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 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 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 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 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今任何语言,除了使用地区很小、使用人口很少的以外,都有方言的地域差异 人们早就观察到方言的存在。《礼记·王制》说:“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 不同。”东汉的王充说:“经传之文,圣贤之语,古今言殊,四方谈异也。”(见 《论衡·自纪篇》)他正确地指出古书难懂的原因是:古今语言有历时的变化, 又有共时的方言差异。 现代的语言学认为,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同属一种语言的方言有共同的历史来源、 共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其现代的形式在语音上必定有互相对应的关系。 方言又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大类。地域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一般说 来,同一种地域方言集中分布在同一个地区,也有移民把它带到远离故乡的地方, 如流布在海外的粤语和闽南话。这些远离故乡的方言久而久之会演变成新的地域 方言。社会方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因职业、阶层、年龄 性别等等不同,口音、措辞、言谈也会有差别.例如20世纪初年之前的常州方 言有街谈和绅谈的区别。街谈是城里大多数人说话的形式,绅谈则或多或少局限 于文人或官吏家庭。语言的个人变体叫“个人方言”,使用同一种语言或方言的 每一个人说话的特点各不相同。个人方言也可以算是社会方言的一种。所谓方言, 如果不加特别的说明,都指地域方言。 在有方言差异的社会里,人门开口总是用某一种方言。相对于“方言”而言,“语 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在口头上使用的是“方言”,而不是“语言”。现 代有些社会人为地制定“民族共同语”,人们说话当然可以使用这种民族共同 语。但是我们仍不能将所谓“民族共同语”和“民族语言”等同起来。因为民族 共同语也是以某一种方言为基础的。例如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人们说话常用 普通话。且不管大多数人所说的普通话都是带有方言特征的,就是标准的普通话
合肥市 2012 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 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 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 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共 66 分) 一、(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今任何语言,除了使用地区很小、使用人口很少的以外,都有方言的地域差异。 人们早就观察到方言的存在。《礼记·王制》说:“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 不同。”东汉的王充说:“经传之文,圣贤之语,古今言殊,四方谈异也。”(见 《论衡·自纪篇》)他正确地指出古书难懂的原因是:古今语言有历时的变化, 又有共时的方言差异。 现代的语言学认为,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同属一种语言的方言有共同的历史来源、 共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其现代的形式在语音上必定有互相对应的关系。 方言又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大类。