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实用类文体阅读 、【2018年中考广州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权威发布】 “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 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 年的79.9%有所提升。报告数据还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上升 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年份 网络在线阅读 手机阅读 电子阅读器阅读 平板电脑阅读 2016年 5.3% 66.1% 10.6% 2017年 59.7% 14.3% 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报告发现,虽然2017年我国 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 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 我国成年国民各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单位:分钟/每天) 纸质媒介 数字化媒介 年份 期 互联 图书报纸 手机 平板电脑 电子阅读器 刊 网 2016年 74.4 2017年 20.4 60.7 12.6 8.1 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49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其中,18-29周岁人群占 34.6%,30-39周岁人群占26.1%,40-49周岁人群占24.2%。50-59周岁人群仅占10.6%。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24日) 【广州调查】 《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年度广州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0%,广州市 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97.20分钟,远超2016年度全国成年国民71.47分钟的阅读时长。未成年人以 纸质阅读为主,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9.48分钟,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38.80分钟。而成年人在数字阅
1 专题 16:实用类文体阅读 一、【2018 年中考广州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权威发布】 “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 告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 80.3%,较 2016 年的 79.9%有所提升。报告数据还显示,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上升。 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 年份 网络在线阅读 手机阅读 电子阅读器阅读 平板电脑阅读 2016 年 55.3% 66.1% 7.8% 10.6% 2017 年 59.7% 71.0% 14.3% 12.8% 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报告发现,虽然 2017 年我国 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 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 我国成年国民各 类媒介人均阅读时长(单位: 分钟/每天) 年份 纸质媒介 数字化媒介 图书 报纸 期 刊 互联 网 手机 平板电脑 电子阅读器 2016年 20.2 13.2 6 .6 57.2 74.4 13.9 5.5 2017年 20.4 12.0 6 .9 60.7 80.4 12.6 8.1 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49 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其中,18-29 周岁人群占 34.6%,30-39 周岁人群占 26.1%,40-49 周岁人群占 24.2%。50-59 周岁人群仅占 10.6%。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 年 4 月 24 日) 【广州调查】 《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 年度广州市民综合阅读率达 90%,广州市 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 97.20 分钟,远超 2016 年度全国成年国民 71.47 分钟的阅读时长。未成年人以 纸质阅读为主,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 49.48 分钟,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 38.80 分钟。而成年人在数字阅
读上花费了更多时间,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56.27分钟,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2.62分钟。广州市民的 数字阅读率达到94.11%,其中成年人达到95.73%,未成年人相对较低(86%),而市民日均数字阅读时长 达到53.41分钟。另一方面,尽管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已经相当普遍,但数据显示,部分广州市民仍然偏 好纸质阅读,如就广州成年人的纸质报纸(89.2%)、杂志(78.8%)的阅读率而言,这一数字远超全国平 均水平。 (资料来源:广州文明网) 【各抒己见】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忡。我以为 “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我们 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更何况,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诗、 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片化阅读”?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 和阅读的内容。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 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一手机自身限制有 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 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 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子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 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 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 理形态的局限 人民大学新授郭英剑:我想表述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阅读,更多改 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与 数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 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 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 《新京报》记者李大超:阅读有深浅之分,有消费型阅读和学习型阅读的差异,有实用型阅读和涵养 型阅读的区分。我们有批评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型阅读的倾向。有人甚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 高度拒斥浅阅读,批评浅阅读纵容了思想的懒情,弱化了思维能力。实际上,任何对于国民阅读整齐划 的要求都没有考虑到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而阅读取向两 极分化的趋势则难以逆转 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在上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也在提 升
2 读上花费了更多时间,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 56.27 分钟,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 42.62 分钟。广州市民的 数字阅读率达到 94.11%,其中成年人达到 95.73%,未成年人相对较低(86%),而市民日均数字阅读时长 达到 53.41 分钟。另一方面,尽管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已经相当普遍,但数据显示,部分广州市民仍然偏 好纸质阅读,如就广州成年人的纸质报纸(89.2%)、杂志(78.8%)的阅读率而言,这一数字远超全国平 均水平。 (资料来源:广州文明网) 【各抒己见】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忡。我以为, “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我们 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更何况,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诗、 一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片化阅读”?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 和阅读的内容。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 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一手机自身限制有 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 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 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子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 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 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 理形态的局限。 