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者”,即进行掠夺的大国瓜分完了。从此陆海军备无限增长,1914一1917年由于 英德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即由于瓜分赃物而进行的掠夺战争,使贪婪的国家政权对社会一切 力量的“吞食”快要酿成大灾大难了 恩格斯在1891年就已指出,“侵略竞争”是各个大国对外政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但 是在1914一1917年,即正是这个竞争加剧了许多倍而引起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时候, 社会沙文主义的恶棍们却用“保卫祖国”、“保卫共和国和革命等等词句来掩盖他们维护自 已”资产阶级强盗利益的行为 3,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为了维持特殊的、站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就需要捐税和国债。 恩格斯说:“官吏既然掌握着公共权力和征税权,他们就作为社会机关而站在社会 (克兰)社会的机关的那种自由的 自愿的尊敏,即使他们能 于是制定了官吏神圣不可侵犯的特别法律 个最微不 道的警察”却有比克兰代表更大的“权威”,然而,即使是文明国家掌握军权的首脑,也会对 “不是用强制手段获得”社会“尊敬”的克兰首领表示羡慕。 这里提出了作为国家政权机关的官吏的特权地位问题。指出了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究竟 什么东西使他们居于社会之上?我们在下面就会看到,这个理论问题在1871年如何被巴 黎公社实际地解决了,而在1912年又如何被考茨基反动地抹杀了。 “.,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中突中产生 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 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 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目 不仅古代国家和封建国家是剥削奴隶和农奴的机关,“现代的代议制的国家”也“是资本剥 雇佣劳动的工具。但也例外地有这样的时期,那时互相斗争的各阶级达到了这样势均力敌的 地步,以致国家权力作为表面上的调停人而暂时得到了对于两个阶级的某种独立性。 17世纪和18世纪的专制君主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的波拿巴主义,德国的俾斯 麦,都是如此。 我们还可以补充说,在开始迫害革命无产阶级以后,在苏维埃由于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 领导而已经软弱无力,资产阶级又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直接解散它的时候,共和制俄国的克 伦斯基政府也是如此 恩格斯继续说 在民主共和国内,“财富是间接地但也是更可靠地运 它的权力的”, 它 所采用的第一个方法是“直接收买官吏”(美国),第二个方法是“政府和交易所结成联盟”(法 国和美国)。 目前,在任何民主共和国中,帝国主义和银行统治都把这两种维护和实现财言的无限权 力的方法“发展”到了非常巧妙的地步。 在俄国实行民主共和制的头几个月里,也可 以说是在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这些“社会党人“同资产阶级在联合政府中联烟的蜜月期 间,帕尔钦斯基先生暗中破坏,不愿意实施遏止资本家、制止他们进行惊夺和借军事订货 盗窃国库的种种措施,而在帕尔钦斯基先生退出内阁以后(接替他的自然是同他一模一样的 人),资本家“奖赏”给他年薪12万卢布的肥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是直接的收买
略者”,即进行掠夺的大国瓜分完了。从此陆海军备无限增长,1914-1917年由于 英德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即由于瓜分赃物 而进行的掠夺战争,使贪婪的国家政权对社会一切 力量的“吞食”快要酿成大灾大难了。 恩格斯在1891年就已指出,“侵略竞争”是各个大国对外政策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但 是在1914-1917年,即正是这个竞争加剧了许多倍而引起了帝 国主义战争的时候, 社会沙文主义的恶棍们却用“保卫祖国”、“保卫共和国和革命”等等词句来掩盖他们维护“自 己”资产阶级强盗利益的行为! 3.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为了维持特殊的、站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就需要捐税和国债。 恩格斯说:“.官吏既然掌握着公共权力和征税权,他们就作为社会机关而站在社会 之上。从前人们对于氏族〈克兰〉社会的机关的那种自由的、自愿的尊 敬,即使他们能够 获得,也不能使他们满足了.”于是制定了官吏神圣不可侵犯的特别法律。“一个最微不足 道的警察”却有比克兰代表更大的“权威”,然而, 即使是文明国家掌握军权的首脑,也会对 “不是用强制手段获得”社会“尊敬”的克兰首领表示羡慕。 这里提出了作为国家政权机关的官吏的特权地位问题。指出了这样一个基本问题:究竟 什么东西使他们居于社会之上?我们在下面就会看到,这个理论问题在1871年如何被巴 黎公社实际地解决了,而在1912年又如何被考茨基反动地抹杀了。 “.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 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 阶级借助于国家 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不仅古代国家和封建国家是剥削奴隶和农奴的机关,“现 代的代议制的国家”也“是资本剥削 雇佣劳动的工具。