地域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一般说 来,同一种地域方言集中分布在同一个地区,也有移民把它带到远离故乡的地方, 如流布在海外的粤语和闽南话。这些远离故乡的方言久而久之会演变成新的地域 方言。社会方言是语言的社会变体,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因职业、阶层、年龄、 性别等等不同,口音、措辞、言谈也会有差别.例如 20 世纪初年之前的常州方 言有街谈和绅谈的区别。街谈是城里大多数人说话的形式,绅谈则或多或少局限 于文人或官吏家庭。语言的个人变体叫“个人方言”,使用同一种语言或方言的 每一个人说话的特点各不相同。个人方言也可以算是社会方言的一种。所谓方言, 如果不加特别的说明,都指地域方言。 在有方言差异的社会里,人门开口总是用某一种方言。相对于“方言”而言,“语 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在口头上使用的是“方言”,而不是“语言”。现 代有些社会人为地制定“民族共同语”,人们说话当然可以使用这种民族共同 语。但是我们仍不能将所谓“民族共同语”和“民族语言”等同起来。因为民族 共同语也是以某一种方言为基础的。例如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人们说话常用 普通话。且不管大多数人所说的普通话都是带有方言特征的,就是标准的普通话
也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北京话和北方话当然也 是方言。我们并不能在普遍语和现代汉语之间划上等号。 中国的大多数语言内部都有方言差异,并且方言现象非常复杂。在七大汉语方言 中,北方方言可以粗略地看成是古汉语数千年来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的结果,其 余六大方言却是由于历史上北方居民的不断南迁在南方逐步形成的。秦汉以前 广大的江南地带,主要还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所使用的古越语跟古汉语的前 身相差很远,不能通话。秦汉以后的两千余年,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 下,带来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南方不同的地域,逐渐形成 南方相互歧异昀六大方言。而且就在同一种方言内部,有的也有很大差异,如闽 语中的莆仙话和闽南话虽然在地理分布上是相邻的,但是他们的使用者必须通过 普通话才能畅谈。 (选自周振鹤、游汝杰著《方言与中国文化》,有删改) 1.根据原文,下列选项对“方言”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方言不是造成我们阅读古书时感到困难的唯一原因。 B.方言是一种绝大多数语言内部存在的复杂语言现象。 C.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变”体现在词汇和语法结构上 D.方言在使用时会体现职业、阶层、年龄、性别的不同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引用《礼记》和《论衡》中的话,不仅指出方言现象早已存在, 更重要的是引出下文对语言历史演变的探讨 B.文章第三段谈街谈与绅谈的不同,说明只要同属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他们 的方言应该是相同的,可以实现无障碍沟通。 C.文章第四段,明确指出普通话只是我国汉民族语言当中的一种语言而已,我 们的汉族的民族语言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 D.文章最后一段表明了南方各方言都是北方方言在不同时期南下、发展并消灭 了原来古越语的影响的情况下而产生的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务>(’) A.方言又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大类,语言的个人变体属于地域方言。 B.我们熟悉的标准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所以北方方言就是普通话。 C.20世纪初,街谈是城里大多数人说话的形式,绅谈局限于文人或官吏家庭。 D.