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例:《中英南京条约》是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在英军炮口的威逼下,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城下之 盟。(中华书局《中华成语词典》87) 误例: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双方经过长达20个月的九轮磋商之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中 国考试》72页2002-4、5合期) 109.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误例:陈先生幼时家贫,无力上学,常蹲在教室窗下听课,老师发现后,深受感动,便让他 登堂入室,成为最年轻的学生。(《2002科利华高考冲刺试题语文》96) 误例:昨天晚上,那小偷可真够猖狂,李大伯一家在客厅看电视,他竟然登堂入室,把几个 房间里的首饰和现金一扫而光。(2005三十八套14) 110.激浊扬清:比喻发扬一切好的,清除一切坏的。 误例:这个时期,学校评比了一批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召开了表彰大会,真正做到了激浊 扬清。(《金版专辑》72) 111.高屋建瓴:瓴,盛水的瓶子。在高高的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比喻居高临下,不 可阻挡的形势 112.字正腔圆:形容演唱或说话发音清楚正确 正例:他学戏不到半年,唱起来已经是字正腔圆 误例:他最近看到一本郭小川的诗集,展读之后,感到诗写得很美,真可以称得上字正腔圆 (《2001浙江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 113.毫发不爽:毫发,细微的头发。爽,差错。一点点微小的差错也没有。形容非常精确或 准确。 正例:这个化学实验我们做了两次,结果与老师说的完全相同,可以说毫发不爽 误例: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该赶快吃点预防感冒的药。(《语文之友》 3+X专题训练五) 114.绘声绘色(绘影绘声):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误例: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任志鸿《高考优化设 计语文》111) 115.流连忘返:流连不止,舍不得离去。 正例: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任志鸿《高 考优化设计语文》111) 116.不可思议(想象和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指思想言语达不到的境界,含有神秘奥妙 的意思。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正例:在他们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秦牧《土地》) 误例:这位只有高小文化的草包经理,交往面竟这么广,接触层次竟这么高,真让谢秋芳不 可思议。(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1) 117.闻过(过失)则(就)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感到高兴。 正例:作为领导,更加应该闻过则喜,知错必改。(中华书局《成语词典》) 误例: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商量,他闻过则喜,不然他绘跟你翻脸。(任志鸿 《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1) 118.闻风(消息)而动: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正例:中国红十字会救助灾民的信息公布之后,各地群众闻风而动,几天之内,就收到了不 计其数的款项和物资。(中华书局《成语词典》) 119.闻风丧胆(吓破了胆子):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极端恐惧 正例:在各路大军无比的威力下,敌人闻风丧胆,四处溃逃。(景盛《在成都外围围歼战中》) 120.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新鲜稀罕。 11
11 正例:《中英南京条约》是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在英军炮口的威逼下,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城下之 盟。(中华书局《中华成语词典》87) 误例: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双方经过长达 20 个月的九轮磋商之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中 国考试》72 页 2002-4、5 合期) 109.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 误例:陈先生幼时家贫,无力上学,常蹲在教室窗下听课,老师发现后,深受感动,便让他 登堂入室,成为最年轻的学生。(《2002 科利华高考冲刺试题 语文》96) 误例:昨天晚上,那小偷可真够猖狂,李大伯一家在客厅看电视,他竟然登堂入室,把几个 房间里的首饰和现金一扫而光。(2005 三十八套 14) 110. 激浊扬清:比喻发扬一切好的,清除一切坏的。 误例:这个时期,学校评比了一批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召开了表彰大会,真正做到了激浊 扬清。(《金版专辑》72) 111. 高屋建瓴:瓴,盛水的瓶子。在高高的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比喻居高临下,不 可阻挡的形势。 112. 字正腔圆:形容演唱或说话发音清楚正确。 正例:他学戏不到半年,唱起来已经是字正腔圆。 误例:他最近看到一本郭小川的诗集,展读之后,感到诗写得很美,真可以称得上字正腔圆。 (《2001 浙江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 113. 毫发不爽:毫发,细微的头发。爽,差错。一点点微小的差错也没有。形容非常精确或 准确。 正例:这个化学实验我们做了两次,结果与老师说的完全相同,可以说毫发不爽。 误例:小王今天淋了雨,周身湿透,毫发不爽,应该赶快吃点预防感冒的药。(《语文之友》 3+X 专题训练五) 114. 绘声绘色(绘影绘声):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误例: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任志鸿《高考优化设 计语文》111) 115. 流连忘返:流连不止,舍不得离去。 正例: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陶醉,令人流连忘返。(任志鸿《高 考优化设计语文》111) 116. 不可思议(想象和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指思想言语达不到的境界,含有神秘奥妙 的意思。