但也例外地有这样的时期,那时互相斗争的各阶级达到了这样势均力敌的 地步,以致国家权力作为表面上的调 停人而暂时得到了对于两个阶级的某种独立性。.” 17世纪和18世纪的专制君主制,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的波拿巴主义,德国的俾斯 麦,都是如此。 我们还可以补充说,在开始迫害革命无产阶级以后,在苏维埃由于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 领导而已经软弱无力,资产阶级又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直接解散它的时候,共和制俄国的克 伦斯基政府也是如此。 恩格斯继续说,在民主共和国内,“财富是间接地但也是更可靠地运用它的权力的”,它 所采用的第一个方法是“直接收买官吏”(美国),第二个方法是“政府和交易所结成联盟”(法 国和美国)。 目前,在任何民主共和国中,帝国主义和银行统治都把这两种维护和实现财富的无限权 力的方法“发展”到了非常巧妙的地步。例如,在俄国实行民主共和制的 头几个月里,也可 以说是在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这些“社会党人”同资产阶级在联合政府中联姻的蜜月期 间,帕尔钦斯基先生暗中破坏,不愿意实施遏止资本 家、制止他们进行掠夺和借军事订货 盗窃国库的种种措施,而在帕尔钦斯基先生退出内阁以后(接替他的自然是同他一模一样的 人),资本家“奖赏”给他年薪12 万卢布的肥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是直接的收买
还是间接的收买?是政府同辛迪加结成联盟,还是“仅仅”是一种友谊关系?切尔诺夫、策列 铁里、阿夫克森齐耶夫、斯柯别列夫之流究竞起着什么作用?他们是盗窃国库的百万富翁 的“直接”同盟者,还是仅仅是间接的同盟者 “财富”的无限权力在民主共和制下更可靠,是因为它不依赖政治机构的某些缺陷,不传 赖资本主义的不好的政治外壳。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的政治外壳,所以 洛木一堂探(诵讨帕尔饮断基、切尔诺夫、箭列铁甲之流)这个最好的外壳,或能十分巩固 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 ,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无论人员、 无论机构、无论 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 还应该指出,恩格斯十分肯定地认为,普选制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他显然是考虑到 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长期经险,说普选制是 “测量工人阶级成熟性的标尺。在现今的国家里,普选制不能而且永远不会提供更多的 东西 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如我国的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难克,以及他们的同胞兄弟西欧一切 社会沙文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却正是期待从普选制中得到更多的东西”。他们自己相信 而且要人民也相信这种荒谬的想法:普选制在现今的国家里“能够真正体现大多数劳动者白 意志,并保证实现这种意志 我们在这里只能指出这种荒谬的想法,只能指出,恩格斯这个十分明白、准确而具体的 说明,经常在“正式的”(即机会主义的)社会党的官传鼓动中请到歪曲。至于恩格断在这 里所睡弃的这种想法的全部荒谬性,我们在下面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现今的”国家的看法 时还会详细地加以阐明。 恩格斯在他那部流传最广的著作中,把自己的看法总结如下: “所以。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村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 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 就由于这种分裂 而成为必要了。现在我们正在以迅速的步伐接近这样的生产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这些 阶级的存在不仅不再必要,而且成了生产的直接障碍。阶级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正如它们 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随若阶级的清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在自由平等的生产 者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那时它应该去的地方 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 这一段引文在现代社会民主党的宣传鼓动书刊中很少遇到,即使遇到,这种引用也多半 好象是对神像鞠一下躬,也就是为了例行公事式地对恩格斯表示一下尊敏,而丝毫不去考 虑,先要经过多么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才能“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古物陈列馆去”。他们甚至 往往不懂恩格斯说的国家机器究竞是什么 4.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 恩格斯所说的国家“自行消亡”这句话是这样著名,这样经常地被人引证,又这样清楚地 表明了通常那种把马克思主义慕改为机会主义的手法的实质,以致对它必须详细地考察