尽管有着相邻的地理位置,汉语的七大方言内部,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二、(32分) 两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花捧阁记 朱徽 距城西南可里许,有古禅林曰福胜寺。寺颇宏豁轩敞,门庑回衍,殿宇岿然。环 城内外梵刹约可数,惟福胜最著。殿后有园,园多茂林修竹,间以杉松。每入其 中,翠盖攒天,浓阴覆地,茏葱之景,与夫清远之韵,袭人农裾。憩坐少顷,顿 觉躁念消而浮情释。耳根既净,清风飒然。众叶齐鸣,竹参差互击,如戛琅玕③, 与梵音铎声相杂。当此之时,不复知身之在尘世也。然则兹地非有崇峦叠巘,足 供跻攀:非有广泽平原,足寄游眺;又非有怪石奇葩,足延赏玩。徒以檀栾。之 态,婀袅舒拂;苍郁之干,盘错偃仰;上逗日月,旁引风雨。贯四时而不雕,亘
也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北京话和北方话当然也 是方言。我们并不能在普遍语和现代汉语之间划上等号。 中国的大多数语言内部都有方言差异,并且方言现象非常复杂。在七大汉语方言 中,北方方言可以粗略地看成是古汉语数千年来在广大北方地区发展的结果,其 余六大方言却是由于历史上北方居民的不断南迁在南方逐步形成的。秦汉以前, 广大的江南地带,主要还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们所使用的古越语跟古汉语的前 身相差很远,不能通话。秦汉以后的两千余年,北方的汉人曾有几次大规模的南 下,带来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北方古汉语,分散到南方不同的地域,逐渐形成 南方相互歧异昀六大方言。而且就在同一种方言内部,有的也有很大差异,如闽 语中的莆仙话和闽南话虽然在地理分布上是相邻的,但是他们的使用者必须通过 普通话才能畅谈。 (选自周振鹤、游汝杰著《方言与中国文化》,有删改) 1.根据原文,下列选项对“方言”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方言不是造成我们阅读古书时感到困难的唯一原因。 B.方言是一种绝大多数语言内部存在的复杂语言现象。 C.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变”体现在词汇和语法结构上。 D.方言在使用时会体现职业、阶层、年龄、性别的不同。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第一段引用《礼记》和《论衡》中的话,不仅指出方言现象早已存在, 更重要的是引出下文对语言历史演变的探讨。 B.文章第三段谈街谈与绅谈的不同,说明只要同属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他们 的方言应该是相同的,可以实现无障碍沟通。 C.文章第四段,明确指出普通话只是我国汉民族语言当中的一种语言而已,我 们的汉族的民族语言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 D.文章最后—段表明了南方各方言都是北方方言在不同时期南下、发展并消灭 了原来古越语的影响的情况下而产生的。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 务>(’) A.方言又可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两大类,语言的个人变体属于地域方言。 B.我们熟悉的标准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所以北方方言就是普通话。 C.20 世纪初,街谈是城里大多数人说话的形式,绅谈局限于文人或官吏家庭。 D.尽管有着相邻的地理位置,汉语的七大方言内部,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二、(32 分) 两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花捧阁记 朱 徽 距城西南可里许,有古禅林曰福胜寺。寺颇宏豁轩敞,门庑回衍,殿宇岿然。环 城内外梵刹约可数,惟福胜最著。殿后有园,园多茂林修竹,间以杉松。每入其 中,翠盖攒天,浓阴覆地,茏葱之景,与夫清远之韵,袭人农裾。憩坐少顷,顿 觉躁念消而浮情释。耳根既净,清风飒然。众叶齐鸣,竹参差互击,如戛琅玕①, 与梵音铎声相杂。当此之时,不复知身之在尘世也。然则兹地非有崇峦叠巘,足 供跻攀;非有广泽平原,足寄游眺;又非有怪石奇葩,足延赏玩。徒以檀栾②之 态,婀袅舒拂;苍郁之干,盘错偃仰;上逗日月,旁引风雨。贯四时而不雕,亘