人民大学新授郭英剑:我想表述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阅读,更多改 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与 数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 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 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 《新京报》记者李大超:阅读有深浅之分,有消费型阅读和学习型阅读的差异,有实用型阅读和涵养 型阅读的区分。我们有批评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型阅读的倾向。有人甚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 高度拒斥浅阅读,批评浅阅读纵容了思想的懒情,弱化了思维能力。实际上,任何对于国民阅读整齐划一 的要求都没有考虑到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而阅读取向两 极分化的趋势则难以逆转。 1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在上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也在提 升
B.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占比最大,电子阅读器阅读占比提 升幅度最大。 C.2017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都有所提升,但其总时长远远低于人均手机阅读 时长。 D.2017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年龄越小的人 群占比越大。 16.下列关于2017年广州市民阅读特点的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广州市民的综合阅读率要高于同年全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 B.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远超同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时长。 C.广州未成年人日均纸质阅读时长和日均数字阅读时长相当。 D.部分广州市民在数字阅读相当普遍的今天仍偏好纸质阅读 17.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力对碎片化阅读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也是合理的,人们大可不必对数字 阅读忧心忡忡。 B.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内容受到载体的限制,因此深度、长篇阅读很难进行,目前数字化阅读还无 法替代纸质书阅读 C.严锋认为数字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了传统阅读的限制 是一种创新。 D.郭英剑认为数字化阅读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阅读的深和浅应 由作品内容界定。 18.《新京报》记者李大超关于阅读表达了哪些观点?请分点概括。 19.你对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预测?请根据文本内容和自身阅读经历谈谈你的 看法。 【答案】15.C16.D17.D 18.①阅读有深浅之分,而我们有批评浅阅读的倾向,甚至会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高度;② 我们在进行阅读要求的划分时,忽略了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 显且逐渐走向两极化 19.示例1:我认为纸质阅读目前并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完全替代,纸质阅读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现 在学校教材、合同、公文等都不能脱离纸质阅读。其次部分人对纸质阅读的偏爱也将稳定纸质阅读在人群 中的占比,纸质书更便于做笔记和保存,很多书籍也具有宝贵的收藏价值,这些都是数字化阅读所不具备 的特点。示例2:我认为纸质阅读运渐会被数字化阅读替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如 KINDLE等电子阅读 器,以及各类阅读app,数字化阅读变得越来越普遍,各个年龄层接触数字化阅读的人也在逐渐增多,数字 化阅读的时间也在随之增加。而且数字化阅读的信息容量也在逐渐增大,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人们可以 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阅读内容
3 B.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占比最大,电子阅读器阅读占比提 升幅度最大。 C.2017 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都有所提升,但其总时长远远低于人均手机阅读 时长。 D.2017 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年龄越小的人 群占比越大。 16.下列关于 2017 年广州市民阅读特点的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广州市民的综合阅读率要高于同年全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 B.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远超同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时长。 C.广州未成年人日均纸质阅读时长和日均数字阅读时长相当。 D.部分广州市民在数字阅读相当普遍的今天仍偏好纸质阅读。 17.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力对碎片化阅读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也是合理的,人们大可不必对数字 阅读忧心忡忡。 B.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内容受到载体的限制,因此深度、长篇阅读很难进行,目前数字化阅读还无 法替代纸质书阅读。 C.严锋认为数字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了传统阅读的限制, 是一种创新。 D.郭英剑认为数字化阅读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阅读的深和浅应 由作品内容界定。 18.《新京报》记者李大超关于阅读表达了哪些观点?请分点概括。 19.你对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预测?请根据文本内容和自身阅读经历谈谈你的 看法。 【答案】15.C16.D17.D 18.①阅读有深浅之分,而我们有批评浅阅读的倾向,甚至会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高度;② 我们在进行阅读要求的划分时,忽略了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 显且逐渐走向两极化 19.示例 1:我认为纸质阅读目前并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完全替代,纸质阅读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现 在学校教材、合同、公文等都不能脱离纸质阅读。其次部分人对纸质阅读的偏爱也将稳定纸质阅读在人群 中的占比,纸质书更便于做笔记和保存,很多书籍也具有宝贵的收藏价值,这些都是数字化阅读所不具备 的特点。示例 2:我认为纸质阅读运渐会被数字化阅读替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如 KINDLE 等电子阅读 器,以及各类阅读 app,数字化阅读变得越来越普遍,各个年龄层接触数字化阅读的人也在逐渐增多,数字 化阅读的时间也在随之增加。而且数字化阅读的信息容量也在逐渐增大,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人们可以 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阅读内容
【解析】 15.本题考査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 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即可。根据文章中的“虽然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 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 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可知C项说法不正确 16.此题考査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 根据“2017年度广州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0%,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97.20分钟,远超2016年 度全国成年国民71.47分钟的阅读时长”可知A项和B项说法均不正确:根据“未成年人以纸质阅读为主 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9.48分钟,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38.80分钟”可知C项说法不正确。根据“数据 显示,部分广州市民仍然偏好纸质阅读”可知D项说法正确。故选D。 17.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范围, 然后精读该语段,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根据倒数第二段“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 化”可知D项“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说法不准确。故选D。 18.本题主要考査内容概括。根据文章内容,整合信息,归纳判断即可。