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也!” 本章内容是秩序。 评析】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 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 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 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 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 本态度。 提问: 孔子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秩序?(《五年高考》 P192) 成语 是可忍,孰不可忍:表示绝不容忍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也!” 本章内容是秩序。 【评析】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 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 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 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 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 本态度。 提问: 孔子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秩序?(《五年高考》 P192) 成语: 是可忍,孰不可忍:表示绝不容忍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本章内容是秩序。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 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 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 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 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 的 提问: 孔子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秩序?(《五年高考》 P192)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本章内容是秩序。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 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 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 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 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 的。 提问: 孔子想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秩序?(《五年高考》 P192)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 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 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 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本章内容是道(主张政治有道)。 评析】 “天下无道”指什么?孔子这里讲,一是周天子的大 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 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 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 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提问 孔子认为,为政应坚守什么?
16·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 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 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 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本章内容是道(主张政治有道)。 【评析】 “天下无道”指什么?孔子这里讲,一是周天子的大 权落入诸侯手中,二是诸侯国家的大权落入大夫和家臣手 中,三是老百姓议论政事。对于这种情况,孔子极感不满, 认为这种政权很快就会垮台。他希望回到“天下有道”的 那种时代去,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相安无事。 提问: 孔子认为,为政应坚守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