昏晓而异色。往往增骚人之幽思,而助雅士之逸韵。寺之胜,惟因为最;园之胜, 又惟竹为最矣 先是武林寓庸黄公览其间旷,辟榛芜而构亭焉,命曰玉版居。每视事暇,辄角巾 独往,一觞一咏,自谓不减古人。好事来游者,竞相标致。福胜之名,盖自兹 始。及黄公去,几二十余年。而栋牖倾圮,垣堑湮堕,向所为墨客诗人吟弄之处 者,乃尽为樵夫所践踏而不之惜。林木疏落,竹数竿存耳。今皖城石云王公来莅 余邑,民安裕阜,继以丰年。案无积牍,圄无滞逮,庭无滑胥,鄙无豪民。邑中 利弊,无大小难易,知无不举,举无不当者,凡公所为皆子孙久远之计。视邑事 犹其家事,盖如此,而又以其暇日循黄公旧绩,葺其废壤,增所未备。于是乃即 亭后余址,相土度地,袤广若干,庀材鸠工。构作重屋,周缭墙壁,与竹树相掩 蔽。下为一堂两室,令可宴息。上则窗棂四达,以肆览望,因命曰花捧阁。地不 改辟,景录加新。入其室,青濛四幕,如深谷寒岩。泠泠泉鸣石上,幽光映互 登其楼,凭槛当空,临轩纳野,如立山顶,远数云飞,俯瞰林木矣。嗟乎,寺之 胜以园,园之胜以亭,亭以竹。既竣事矣,公日曰:“是不可以徒守。”乃谋于 博士高君会余资,为购不是之田二十余亩,山五十亩,付之僧,曰:“如是兹寺 庶可以永永无虞,而吾阁籍以固。”由是言之,凡公所为,必邀于久远之利而后 止,信哉。是役也,柱椽皆取之闲废,稍益以瓦石之类。不侈不俭,不劳力,不 费时。阁成之明年冬,公且以高等禄秩将去矣。而公治绩之著于其土与渍于其人 之心者,诗人所以致爱护于甘棠,此亦其一也。安可无说于此?乃为记之 (选自黄卓越辑著《闲雅小品集观》,有删改) 【注】:①琅圩:美石。②檀栾:秀美貌,多形容竹。③角巾:方巾,古代隐士 的冠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贯四时而不雕雕:凋谢 B.鄙无豪民 鄙:粗俗 C.既竣事矣竣:完成 D.而吾阁籍以固籍:凭借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又惟竹为最矣 吾属今为之虏矣 B.辟榛芜而构亭焉 于是余有叹焉 C.而又以其暇日循黄公旧绩奉宣室以何年 D.因命曰花捧阁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西南的福胜寺是当时环城内最著名的寺院,佛殿后院内竹木茂密,景象葱 茏,作者倘徉其中,体验到了一种平静安和的情远的情韵ε B.武林寓庸黄公经常在闲暇之时,戴上方巾独自前往玉版居游览,饮酒作诗, 加上一些来游玩的人竞相赞美,福胜寺的名声从此开始远扬。 ℃.皖城石云王公面对破败萧索的玉版居,在百姓生活安定、政事清明的情况下 去除了玉版居的残存建筑,在玉版居后面的地方建造了花捧阁。 D.花捧阁建成后,为了让此阁避免玉版居迅速颓败的命运,王公和高博士收集 剩余的钱财,购买田、山,交与寺院管理,此举一举两得,眼光深远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向所为墨客诗人吟弄之处者,乃尽为樵夫所践踏而不之惜。(6分) (2)安可无说于此?乃为记之。(4分)
昏晓而异色。往往增骚人之幽思,而助雅士之逸韵。寺之胜,惟因为最;园之胜, 又惟竹为最矣。 先是武林寓庸黄公览其间旷,辟榛芜而构亭焉,命曰玉版居。每视事暇,辄角巾 ③独往,一觞一咏,自谓不减古人。好事来游者,竞相标致。福胜之名,盖自兹 始。及黄公去,几二十余年。而栋牖倾圮,垣堑湮堕,向所为墨客诗人吟弄之处 者,乃尽为樵夫所践踏而不之惜。林木疏落,竹数竿存耳。今皖城石云王公来莅 余邑,民安裕阜,继以丰年。案无积牍,圄无滞逮,庭无滑胥,鄙无豪民。邑中 利弊,无大小难易,知无不举,举无不当者,凡公所为皆子孙久远之计。视邑事 犹其家事,盖如此,而又以其暇日循黄公旧绩,葺其废壤,增所未备。于是乃即 亭后余址,相土度地,袤广若干,庀材鸠工。构作重屋,周缭墙壁,与竹树相掩 蔽。下为一堂两室,令可宴息。上则窗棂四达,以肆览望,因命曰花捧阁。地不 改辟,景录加新。入其室,青濛四幕,如深谷寒岩。泠泠泉鸣石上,幽光映互。 登其楼,凭槛当空,临轩纳野,如立山顶,远数云飞,俯瞰林木矣。嗟乎,寺之 胜以园,园之胜以亭,亭以竹。既竣事矣,公日曰:“是不可以徒守。”乃谋于 博士高君会余资,为购不是之田二十余亩,山五十亩,付之僧,曰:“如是兹寺 庶可以永永无虞,而吾阁籍以固。”由是言之,凡公所为,必邀于久远之利而后 止,信哉。是役也,柱椽皆取之闲废,稍益以瓦石之类。不侈不俭,不劳力,不 费时。阁成之明年冬,公且以高等禄秩将去矣。而公治绩之著于其土与渍于其人 之心者,诗人所以致爱护于甘棠,此亦其一也。安可无说于此?乃为记之。 (选自黄卓越辑著《闲雅小品集观》,有删改) 【注】:①琅圩:美石。②檀栾:秀美貌,多形容竹。③角巾:方巾,古代隐士 的冠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贯四时而不雕 雕:凋谢 B.