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一中2006-200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黄兴 本套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第I卷(共42分) (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激浊(zhuo)扬清 辋水沦涟(lian) 酾(shi)酒临江 洗盏更酌(zu6) B.多思曩(nang)昔 挥斥(chi)方遒 放浪形骇(hai) 横槊(shub)赋诗 C.流觞( shang)曲水 篱墙颓圮(pi) 浪遏(e)飞舟 游目骋( cheng)怀 D.肴(yo)核既尽 临文嗟(cuo)悼 慷慨(kai)激昂 露湿青皋(g60) 2.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句诗形象地表现了事物间普遍存 在的相对关系) 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段诗运用 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意思是:(这一切)激起思绪万端,试问广阔 的宇宙无垠的大地,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D.“大堰河,含泪的去了。”此句表达出大堰河对生活的留恋和对她一生的悲苦辛酸的 不满。 3.诵读下列诗句,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C.就是那/一只/蟋蟀,钢翅/响拍着/金风,一跳/跳过了/海峡,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
1 珠海一中 2006—2007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高一年级 语文试卷 命题人:黄兴 本套试卷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 第 I 卷(共 42 分) 一、(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激浊.(zhuó)扬清 辋水沦涟.(lián) 酾.(shī)酒临江 洗盏更酌.(zuó) B.多思曩.(nǎng)昔 挥斥.(chǐ)方遒 放浪形骇.(hái) 横槊.(shuò)赋诗 C.流觞.(shāng)曲水 篱墙颓圮.(pǐ) 浪遏.(è)飞舟 游目骋.(chěng)怀 D.肴.(yāo)核既尽 临文嗟.(cuō)悼 慷慨.(kǎi)激昂 露湿青皋.(gāo) 2.对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两句诗形象地表现了事物间普遍存 在的相对关系) 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段诗运用 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C.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意思是:(这一切)激起思绪万端,试问广阔 的宇宙无垠的大地,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D.“大堰河,含泪的去了。”此句表达出大堰河对生活的留恋和对她一生的悲苦辛酸的 不满。 3.诵读下列诗句,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C.就是那/一只/蟋蟀,钢翅/响拍着/金风,一跳/跳过了/海峡,从台北上空/悄悄/降落
D.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 /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4.将下面几句话的顺序调整成有条理的论述,其中调整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②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 ③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低下呢? ④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 ⑤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爱读福尔摩斯侦探之类的东西,不能 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也不能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 技巧 ⑥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 ⑦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A.③①④②⑦⑥⑤ B.①③④②⑥⑦⑤ C.①④②③⑦⑥⑤ D.③①②⑥④⑦⑤ 5.下列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近期,有些商家打着“买一赠一”的旗号欺骗消费者,他们或是将手表表带拆下,或 是将音响与原配话筒分开,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法,使消费者明明吃了亏还以为讨了便宜 B.俄罗斯宣布研制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无法对付的新型导弹,实际上是对那些思加入北约 的原独联体国家敲边鼓。 C.巴以冲突逐步升级,中东局势充满了变数,让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 D.足球界的有识人士很不认同足协牺牲联赛豪赌世界杯出线的执政路线,认为这无疑是 饮鸩止渴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经过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负责质量监督的李副厂长有责任 B.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而且学到了劳动人民的 优秀品质 C.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之广泛,见效之迅速,都是我们所不及的 D.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 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2 D.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 /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4.将下面几句话的顺序调整成有条理的论述,其中调整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②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 ③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低下呢? ④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一首诗看。 ⑤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爱读福尔摩斯侦探之类的东西,不能 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也不能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 技巧。 ⑥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 事。 ⑦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A.③①④②⑦⑥⑤ B.①③④②⑥⑦⑤ C.①④②③⑦⑥⑤ D.③①②⑥④⑦⑤ 5.下列句中加横线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近期,有些商家打着“买一赠一”的旗号欺骗消费者,他们或是将手表表带拆下,或 是将音响与原配话筒分开,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法,使消费者明明吃了亏还以为讨了便宜。 B.