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7届高三质量检测第三次考试语文 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 文字。 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 世界其他 文化的标志之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 表之 ,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 代书法家精 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一个对自己 文化都不敬畏 的民族何谈自尊。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 交往、奏事不 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 不仅成为人们 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 如其人”“书 为心画 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 辉煌,正是中 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20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 法渐渐 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 人不要说写 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过去,古人入私 塾读书,识 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 兴起之后,中 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 字归于中文,吟 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 中文的,往 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 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 的人来 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是经历 了上个世纪
河北省 2017 届高三质量检测第三次考试语文 本试卷分第 1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 150 分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书法:彰显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书法与绘画、音乐等纯艺术门类不同,它不仅仅是艺术,因为书法首先是中国的 文字。 文字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母体和载体,独一无二的书法无疑是中国文化区别于 世界其他 文化的标志之一。 我们对传统的文化、传统的书法要有敬畏之心。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 表之 一,就是我们自古沿用下来的书法。中国的书法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历 代书法家精 神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人智慧的“舍利子”。一个对自己 文化都不敬畏 的民族何谈自尊。回顾历史,作为文字的书法,是完全实用性的,是人们生活、 交往、奏事不 可缺少的;但作为艺术,中国古代书家追求法度,追求书卷气、文人气,使书法 不仅成为人们 用来记叙和表述思想的实际手段,更用书法来体现文人的才情和学养,所谓“字 如其人”“书 为心画”。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 辉煌,正是中 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从 20 世纪初西方的钢笔进入中国以来近半个世纪,硬笔代替了毛笔,使中国书 法渐渐 不再具有实用性。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随着电脑的高度发展和普及,这一代年轻 人不要说写 毛笔字了,甚至即将远离硬笔,进入一个无纸无笔的键盘时代。过去,古人入私 塾读书,识 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体。但是,在现代教育 兴起之后,中 国文字的整体性和书卷气的传统被拆解:文字、音韵、书法,成为不同专业;文 字归于中文,吟 诵归于表演,而书法归于美术。识字作为必修课,书法却成为选修课。而今研究 中文的,往 往不了解书法;美术学院学书法的,并未开设文字、音韵的课程。 可见,书法传统在代际绵延中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书法之“法”对于使用毛笔 的人来 说,越来越隔膜,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书法的认识也越来越混乱。尤其是经历 了上个世纪
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 与批评的标 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 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 中国文 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 必须要不断 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点滴积累, 耳濡目染、薪火 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 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 课。弘 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保障所 在。在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中青 年书法家需 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 法艺术,呼 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 1.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为艺术,书法同绘画、音乐等纯艺术不同,它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 化的标志 B.中国文字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史,它是中国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 贵的文化 遗产 C.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也是中 国文化的魅 力所在 D.书法艺术不仅是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体现了文人的才 情和学养。 2.下列对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 B.现代教育将文字、音韵、书法分割成不同的专业,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C.20世纪战乱与运动割裂了书法传统的传承,造成了今天书法艺术标准的泛化 甚至是 丧失。 D.现代人对于书法不能从小培养、不能坚持,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书法艺术。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书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传承书法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全体公民 都要肩负起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
