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列出具体时间进度供监督。 目标管理预算模式注重的是预算项目执行的效率,而不是主项目与各备选项 目间的选择,因而也有人认为它不具有预算的性质,只是一种管理方法。 4、零基预算模式 零基预算模式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风靡一时。1969年德州仪器公司 正式采用此制,1973年,佐治亚州州长卡特率先引进此制用于筹编州政府预算 1977年,他任美国总统后,又将此制推行于联邦各行政单位。零基预算不是按 上年度的“渐进增量”进行预算,而是对原有项目进行重新审核。从理论上说, 每种政府计划和活动应在新的会计年度归整于零,重新开始。零基预算意味着各 机关应致力于追求现行计划的效率和效能,同时也应提升计划削减或裁并的可能 零基预算模式编制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高层管理者提出基本目标和总原则 (2)责成下级部门将赋予它们的目标具体化并形成一揽子决策 (3)对备选方案分别进行排序,确定优先项目,排列的顺序依次为终止、 保持最低限度、缩减、维持、扩充 (4)由高层管理者选定方案。 零基预算模式以零为预算编制的基础,不受往年预算金额的拘束,对新旧计 划均须考虑,可避免传统预算累积加成与持续膨胀的弊端。但从西方国家的实践 来看,零基预算模式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的预算,对于大规模预算,相应的繁重 文案工作往往令人不胜其烦。故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国家纷纷放弃了 这一模式 5、绩效预算模式 绩效预算模式是一种以绩效或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方式。早在20世纪40 年代末,美国胡佛政府就开始实施绩效预算。1949年,美国胡佛委员会(亦即 行政机关组织委员会)在对国会的报告中指出:“绩效预算系基于政府的职能、 业务与计划所编制的预算……,绩效预算将注重一般重要工作之执行,或服务之 提供,而不着眼于人员劳务、用品、设备等事务之取得。”“预算最重要之事, 系工作或服务之完成以及该项工作或服务付出的若干成本
192 (4)列出具体时间进度供监督。 目标管理预算模式注重的是预算项目执行的效率,而不是主项目与各备选项 目间的选择,因而也有人认为它不具有预算的性质,只是一种管理方法。 4、零基预算模式 零基预算模式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在美国风靡一时。1969 年德州仪器公司 正式采用此制,1973 年,佐治亚州州长卡特率先引进此制用于筹编州政府预算, 1977 年,他任美国总统后,又将此制推行于联邦各行政单位。零基预算不是按 上年度的“渐进增量”进行预算,而是对原有项目进行重新审核。从理论上说, 每种政府计划和活动应在新的会计年度归整于零,重新开始。零基预算意味着各 机关应致力于追求现行计划的效率和效能,同时也应提升计划削减或裁并的可能 性。 零基预算模式编制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高层管理者提出基本目标和总原则; (2)责成下级部门将赋予它们的目标具体化并形成一揽子决策; (3)对备选方案分别进行排序,确定优先项目,排列的顺序依次为终止、 保持最低限度、缩减、维持、扩充; (4)由高层管理者选定方案。 零基预算模式以零为预算编制的基础,不受往年预算金额的拘束,对新旧计 划均须考虑,可避免传统预算累积加成与持续膨胀的弊端。但从西方国家的实践 来看,零基预算模式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的预算,对于大规模预算,相应的繁重 文案工作往往令人不胜其烦。故而,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西方国家纷纷放弃了 这一模式。 5、绩效预算模式 绩效预算模式是一种以绩效或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方式。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末,美国胡佛政府就开始实施绩效预算。1949 年,美国胡佛委员会(亦即 行政机关组织委员会)在对国会的报告中指出:“绩效预算系基于政府的职能、 业务与计划所编制的预算……,绩效预算将注重一般重要工作之执行,或服务之 提供,而不着眼于人员劳务、用品、设备等事务之取得。”“预算最重要之事, 系工作或服务之完成以及该项工作或服务付出的若干成本
绩效预算的做法,各国自有特色,不尽完全一致。但从总体上来看,大体上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公布绩效报告,系统地向公众发布有关政府服务的信息; (2)明确绩效目标,目的是要影响政府活动; (3)将绩效报告提交审计师审核 (4)预算机构与支出管理机构或某个机构与其管理者之间订立绩效合同, 详细规定机构在可使用资源的条件下应取得的绩效 (5)编制绩效预算,一方面列出支出,另一方面列出与此投入相应的预期 绩效,绩效预算体现了绩效合同的内容。 绩效预算把企业成本观念引入公共管理,有利于公共组织进行成本一效益分 析。既可以考核公共资金使用的最终效果,有能考核为取得预期效果所开展的工 作活动,从而把预算支出和结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目前,西方主要国家运用绩 效预算进一步深化了预算理论。一项对22个OECD成员国的比较研究认为,“预 算除了控制和分配资源的功能外,越来越被作为改善管理和提高项目有效性的一 种手段。”绩效预算模式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公共预算的编制 公共预算编制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共部门收支进行预算和计划的活动。从 时间上来看,有年度预算编制和中长期预算编制两种类型。年度预算编制指有效 期为1年的预算编制,世界各国一般采用公历年制和跨历年制。公历年制指从公 历1月1日到12月31日止的编制;跨历年制指从上年跨越到次年的编制,如美 国等国的年度预算从上年10月1日起到次年3月31日止。中长期预算编制指对 1年~10年预算所做的编制 在我国,公共预算的编制过程一般包括准备、编制和审批3个阶段,整个流 程实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准备阶段。国务院每年在第3季度,向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 各部门发出编制下年度预算的指示,提出编制预算的原则要求,国家财政部根据 国务院的指示,拟定编制预算的具体规定和预算的控制指标一一国家概算,向中 央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财政部门下达
193 绩效预算的做法,各国自有特色,不尽完全一致。但从总体上来看,大体上 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公布绩效报告,系统地向公众发布有关政府服务的信息; (2)明确绩效目标,目的是要影响政府活动; (3)将绩效报告提交审计师审核; (4)预算机构与支出管理机构或某个机构与其管理者之间订立绩效合同, 详细规定机构在可使用资源的条件下应取得的绩效; (5)编制绩效预算,一方面列出支出,另一方面列出与此投入相应的预期 绩效,绩效预算体现了绩效合同的内容。 绩效预算把企业成本观念引入公共管理,有利于公共组织进行成本—效益分 析。既可以考核公共资金使用的最终效果,有能考核为取得预期效果所开展的工 作活动,从而把预算支出和结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目前,西方主要国家运用绩 效预算进一步深化了预算理论。一项对 22 个 OECD 成员国的比较研究认为,“预 算除了控制和分配资源的功能外,越来越被作为改善管理和提高项目有效性的一 种手段。”绩效预算模式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公共预算的编制 公共预算编制是对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共部门收支进行预算和计划的活动。从 时间上来看,有年度预算编制和中长期预算编制两种类型。年度预算编制指有效 期为 1 年的预算编制,世界各国一般采用公历年制和跨历年制。公历年制指从公 历 1 月 1 日到 12 月 31 日止的编制;跨历年制指从上年跨越到次年的编制,如美 国等国的年度预算从上年 10 月 1 日起到次年 3 月 31 日止。中长期预算编制指对 1 年~10 年预算所做的编制。 在我国,公共预算的编制过程一般包括准备、编制和审批 3 个阶段,整个流 程实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准备阶段。国务院每年在第 3 季度,向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 各部门发出编制下年度预算的指示,提出编制预算的原则要求,国家财政部根据 国务院的指示,拟定编制预算的具体规定和预算的控制指标——国家概算,向中 央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财政部门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