俄罗斯宣布研制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无法对付的新型导弹,实际上是对那些思加入北约 的原独联体国家敲边鼓。. C.巴以冲突逐步升级,中东局势充满了变数,让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 D.足球界的有识人士很不认同足协牺牲联赛豪赌世界杯出线的执政路线,认为这无疑是 饮鸩止渴。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经过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负责质量监督的李副厂长有责任。 B.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而且学到了劳动人民的 优秀品质。 C.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之广泛,见效之迅速,都是我们所不及的。 D.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 210 辆消防车、3000 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 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2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每题3分,共12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 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 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羨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 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响于悲风。”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A.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舳:zhu,船头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liao,盘绕 C.举匏樽以相属 匏:pao,葫芦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渚:zhu,江中小洲 8.找出与例句“侣鱼虾而友糜鹿”中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 B.稍稍宾客其父。 C.卒廷见相如。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9.分析上面文字,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表现出一种消极的社会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句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抒发了人生苦短的悲观 情怀 C.“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是对文句。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蜉蝣”比喻人在天地间的渺小。 10.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当其心之所遇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不能容于远近 D.月出于东山之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每题3分,共12分) 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 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3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 3 分,共 24 分) 阅读下面文段, 完成 7—10 题。(每题 3 分,共 12 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 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 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 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和释义,错误的一项是: A.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舳:zhú, 船头 B.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 liáo, 盘绕 C. 举匏.樽以相属 匏: páo,葫芦 D.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渚:zhǔ, 江中小洲 8.找出与例句“侣.鱼虾而友.麋鹿”中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范增数目.项王 B.稍稍宾客..其父。 C.卒廷.见相如。 D.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9.分析上面文字,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 这段文字表现出一种消极的社会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 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句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抒发了人生苦短的悲观 情怀。 C.“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是对文句。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蜉蝣”比喻人在天地间的渺小。 10.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当其心之所遇 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 不能容于远近 D.月出于东山之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每题3分,共 12 分) 延徽,幽州人,有智略,颇知属文。刘守光末年衰困,遣参军韩延徽求援于契丹,契丹 主怒其不拜,使牧马于野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礼而用之 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 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 延徽有助焉 倾之,延徽逃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 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德 明曰:“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延徽曰:“彼自吾来,如丧手目;今往诣之,彼手目复完 安肯害我”既省母,遂复入契丹。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日:“向者 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之益厚。及称帝,以延 徽为相,累迁至中书令。 晋王造使至契丹,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北去之意,且曰:“非不恋英主,非不思故 乡,所以不留,正惧王缄之谗耳。”因以老母为托,且曰:“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故 终同光之世,契丹不深入为寇,延徽之力也 (《资治通鉴·后梁记》) 1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颇知属文 写文章 B.