使用产品 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个性化的需求,下游客户改进生产工艺或者开发新产品往往都会对所使用的产品提出新的功能性要求。针 对该特点,公司在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深圳、惠州、成都和高雄分别建立了可以辐射到全国范围的客户服务点。为 进一步满足客户对于产品的特殊需求,公司制定了快速响应和全程跟踪两项措施。快速响应为当客户对材料的功能性提出特 殊要求后,公司保证在24小时内有技术专员与客户沟通,第一时间了解客户需求,制定解决方案;全程跟踪即公司根据客户 需求开发新产品后,在客户使用新产品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技术副总经理甚至公司董事长会在现场全程跟踪客户的生产 过程,为客户提供产品改进方案,直至产品完全达到客户的要求。国外竞争对手由于其核心技术人员在海外,因此其在响 速度、服务质量以及深度上远远不及公司。 chin乡 www.cninfocom.cn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全文 16 (4)对高科技用新材料的前沿动态及时精敏的把握 公司多名技术人员具有在美国、日本等材料技术领先的国家留学和工作经历,在海外留学及工作期间,这些技术人员与 国外知名学府以及顶尖材料科研人员建立了良好的信息交流渠道,使得公司能及时了解国际上最新的材料技术以及市场前沿 动态,从而及时精确把握技术研发方向以及市场开发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和技术前瞻性。公司前期对长兴昆电60%控股权、 大瑞科技100%股权以及和成显示100%股权的收购,加深了电子化学材料行业的布局,是公司发展新材料全产业链战略的重 要举措之一。 2、成本优势 公司掌握了产品中主要原材料低聚物树脂、单晶等的合成技术,有效提升了产品性能,稳定产品质量,而且大大的降低 了公司的产品成本,使得公司与同行业企业相比拥有较强的成本优势。此外,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前提下,公司利用研发技术, 对产品配方以及工艺方法进行深入研究,自我合成或替代价格较高的原材料,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成本,保证采购质量,公司建立了供应商持续评价和全球遴选制度,对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不依赖于 单一供应商。每月根据供应商合作期间所提供原材料的品质状况、生产技术能力、价格、交期、服务等项目对供应商进行评 估,定期对合格的供应商进行一次评定,确保生产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品质能力以及供应价格能满足本公司的需求,最大程 度保证了原材料的品质和采购时效性以及降低采购成本。 3、核心客户优势 公司坚持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严格控制产品质量,用心做好客户服务,得到了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公司产品紫外固化 光纤光缆涂覆材料由于其固化速度快、挥发性低、工艺适用窗口宽等优势,获得了下游光纤光缆厂商以及光纤光缆最终用户 的高度认可和赞同,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下游客户基本覆盖了光纤光缆行业的国内上市公司以及知名制造企业等。 公司始终秉承与客户共同成长的理念,不断根据客户的工艺升级要求改进产品性能,加大对紫外固化光纤光缆涂覆材料 抗微弯、耐高温和高速拉丝性能的优化和改进,有力的巩固并扩大了市场份额。 伴随着TFT液晶材料国产化率大幅提升,国内TFT液晶材料需求明显增加,公司抓住契机,就下游客户产线调整、专利 应用及当前市场情况进行专题分析,及时跟踪行业最新动态,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在维持重要客户的前提下,先后导入中大 型液晶面板厂商的产品线,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力度,扩大收入规模。公司通过自身的实力和持续的努力,凭借着技术优势、 品质稳定,以及快速反应机制,逐渐与大中型液晶面板厂商建立了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 4、技术服务优势 随着公司总部研发中心的投入使用,硬件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公司研发创新能力得到了加强。国内客户使用产品 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个性化的需求,下游客户改进生产工艺或者开发新产品往往都会对所使用的产品提出新的功能性要求。针 对该特点,公司在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深圳、惠州、成都和高雄分别建立了可以辐射到全国范围的客户服务点。为了 进一步满足客户对于产品的特殊需求,公司制定了快速响应和全程跟踪两项措施。快速响应为当客户对材料的功能性提出特 殊要求后,公司保证在24小时内有技术专员与客户沟通,第一时间了解客户需求,制定解决方案;全程跟踪即公司根据客户 需求开发新产品后,在客户使用新产品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技术副总经理甚至公司董事长会在现场全程跟踪客户的生产 过程,为客户提供产品改进方案,直至产品完全达到客户的要求。国外竞争对手由于其核心技术人员在海外,因此其在响应 速度、服务质量以及深度上远远不及公司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全文 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始终秉承“为高科技制造提供优质材料”的宗旨,紧密围绕着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目标,贯彻董 事会的战略部署,立足于紫外固化材料行业,继续深耕电子化学材料行业,在相关细分行业领域不断强化公司的主导地位。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4,571.98万元,同比增长76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4368万元,同比增长 239.37%。 1、协同效应逐步体现,配套材料综合平台雏形初现 基于前期外延并购项目的落地,公司已形成紫外固化材料和电子化学材料并驾齐驱的新材料布局,同时公司将充分利用 现有的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打造高科技制造配套材料综合平台 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部署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 费,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壮大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文件明确了信息消费的发展目标,信息基础设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宽 带中国”战略目标全面实现,网络提速降费取得明显成效。