还是间接的收买?是政府同辛迪加结成联盟,还是“仅仅”是一种友谊关系?切尔诺夫、策列 铁里、阿夫克 森齐耶夫、斯柯别列夫之流究竟起着什么作用?他们是盗窃国库的百万富翁 的“直接”同盟者,还是仅仅是间接的同盟者? “财富”的无限权力在民主共和制下更可靠,是因为它不依赖政治机构的某些缺陷,不依 赖资本主义的不好的政治外壳。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所能采用的最好 的政治外壳,所以 资本一掌握(通过帕尔钦斯基、切尔诺夫、策列铁里之流)这个最好的外壳,就能十分巩固 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权力,以致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国中,无论人员、无论机构、无论 政党的任何更换,都不会使这个权力动摇。 还应该指出,恩格斯十分肯定地认为,普选制是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他显然是考虑到 了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长期经验,说普选制是 “测量工人阶级成熟性的标尺。在现今的国家里,普选制不能而且永远不会提供更多的 东西”。 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如我国的社会革命党人和孟什维克,以及他们的同胞兄弟西欧一切 社会沙文主义者和机会主义者,却正是期待从普选制中得到“更多的东 西”。他们自己相信 而且要人民也相信这种荒谬的想法:普选制“在现今的国家里”能够真正体现大多数劳动者的 意志,并保证实现这种意志。 我们在这里只能指出这种荒谬的想法,只能指出,恩格斯这个十分明白、准确而具体的 说明,经常在“正式的”(即机会主义的)社会党的宣传鼓动中遭到歪 曲。至于恩格斯在这 里所唾弃的这种想法的全部荒谬性,我们在下面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现今的”国家的看法 时还会详细地加以阐明。 恩格斯在他那部流传最广的著作中,把自己的看法总结如下: “所以,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曾经有过不需要国家、而且根本不知国家和国家权力 为何物的社会。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 就由于这种分裂 而成为必要了。现在我们正在以迅速的步伐接近这样的生产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上,这些 阶级的存在不仅不再必要,而且成了生产的直接障碍。阶 级不可避免地要消失,正如它们 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在自由平等的生产 者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组织生产的社 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那时它应该去的地方, 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 这一段引文在现代社会民主党的宣传鼓动书刊中很少遇到,即使遇到,这种引用也多半 好象是对神像鞠一下躬,也就是为了例行公事式地对恩格斯表示一下尊 敬,而丝毫不去考 虑,先要经过多么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才能“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古物陈列馆去”。他们甚至 往往不懂恩格斯说的国家机器究竟是什么。 4.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 恩格斯所说的国家“自行消亡”这句话是这样著名,这样经常地被人引证,又这样清楚地 表明了通常那种把马克思主义篡改为机会主义的手法的实质,以致对它必须详细地考察一
下。现在我们把谈到这句话的整段论述援如下: 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但是,这样一来它就 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的自身,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也消灭了作为困家的因家 到目前为止还在阶级对立中运动者的社会,都需要有国家,即需要一个剩削阶级的组织,以 便维持它的外部的生产条件,特别是用暴力把被剥削阶级控制在当时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那些压迫条件下(奴隶制、农奴制或依附农制、雇佣劳动制)。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 是社会在 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但是 说国家是这样的 这仅仅是说 它 独自代表整个社会的那个阶级的国家:在古代是占有奴隶的公民的国家,在中世纪是封建贵 族的国家,在我们的时代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当国家终于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它 就使自己成为多余的了。当不再有需要加以镇压的社会阶级的时候,当阶级统治和根源于至 今的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生产斗争己被消除,而由此产生的冲突和极端行动也随着被消除了 的时候,就不再有什么需要镇压了 不再需要国家这 种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了。国 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米取的第一 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 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 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 导所代替。