的战乱与运动,书法传统的脉被人为地割裂了,直接造成了今天书法创作、鉴赏 与批评的标 准不断地泛化甚至是丧失。 书法不仅是写字,其深层所蕴含的,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方式,是 中国文 化的一个重要标杆。文化不能遗传和移植,也不能复制和再生,必须从小培养, 必须要不断 坚持,少则几年、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是一辈子。孜孜不倦、点滴积累, 耳濡目染、薪火 相传,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丢失。 汉字对中国文化来说,是母体,是源头,是根本。书法应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 课。弘 扬传统书法事业,正是弘扬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因素,也是“文化安全”的保障所 在。在中华民 族传统文化重新被呼唤,中华民族精神重新被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中青 年书法家需 要不断努力补上传统文化的精深课程,同时发挥自身的影响力,用生命凝结的书 法艺术,呼 唤出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全力肩负起我们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 1.下列关于书法艺术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艺术,书法同绘画、音乐等纯艺术不同,它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 化的标志 之一。 B.中国文字具有五千年的发展史,它是中国历代书法家精神的结晶,是我国宝 贵的文化 遗产。 C.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书法艺术延续了近三千年的辉煌,也是中 国文化的魅 力所在。 D.书法艺术不仅是人们用来记叙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体现了文人的才 情和学养。 2.下列对书法艺术渐趋衰落的原因的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古人入私塾读书,识字、吟诵、书写三者是合而为一的,是一个不可分拆的整 体。 B.现代教育将文字、音韵、书法分割成不同的专业,阻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C.20 世纪战乱与运动割裂了书法传统的传承,造成了今天书法艺术标准的泛化 甚至是 丧失。 D.现代人对于书法不能从小培养、不能坚持,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书法艺术。 .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书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修课,传承书法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全体公民 都要肩负起应该承担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
B.古代入私塾读书,往往将识字、吟诵、书写合而为一,而现代教育却将其分 割开来,书法 成为选修课。很多人往往不了解书法。 C.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 方式,要想 薪火相传,必须从小培养、不断坚持。 D.书法作为自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我们应该 对其有敬 畏之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 容体魁梧, 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夏人三万骑薄城, 战竞日不 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 clip image002延都监数帅兵深 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 clip image002[1兀 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 亦不为少 累迁西上阁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迁东上 阁门使、副都 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 总管。入辞, 神宗谕之日:“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达顿首谢日:“臣 得凭威灵灭贼, 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计然后进者, 达日:“彼战已 危,讵忍为自全计。”下令敢言安营者斩。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 蛮惊溃,即定 广源。师次富良江,蛮 clip image002[2]斗舸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日: “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 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以 主帅得罪而独蒙 赏,乞同责,不听。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 指挥使。以训阅 精整,除一子阁门袛候。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立, 迁为使,徙节 武信。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日毅敏。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 每燕见,未尝 不从容。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日:“莫如爱。”帝日:“威克厥爱可乎?” 达日:“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 (选自《宋史·燕达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B.古代入私塾读书,往往将识字、吟诵、书写合而为一,而现代教育却将其分 割开来,书法 成为选修课。很多人往往不了解书法。 C.书法不仅是写字,还有更深层的蕴含,它是中国古人认知世界的一种睿智的 方式,要想 薪火相传,必须从小培养、不断坚持。 D.书法作为自古以来延续下来的中华文明和中国艺术独特性的代表,我们应该 对其有敬 畏之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 容体魁梧, 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夏人三万骑薄城, 战竞日不 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 clip_image002 延都监数帅兵深 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 clip_image002[1]兀 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 亦不为少, 累迁西上阁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迁东上 阁门使、副都 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 总管。入辞, 神宗谕之日:“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达顿首谢日:“臣 得凭威灵灭贼, 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计然后进者, 达日:“彼战已 危,讵忍为自全计。”下令敢言安营者斩。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 蛮惊溃,即定 广源。师次富良江,蛮 clip_image002[2]斗舸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日: “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 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以 主帅得罪而独蒙 赏,乞同责,不听。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 指挥使。以训阅 精整,除一子阁门祗候。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立, 迁为使,徙节 武信。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日毅敏。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 每燕见,未尝 不从容。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日:“莫如爱。”帝日:“威克厥爱可乎?” 达日:“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 (选自《宋史·燕达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擢clip_ Image002[3]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 clip_ Image02[4]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 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B.擢clip_ Image02[5]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 clip_ Image02[6]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 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C.擢clip_ Image002[7]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 clip_ Image002[8]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 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D.擢clip_ Image02[9]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 clip_ Image002[10]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 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老,指年纪大的人,与此不同的是,“长者”往往指有德行的人。 B.累迁,又称迁累,指多次升迁官职,“迁”的含义与“授、拜、除”相同。 C.顿首,指叩头,是古时候的九拜之一,以头叩地即起而不停留 D.燕见,指古代帝王闲暇时召见或接见臣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达素喜行伍,英武挺拔。他自幼喜爱军事游戏,与同辈的孩子玩耍,将他们 编排成军 阵行列;长大以后,体格健壮,擅长骑射。 B.燕迭英勇善战,作风顽强。夏人来犯,他率兵出击,多次凯旋;I兀失守 燕达援助遭遇 伏击,孤军与敌人作战,但活下来的士卒也不少。 C.燕达顾全大局,仁义谦逊。前锋遇敌苦战,他不顾部下反对,亲自率兵救援 主帅获罪, 他甘愿同受责罚,没有独自接受恩赐 D.燕达文武兼修,用兵以爱。燕达征战之余,爱好读书;神宗曾经询问他用兵 的要领,他主 张以爱为先,博得了神宗的赞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神宗谕之日:“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5分) (2)达默计日:“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乌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8.赏析作者在颔联中表现音乐带给听者感受的主要艺术手法。(5分) 9.颈联“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 赏析。(6分)