文件还明确提出:扩大信息消费覆盖面,拓展光纤和4G网络覆 盖的深度和广度,力争2020年启动5G商用。目前随着5G商用逐步拉开序幕,光纤光缆需求有望大幅提升,进而大幅提高紫 外固化光纤光缆材料的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紫外固化材料实现销售收入44,2455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23%。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 加大内生应变能力,改进和完善相关营销策略,使现有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受益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电子产业逐渐向中国地区转移,我国半导体产业逐步进入高端产能 转移阶段,对电子材料的需求也趋向更加核心和高附加值化。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封装材料主要增长点,且国内封装材料 市场大部分为外商占有,存在巨大的替代空间。此外,随着屏幕显示材料行业全球产能向大陆转移和液晶材料国产化替代进 程加快,以及国内高世代面板产线逐步投产,液晶材料需求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电子化学材料实现销售收入93,82746万元,占公司总营收的64.90%,已经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极 在充分利用安庆紫外固化材料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新建5500/a合成新材料项目和100/a高性能光电新材料提纯项目在 018年的产能也在稳步提升,标志着公司内部的各项资源整合的步伐正在加快。随着安庆集成电路电子封装材料基地的立项 和开工,公司的协同效应将在未来得到不断增强和释放。随着位于安庆集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基地不断扩大和完善,公司的 配套材料综合平台将初具规模。 2、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的研发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公司保持一贯的重视研发投入的经营理念,为适应快速发展的产品和技术需 求,坚持自主创新与吸收引进相结合,在不断优化己有优势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和产品不断升级, 强化项目储备及新产品研发。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的研发支出达到11,399.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30%。 另一方面,公司不断加强公司内部不同领域研发团队的合作,充分利用各团队的技术专长,不断完善研发管理机制,不 17 chin乡 www.cninfocom.cn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全文 17 第四节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始终秉承“为高科技制造提供优质材料”的宗旨,紧密围绕着年初既定的发展战略目标,贯彻董 事会的战略部署,立足于紫外固化材料行业,继续深耕电子化学材料行业,在相关细分行业领域不断强化公司的主导地位。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4,571.98万元,同比增长76.2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43.68万元,同比增长 239.37%。 1、协同效应逐步体现,配套材料综合平台雏形初现 基于前期外延并购项目的落地,公司已形成紫外固化材料和电子化学材料并驾齐驱的新材料布局,同时公司将充分利用 现有的技术、人才和资金优势打造高科技制造配套材料综合平台。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部署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 费,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壮大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文件明确了信息消费的发展目标,信息基础设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宽 带中国”战略目标全面实现,网络提速降费取得明显成效。文件还明确提出:扩大信息消费覆盖面,拓展光纤和4G网络覆 盖的深度和广度,力争2020年启动5G商用。目前随着5G商用逐步拉开序幕,光纤光缆需求有望大幅提升,进而大幅提高紫 外固化光纤光缆材料的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紫外固化材料实现销售收入44,245.5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23%。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 加大内生应变能力,改进和完善相关营销策略,使现有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受益于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世界范围内电子产业逐渐向中国地区转移,我国半导体产业逐步进入高端产能 转移阶段,对电子材料的需求也趋向更加核心和高附加值化。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封装材料主要增长点,且国内封装材料 市场大部分为外商占有,存在巨大的替代空间。此外,随着屏幕显示材料行业全球产能向大陆转移和液晶材料国产化替代进 程加快,以及国内高世代面板产线逐步投产,液晶材料需求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电子化学材料实现销售收入93,827.46万元,占公司总营收的64.90%,已经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极。 在充分利用安庆紫外固化材料生产基地的基础上,新建5500t/a合成新材料项目和100t/a高性能光电新材料提纯项目在 2018年的产能也在稳步提升,标志着公司内部的各项资源整合的步伐正在加快。随着安庆集成电路电子封装材料基地的立项 和开工,公司的协同效应将在未来得到不断增强和释放。随着位于安庆集研发和生产为一体的基地不断扩大和完善,公司的 配套材料综合平台将初具规模。 