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 自豪感 2、能讲清消息、通讯的特点和一些基本常识 3、能分析简洁、生动、准确的新闻语言 4、会写消息 5、会网上搜索、查找相关资料,能在网上读写交流 6、掌握采访技巧,能开展简单的采访活动 三个太阳 备课初稿 备课组讨论执教者记录 学习目标 1、能说出通讯的特点 2、能运用文体知识分析文章内容,说出在 南极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 、能通过具体的语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 1、通讯的特点 2、南极精神 教学难点 表现南极精神的方法 2、语言特点的分析 四、教学设计 要表现一种精神,作者对环境的描写 定非常重视,因为环境越险恶,就越能表现 人的品质,所以本文的教学切入点就在于尽 可能渲染南极的恶劣条件。教学时,可以播 放有关南极的电视资料片,通过形象的画面 让学生对南极有更清晰的了解。本文教学的 关键点在于运用精读文本的方法分析科考 队员在南极的表现,从而感悟南极精神,领 会“三个太阳”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通讯的特点 2、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学生课前学习 1、查阅资料 2、掌握字词
1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能说出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激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民族 自豪感 2、能讲清消息、通讯的特点和一些基本常识 3、能分析简洁、生动、准确的新闻语言 4、会写消息 5、会网上搜索、查找相关资料,能在网上读写交流 6、掌握采访技巧,能开展简单的采访活动 三个太阳 备课初稿 备课组讨论 执教者记录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通讯的特点 2、能运用文体知识分析文章内容,说出在 南极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 3、能通过具体的语句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点 1、通讯的特点 2、南极精神 三、教学难点 1、表现南极精神的方法 2、语言特点的分析 四、教学设计 要表现一种精神,作者对环境的描写一 定非常重视,因为环境越险恶,就越能表现 人的品质,所以本文的教学切入点就在于尽 可能渲染南极的恶劣条件。教学时,可以播 放有关南极的电视资料片,通过形象的画面 让学生对南极有更清晰的了解。本文教学的 关键点在于运用精读文本的方法分析科考 队员在南极的表现,从而感悟南极精神,领 会“三个太阳”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1、 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通讯的特点 2、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词 学生课前学习: 1、查阅资料 2、掌握字词
第一教时 第一板块:课堂交流 1、关于通讯 通讯是广义的新闻,一般是记叙文,用叙述、 描写等多种方法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 通讯有三大特点:材料的典型性。它允许作者有 较充裕的时间搜集材料,从而选择更典型的事例 更全面深入的反映事物的本质:报道的真实性 它必须内容真实,不虚构,不夸张:表达方式的 多样性。它同时可以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 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把事实报道得更加生动形 象。通讯是报刊宣传的基本题材之一,通讯的类 型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文艺通 讯等: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2、关于字词 (1)给加点生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 巨古( 钦佩 ) 船舷( 踮脚 混沌 暴虐( 铠甲( 抿住( 剔透( 翩跹( 蓦地 紧蹙( 俯瞰 惊心动魄 蹒跚 呕心沥血( (2)理解词义 钦佩:敬重佩服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周折:事情进程曲折,不顺利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真挚:真诚恳切 寡言:很少说话,不爱说话。寡,少。 混沌:文中形容模糊一团的景象。 暴虐:凶恶残酷。 剔透:通彻透明。 木然:形容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莽莽:形容辽阔,无边无际。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心地:内心。 第二板块观感影视资料 《南极》 观看要求: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