A.擢 clip_image002[3]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 clip_image002[4]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 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B.擢 clip_image002[5]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 clip_image002[6]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 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C.擢 clip_image002[7]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 clip_image002[8]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 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D.擢 clip_image002[9]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 clip_image002[10]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 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长老,指年纪大的人,与此不同的是,“长者”往往指有德行的人。 B.累迁,又称迁累,指多次升迁官职,“迁”的含义与“授、拜、除”相同。 C.顿首,指叩头,是古时候的九拜之一,以头叩地即起而不停留。 D.燕见,指古代帝王闲暇时召见或接见臣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燕达素喜行伍,英武挺拔。他自幼喜爱军事游戏,与同辈的孩子玩耍,将他们 编排成军 阵行列;长大以后,体格健壮,擅长骑射。 B.燕迭英勇善战,作风顽强。夏人来犯,他率兵出击,多次凯旋;I 兀失守, 燕达援助遭遇 伏击,孤军与敌人作战,但活下来的士卒也不少。 C.燕达顾全大局,仁义谦逊。前锋遇敌苦战,他不顾部下反对,亲自率兵救援; 主帅获罪, 他甘愿同受责罚,没有独自接受恩赐。 D.燕达文武兼修,用兵以爱。燕达征战之余,爱好读书;神宗曾经询问他用兵 的要领,他主 张以爱为先,博得了神宗的赞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神宗谕之日:“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5 分) (2)达默计日:“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乌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8.赏析作者在颔联中表现音乐带给听者感受的主要艺术手法。(5 分) 9.颈联“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 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出师表》中“ 两句表明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 庐之前无意于功名利禄。 (2)《劝学>中用“”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 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行为没有过错的境地 (3)《离骚》中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和当时的众人分别比作鹰和一般鸟类, 从而表达 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的句子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谭其骧自传 我的经历很简单,可以说就是读书和教书 我在大学第一年读的是社会系,第二年读的是中文系,第三年头两个星期读的是 外 文系,到第三个星期才转入历史系,转了三次系才定下来。转了外文系又转历史 系,当时 不少人都不以我这样做为然。但事实证明我这样做是做对了。我这个人形象思维 能力 很差,而逻辑思维能力却比较强,所以搞文学是肯定成不了器的,学历史并且侧 重于搞考 证就相当合适。这一点我是通过数十年来的实践,深有自知之明的。 但是一旦认定了一个方向之后,就该锲而不舍,终身以之,切不可见异思迁,看 到哪 门走运了,行时了,又去改行搞哪一行。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地名繁多,沿革复杂。杨守敬根据历史文献,详加考 证,分朝 代绘成地图,对历史地理学的确是一大贡献。我于一九五七年初回到上海,作较 长期的规 划,进行<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纂工作。在有关单位的配合协助下,原定计划 在一九六七年 可以完成编稿。但由于受时代的影响,编图工作也就全部陷于停顿。三年之后才 恢复了绘 图工作,又搞了四五年,至一九七四年,《中国历史地图集》内部本八册始告编 成 这部八巨册的地图集,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主,吸取了迄今已发表的考古研究成果, 收 录了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自商周至清代全部可考的县级和县级以上的行政 单位 边区不设政区地带的部族分布和其他各种地区名、居民点,还包括主要的河流、 湖泊、山 脉、山峰、运河、长城、关隘和海岸线、岛屿等。除中原王朝外,还包括了各兄 弟民族在边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出师表》中“ ,_ ___ ”两句表明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 庐之前无意于功名利禄。 (2)《劝学>中用“___ 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 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行为没有过错的境地。 (3)《离骚》中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和当时的众人分别比作鹰和一般鸟类, 从而表达 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的句子是“ ___ _ ,_ 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谭其骧自传 我的经历很简单,可以说就是读书和教书。 我在大学第一年读的是社会系,第二年读的是中文系,第三年头两个星期读的是 外 文系,到第三个星期才转入历史系,转了三次系才定下来。转了外文系又转历史 系,当时 不少人都不以我这样做为然。但事实证明我这样做是做对了。我这个人形象思维 能力 很差,而逻辑思维能力却比较强,所以搞文学是肯定成不了器的,学历史并且侧 重于搞考 证就相当合适。这一点我是通过数十年来的实践,深有自知之明的。 但是一旦认定了一个方向之后,就该锲而不舍,终身以之,切不可见异思迁,看 到哪 一门走运了,行时了,又去改行搞哪一行。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地名繁多,沿革复杂。杨守敬根据历史文献,详加考 证,分朝 代绘成地图,对历史地理学的确是一大贡献。我于一九五七年初回到上海,作较 长期的规 划,进行<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纂工作。在有关单位的配合协助下,原定计划 在一九六七年 可以完成编稿。但由于受时代的影响,编图工作也就全部陷于停顿。三年之后才 恢复了绘 图工作,又搞了四五年,至一九七四年,《中国历史地图集》内部本八册始告编 成。 这部八巨册的地图集,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主,吸取了迄今已发表的考古研究成果, 收 录了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自商周至清代全部可考的县级和县级以上的行政 单位, 边区不设政区地带的部族分布和其他各种地区名、居民点,还包括主要的河流、 湖泊、山 脉、山峰、运河、长城、关隘和海岸线、岛屿等。除中原王朝外,还包括了各兄 弟民族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