2、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的研发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公司保持一贯的重视研发投入的经营理念,为适应快速发展的产品和技术需 求,坚持自主创新与吸收引进相结合,在不断优化已有优势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和产品不断升级, 强化项目储备及新产品研发。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的研发支出达到11,399.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30%。 另一方面,公司不断加强公司内部不同领域研发团队的合作,充分利用各团队的技术专长,不断完善研发管理机制,不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全文 断为公司后续发展储备内生增长动力。公司也保持着与境内外核心技术团队的合作,通过强化自主创新持续夯实和深化企业 核心竟争力,向其他新材料领域发展,以全面提升公司的整体实力。 3、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报告期内,新建550/a合成新材料项目和100/a高性能光电新材料提纯项目在2018年的产能稳步提升,集成电路封装材 料基地建设项目也通过立项并开始动工。公司将根据长期的发展战略有序推进项目的建设 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调整和优化经营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根据中国证监会和相关部门关于上市公司规范 运作的有关规定,积极提高管理水平,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控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为建立和完善公司与员工的利益共享机制,提高公司的竟争力和凝聚力,倡导公司与个人共同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调 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力,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实施了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涵盖 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等。报告期内,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顺利实施完毕,增加了参与的员工对公 司的归属感 同时,从公司实际工作出发,积极开展对各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完善培训工作, 部风险控制建设,保证 各子公司业务的顺利开展 5、加快布局新材料产业 报告期内,公司己借助良好的供应链关系深度切入半导体材料和屏幕显示材料等电子化学材料领域。此外,公司密切关 注市场发展动态,挖掘市场上有技术潜力新兴公司,先后参股投资了 Lapto Co.,Ltd与 Pibond Oy,为公司布局前瞻性新 材料技术打下基础 年12月,公司控股股东飞凯控股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向装备基金转让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29,871,842股,占公 司总股本的700%。装备基金主要聚焦集成电路设备和材料领域,拟借助装备基金的资源优势,加快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 的拓展,夯实公司的行业地位和行业影响力。 公司将积极探索资本市场的运作,继续坚持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双轮驱动的战略,遴选优质企业及项目,把握国家 行业整合政策,加强与金融资本的战略合作,实现资本和经营的有机高效整合,加快推进公司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公 司综合竞争力,切实优化投资者回报,增加长期价值投资的吸引力,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中的“一、概述”相关内容。 chin乡 www.cninfocom.cn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全文 18 断为公司后续发展储备内生增长动力。公司也保持着与境内外核心技术团队的合作,通过强化自主创新持续夯实和深化企业 核心竞争力,向其他新材料领域发展,以全面提升公司的整体实力。 3、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报告期内,新建5500t/a合成新材料项目和100t/a高性能光电新材料提纯项目在2018年的产能稳步提升,集成电路封装材 料基地建设项目也通过立项并开始动工。公司将根据长期的发展战略有序推进项目的建设。 4、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调整和优化经营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根据中国证监会和相关部门关于上市公司规范 运作的有关规定,积极提高管理水平,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控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为建立和完善公司与员工的利益共享机制,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凝聚力,倡导公司与个人共同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调 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力,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实施了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涵盖 部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员工等。报告期内,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顺利实施完毕,增加了参与的员工对公 司的归属感。 同时,从公司实际工作出发,积极开展对各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完善培训工作,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建设,保证 各子公司业务的顺利开展。 5、加快布局新材料产业 报告期内,公司已借助良好的供应链关系深度切入半导体材料和屏幕显示材料等电子化学材料领域。此外,公司密切关 注市场发展动态,挖掘市场上有技术潜力新兴公司,先后参股投资了 Lapto Co., Ltd 与 Pibond Oy,为公司布局前瞻性新 材料技术打下基础。 