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应当以此来衡量自由的人民国家这个 这个用语在鼓动的意义上暂时有存在的理由,但归根到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同时也 之内废除国家的要求 ”(《反杜林论(欧 根?杜林先生在絀E学中实行的变革)》德文第3版第301一303页) 我们可以确有把握地说,在恩格斯这一段思想极其丰富的论述中,被现代社会党的社会 主义思想实际接受的只有这样一点:和无政府主义的国家“废除”说不同,按马克思的观点 国家是自行消亡的。这样来制剪马克思主义 无异是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机会主义,因为这 样来“解释”,就只会留下一个慎糊的观念,似乎变化就是缓慢的、平稳的、逐渐的,似习 没有飞跃和风暴,没有革命。对国家“自行消亡”的普遍的、流行的、大众化的(如果能这样 说的话)理解,无疑意味着回避革命,甚至是否定革命。 实际上,这样的解释“是对马克思主义最粗暴的、仅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歪曲,所以产 生这种歪曲,从理论上说,是由于忘记了我们上面完整地摘引的思格斯的“总结性"论述中就 己指出的那些极重要的情况和想法。 第一,恩格斯在这段论述中一开始就说,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这样一来也消灭 了作为国家的国家”。这是什么意思,人们是“照例不”思索的。通常不是完全忽略这一点 就是认为这是恩格斯的一种“黑格尔主义的毛病”。其实这句话扼要地表明了最伟大 一次无 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即18?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下面还要详细地 加以论述。实际上恩格斯在这里所讲的是以无产阶级革命来“消灭“资产阶级的国家,而他讲 的自行消亡是指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无产阶级国家制度残余。按恩格斯的看法,资产阶级国 家不是“自行消亡的,而是由无产阶级在革命中来消灭的。在这个革命以后,自行消亡的 是无产阶级的国家或半国家 第二,国家是“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思格斯这个出色的极其深刻的定义在这里说得十 分清楚。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即一小撮富人对千百万 劳动者“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应该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无产阶
下。现在我们把谈到这句话的整段论述援引如下: “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但是,这样一来它就 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的自身,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也消灭了 作为国家的国家。 到目前为止还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着的社会,都需要有国家,即需要一个剥削阶级的组织,以 便维持它的外部的生产条件,特别是用暴力把被剥削阶 级控制在当时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 那些压迫条件下(奴隶制、农奴制或依附农制、雇佣劳动制)。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 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 现,但是,说国家是这样的,这仅仅是说,它是当时 独自代表整个社会的那个阶级的国家:在古代是占有奴隶的公民的国家,在中世纪是封建贵 族的国家,在我们的 时代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当国家终于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它 就使自己成为多余的了。当不再有需要加以镇压的社会阶级的时候,当阶级统治和根源于至 今的 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生产斗争已被消除,而由此产生的冲突和极端行动也随着被消除了 的时候,就不再有什么需要镇压了,也就不再需要国家这种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 了。国家 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 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 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 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 导所代替。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 亡的。应当以此来衡量‘自由的人民国家’这个 用语,这个用语在鼓动的意义上暂时有存在的理由,但归根到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同时也 应当以此来衡量所谓无政 府主义者提出的在一天之内废除国家的要求。”(《反杜林论(欧 根?杜林先生在緼E学中实行的变革)》德文第3版第301-303页) 我们可以确有把握地说,在恩格斯这一段思想极其丰富的论述中,被现代社会党的社会 主义思想实际接受的只有这样一点:和无政府主义的国家“废除”说不 同,按马克思的观点, 国家是“自行消亡”的。这样来削剪马克思主义,无异是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机会主义,因为这 样来“解释”,就只会留下一个模糊的观念,似 乎变化就是缓慢的、平稳的、逐渐的,似乎 没有飞跃和风暴,没有革命。