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正例:在他们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秦牧《土地》) 误例:这位只有高小文化的草包经理,交往面竟这么广,接触层次竟这么高,真让谢秋芳不 可思议。(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1) 117. 闻过(过失)则(就)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就感到高兴。 正例:作为领导,更加应该闻过则喜,知错必改。(中华书局《成语词典》) 误例:这个人很要面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商量,他闻过则喜,不然他绘跟你翻脸。(任志鸿 《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1) 118. 闻风(消息)而动: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正例:中国红十字会救助灾民的信息公布之后,各地群众闻风而动,几天之内,就收到了不 计其数的款项和物资。(中华书局《成语词典》) 119. 闻风丧胆(吓破了胆子):听到一点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对某种力量极端恐惧。 正例:在各路大军无比的威力下,敌人闻风丧胆,四处溃逃。(景盛《在成都外围围歼战中》) 120. 闻所未闻: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新鲜稀罕
正例:今天的《中国青年报》登载了一则闻所未闻的事情。(自创) 121.信(随意)手拈(用两个手指捏住)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 不必多寻思,就能写出来。 正例:鲁建军从来不为现在的格式所拘泥,只是从内容出发,信手拈来,无不合于战斗的要 求,成为他努力倡导的精悍绝伦的杂文。(唐韬《海山论集》) 误例:他是学雷峰的老模范了,十几年来,光在路边信手拈来的螺丝钉就有三大筐。(任志鸿 《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2) 122.如丧考(父亲死后)妣(母亲死后):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贬义) 正例:淮海战役后,南京门户洞开,蒋介石急得如丧考妣。(中华书局《成语词典》111) 误例: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 123.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和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正例:《警察与赞美诗》结尾别出心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任志鸿《高考优化 设计语文》112) 误例:124.参差不齐:长短不齐。 正例:这些树不是一个时候栽的,长得高高低低,参差不齐。(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 37) 误例:矮桩水稻成熟期参差不齐,不宜用机器统一收割。(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2) 125.见异(不同的)思迁(改变):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意思。指意志不坚定 喜爱不专 正例:小李认识到炊事工作同样是革命的需要,自己应该安心工作,不能见异思迁,非要到 工地上去不可。(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138) 误例:他填报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 文》112) 126.叹为(以为)观(看)止(够):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正例:刀具表演赛中,一位青年的神刀手以普通车工一半的时间迅速加工完一个工件,令人 叹为观止。(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272) 误例1:千佛山地面上的奇石处处皆是,“人头马面石”、“母子石”叹为观止 误例2:近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卖官鬻爵的丑恶行径死灰复燃,出现了一起又一起的卖官鬻 案,卖官者的胆量和伎俩较之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人叹为观止 127.置(放)之度(考虑)外: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褒义) 正例:我这两年来早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郭沫若《司马迁发愤》) 误例: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任志鸿 《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2) 误例:你应该虚心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决不能对善意的批评置之度外。(倪宝元《成语辨析》 第345页1979-10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置若罔闻 128.赏心(使心情畅快)悦目(看了舒服):看到美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正例: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 目。(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138) 误例:大自然的赏心悦目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 112) 129.同心(思想)同德(信念):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正例: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商务印书馆《汉语 成语小词典》138)
12 正例:今天的《中国青年报》登载了一则闻所未闻的事情。(自创) 121. 信(随意)手拈(用两个手指捏住)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 不必多寻思,就能写出来。 正例:鲁建军从来不为现在的格式所拘泥,只是从内容出发,信手拈来,无不合于战斗的要 求,成为他努力倡导的精悍绝伦的杂文。(唐韬《海山论集》) 误例:他是学雷峰的老模范了,十几年来,光在路边信手拈来的螺丝钉就有三大筐。(任志鸿 《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2) 122. 如丧考(父亲死后)妣(母亲死后):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贬义) 正例:淮海战役后,南京门户洞开,蒋介石急得如丧考妣。(中华书局《成语词典》111) 误例: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 123. 