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5.CD6.①(徐祯卿)天资出众,家中未藏一本书,却没有不通晓的(知识)。②唐寅把他介绍给了沈 周、杨循吉,(徐祯卿)因此出名 7.天资聪颖,与名士交游,饱读诗书,博采众长 【解析】选自:《明史》作者:张廷玉年代:清 参考译文: 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天资特别聪敏,家未藏一书,但他却无所不通。自入学成为生员之后,已 工于诗歌,与同乡唐寅友善,寅向沈周、杨循吉介绍了祯卿的才学,祯卿由此知名于世。弘治十八年(1505) 中进士,孝宗派中使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深于是得以入馆选,而祯卿因为相貌丑陋没能入选。授大理左 寺副,因过失而被囚,贬为国子博士。 祯卿年少时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称“吴中四才子”。其做诗,喜效法白居易、刘禹锡。 登进士后,与李梦阳、何景明交游,悔其少年时之作,改而学汉、魏、盛唐的风格,然旧习仍在,梦阳讥 笑他“守而未化” 祯卿,身体瘦弱,而思想明晰,其诗精练,为吴中诗人之冠,年寿虽不久,但名扬于知识界 5.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 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毎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 解释或用法去,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CD项,C项意思都是“因为",D项意思都是¨旃玩¨。其他各项的 意思分别为:A:名字命名。B:友善擅长。E:首位帽子。 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 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 重点词语:通:通晓。由是:因此。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 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 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7.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 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资颖特”说明天资聪颖。“与里人唐寅善”说明与 名士交游。“喜白居易、刘禹锡。既登笫,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说明 饱读诗书,博采众长 五、【2018年中考江苏泰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①。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数百年物也。……吕氏宅后售与高太 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 西偏书室一院。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慕堂②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③。 迄今四十馀④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深邻笛之悲⑤。 (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
6 【答案】 5.CD6.①(徐祯卿)天资出众,家中未藏一本书,却没有不通晓的(知识)。②唐寅把他介绍给了沈 周、杨循吉,(徐祯卿)因此出名。 7.天资聪颖,与名士交游,饱读诗书,博采众长 【解析】选自:《明史》 作者:张廷玉 年代:清 参考译文: 徐祯卿,字昌谷,吴县人。天资特别聪敏,家未藏一书,但他却无所不通。自入学成为生员之后,已 工于诗歌,与同乡唐寅友善,寅向沈周、杨循吉介绍了祯卿的才学,祯卿由此知名于世。弘治十八年(1505) 中进士,孝宗派中使问祯卿与华亭陆深名,深于是得以入馆选 ,而祯卿因为相貌丑陋没能入选。授大理左 寺副,因过失而被囚,贬为国子博士。 祯卿年少时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称“吴中四才子”。其做诗,喜效法白居易、刘禹锡。 登进士后,与李梦阳、何景明交游,悔其少年时之作,改而学汉、魏、盛唐的风格,然旧习仍在,梦阳讥 笑他“守而未化”。 祯卿,身体瘦弱,而思想明晰,其诗精练,为吴中诗人之冠,年寿虽不久,但名扬于知识界。 5.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 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 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7.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 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资颖特”说明天资聪颖。“与里人唐寅善”说明与 名士交游。“喜白居易、刘禹锡。 既登笫,与李梦阳、何景明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说明 饱读诗书,博采众长。 五、【2018 年中考江苏泰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京师花木最古者,首给孤寺①。吕氏藤花,次则余家之青桐,皆数百年物也。……吕氏宅后售与高太 守兆煌,又转售程主事振甲,藤今犹在,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其阴覆厅事一院,其蔓旁引,又覆 西偏书室一院。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慕堂②在日,或自宴客,或友人借宴客,觞咏殆无虚夕③。 迄今四十馀④年,再到曾游,已非旧主,殊深邻笛之悲⑤。 (节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减)
【注】①给孤寺:寺名。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 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④馀:同“余”。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皆数百年物也( ②藤今犹在( ③始能支拄( ④其蔓旁引 10.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A.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其真无马邪 (《马说》) 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幼时记趣》)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次则余家之青桐 12.翻译下列句子 (1)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13.《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 【答案】 9.(1)①皆:都是。(2)②犹:还(3)③始:才(4)④引:延伸10.B 11.次/则/余家之青桐 (1)藤花盛开时,犹如紫色的云彩垂落于地面,花的香气冲到了衣服上。(2)浮在水面上的月光 闪耀起金光,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 13.喜爱花木优美的居住环境;喜爱朋友相聚 【解析】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年代:清 9.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
7 【注】①给孤寺:寺名。②慕堂:吕元龙,乾隆时举人,曾与作者同窗。③觞咏殆无虚夕:饮酒赋诗, 几乎没有空过一个晚上。④馀:同“余”。⑤邻笛之悲:是哀念亡友的典故。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皆.数百年物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藤今犹.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始.能支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其蔓旁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 ...的一项是 例句:其架用梁栋之材,始能支拄 A.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B.其真无马邪 (《马说》) C.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幼时记趣》)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记》)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次则余家之青桐 12.翻译下列句子。 (1)花时如紫云垂地,香气袭衣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13.《阅微草堂笔记》流露出作者对理想生存状态的追求,从选文可以看出纪昀追求怎样的生存状态? 【答案】 9.(1)①皆:都是。 (2)②犹:还 (3)③始:才 (4)④引:延伸 10.B 11.次/则/余家之青桐 12.(1)藤花盛开时,犹如紫色的云彩垂落于地面,花的香气冲到了衣服上。(2)浮在水面上的月光 闪耀起金光,湖水平静时,明月映入水中,好似沉下一块玉璧。 13.喜爱花木优美的居住环境;喜爱朋友相聚。 【解析】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作者:纪昀 年代:清 9.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