对国家“自行消亡”的普遍的、流行的、大众化的(如果能这样 说的话)理解,无疑意味着 回避革命,甚至是否定革命。 实际上,这样的“解释”是对马克思主义最粗暴的、仅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歪曲,所以产 生这种歪曲,从理论上说,是由于忘记了我们上面完整地摘引的恩格斯的“总结性”论述中就 已指出的那些极重要的情况和想法。 第一,恩格斯在这段论述中一开始就说,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这样一来也消灭 了作为国家的国家”。这是什么意思,人们是“照例不”思索的。通常不 是完全忽略这一点, 就是认为这是恩格斯的一种“黑格尔主义的毛病”。其实这句话扼要地表明了最伟大的一次无 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即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 验,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下面还要详细地 加以论述。实际上恩格斯在这里所讲的是以无产阶级革命来“消灭”资产阶级的国家,而他讲 的自行消亡是指社会主义革命 以后无产阶级国家制度残余。按恩格斯的看法,资产阶级国 家不是“自行消亡”的,而是由无产阶级在革命中来“消灭”的。在这个革命以后,自行消亡的 是无产阶 级的国家或半国家。 第二,国家是“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恩格斯这个出色的极其深刻的定义在这里说得十 分清楚。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即一 小撮富人对千百万 劳动者“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应该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无产阶
级专政)来代替。这就是“消灭作为国家的国家”。这就是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的行 动”。显然,以一种(无产阶级的)“特殊力量”来代替另一种(资产阶级的)“特殊力量” 这样一种更替是决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的。 第三,恩格斯所说的“自行消亡”,甚至更突出更鲜明地说的“自行停止”,是十分明确而 肯定地指“国家以整个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以后即社会主义革命以后的时期。我们大 家都知道,这时“国家”的政治形式是最完全的民主。但是那些无耻地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机会 主义者,却没 一个人想到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就是民主的 行停止”和“自 厅消 看起来,这似 是很奇怪的。但是,只有那些没有想到民主也是国家、因而在国家消失时目 主也会消失的人,才会觉得这是“不可理解”的。资产阶级的国家只有革命才能“消灭”。国 家本身,就是说最完全的民主,只能“自行消亡”。 第四,恩格斯在提出“国家自行消亡”这个著名的原理以后 ,立刻就具体地说明这个原 是既反对机会主义者又反对无政府主义者的。而且恩格斯放在首位的,是从国家自行消亡 这个原理中得出的反对机会主义者的结论。 可以担保,在1万个读过或听过国家“自行消亡”论的人中,有9990人完全不知道或 不记得恩格斯从这个原理中得出的结论不仅是反对无政府主义者的。其余的10个人中可 能有9个人不知道什么是“自由的人民国家”,不知道为什么反对这个口号就是反对机会主义 者。历史竟然被写成这样!伟大的革命学说竞然这样被人不知不觉地篡改成了流行的庸俗 观念。反对无政府主义者的结论被千百次地重复,庸俗化,极其简单地灌到头脑中去,变成 固执的偏见。而反对机会主义者的结论,却被抹杀和忘记了”! “自由的人民国家”是70年代德国补会民主党人的级领性要求和流行口号议个口号 了对于民主概念的市侩的、夸张的描写,没有任何政治内容。由于当的 是在合法地用这 口号暗示民主共和国,恩格斯也就从鼓动的观点上同意“暂时”替这个口号“辩护”。但这个口 号是机会主义的,因为它不仅起了粉饰资产阶级民主的作用,而且表现出不懂得社会主义 对任何国家的批评。我们赞成民主共和国,因为这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无产阶级最有利的 国家形式。但是,我们决不应该忘记,即使在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里,人民仍然摆脱 不了当雇佣奴隶的运。 次 ,任何国家都是对被压迫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 力量”。 因此任何 国家都不是自由的,都不是人民的。在70年代,马克思和恐格斯一再向他们党内的同志 解释这一点。 第五,在恩格斯这同一本著作中,除了大家记得的关于国家自行消亡的论述,还有关 暴力革命意义的论述。恩格斯从历史上对于暴力革命的作用所作的评述变成了对暴力革命 的真正的颂扬。但是 “谁都不记得”这一点,这个思想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党内是照例不谈 甚至照例不想的,这些思想在对群众进行的日常宣传鼓动中也不占任何地位。其实,这些 思想同国家“自行消亡”论是紧紧联在一起的,是联成一个严密的整体的。 请看恩格斯的论述 暴力在历史中还起若另一种作用(除作恶以外),革命的作用:暴力,用马克思的 话说,是每一个孕有若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 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一关于这些,杜林先生一个字也没有提到。他只是带着叹