2 第一教时 第一板块:课堂交流 1、关于通讯 通讯是广义的新闻,一般是记叙文,用叙述、 描写等多种方法报道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事件。 通讯有三大特点:材料的典型性。它允许作者有 较充裕的时间搜集材料,从而选择更典型的事例, 更全面深入的反映事物的本质;报道的真实性。 它必须内容真实,不虚构,不夸张;表达方式的 多样性。它同时可以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 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把事实报道得更加生动形 象。通讯是报刊宣传的基本题材之一,通讯的类 型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文艺通 讯等;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2、关于字词 (1)给加点生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 亘 古 ( ) 钦 佩 ( ) 船舷( ) 真 挚 ( ) 踮 脚 ( ) 混沌( ) 暴 虐 ( ) 吞 噬 ( ) 铠甲( ) 抿 住 ( ) 伫 立 ( ) 剔透( ) 翩 跹 ( ) 蓦 地 ( ) 紧蹙( ) 粗 犷 ( ) 俯 瞰 ( ) 惊心动魄( ) 步 履 ( ) 蹒 跚 ( ) 呕心沥血( ) (2)理解词义: 钦佩:敬重佩服。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周折:事情进程曲折,不顺利。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真挚:真诚恳切。 寡言:很少说话,不爱说话。 寡,少。 混沌:文中形容模糊一团的景象。 暴虐:凶恶残酷。 剔透:通彻透明。 木然:形容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 莽莽:形容辽阔,无边无际。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心地:内心。 第二板块 观感影视资料 《南极》 观看要求: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南极恶劣的气候条件
(字数不限) 2、用简要的语言说说在这样的条件下人将 怎样生活? 观后交流 师生点 第三板块阅读文本 阅读要求 1、找出文中描写南极恶劣环境的语句,说 说这样写的作用。 2、文中写了哪些人?主要写的是谁?他们 各具什么特点?在这些人身上你发现了 什么? 讨论归纳 描写环境的语句 1、茫茫雪原组成一个纯洁、宁静的世界 万年冰山仿佛凝固着这亘古不变的天地 (P170) 2、海上巨浪翻滚,空中雪粒横飞,整个乔 治岛混沌一片。(P173) 3、暴虐的狂风像是一头妖怪,咬牙切齿 要把长城站、乔治岛撕碎、吞噬。(P173) 4、而外衣却冻得像坚硬的铠甲。(P173) 作用:为表现人物的品质作铺垫。 课后学习 完成阅读要求的第二题 第二教时 第一板块学习交流 文中所写人物:一群我国南极科考队员。具 体有: 考察队队长,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作风凌 厉,沉默寡言但内心似火。 测绘工程师,聪明有智慧,不怕苦不怕累。 地球物理研究生,以苦为乐。 开驳船又兼长城站邮局“局长”,既以事业 为重,又有骨肉亲情。 女画家。主要写了女画家。执着,不忘使命, 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发现: 第二板块精读课文 精读要求 1、写人离不开写事,认真阅读文本,找出 文中所写的典型事件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事件的主要内容
3 (字数不限) 2、用简要的语言说说在这样的条件下人将 怎样生活? 观后交流 (师生点评) 第三板块 阅读文本 阅读要求: 1、找出文中描写南极恶劣环境的语句,说 一说这样写的作用。 2、文中写了哪些人?主要写的是谁?他们 各具什么特点?在这些人身上你发现了 什么? 讨论归纳: 描写环境的语句 1、茫茫雪原组成一个纯洁、宁静的世界; 万年冰山仿佛凝固着这亘古不变的天地。 (P170) 2、海上巨浪翻滚,空中雪粒横飞,整个乔 治岛混沌一片。(P173) 3、暴虐的狂风像是一头妖怪,咬牙切齿, 要把长城站、乔治岛撕碎、吞噬。(P173) 4、而外衣却冻得像坚硬的铠甲。(P173) 作用:为表现人物的品质作铺垫。 课后学习 完成阅读要求的第二题 第二教时 第一板块 学习交流 文中所写人物:一群我国南极科考队员。具 体有: 考察队队长,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作风凌 厉,沉默寡言但内心似火。 测绘工程师,聪明有智慧,不怕苦不怕累。 地球物理研究生,以苦为乐。 开驳船又兼长城站邮局“局长”,既以事业 为重,又有骨肉亲情。 女画家。主要写了女画家。执着,不忘使命, 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发现: 第二板块 精读课文 精读要求: 1、写人离不开写事,认真阅读文本,找出 文中所写的典型事件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事件的主要内容
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些事件?在 这些材料的组合上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按要求阅读。 交流讨论 主要事件: 1、极力争取去南极 2、途中投放漂流瓶 3、踏上南极与大家一起修码头 4、暴风雪中卸货物 5、长城站里过生日 6、长城站后山感怀 7、油罐山上画长城站全貌 8、凝神精思画壁画 9、考察队员论壁画 这些事件的作用 表现我国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 艰苦卓绝奋斗的精神,赞颂我国科学工作者 的民族气概和非凡的胆略 文章以女画家赴南极体验生活的全过 程为线索,通过女画家的切身感受将南极战 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写镜头组合有序地展 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表现中国科学工作者的 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 课后学习 1、找出一二处你认为最精彩的描写部分 并说明理由 2、找出一二处你认为用得比较好的语言 并作简要分析 第三教时 第一板块精彩描写赏析 示例:P55-P59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表现 了女画家为画好壁画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第二板块精彩语言赏析 示例:1、“神了!