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系 刘玉梅 Lym216510@163.com 1 第四节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 生产性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悬 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㈠ 粉尘的来源与分类: ●来源: 1.矿山开采,隧道开挖,筑路、矿石粉碎等; 2.水泥,陶瓷,玻璃、化学工业等生产中粉末 的配料、混合、过筛等; 3.皮毛,纺织业的原料处理; 4.金属熔炼、焊接、切割等
预防医学系 刘玉梅 Lym216510@163.com 1 第四节 生产性粉尘与职业性肺部疾患 生产性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悬 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㈠ 粉尘的来源与分类: ●来源: 1.矿山开采,隧道开挖,筑路、矿石粉碎等; 2.水泥,陶瓷,玻璃、化学工业等生产中粉末 的配料、混合、过筛等; 3.皮毛,纺织业的原料处理; 4.金属熔炼、焊接、切割等
预防医学系 刘玉梅 Lym216510@163.com 2 ●分类 按性质可分三类: 1. 无机粉尘 ⑴矿物性粉尘:石英,石棉,滑石,煤 ⑵金属性粉尘:铅,锰,铁,铍,锡,锌 ⑶人工无机粉尘:金刚砂,水泥,玻璃 2、有机粉尘: ⑴动物性有机粉尘:皮毛,丝,骨质 ⑵植物性有机粉尘:棉,麻,谷物,亚麻,木 ⑶人工有机粉尘:合成染料,合成树脂,合成 纤维,TNT炸药、有机农药等 3、混合性粉尘
预防医学系 刘玉梅 Lym216510@163.com 2 ●分类 按性质可分三类: 1. 无机粉尘 ⑴矿物性粉尘:石英,石棉,滑石,煤 ⑵金属性粉尘:铅,锰,铁,铍,锡,锌 ⑶人工无机粉尘:金刚砂,水泥,玻璃 2、有机粉尘: ⑴动物性有机粉尘:皮毛,丝,骨质 ⑵植物性有机粉尘:棉,麻,谷物,亚麻,木 ⑶人工有机粉尘:合成染料,合成树脂,合成 纤维,TNT炸药、有机农药等 3、混合性粉尘
预防医学系 刘玉梅 Lym216510@163.com 3 ㈡生产性粉尘的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1、粉尘的化学组成 决定对机体作用的性质与程度 如石棉尘→石棉肺,矽尘→矽肺 2、粉尘的分散度 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 小的数量组成百分比表示,小粒径粉尘所点比例 愈大,分散度愈高,被人体吸入的机会愈大,对 机体的危害愈大。 3、粉尘浓度与接尘时间 浓度越高,暴露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4、其他 如粉尘的比重、硬度、溶解度、荷电性 、爆炸性等均具一定卫生学意义
预防医学系 刘玉梅 Lym216510@163.com 3 ㈡生产性粉尘的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1、粉尘的化学组成 决定对机体作用的性质与程度 如石棉尘→石棉肺,矽尘→矽肺 2、粉尘的分散度 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 小的数量组成百分比表示,小粒径粉尘所点比例 愈大,分散度愈高,被人体吸入的机会愈大,对 机体的危害愈大。 3、粉尘浓度与接尘时间 浓度越高,暴露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4、其他 如粉尘的比重、硬度、溶解度、荷电性 、爆炸性等均具一定卫生学意义
预防医学系 刘玉梅 Lym216510@163.com 4 ㈢生产性粉尘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1、生产性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和清除 粉尘粒子主要通过撞击、截留、重力或静电沉积、布朗 运动沉降,而机体主要通过粘液纤毛系统和肺泡巨噬细胞 的吞噬作用清除沉积于呼吸道表面的粉尘,约有97-99% 的粉尘可排出,1-3%的尘粒沉积在体内,引起病理改变。 2、生产性粉尘对从体的致病作用 ⑴局部作用:尘粒对呼吸道粘膜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引 起鼻炎、咽炎、气管炎等。 ⑵急、慢性中毒:吸入铅、锰、砷等粉尘,可致中毒。 ⑶呼吸系统疾患:尘肺、粉尘沉着症、有机粉尘引起的 肺部病变、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 管哮喘等
预防医学系 刘玉梅 Lym216510@163.com 4 ㈢生产性粉尘对机体健康的影响 1、生产性粉尘在呼吸道的阻留和清除 粉尘粒子主要通过撞击、截留、重力或静电沉积、布朗 运动沉降,而机体主要通过粘液纤毛系统和肺泡巨噬细胞 的吞噬作用清除沉积于呼吸道表面的粉尘,约有97-99% 的粉尘可排出,1-3%的尘粒沉积在体内,引起病理改变。 2、生产性粉尘对从体的致病作用 ⑴局部作用:尘粒对呼吸道粘膜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引 起鼻炎、咽炎、气管炎等。 ⑵急、慢性中毒:吸入铅、锰、砷等粉尘,可致中毒。 ⑶呼吸系统疾患:尘肺、粉尘沉着症、有机粉尘引起的 肺部病变、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 管哮喘等
预防医学系 刘玉梅 Lym216510@163.com 5 2002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报告各 类职业病人新病例14821例,比2001年增加了 12.1%。其中尘肺病占总病例数的82.6%,是 发病率最高的病种,2002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 例12248例,比2001年增加了16.6%,死亡 2343人。有1300人由于在缺少防护措施的情 况下长期接触铅、苯等有害物质而慢性中毒, 比2001年增加11.5%。 其中矽肺病病例又占了尘肺病的 85.6%,达10484例。可以说,矽肺 病是目前危害最为严重、增长最快的 职业病
预防医学系 刘玉梅 Lym216510@163.com 5 2002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报告各 类职业病人新病例14821例,比2001年增加了 12.1%。其中尘肺病占总病例数的82.6%,是 发病率最高的病种,2002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 例12248例,比2001年增加了16.6%,死亡 2343人。有1300人由于在缺少防护措施的情 况下长期接触铅、苯等有害物质而慢性中毒, 比2001年增加11.5%。 其中矽肺病病例又占了尘肺病的 85.6%,达10484例。可以说,矽肺 病是目前危害最为严重、增长最快的 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