分析文章做后一段的内容, 可知从“阅读有深浅之分”到“弱化了思维能力”讲的是“阅读有深浅之分,而我们有批评浅阅读的倾向, 甚至会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高度”;从“实际上,任何对于国民阅读”到结尾讲的是“我们在进 行阅读要求的划分时,忽略了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且逐渐 走向两极化”。据此即可解答。 19.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 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 然流畅,有感染力。可回答:纸质阅读目前并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完全替代。围绕“现在学校教材、合同、 公文等都不能脱离纸质阅读。其次部分人对纸质阅读的偏爱也将稳定纸质阅读在人群中的占比,纸质书更 便于做笔记和保存,很多书籍也具有宝贵的收藏价值”来谈理由即可 二、【2018年中考湖南邵阳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 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 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岀,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髙、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 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 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2)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 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 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
4 【解析】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材料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 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即可。根据文章中的“虽然 2017 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 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 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可知 C 项说法不正确。 16.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 根据“2017 年度广州市民综合阅读率达 90%,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 97.20 分钟,远超 2016 年 度全国成年国民 71.47 分钟的阅读时长”可知 A 项和 B 项说法均不正确;根据“未成年人以纸质阅读为主, 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 49.48 分钟,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 38.80 分钟”可知 C 项说法不正确。根据“数据 显示,部分广州市民仍然偏好纸质阅读”可知 D 项说法正确。故选 D。 17.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范围, 然后精读该语段,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根据倒数第二段“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 化”可知 D 项“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说法不准确。故选 D。 18.本题主要考查内容概括。根据文章内容,整合信息,归纳判断即可。分析文章做后一段的内容, 可知从“阅读有深浅之分”到“弱化了思维能力”讲的是“阅读有深浅之分,而我们有批评浅阅读的倾向, 甚至会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高度”;从“实际上,任何对于国民阅读”到结尾讲的是“我们在进 行阅读要求的划分时,忽略了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且逐渐 走向两极化”。据此即可解答。 19.本题考查学生思维的拓展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 读体验、阅读感受。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 然流畅,有感染力。可回答:纸质阅读目前并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完全替代。围绕“现在学校教材、合同、 公文等都不能脱离纸质阅读。其次部分人对纸质阅读的偏爱也将稳定纸质阅读在人群中的占比,纸质书更 便于做笔记和保存,很多书籍也具有宝贵的收藏价值”来谈理由即可。 二、【2018 年中考湖南邵阳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 7 至 18 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 个男生就有 12 个超重、5 个肥胖, 100 个女生就有 7 个超重、3 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 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 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 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 (2)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 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 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
我跑不动 1125% 2116年 2014年 某地青少年起重和肥 胖发生奉比例统计图 图1 图2 材料三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 营养。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 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 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的营养不 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 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 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重视学生一日三餐 据《北京市2015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 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 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 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不同年级、 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 15.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 16.以上材料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中 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18.你同意材料三中专家说的“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吗?为什么? 【答案】 15.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 16.举例子:(1)“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作用:
5 材料三 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 营养。比如 2 岁至 6 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 至 17 岁学龄儿 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 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 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 60 分钟的充足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的营养不 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 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 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重视学生一日三餐 据《北京市 2015 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 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 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 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不同年级、 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 15.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 1 和图 2 所表达的信息。 16.以上材料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17.“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中 “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18.你同意材料三中专家说的“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吗?为什么? 【答案】 15.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 16.举例子:(1)“如长跑、跳绳、打篮 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