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学院物理化学教案第十二章章节目绪论主要内容:0.1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0.2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0.3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0.4近代化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0.5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重点:1.重点掌握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2.重点掌握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3.重点掌握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难点:●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教学方式:1.采用CAI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适当运用讨论与提问的教学方法
浙江科技学院 物理化学教案 第十二章 章节目 绪 论 主要内容: 0.1 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0.3 物理化学的建立与发展 0.4 近代化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0.5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重点: 1.重点掌握物理化学的目的和内容 2.重点掌握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3.重点掌握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难点: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物理化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方式: 1.采用 CAI 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适当运用讨论与提问的教学方法
浙江科技学院物理化学教案第十二章章节目第1章气体的PVT性质主要内容: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模型1.2Dalton定律与Amagat定律1.3实际气体的PVT性质1.4范德华方程1.5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1.6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重点:1.重点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模型2.重点掌握Dalton定律与Amagat定律3.重点掌握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4.重点掌握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难点:●理想气体模型及其理论解释·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及有关计算教学方式:1.采用CAI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或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3.作业:2题/学时4.答疑:(a)通过网络选择问题进行集体讨论:(b)课后答疑
浙江科技学院 物理化学教案 第十二章 章节目 第 1 章 气体的 PVT 性质 主要内容: 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模型 1.2 Dalton 定律与 Amagat 定律 1.3 实际气体的 PVT 性质 1.4 范德华方程 1.5 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 1.6 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 重点: 1.重点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模型 2.重点掌握 Dalton 定律与 Amagat 定律 3.重点掌握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 4.重点掌握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 难点: ●理想气体模型及其理论解释 ●实际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 ●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及有关计算 教学方式: 1.采用 CAI 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或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 3.作业:2 题/学时 4.答疑:(a)通过网络选择问题进行集体讨论;(b)课后答疑
浙江科技学院物理化学教案第十二章章节目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主要内容:2.1热力学概论2.2热力学第一定律2.3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2.4烩(enthalpy)2.5热容2.6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2.7实际气体2.8热化学2.9赫斯定律2.10基尔霍夫定律2.11绝热反应重点:1.重点掌握下列热力学基本概念: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2.重点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3.重点明确内能、恰、标准生成恰的定义并会应用。4.重点掌握在物质的P、V、T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内能、恰变化值的方法。难点:●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等热力学基本概念内能、烩、标准生成恰的定义及其应用在物质的P、V、T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内能、变化值的方法。教学方式:1.采用CAI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或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3.作业:2-3题/学时4.答疑:(a)通过网络选择问题进行集体讨论:(b)课后答疑
浙江科技学院 物理化学教案 第十二章 章节目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 2.1 热力学概论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2.4 焓 (enthalpy) 2.5 热容 2.6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2.7 实际气体 2.8 热化学 2.9 赫斯定律 2.10 基尔霍夫定律 2.11 绝热反应 重点: 1.重点掌握下列热力学基本概念: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 2.重点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 3.重点明确内能、焓、标准生成焓的定义并会应用。 4.重点掌握在物质的 P、V、T 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内能、焓变化值的方法。 难点: ●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等热力学基本概念 ●内能、焓、标准生成焓的定义及其应用 ●在物质的 P、V、T 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内能、焓变化值的方法。 教学方式: 1.采用 CAI 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或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 3.作业:2-3 题/学时 4.答疑:(a)通过网络选择问题进行集体讨论;(b)课后答疑