级专政)来代替。这就是“消灭作为国家的国 家”。这就是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的“行 动”。显然,以一种(无产阶级的)“特殊力量”来代替另一种(资产阶级的)“特殊力量”, 这样一种更替是决不 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的。 第三,恩格斯所说的“自行消亡”,甚至更突出更鲜明地说的“自行停止”,是十分明确而 肯定地指“国家以整个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以后即社会主义革 命以后的时期。我们大 家都知道,这时“国家”的政治形式是最完全的民主。但是那些无耻地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机会 主义者,却没有一个人想到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 就是民主的“自行停止”和“自行消亡”。乍 看起来,这似乎是很奇怪的。但是,只有那些没有想到民主也是国家、因而在国家消失时民 主也会消失的人,才会觉得 这是“不可理解”的。资产阶级的国家只有革命才能“消灭”。国 家本身,就是说最完全的民主,只能“自行消亡”。 第四,恩格斯在提出“国家自行消亡”这个著名的原理以后,立刻就具体地说明这个原理 是既反对机会主义者又反对无政府主义者的。而且恩格斯放在首位的,是从“国家自行消亡” 这个原理中得出的反对机会主义者的结论。 可以担保,在1万个读过或听过国家“自行消亡”论的人中,有9990人完全不知道或 不记得恩格斯从这个原理中得出的结论不仅是反对无政府主义者的。其 余的10个人中可 能有9个人不知道什么是“自由的人民国家”,不知道为什么反对这个口号就是反对机会主义 者。历史竟然被写成这样!伟大的革命学说竟然这样 被人不知不觉地篡改成了流行的庸俗 观念。反对无政府主义者的结论被千百次地重复,庸俗化,极其简单地灌到头脑中去,变成 固执的偏见。而反对机会主义者的结 论,却被抹杀和“忘记了”! “自由的人民国家”是70年代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的纲领性要求和流行口号。这个口号除 了对于民主概念的市侩的、夸张的描写,没有任何政治内容。由于当时 是在合法地用这个 口号暗示民主共和国,恩格斯也就从鼓动的观点上同意“暂时”替这个口号“辩护”。但这个口 号是机会主义的,因为它不仅起了粉饰资产阶级民 主的作用,而且表现出不懂得社会主义 对任何国家的批评。我们赞成民主共和国,因为这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无产阶级最有利的 国家形式。但是,我们决不应该忘 记,即使在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里,人民仍然摆脱 不了当雇佣奴隶的运。其次,任何国家都是对被压迫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因此任何 国家都不是自由 的,都不是人民的。在7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向他们党内的同志 解释这一点。 第五,在恩格斯这同一本著作中,除了大家记得的关于国家自行消亡的论述,还有关于 暴力革命意义的论述。恩格斯从历史上对于暴力革命的作用所作的评述变 成了对暴力革命 的真正的颂扬。但是,“谁都不记得”这一点,这个思想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党内是照例不谈、 甚至照例不想的,这些思想在对群众进行的日常宣传鼓 动中也不占任何地位。其实,这些 思想同国家“自行消亡”论是紧紧联在一起的,是联成一个严密的整体的。 请看恩格斯的论述: “.暴力在历史中还起着另一种作用〈除作恶以外〉,革命的作用;暴力,用马克思的 话说,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它是社会运动借以为 自己开辟道路并摧 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关于这些,杜林先生一个字也没有提到。他只是带着叹
总和呻吟的口吻承认这样一种可能性:为了推翻进行剥削的经济,也许需要暴力,这很遗 憾:因为暴力的任何应用都会使应用暴力的人道德堕落。尽管每一次革命的胜利都引起了道 德上和精神上的巨大高涤,他还要这么说:而且这话是在德国说的,在那里,人民可能被 迫进行的暴力神突至少有一个好处,即扫除三十年战争的屈辱在民族意识中造成的奴才气 而这种枯燥的、干德的、软弱无力的传教士的思维方式,竟要强迫历史上最革命的政党来 接受!”(德文第3版第193页:第2编第4章末) 怎样才能把恩格斯从1878年起至1894年即快到他逝世的时候为止, 一再向德国 社会民主党人提出的这一领扬暴力革命的论点,同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论结合在一个学说里 呢? 人们师常是借助折吏主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他们随心所欲(或者为了讨好当权者)」 无原则地或诡辩式地时而抽出这个论述时而抽出那个论述,而且在100次中有99次(如 果不是更多的话)正是把“自行消亡”论摆在首 用折衷主义代替辩证法,这就是目前正式 的社会民主党书刊中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这种做法,自然并 不新鲜,甚至在希腊古典哲学史上也是可以见到的。把马克思主义篡改为机会主义的时候, 用折更主义目充辩证法最容易欺骗群众,能使人感到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似乎考虑到了 过程的一切方面、发展的一切趋势 切相互矛盾的影响等等,但实际上并没有对社会发尼 过程作出任何完整的革命的解释 我们在前面己经说过,在下面还要更详尽地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暴力革命不可避 免的学说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说的。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替 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恩格斯对暴力革命的颂扬同马克 思的屡次声明完全符合 (我们可以正 一下,《哲学的贫困》和《共 两部著 的结尾部分,曾自豪地公开声明暴力革命不可避免:我们还可以回忆一下,约在30年以后 马克思在1875年批判哥达纲领的时候,曾无情地抨击了这个纲领的机会主义),这种颂 扬决不是“过头话”,决不是夸张,也决不是论战伎俩。