别出心裁:另有一种构思和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正例:《警察与赞美诗》结尾别出心裁,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任志鸿《高考优化 设计语文》112) 误例:124. 参差不齐:长短不齐。 正例:这些树不是一个时候栽的,长得高高低低,参差不齐。(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 37) 误例:矮桩水稻成熟期参差不齐,不宜用机器统一收割。(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2) 125. 见异(不同的)思迁(改变):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意思。指意志不坚定, 喜爱不专一。 正例:小李认识到炊事工作同样是革命的需要,自己应该安心工作,不能见异思迁,非要到 工地上去不可。(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138) 误例:他填报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 文》112) 126. 叹为(以为)观(看)止(够):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正例:刀具表演赛中,一位青年的神刀手以普通车工一半的时间迅速加工完一个工件,令人 叹为观止。(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272) 误例 1:千佛山地面上的奇石处处皆是,“人头马面石”、“母子石”叹为观止。 误例 2:近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卖官鬻爵的丑恶行径死灰复燃,出现了一起又一起的卖官鬻 案,卖官者的胆量和伎俩较之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让人叹为观止。 127. 置(放)之度(考虑)外: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褒义) 正例:我这两年来早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郭沫若《司马迁发愤》) 误例: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任志鸿 《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2) 误例:你应该虚心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决不能对善意的批评置之度外。(倪宝元《成语辨析》 第 345 页 1979-10 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置若罔闻。 128. 赏心(使心情畅快)悦目(看了舒服):看到美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正例: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 目。(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138) 误例:大自然的赏心悦目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 112) 129. 同心(思想)同德(信念):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正例: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商务印书馆《汉语 成语小词典》138)
误例:她出狱后,仍然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130.一挥而就(完成):一动笔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 正例:其实我也有过一挥而就的时候。我在二十几岁写文章写得快,写得多,也不留底稿。(巴 金《读我的散文》) 误例: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伟大的事业,要靠全国人民长时期地艰苦奋斗,不可能一挥而就。(任 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3) 131.未(无)可厚(过分)非(责备):说话做事虽然有缺点,但是还有可取之处,不应该 过分责备,应予谅解。 正例:老何家庭困难,利用业余时间摆摊补贴家用,未可厚非,用不着说三道四。(中华书局 《成语词典》619) 误例:凡属个人爱好、兴趣,只要不损害他人与公共立意,就未可厚非,无论它是怎样的与 众不同。(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3) 132.无可非议(批评指责):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 正例1:模仿,在刚踏上习作初步的阶梯时,是无可非议而且有时还是必不可免的,甚至必需 的,有益的。(臧克家《我的诗生活》) 正例2:广大群众要求科学普及读物不仅内容正确健康,而且形式生动活泼,这是无可非议的。 (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302) 误例:正当全家生活得称心如意的时候,四十八岁的父亲暴病身亡。本来生老病死是常有的 事,无可非议。(《成语的运用》潘维桂编著中国物资出版社52) 分析修改: 133.络绎(连续不断)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正例:大街上车辆行人络绎不绝。(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178) 误例: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任 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9) 134.发人深省:能启发人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 正例:老支书话虽不多,但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78) 误例:这出戏反映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具有发人深省的思想力量和艺术感染力。(任志鸿 《高考优化设计语文》9) 135.品(评论)头论足:原来指一些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现在泛指对事多方挑剔。 正例:新生的事物,在苗芽初出的时候,往往受到一些人的品头论足,但如果它有生命力 最后就会得到人们的接受。(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204) 误例:文艺晚会结束后,评委们经过一番品头论足,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获奖的名单。(任 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9) 136.良(庄稼)莠(狗尾巴草)不齐: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 正例:你对那巡长说,难民们良莠不齐,要是发生了什么事,他这巡长担当得起吗?(茅盾 《清明前后》第四幕)(中华书局《成语词典》619) 误例: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是成绩悬殊,良莠不齐。(改为:参差不齐) (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8) 137.休(喜悦〕戚(忧愁)与共:忧愁喜悦、祸福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正例: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 斗到底。(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华书局《成语词典》 误例:在茫茫沙漠之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患难与共)才能共渡难关。(任 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8)