思母,欲告归 告假回家 C.累迁至中书令 多次升迁 D.延徽寓书于晋王 呈奏折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契丹主待之益厚 ②行李之往来 B.①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 ②以其无礼于晋 C.①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①所以不留,正惧王缄之谗耳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契丹与中原相安无事”原因的一组是: ①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 ②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 ③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 ④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北去之意 ⑤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4 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延徽能守节不屈,此今之贤者,奈何辱以牧圉!宜礼而用之。” 契丹主召延徽与语,悦之,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延徽始教契丹建牙开府,筑城郭,立市 里,以处汉人,使各有配偶,垦艺荒田。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契丹威服诸国, 延徽有助焉。 倾之,延徽逃奔晋阳。晋王欲置之幕府,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求东归省母, 过真定,止于乡人王德明家。德明问所之,延徽曰:“今河北皆为晋有,当复诣契丹耳。”德 明曰:“叛而复往,得无取死乎!”延徽曰:“彼自吾来,如丧手目;今往诣之,彼手目复完, 安肯害我!”既省母,遂复入契丹。契丹主闻其至,大喜,如自天而下,拊其背曰:“向者 何往?”延徽曰:“思母,欲告归,恐不听,故私归耳。”契丹主待之益厚。及称帝,以延 徽为相,累迁至中书令。 晋王遣使至契丹,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北去之意,且曰:“非不恋英主,非不思故 乡,所以不留,正惧王缄之谗耳。”因以老母为托,且曰:“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故 终同光之世,契丹不深入为寇,延徽之力也。 (《资治通鉴·后梁记》) 1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颇知属文.. 写文章 B.思母,欲告归.. 告假回家 C.累迁..至中书令 多次升迁 D.延徽寓书..于晋王 呈奏折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契丹主待之.益厚 ②行李之.往来 B.①述律后言于.契丹主曰 ②以其无礼于.晋 C.①彼手目复完,安.肯害我 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①所以..不留,正惧王缄之谗耳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契丹与中原相安无事”原因的一组是: ①遂以为谋主,举动访焉 ②由是汉人各安生业,逃亡者益少 ③掌书记王缄疾之,延徽不自安 ④延徽寓书于晋王,叙所以北去之意 ⑤延徽在此,契丹必不南牧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④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延徽本来是作为后梁使者去契丹搬救兵,结果由于没当面行大礼而被扣留并发配去放 B.述律后的知人和契丹主的善任,使韩延徽在契丹国逐渐被重用,并发挥作用。 C.韩延徽本是带兵出使,却留在契丹,后虽逃回,却又因怕人妒嫉重返契丹,二三其德贪 生辱节 D.韩延徽大行不顾细谨,失小节而成大德,在复杂的形势下,灵活地处理了民族间的关系。 第Ⅱ卷(108分) 三、(22分) 15.把下面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山中与裴秀才迪书》)(2分)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3分) 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杜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澄江平少岸,幽树晩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②轩:长廊。楹:柱子。③赊:远。 (1)填空:(3分) 这是一首描写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根据景物描写可以判断,诗人写的是 时令的美丽景物。作者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草堂环境的 表现了诗人 的心情 (2)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典范,请具体分析其艺术手法。(4分) 17.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昔人曾誉杜甫为“诗圣”,李白为“诗仙”,王维为“”;戴望舒因为《雨巷》 诗而被誉为“ (2)“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介于与之间的特殊文学体裁,《赤壁赋》便是 我国宋代的赋的代表作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5)舞幽壑之潜蛟, (6)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5 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延徽本来是作为后梁使者去契丹搬救兵,结果由于没当面行大礼而被扣留并发配去放 马。 B.述律后的知人和契丹主的善任,使韩延徽在契丹国逐渐被重用,并发挥作用。 C.韩延徽本是带兵出使,却留在契丹,后虽逃回,却又因怕人妒嫉重返契丹,二三其德贪 生辱节。 D.韩延徽大行不顾细谨,失小节而成大德,在复杂的形势下,灵活地处理了民族间的关系。 第Ⅱ卷(108 分) 三、(22 分) 15. 把下面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山中与裴秀才迪书》)(2分)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3分) 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① 杜 甫 去郭轩楹②敞,无村眺望赊③。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 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 [注]①此诗作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期。 ②轩:长廊。楹:柱子。 ③赊:远。 (1) 填空:(3分) 这是一首描写歌咏自然景物的诗歌,根据景物描写可以判断,诗人写的是________ 时令的美丽景物。作者通过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草堂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2)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典范,请具体分析其艺术手法。(4 分) 17.默写、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昔人曾誉杜甫为“诗圣”,李白为“诗仙”,王维为“ ”;戴望舒因为《雨巷》 一诗而被誉为“ ”。 (2) “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介于 与 之间的特殊文学体裁,《赤壁赋》便是 我国宋代的 赋的代表作。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5) 舞幽壑之潜蛟, 。 (6)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