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记叙性文体阅读 、【2018年中考安徽卷】 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 “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 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 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 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 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 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 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 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 的—一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 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 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 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 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 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 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甲】 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 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 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丙】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 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丁】 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 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 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 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 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 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
1 专题 14 记叙性文体阅读 一、【2018 年中考安徽卷】 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 “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 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坐庄可不 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 能下庄。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他细小, 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由于 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 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 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 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 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 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 着肚子笑。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 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天天黄昏, 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 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甲】 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 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 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丙】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 东西扔下来。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丁】 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 伴了。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大家相互 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 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 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 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
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改动) 10.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A.【甲】B.【乙】C.【丙】D.【丁】 11.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1)那个暑候,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2)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12.第⑥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在内容上的作用是 13.第⑦段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发生了完些变化 14.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答案】10.D11.(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逼真的表达了“我”听到歪儿叫唤、去玩游戏的急切心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体现了歪儿(他)对“玩踢罐电报”这种游戏的喜爱和痴迷 12.(1)①承上启下(过渡)(2)②承接上文写歪儿沉醉于玩“玩踢罐电报”的经过,引起下文 大家对歪儿的理解与友爱 13.①大家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的到来。 ②大家做假成真,情愿被他捉住,尽力不叫他坐庄。 ③我们又像先前一样兴奋、亲热、满足。 14.示例:歪儿。因为本文通过写我们同歪儿一起玩“玩踢罐电报”的游戏,表现了孩童时代天真、 纯洁的友谊与快乐,重点突出了歪儿的形象特点。 【解析】 10.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体味作者的情感变化。本文记叙男孩们一起玩踢罐电报的游戏,身 体瘦弱的歪儿总是被伙伴们捉弄,因此被妈妈责骂不能跟我们一起玩,看着小伙伴们的游戏因为少了自家 的铁罐,而使快乐减色许多,虽然之前曾经受到他们的欺负,但昰终究于心不忍,不计前嫌地把铁罐从窗 口扔了下去,希望小伙伴们能尽兴的游戏。由此,我对自己之前戏弄歪儿的事感到愧疚。据此,“我的心 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这句话应该放在【丁】处。故答案为D 11.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 之一。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 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踣是:先写岀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 分析,最后写岀表达效果。(注意作者的情感)。(1)从拟人和弯张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结合语境分析。(2) 从排比修辞手法使用的角度结合语境进行赏析作答。 2.试题分析:理解语句在表达上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内容上:在篇首,开篇
2 又动人的眼睛。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改动) 10.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A.【甲】B.【乙】C.【丙】D.【丁】 11.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1)那个暑候,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2)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12.第⑥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在内容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⑦段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发生了完些变化。 14.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答案】10.D11.(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逼真的表达了“我”听到歪儿叫唤、去玩游戏的急切心 情。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体现了歪儿(他)对“玩踢罐电报”这种游戏的喜爱和痴迷。 12.(1)①承上启下(过渡) (2)②承接上文写歪儿沉醉于玩“玩踢罐电报”的经过,引起下文 大家对歪儿的理解与友爱 13.①大家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的到来。 ②大家做假成真,情愿被他捉住,尽力不叫他坐庄。 ③我们又像先前一样兴奋、亲热、满足。 14.示例:歪儿。因为本文通过写我们同歪儿一起玩“玩踢罐电报”的游戏,表现了孩童时代天真、 纯洁的友谊与快乐,重点突出了歪儿的形象特点。 【解析】 10.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体味作者的情感变化。本文记叙男孩们一起玩踢罐电报的游戏,身 12.试题分析:理解语句在表达上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内容上:在篇首,开篇
点题,总领全文;在文中,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在文末,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晴);有时还 有表达感情,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作用。结构上: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对上文内容总结;前后 呼应或首尾照应的作用。本题中的这句话独句成段,起到强调的作用,强调了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这一事 实,既表现了对自己之前戏弄歪儿的愧疚与忏悔,也表现了对歪儿回到游戏队伍中这一事实的喜悦与激动 据此,结合文本内容从结构和内容上概括作答 13.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在理解內的基础上,审清题意,锁定 有效信息范围,准确地捕捉到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对筛选岀的信息认真比较,选取原文中能表现题意的相 关的词语句子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 点睛: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①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②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 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③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14.试题分析:要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不妨从标题的作用入手:以贯穿文章的线索(核心人物、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为题;以写作对象(即关键的人、物)为题;以文章的主旨为题;以主 要情节为题;也可以到文章中去提炼,抓文章的开头:抓文章的结尾:抓文章的中心句:抓文章中反复出 现的词语或句子。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要言简意赅。如本文可以以人物“歪儿” 作题目,也可以用主要事件“玩踢罐电报”等。理由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2018年中考湖南邵阳卷】记叙文阅读 奶奶的第一次合影 ①奶奶一生有两个忌讳:照相,过生日。她认为照相会吸走人的精气,过一次生日就会折寿半年。她 将这一理念坚持了一辈子,于是,我们做晚辈的,都尽量顺着她,不为她庆生,也不为她照相。尽管我曾 偷拍过她几次,但终因怕她知道了不悦,也一直没让她看。她低调对待生命,不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她的 任何印记 ②奶奶很上相。她坐在屋檐下剥玉米,银白色的头发贴在脑后,身材瘦削,穿着一件灰蓝色的长对襟 衣,那模样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我一直想给她拍张彩照,等她百年之后使用,毕竟,她已年过九十了。 但她从不配合,我的想法一直未能实行 ③年过九十的人几乎是风里的一盏灯。 ④入秋的那场雨下过,天气呼啦一下就凉了。奶奶的老毛病气管炎犯得很准时,年年秋后。奶奶尽量 压低喘息,但咳嗽声还是传了过来,一阵一阵的,将她的身子压得越来越低,让她的脚步更加蹒跚 ⑤门外的那棵油桐树叶黄了,秋雨过后,“啪啪”地往地上落。“叶落归根了!”奶奶嘴里嘀咕一声 缩了缩身子,弯着腰回屋里了。奶奶怕风吹,就待在黑洞洞的屋子里不出来,有时,看半天没动静,喊她 几声,她才应 ⑥转眼冬天来了。父亲打来电话,声音大得可怕,简直是吼,说:“老房门前被画了白线,有高速公 路要从门口过,这叫人咋活呀? ⑦这是很多农民当下面临的一个难题,谁也没办法。我还一直为我们家地处偏僻地带,不会被现代化 设施骚扰而得意呢,没想到还是没躲过拆迁这一劫,想着想着,头就大了,跟老板请了假,回去看看