13 误例:她出狱后,仍然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130. 一挥而就(完成):一动笔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 正例:其实我也有过一挥而就的时候。我在二十几岁写文章写得快,写得多,也不留底稿。(巴 金《读我的散文》) 误例: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伟大的事业,要靠全国人民长时期地艰苦奋斗,不可能一挥而就。(任 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3) 131. 未(无)可厚(过分)非(责备):说话做事虽然有缺点,但是还有可取之处,不应该 过分责备,应予谅解。 正例:老何家庭困难,利用业余时间摆摊补贴家用,未可厚非,用不着说三道四。(中华书局 《成语词典》619) 误例:凡属个人爱好、兴趣,只要不损害他人与公共立意,就未可厚非,无论它是怎样的与 众不同。(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3) 132. 无可非议(批评指责):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 正例 1:模仿,在刚踏上习作初步的阶梯时,是无可非议而且有时还是必不可免的,甚至必需 的,有益的。(臧克家《我的诗生活》) 正例 2:广大群众要求科学普及读物不仅内容正确健康,而且形式生动活泼,这是无可非议的。 (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302) 误例:正当全家生活得称心如意的时候,四十八岁的父亲暴病身亡。本来生老病死是常有的 事,无可非议。(《成语的运用》潘维桂编著 中国物资出版社 52) 分析修改: 133. 络绎(连续不断)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正例:大街上车辆行人络绎不绝。(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178) 误例: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任 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9) 134. 发人深省:能启发人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 正例:老支书话虽不多,但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78) 误例:这出戏反映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具有发人深省的思想力量和艺术感染力。(任志鸿 《高考优化设计语文》9) 135. 品(评论)头论足:原来指一些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现在泛指对事多方挑剔。 正例:新生的事物,在苗芽初出的时候,往往受到一些人的品头论足,但如果它有生命力, 最后就会得到人们的接受。(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204) 误例:文艺晚会结束后,评委们经过一番品头论足,反复比较,终于确定了获奖的名单。(任 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9) 136. 良(庄稼)莠(狗尾巴草)不齐: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 正例:你对那巡长说,难民们良莠不齐,要是发生了什么事,他这巡长担当得起吗?(茅盾 《清明前后》第四幕)(中华书局《成语词典》619) 误例: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是成绩悬殊,良莠不齐。(改为:参差不齐) (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8) 137. 休(喜悦)戚(忧愁)与共:忧愁喜悦、祸福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正例: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 斗到底。(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华书局《成语词典》 666) 误例:在茫茫沙漠之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患难与共)才能共渡难关。(任 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8)
138.蛛丝马迹:从挂下来得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得所在,从马蹄子得印迹可以査出马的去向。 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多指坏事) 正例:公安人员根据现象的一些蛛丝马迹分析追踪,终于查明了造成失火的肇事者。(商务印 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396) 误例:罪犯在作案时不可能不留下或明显或不明显的蛛丝马迹。(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 139.千载(年)难逢(遇到):一千年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正例:能随科学考察队一起去北极探险,这可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中华书局《成语词 典》443) 误例: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从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任志鸿《高 考优化设计语文》112) 140.事倍功半: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正例:倘不是出于无奈,他决不会花两个人日夜兼程去搞这种事倍功半的查证。(海岩《便衣 警察》) 误例: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蹴而就。(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2) 141.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正例:写文章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要长篇大论,空话连篇。 