2018年12月,公司控股股东飞凯控股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向装备基金转让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29,871,842股,占公 司总股本的7.00%。装备基金主要聚焦集成电路设备和材料领域,拟借助装备基金的资源优势,加快公司在半导体材料领域 的拓展,夯实公司的行业地位和行业影响力。 公司将积极探索资本市场的运作,继续坚持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双轮驱动的战略,遴选优质企业及项目,把握国家 行业整合政策,加强与金融资本的战略合作,实现资本和经营的有机高效整合,加快推进公司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公 司综合竞争力,切实优化投资者回报,增加长期价值投资的吸引力,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二、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中的“一、概述”相关内容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报告全文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光伏产业链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公司是否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1号—上市公司从事广播电影电视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是否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5号——一上市公司从事互联网游戏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是否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9号—一上市公司从事LED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是否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10号—上市公司从事医疗器械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是否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12号——上市公司从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务》的披露要求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18年 017年 同比增减 占营业收入比重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 1,45719,801.57 100% 820,367,58245 100% 76.23% 分行业 制造业 1,445,719,801.57 10000%820,367,5824 76.23% 分产品 电子化学材料 93827461913 462,487,2606 56.38 102.88% 紫外固化材料 442,455,272.04 3060% 332.098.300.1 33.23 其他 64.989.9 4.50%25,782,021.69 3.1 分地区 大陆市场 1,214.218.62429 83.99706837,82768 71.78 海外市场 23150117728 1601 113.529,754.77 13.84 103.91%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或地区情况 适用口不适用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业的披露要求 单位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营业成本比上年毛利率比上年 chin乡 www.cninfocom.cn
上海飞凯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18 年年度报告全文 19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光伏产业链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否 公司是否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 1 号——上市公司从事广播电影电视业务》的披露要求: 否 公司是否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 5 号——上市公司从事互联网游戏业务》的披露要求: 否 公司是否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 9 号——上市公司从事 LED 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否 公司是否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 10 号——上市公司从事医疗器械业务》的披露要求: 否 公司是否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第 12 号——上市公司从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务》的披露要求 否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18 年 2017 年 同比增减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 1,445,719,801.57 100% 820,367,582.45 100% 76.23% 分行业 制造业 1,445,719,801.57 100.00% 820,367,582.45 100.00% 76.23% 分产品 电子化学材料 938,274,619.13 64.90% 462,487,260.63 56.38% 102.88% 紫外固化材料 442,455,272.04 30.60% 332,098,300.13 40.48% 33.23% 其他 64,989,910.40 4.50% 25,782,021.69 3.14% 152.07% 分地区 大陆市场 1,214,218,624.29 83.99% 706,837,827.68 86.16% 71.78% 海外市场 231,501,177.28 16.01% 113,529,754.77 13.84% 103.91%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或地区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是否需要遵守特殊行业的披露要求 否 单位:元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毛利率 营业收入比上年 营业成本比上年 毛利率比上年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