必须系统地教有群众这样来认识而且 正是这样来认识暴力革命,这就是马卓思和恩格斯全部学说的基础。现在占统治地位的 会沙文主义流派和考茨基主义流派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的背叛,最突出地表现在这两个 流派都把这方面的宜传和鼓动忘记了 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非通过暴力革命不可。无产阶级国家的消灭,即任何 国家的消灭,只能通过自行消亡”。 ,分析每一次革命的经验教训时,都详细而具体 第二章国家与革命1848-1851年的经验 1.革命的前夜 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头两部著作《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恰巧是在1848 年革命前夜写成的。由于这种情况,这两部著作除了叙述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还在 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具体的革命形势。因此,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两部著作的作者从1848
息和呻吟的口吻承认这样一种可能性:为了推翻进行剥 削的经济,也许需要暴力,这很遗 憾!因为暴力的任何应用都会使应用暴力的人道德堕落。尽管每一次革命的胜利都引起了道 德上和精神上的巨大高涨,他还要这么 说!而且这话是在德国说的,在那里,人民可能被 迫进行的暴力冲突至少有一个好处,即扫除三十年战争的屈辱在民族意识中造成的奴才气。 而这种枯燥的、干瘪 的、软弱无力的传教士的思维方式,竟要强迫历史上最革命的政党来 接受!”(德文第3版第193页;第2编第4章末) 怎样才能把恩格斯从1878年起至1894年即快到他逝世的时候为止,一再向德国 社会民主党人提出的这一颂扬暴力革命的论点,同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论结合在一个学说里 呢? 人们通常是借助折衷主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他们随心所欲(或者为了讨好当权者), 无原则地或诡辩式地时而抽出这个论述时而抽出那个论述,而且在100 次中有99次(如 果不是更多的话)正是把“自行消亡”论摆在首位。用折衷主义代替辩证法,这就是目前正式 的社会民主党书刊中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最常 见最普遍的现象。这种做法,自然并 不新鲜,甚至在希腊古典哲学史上也是可以见到的。把马克思主义篡改为机会主义的时候, 用折衷主义冒充辩证法最容易欺骗群 众,能使人感到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似乎考虑到了 过程的一切方面、发展的一切趋势、一切相互矛盾的影响等等,但实际上并没有对社会发展 过程作出任何完整的 革命的解释。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在下面还要更详尽地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暴力革命不可避 免的学说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说的。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 阶级专政)代替, 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恩格斯对暴力革命的颂扬同马克 思的屡次声明完全符合(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哲学 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这两部著作 的结尾部分,曾自豪地公开声明暴力革命不可避免;我们还可以回忆一下,约在30年以后, 马克思在1875年批判哥达纲 领的时候,曾无情地抨击了这个纲领的机会主义),这种颂 扬决不是“过头话”,决不是夸张,也决不是论战伎俩。必须系统地教育群众这样来认识而且 正是这样来 认识暴力革命,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学说的基础。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社 会沙文主义流派和考茨基主义流派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的背叛,最突出地表现在这两 个 流派都把这方面的宣传和鼓动忘记了。 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非通过暴力革命不可。无产阶级国家的消灭,即任何 国家的消灭,只能通过“自行消亡”。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每一个革命形势,分析每一次革命的经验教训时,都详细而具体 地发展了他们的这些观点。我们现在就来谈谈他们学说中这个无疑是最重要的部分。 _ 第二章 国家与革命 1848-1851年的经验 1.革命的前夜 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头两部著作《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恰巧是在1848 年革命前夜写成的。由于这种情况,这两部著作除了叙述马克思主义的一 般原理,还在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具体的革命形势。因此,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两部著作的作者从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