她不晕船,像老水手一样, 点都不晕,还常常跑到前甲板,看那惊心动魄的 巨浪。”表现了女画家内心的激动和不平静。 2、“四周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 座座山丘犹如晶莹剔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 墙像是翩跹起舞的银龙”,先写层层雪浪似大海 波涛,由于风吹雪飞,所以产生“奔腾不停”的 感觉:再写座座山丘如龙宫宝殿,由于冰山闪亮 透明,所以产生“晶莹剔透”的视觉效果:继写
4 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些事件?在 这些材料的组合上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按要求阅读。 交流讨论: 主要事件: 1、 极力争取去南极 2、 途中投放漂流瓶 3、踏上南极与大家一起修码头 4、暴风雪中卸货物 5、长城站里过生日 6、长城站后山感怀 7、油罐山上画长城站全貌 8、凝神精思画壁画 9、考察队员论壁画 这些事件的作用: 表现我国南极考察队员为祖国、为事业 艰苦卓绝奋斗的精神,赞颂我国科学工作者 的民族气概和非凡的胆略。 文章以女画家赴南极体验生活的全过 程为线索,通过女画家的切身感受将南极战 斗生活中的一幕幕特写镜头组合有序地展 现在读者面前,从而表现中国科学工作者的 献身精神和民族气概。 课后学习 1、 找出一二处你认为最精彩的描写部分 并说明理由 2、 找出一二处你认为用得比较好的语言 并作简要分析 第三教时 第一板块 精彩描写赏析 示例:P55-P59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表现 了女画家为画好壁画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学生交流学习体会 第二板块 精彩语言赏析 示例:1、“神了!她不晕船,像老水手一样,一 点都不晕,还常常跑到前甲板,看那惊心动魄的 巨浪。”表现了女画家内心的激动和不平静。 2、“四周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 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剔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 墙像是翩跹起舞的银龙”,先写层层雪浪似大海 波涛,由于风吹雪飞,所以产生“奔腾不停”的 感觉;再写座座山丘如龙宫宝殿,由于冰山闪亮 透明,所以产生“晶莹剔透”的视觉效果;继写
条条雪墙如银龙,由于冷硬的风的猛刮劲蚀,所 以造成“翩跹起舞”的印象。这一幅幅南极冰山 雪海的瑰奇壮观图,同雕塑般仁立的女画家融为 体,构成了人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妙景致 拟人、反问的运用,以及记叙、描写、抒情、议 论的综合运用,都使文章或生动形象,或情满行 间,或深化中心,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三板块问题讨论 1、你认为文中所指的“南极精神”是一种什么精 2、你是如何理解壁画中三个太阳的含义 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作业:女画家来到南极后曾将一个漂流瓶投进大 海。请你展开想象,以这个情节为开头创作一个 故事 附有关南极的资料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陆:周围被 片茫茫的海洋所包围,距离最近的南美洲950千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最温暖的 沿海地区平均温度-17C-20C左右,最寒冷的内 陆地区平均温度-30C-55C左右。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大陆、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河流最少的大陆
5 条条雪墙如银龙,由于冷硬的风的猛刮劲蚀,所 以造成“翩跹起舞”的印象。这一幅幅南极冰山 雪海的瑰奇壮观图,同雕塑般仁立的女画家融为 一体,构成了人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妙景致。 拟人、反问的运用,以及记叙、描写、抒情、议 论的综合运用,都使文章或生动形象,或情满行 间,或深化中心,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第三板块 问题讨论 1、 你认为文中所指的“南极精神”是一种什么精 神? 2、你是如何理解壁画中三个太阳的含义 的? 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作业:女画家来到南极后曾将一个漂流瓶投进大 海。请你展开想象,以这个情节为开头创作一个 故事。 附有关南极的资料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陆:周围被一 片茫茫的海洋所包围,距离最近的南美洲 950 千 米。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最温暖的 沿海地区平均温度-17C—20C 左右,最寒冷的内 陆地区平均温度-30C—55C 左右。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风最大的大陆、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河流最少的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