鄙无豪民 鄙:粗俗 C.既竣事矣 竣:完成 D.而吾阁籍以固 籍:凭借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又 惟竹为最矣 吾属今为之虏矣 B.辟榛芜而构亭焉 于是余有叹焉 C.而又以其暇日循黄公旧绩 奉宣室以何年 D.因命曰花捧阁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城西南的福胜寺是当时环城内最著名的寺院,佛殿后院内竹木茂密,景象葱 茏,作者倘徉其中,体验到了—种平静安和的情远的情韵。 B.武林寓庸黄公经常在闲暇之时,戴上方巾独自前往玉版居游览,饮酒作诗, 加上一些来游玩的人竞相赞美,福胜寺的名声从此开始远扬。 C.皖城石云王公面对破败萧索的玉版居,在百姓生活安定、政事清明的情况下, 去除了玉版居的残存建筑,在玉版居后面的地方建造了花捧阁。 D.花捧阁建成后,为了让此阁避免玉版居迅速颓败的命运,王公和高博士收集 剩余的钱财,购买田、山,交与寺院管理,此举—举两得,眼光深远。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向所为墨客诗人吟弄之处者,乃尽为樵夫所践踏而不之惜。(6 分) (2)安可无说于此?乃为记之。(4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定风波 苏轼 元丰五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犬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钿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晩,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 入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 上东墙。 【注】①当时苏轼谪居黄州。②萧郎,指唐代画家萧悦,善画竹,自居易曾称赞 他画的竹“茎瘦节节竦”,“枝活叶叶动” 8.“秀色乱侵书帙晚”化用杜甫的“色侵书帙晩”,请简要赏析增加的两个字。 (4分) 9.这篇“墨竹词”透出了作者怎样的竹画艺术追求和人生态度?(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④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⑤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⑥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⑦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⑧ ,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其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我的梦中城市 美国西奥·德莱塞 ①它是沉默的,我的梦中城市,清冷的、静穆的,大概由于我实际上对于群众 贫穷及像灰沙一般刮过人生道途的那些缺憾的风波风暴都一无所知的缘故。这是 个可惊可愕的城市,这么的大气魄,这么的美丽,这么的死寂。有跨过高空的 铁轨,有像狭谷的街道,有大规模升上壮伟城市的楼梯,有下通深处的踏道,而 那里所有的,却奇怪得很,是下界的沉默。又有公园、花卉、河流。而过二十年 之后,它竟然在这里了,和我的梦差不多一般可惊可愕,只不过当我醒来时,它 是罩在生活的骚动底下的。它具有角逐、梦想、热情、欢乐、恐怖、失望等等的 哗鸣。通过它的道路、峡谷、广场、地道,是奔跑着、沸腾着、闪烁着、朦胧着, 大堆的存在,都是我的梦中城市从来不知道的。 ②关于纽约,一一其实也可以说关于任何大城市,不过说纽约更加确切,因为它 曾经是而且仍旧是大到这么与众不同的,一一在从前也如在现在,那使我感着兴 味的东西,就是它显示于迟钝和乖巧,强壮和薄弱,富有和贫穷,聪明和愚昧之 间的那种十分鲜明而同时又无限广泛的对照。这之中,大概数量和机会上的理由 比任何别的理由都占得多些,因为别处地方的人类当然也并无两样。不过在这里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8~9 题。 定风波 苏 轼 元丰五年七月六日①,王文甫家饮酿白酒,犬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雨洗娟娟嫩叶光,风吹钿细绿筠香。