浙江科技学院物理化学教案第十二章章节目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主要内容:3.1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3.2热力学第二定律3.3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3.4摘的概念3.5Clausius不等式与嫡增加原理3.6摘变的计算3.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摘的统计意义3.8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3.9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3.10△G的计算示例3.11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3.12克拉贝龙方程3.13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重点:1.重点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2.重点掌握摘、吉布斯函数、亥姆霍慈函数、标准摘及标准生成吉布期函数的定义并会应用。3.重点掌握在物质的P、V、T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4.重点理解并会用热力学基本方程。5.重点明确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掌握摘增原理及平衡判据的一般准则。6.重点掌握克拉佩龙方程和克拉佩龙一克劳修斯方程,能应用这些方程有关的计算难点:●摘、吉布斯函数、亥姆霍兹函数、标准嫡及标准生成吉布期函数的定义并会应用●在物质的P、V、T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掌握增原理及平衡判据的一般准则●克拉佩龙方程和克拉佩龙一克劳修斯方程。教学方式:1.采用CAI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或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3.作业:2-3题/学时4.答疑:(a)通过网络选择问题进行集体讨论:(b)课后答疑
浙江科技学院 物理化学教案 第十二章 章节目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主要内容: 3.1 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 3.2 热力学第二定律 3.3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3.4 熵的概念 3.5 Clausius 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 3.6 熵变的计算 3.7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的统计意义 3.8 亥姆霍兹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 3.9 变化的方向和平衡条件 3.10 ΔG 的计算示例 3.11 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 3.12 克拉贝龙方程 3.13 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 重点: 1.重点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 2.重点掌握熵、吉布斯函数、亥姆霍兹函数、标准熵及标准生成吉布期函数的定义并会应用。 3.重点掌握在物质的 P、V、T 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 4.重点理解并会用热力学基本方程。 5.重点明确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掌握熵增原理及平衡判据的一般准则。 6.重点掌握克拉佩龙方程和克拉佩龙一克劳修斯方程,能应用这些方程有关的计算 难点: ●熵、吉布斯函数、亥姆霍兹函数、标准熵及标准生成吉布期函数的定义并会应用 ●在物质的 P、V、T 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各种状态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 ●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掌握熵增原理及平衡判据的一般准则 ●克拉佩龙方程和克拉佩龙一克劳修斯方程。 教学方式: 1.采用 CAI 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或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 3.作业:2-3 题/学时 4.答疑:(a)通过网络选择问题进行集体讨论;(b)课后答疑
第十二章浙江科技学院物理化学教案章节目第四章多组分系统热力学主要内容:4.1引言4.2溶液组成的表示法4.3偏摩尔量与化学势4.4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4.5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4.6气体混合物4.7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4.8稀溶液的依数性4.9Duhem-Margules公式4.10非理想溶液4.11分配定律重点:1.重点掌握偏摩尔量及化学势的概念2.重点理解拉乌尔定律及亨利定律并会应用于计算3.重点掌握理想系统(理想溶液及理想稀溶体)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4.重点理解活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及活度(或逸度)的简单计算5.重点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难点:偏摩尔量及化学势的概念●拉乌尔定律及亨利定律并会应用于计算●活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及活度(或逸度)的简单计算●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教学方式:1.采用CAI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或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3.作业:2-3题/学时4.答疑:(a)通过网络选择问题进行集体讨论:(b)课后答疑
浙江科技学院 物理化学教案 第十二章 章节目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主要内容: 4.1 引言 4.2 溶液组成的表示法 4.3 偏摩尔量与化学势 4.4 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 4.5 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4.6 气体混合物 4.7 稀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4.8 稀溶液的依数性 4.9 Duhem-Margules 公式 4.10 非理想溶液 4.11 分配定律 重点: 1.重点掌握偏摩尔量及化学势的概念 2.重点理解拉乌尔定律及亨利定律并会应用于计算 3.重点掌握理想系统(理想溶液及理想稀溶体)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4.重点理解活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及活度(或逸度)的简单计算 5.重点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 难点: ●偏摩尔量及化学势的概念 ●拉乌尔定律及亨利定律并会应用于计算 ●活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及活度(或逸度)的简单计算 ●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 教学方式: 1.采用 CAI 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或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 3.作业:2-3 题/学时 4.答疑:(a)通过网络选择问题进行集体讨论;(b)课后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