3 点睛:筛选信息有三个原则:①带着题目,通读全文,把握大意。②对照考题,找到答题区,筛选出 相关的语言材料,选好答题的角度,组织好答题的语言。③快速浏览全文,验证答案。 14.试题分析:要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不妨从标题的作用入手:以贯穿文章的线索(核心人物 、 核心事物、核心事件、作者情感)为题;以写作对象(即关键的人、物)为题;以文章的主旨为题;以主 要情节为题;也可以到文章中去提炼,抓文章的开头;抓文章的结尾;抓文章的中心句;抓文章中反复出 现的词语或句子。在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紧扣文本,要言简意赅。如本文可以以人物“歪儿” 作题目,也可以用主要事件“玩踢罐电报”等。理由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二、【2018 年中考湖南邵阳卷】记叙文阅读 奶奶的第一次合影 ①奶奶一生有两个忌讳:照相,过生日。她认为照相会吸走人的精气,过一次生日就会折寿半年。她 将这一理念坚持了一辈子,于是,我们做晚辈的,都尽量顺着她,不为她庆生,也不为她照相。尽管我曾 偷拍过她几次,但终因怕她知道了不悦,也一直没让她看。她低调对待生命,不想在这个世界上留下她的 任何印记。 ②奶奶很上相。她坐在屋檐下剥玉米,银白色的头发贴在脑后,身材瘦削,穿着一件灰蓝色的长对襟 衣,那模样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我一直想给她拍张彩照,等她百年之后使用,毕竟,她已年过九十了。 但她从不配合,我的想法一直未能实行。 ③年过九十的人几乎是风里的一盏灯。 ④入秋的那场雨下过,天气呼啦一下就凉了。奶奶的老毛病气管炎犯得很准时,年年秋后。奶奶尽量 压低喘息,但咳嗽声还是传了过来,一阵一阵的,将她的身子压得越来越低,让她的脚步更加蹒跚。 ⑤门外的那棵油桐树叶黄了,秋雨过后,“啪啪”地往地上落。“叶落归根了!”奶奶嘴里嘀咕一声, 缩了缩身子,弯着腰回屋里了。奶奶怕风吹,就待在黑洞洞的屋子里不出来,有时,看半天没动静,喊她 几声,她才应一声。 ⑥转眼冬天来了。父亲打来电话,声音大得可怕,简直是吼,说:“老房门前被画了白线,有高速公 路要从门口过,这叫人咋活呀?” ⑦这是很多农民当下面临的一个难题,谁也没办法。我还一直为我们家地处偏僻地带,不会被现代化 设施骚扰而得意呢,没想到还是没躲过拆迁这一劫,想着想着,头就大了,跟老板请了假,回去看看
⑧院子里依然静悄悄的,只是房阶下三米以外的地方醒目地画了一条白线。那棵高高挺立的油桐树首 当其冲,白线就画在它的根部。 ⑨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耳后,一阵急促的喘息声传来,回头看,是 奶奶, ⑩奶奶今天显得很精神,她将头发梳得光溜溜的,走出她“宅”了许久的屋子,微笑地看着我说:“二 丫,你知道不,咱家门前的这棵油桐树是你爷爷盖房时栽的,你爹才7岁时,你爷爷蹬脚走了,他走时树 才有碗口那么粗。” ①哦我只知道吃从树上掉下来的油桐籽,却从不知道这棵树竞然有这么长的历史。它现在粗得我一抱都搂 不严。 ⑩奶奶说后,用手捋了捋头发,又说:“过不了几天,这树就要被砍了,咱们的老屋和 院墙肯定也保不住了。二丫,你给我照张相吧,我要和树连同这老屋在一起,这么多年 了,也该到头了。”我的眼泪竟然“哗”地落了下来,拿相机的手颤抖得厉害 ⑩奶奶端端地站在油桐树下,望着我,脸上透出少有的光。透过被泪水模糊的眼,我看了看镜头里的奶 奶,使劲地摁了快门。奶奶看了看相机里的照片说:“我不敢看了,收起来吧,也不知道你爷爷敢不敢看。” 她颤颤巍巍地走回了屋里 一年后,奶奶和那棵老油桐以及老屋永远地待在了一起 23.根据第①段内容,用两个词语概括奶奶的性格特点 24.小说为什么以“奶奶的第一次合影”为题? 25.小说多处提到油桐树,请说说油桐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26.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⑨段中划线的句子。 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 【答案】 23.(1)迷信(2)固执 24.①设置悬念,“第一次”合影是什么情况,和谁“合影”,这些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②“合影” 字点出贯穿全文的线索“照相”。③“第一次合影”是全文的核心内容,揭示作品的主旨,表现奶奶对 爷爷和过往生活的深切怀念、对家的热爱。 25.小说四次出现油桐树,作用有以下几点:①贯穿主要情节,②推动情节发展,③表现人物形象, ④升华作品主旨。 26.这里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那条白线比作一道“阴森恐怖的符”,表现“我”面对拆迁惊慌、无 奈的心态。也说明拆迁给“我”的冲击之大,因为爷爷栽的油桐树即将消失,奶奶即将逝去 【解析】 23.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概括。第①段写奶奶认为照相 会吸走人的精气,而且这种思想她坚持了一辈子,可见其迷信且固执。据此理解作答。 24.试题分析:考査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要完成此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
4 ⑧院子里依然静悄悄的,只是房阶下三米以外的地方醒目地画了一条白线。那棵高高挺立的油桐树首 当其冲,白线就画在它的根部。 ⑨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耳后,一阵急促的喘息声传来,回头看,是 奶奶。 ⑩奶奶今天显得很精神,她将头发梳得光溜溜的,走出她“宅”了许久的屋子,微笑地看着我说:“二 丫,你知道不,咱家门前的这棵油桐树是你爷爷盖房时栽的,你爹才 7 岁时,你爷爷蹬脚走了,他走时树 才有碗口那么粗。” 我只知道吃从树上掉下来的油桐籽,却从不知道这棵树竟然有这么长的历史。它现在粗得我一抱都搂 不严。 奶奶说后,用手捋了捋头发,又说:“过不了几天,这树就要被砍了,咱们的老屋和 院墙肯定也保不住了。二丫,你给我照张相吧,我要和树连同这老屋在一起,这么多年 了,也该到头了。”我的眼泪竟然“哗”地落了下来,拿相机的手颤抖得厉害。 奶奶端端地站在油桐树下,望着我,脸上透出少有的光。透过被泪水模糊的眼,我看了看镜头里的奶 奶,使劲地摁了快门。奶奶看了看相机里的照片说:“我不敢看了,收起来吧,也不知道你爷爷敢不敢看。” 她颤颤巍巍地走回了屋里。 一年后,奶奶和那棵老油桐以及老屋永远地待在了一起。 23.根据第①段内容,用两个词语概括奶奶的性格特点。 24.小说为什么以“奶奶的第一次合影”为题? 25.小说多处提到油桐树,请说说油桐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26.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⑨段中划线的句子。 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 【答案】 23.(1)迷信 (2)固执。 24.①设置悬念,“第一次”合影是什么情况,和谁“合影”,这些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②“合影” 二字点出贯穿全文的线索“照相”。③“第一次合影”是全文的核心内容,揭示作品的主旨,表现奶奶对 爷爷和过往生活的深切怀念、对家的热爱。 25.小说四次出现油桐树,作用有以下几点:①贯穿主要情节,②推动情节发展,③表现人物形象, ④升华作品主旨。 26.这里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那条白线比作一道“阴森恐怖的符”,表现“我”面对拆迁惊慌、无 奈的心态。也说明拆迁给“我”的冲击之大,因为爷爷栽的油桐树即将消失,奶奶即将逝去。 【解析】 23.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在阅读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概括。第①段写奶奶认为照相 会吸走人的精气,而且这种思想她坚持了一辈子,可见其迷信且固执。据此理解作答。 2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要完成此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