秀色乱侵书帙晚,帘卷,清阴微过酒尊凉。 入画竹身肥拥肿,何用?先生落笔胜萧郎②。记得小轩岑寂夜,廊下,月和疏影 上东墙。 【注】①当时苏轼谪居黄州。②萧郎,指唐代画家萧悦,善画竹,自居易曾称赞 他画的竹“茎瘦节节竦”,“枝活叶叶动”。 8.“秀色乱侵书帙晚”化用杜甫的“色侵书帙晚”,请简要赏析增加的两个字。 (4 分) 9.这篇“墨竹词”透出了作者怎样的竹画艺术追求和人生态度?(4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做五小题)(5 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 ,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③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 ④潦水尽而寒潭清, 。 (王勃《滕王阁序》) ⑤昆山玉碎凤凰叫, 。 (李贺《李凭箜篌引》) ⑥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⑦想当年,金戈铁马,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⑧ ,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其 二)) 三、(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我的梦中城市 [美国]西奥·德莱塞 ①它是沉默的,我的梦中城市,清冷的、静穆的,大概由于我实际上对于群众、 贫穷及像灰沙一般刮过人生道途的那些缺憾的风波风暴都一无所知的缘故。这是 一个可惊可愕的城市,这么的大气魄,这么的美丽,这么的死寂。有跨过高空的 铁轨,有像狭谷的街道,有大规模升上壮伟城市的楼梯,有下通深处的踏道,而 那里所有的,却奇怪得很,是下界的沉默。又有公园、花卉、河流。而过二十年 之后,它竟然在这里了,和我的梦差不多一般可惊可愕,只不过当我醒来时,它 是罩在生活的骚动底下的。它具有角逐、梦想、热情、欢乐、恐怖、失望等等的 哗鸣。通过它的道路、峡谷、广场、地道,是奔跑着、沸腾着、闪烁着、朦胧着, 一大堆的存在,都是我的梦中城市从来不知道的。 ②关于纽约,——其实也可以说关于任何大城市,不过说纽约更加确切,因为它 曾经是而且仍旧是大到这么与众不同的,——在从前也如在现在,那使我感着兴 味的东西,就是它显示于迟钝和乖巧,强壮和薄弱,富有和贫穷,聪明和愚昧之 间的那种十分鲜明而同时又无限广泛的对照。这之中,大概数量和机会上的理由 比任何别的理由都占得多些,因为别处地方的人类当然也并无两样。不过在这里
所得从中挑选的人类是这么的多,因而强壮的或那种根本支配着人的,是这么这 么的强壮,而薄弱的是那么那么的薄弱一一又那么那么的多 ③我有一次看见一个可怜的、一半失了神的而且打皱得很厉害的小小缝衣妇,住 在冷街上一所分租房子厅堂角落的夹板房里,用着一个放在柜子上的的火酒炉子 在做饭。在那间房的四周,也有着充分空间可以大大地跨三步 ④“我宁可住在纽约这种夹板房里,不情愿住乡下那种十五间房的屋子。”她有 一次发过这样的议论,当时她那双可怜的没有颜色的小眼睛,包含着那么的光采 和活气,是我在她身上从来不曾看见过,也从来不再见到的。她有一种方法贴补 她的缝纫的收入,就是替那些和她自己一般下等的人在纸牌、茶叶、咖啡渣之类 里面望运气,告诉许多人说要有恋爱和财气了,其实这两项东西都是他们永远不 会见到的。原来那个城市的色彩、声音和光耀,就只叫她见识见识,也就足够赔 补她一切的不幸了 ⑤而我自己也不曾感觉到过那种炫耀吗?现在不也还是感觉到吗?百老汇路,当 四十二条街口,在这些始终如一的夜晚,城市是被西部来的如云的游览闲人所拥 挤。所有的店门都开着,差不多所有酒店的窗户都张得大大,让那种太没事干的 过路人可以看望。这里就是这个大城市,而它是醉态的,梦态的。一个五月或是 六月的月亮将要象擦亮的银盘一样高高挂在高墙间。一百乃至一千面电灯招牌将 在那里霎眼。穿着夏衣戴着漂亮帽子的市民和游人的潮水:载着无穷货品震荡着 去尽无足重轻的使命的街车;象嵌宝石的苍蝇一般飞来飞去的出租汽车和私人汽 车。就是那轧士林也贡献了一种特异的香气。生活在发泡,在闪耀;漂亮的言谈 散漫的材料。百老汇路就是这样的。 ⑥还有那五马路,那条歌唱的水晶的街,在一个有市面的午,无论春夏秋冬,总 是一般热闹。当正二三月间,春来欢迎你的时候,那条街的窗口都拥塞着精美无 遮的薄绸以及各色各样的缥缈玲珑的饰品,还再有什么能一样分明地报告你春的 到来吗?十一月一开头,它便歌唱起棕榈机、新开港以及热带和暖海的大大小小 的快乐。