误例:一部《水浒传》,长篇大论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公安人员根据现象的一些蛛丝马迹分析追踪,终于查明了造成失火的肇事者。(商务印书 馆《汉语成语小词典》39) 142.东山再(又一次)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隐居,以后又出来做大官。指再度出任要 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 正例:他和韩发财都在这个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里,暂时隐蔽起来,准备将来东山再起。(袁 静《伏虎记》)(中华书局《成语词典》146) 误例: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东山再起。(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 语文》113 143.面目全非:改变得失去了原来的面貌。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多含贬义) 正例:它的厄运,是在好书被有权者用相似的本子来换掉,年深月久,弄得面目全非,但我 不想在这里多说了。(鲁迅《谈所谓“大内档案”》) 误例: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搂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3) 分析:贬词褒用。修改:改为面目一新 144.天壤(地)之别:比喻差别极大。 正例:院子里总是静悄悄地,同城内的比起来,真有天壤之别,我觉得十分舒适。(中华书局 《成语词典》569) 误例:就民族矛盾和冲突而言,科索沃问题与北爱尔兰问题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而美国与北 约对二者的态度何止天壤之别。(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3) 145.亦步(走)亦趋(小步快走):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正例:那个有建树的画家会不敢坚持自己独创的画法而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中华书 局《成语词典》729) 误例:正视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的是发展自己。(任志鸿《高考优 化设计语文》65) 修改:举步维坚
14 138. 蛛丝马迹:从挂下来得蜘蛛丝可以找到蜘蛛得所在,从马蹄子得印迹可以查出马的去向。 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多指坏事) 正例:公安人员根据现象的一些蛛丝马迹分析追踪,终于查明了造成失火的肇事者。(商务印 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396) 误例:罪犯在作案时不可能不留下或明显或不明显的蛛丝马迹。(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 18) 139. 千载(年)难逢(遇到):一千年也难碰到一次,形容机会极其难得。 正例: 能随科学考察队一起去北极探险,这可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中华书局《成语词 典》443) 误例: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从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任志鸿《高 考优化设计语文》112) 140. 事倍功半: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正例:倘不是出于无奈,他决不会花两个人日夜兼程去搞这种事倍功半的查证。(海岩《便衣 警察》) 误例: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尽管是高科技工具,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可以事倍功半, 一蹴而就。(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2) 141. 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正例:写文章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要长篇大论,空话连篇。 误例:一部《水浒传》,长篇大论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 公安人员根据现象的一些蛛丝马迹分析追踪,终于查明了造成失火的肇事者。(商务印书 馆《汉语成语小词典》39) 142. 东山再(又一次)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隐居,以后又出来做大官。指再度出任要 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得势。 正例:他和韩发财都在这个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里,暂时隐蔽起来,准备将来东山再起。(袁 静《伏虎记》)(中华书局《成语词典》146) 误例: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放松,假货又会东山再起。(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 语文》113) 143. 面目全非:改变得失去了原来的面貌。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多含贬义) 正例:它的厄运,是在好书被有权者用相似的本子来换掉,年深月久,弄得面目全非,但我 不想在这里多说了。(鲁迅《谈所谓“大内档案” 》) 误例: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搂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3) 分析:贬词褒用。修改:改为面目一新。 144. 天壤(地)之别:比喻差别极大。 正例:院子里总是静悄悄地,同城内的比起来,真有天壤之别,我觉得十分舒适。(中华书局 《成语词典》569) 误例:就民族矛盾和冲突而言,科索沃问题与北爱尔兰问题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而美国与北 约对二者的态度何止天壤之别。(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3) 145. 亦步(走)亦趋(小步快走):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正例:那个有建树的画家会不敢坚持自己独创的画法而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中华书 局《成语词典》729) 误例:正视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的是发展自己。(任志鸿《高考优 化设计语文》65) 修改:举步维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