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答。本文的题目既是文章的线索,也是文章所写的核心内容, 暗示子文章的主旨,能体现标题的作用。据此理解作答。 25.试题分析:考査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 的时间、地点、背景等;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的……心情(命运):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 为下文叙写…做铺垫。结合景物描写出现的位置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即可。 26.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 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 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注意:在写其作用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实质意义来写,否则就会 显得内容过于笼统)。本题从运用比喻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点睛:比喻就是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根据语境确定是否写情感)。 三、【2018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 月华,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惧备, 四肢皆全。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朝天气炎热,群猴去那山涧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我们顺 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道:“好水,好水! 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 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 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 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乡。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大字。石猿喜不自胜,急 l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 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 石猴笑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 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众猴欢喜,都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那些 猴也都进去了。……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 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何不拜我 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 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5 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答。本文的题目既是文章的线索,也是文章所写的核心内容, 暗示子文章的主旨,能体现标题的作用。据此理解作答。 25.试题分析:考查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 的时间、地点、背景等;②渲染……气氛; ③烘托人物的……心情(命运);④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⑤ 为下文叙写……做铺垫。结合景物描写出现的位置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即可。 点睛:比喻就是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根据语境确定是否写情感)。 三、【2018 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 月华,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惧备, 四肢皆全。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一朝天气炎热,群猴去那山涧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我们顺 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道:“好水,好水! 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 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 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 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 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大字。石猿喜不自胜,急 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 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 石猴笑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 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 众猴欢喜,都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那些 猴也都进去了。……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 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何不拜我 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 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