及到十二月,那末同是这条马路上又将皮货、地毯,跳舞和宴会的时候, 陈列得多么傲慢,对你大喊着风雪快要来了,其实你那时从山上或海边回来还不 到十天哩。你看见这么一幅图画,看见那些划开了上层的住宅,总以为全世界都 是非常的繁荣、独出而快乐的了。然而,你倘使知道那个俗艳的社会的矮丛,那 个介于成功的高树之间的徒然生长的乱莽和丛簇,你就得这些无边的巨厦里面并 没有一桩社会的事件是完美而沉默的了! ⑦我常常想到那庞大数量的下层人,那些除开自己的青春和志向之外再没有东西 推荐他们的男孩子和女孩子,日日时时将他们的面孔朝着纽约,侦察着那个城市 能够给他们怎样的财富或名誉,不然就是未来的位置和舒适,再不然就是他们将 可收获的无论什么。啊,他们的青春的眼睛是沉醉在它的希望里了!于是,我又 想到全世界一切有力的和半有力的男男女女们,在纽约以外的什么地方勤劳着这 样那样的工作一一一爿店铺,一个矿场,一家银行,一种职业,一一唯一的志向 就是要去达到一个地位,可以靠他们的财富进入而留居纽约,支配着大众,而在 他们认为是奢侈的里面奢侈着。 ⑧你就想想这里的幻觉吧,真是深刻而动人的催眠术哩!强者和弱者,联明人和 愚蠢人,心的贪馋者和眼的贪馋者,都怎样的向那庞大的东西寻求忘忧草,寻求 迷魂汤。我每次看见人似乎愿意拿出任何的代价一一拿出那样的代价一一去求 啜这口毒酒,总觉得十分惊奇。他们是展示着怎样一种刺人的颤抖的热心。怎样
所得从中挑选的人类是这么的多,因而强壮的或那种根本支配着人的,是这么这 么的强壮,而薄弱的是那么那么的薄弱——又那么那么的多。 ③我有一次看见一个可怜的、一半失了神的而且打皱得很厉害的小小缝衣妇,住 在冷街上一所分租房子厅堂角落的夹板房里,用着一个放在柜子上的的火酒炉子 在做饭。在那间房的四周,也有着充分空间可以大大地跨三步。 ④“我宁可住在纽约这种夹板房里,不情愿住乡下那种十五间房的屋子。”她有 一次发过这样的议论,当时她那双可怜的没有颜色的小眼睛,包含着那么的光采 和活气,是我在她身上从来不曾看见过,也从来不再见到的。她有一种方法贴补 她的缝纫的收入,就是替那些和她自己一般下等的人在纸牌、茶叶、咖啡渣之类 里面望运气,告诉许多人说要有恋爱和财气了,其实这两项东西都是他们永远不 会见到的。原来那个城市的色彩、声音和光耀,就只叫她见识见识,也就足够赔 补她一切的不幸了。 ⑤而我自己也不曾感觉到过那种炫耀吗?现在不也还是感觉到吗?百老汇路,当 四十二条街口,在这些始终如一的夜晚,城市是被西部来的如云的游览闲人所拥 挤。所有的店门都开着,差不多所有酒店的窗户都张得大大,让那种太没事干的 过路人可以看望。这里就是这个大城市,而它是醉态的,梦态的。一个五月或是 六月的月亮将要象擦亮的银盘一样高高挂在高墙间。一百乃至一千面电灯招牌将 在那里霎眼。穿着夏衣戴着漂亮帽子的市民和游人的潮水;载着无穷货品震荡着 去尽无足重轻的使命的街车;象嵌宝石的苍蝇一般飞来飞去的出租汽车和私人汽 车。就是那轧士林也贡献了一种特异的香气。生活在发泡,在闪耀;漂亮的言谈、 散漫的材料。百老汇路就是这样的。 ⑥还有那五马路,那条歌唱的水晶的街,在一个有市面的午,无论春夏秋冬,总 是一般热闹。当正二三月间,春来欢迎你的时候,那条街的窗口都拥塞着精美无 遮的薄绸以及各色各样的缥缈玲珑的饰品,还再有什么能一样分明地报告你春的 到来吗?十一月一开头,它便歌唱起棕榈机、新开港以及热带和暖海的大大小小 的快乐。及到十二月,那末同是这条马路上又将皮货、地毯,跳舞和宴会的时候, 陈列得多么傲慢,对你大喊着风雪快要来了,其实你那时从山上或海边回来还不 到十天哩。你看见这么一幅图画,看见那些划开了上层的住宅,总以为全世界都 是非常的繁荣、独出而快乐的了。然而,你倘使知道那个俗艳的社会的矮丛,那 个介于成功的高树之间的徒然生长的乱莽和丛簇,你就得这些无边的巨厦里面并 没有一桩社会的事件是完美而沉默的了! ⑦我常常想到那庞大数量的下层人,那些除开自己的青春和志向之外再没有东西 推荐他们的男孩子和女孩子,日日时时将他们的面孔朝着纽约,侦察着那个城市 能够给他们怎样的财富或名誉,不然就是未来的位置和舒适,再不然就是他们将 可收获的无论什么。啊,他们的青春的眼睛是沉醉在它的希望里了!于是,我又 想到全世界一切有力的和半有力的男男女女们,在纽约以外的什么地方勤劳着这 样那样的工作——一爿店铺,一个矿场,一家银行,一种职业,——唯一的志向 就是要去达到一个地位,可以靠他们的财富进入而留居纽约,支配着大众,而在 他们认为是奢侈的里面奢侈着。 ⑧你就想想这里的幻觉吧,真是深刻而动人的催眠术哩!强者和弱者,联明人和 愚蠢人,心的贪馋者和眼的贪馋者,都怎样的向那庞大的东西寻求忘忧草,寻求 迷魂汤。我每次看见人似乎愿意拿出任何的代价——拿出那样的代价——去求一 啜这口毒酒,总觉得十分惊奇。他们是展示着怎样一种刺人的颤抖的热心。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