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集锦 1.无所不为一一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 正例:这帮人无所不为,简直和土匪没有两样。(中华书局《中华成语词典》622) 误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95 高考题) 修改:无坚不摧 2.首当其冲—一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者遭遇灾难。当,承受。冲,要冲。 正例:即今天晚上恐怕会发生抢劫的事情,高家是北门一带的首富,不免要首当其冲,所以 还是早早避开的好。(巴金《家》22) 误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 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95高考题) 3.屡试不爽:屡次实验都不错。爽,差错。 正例:科研小组自制的地震预测仪灵敏可靠,屡试不爽。(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177) 误例:这个实验已经进行了多次,虽屡试不爽,但他还是凭着坚强的毅力,把实验进行到底, 终于取得了成功。(《中国考试》72页2002-4、5合期) 4.想入非非(佛教的说法,指一般识力所达不到的地方)一一想象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 实际,胡思乱想。 正例:倘仅有彼此神似之处,我以为那是因为同一原书的译本,并不足异的,正不必如此神 经过敏,只因“疑心”,而竟想入非非,根据“世上偏就是这点奇怪 ”的理由,而先发 制人,诬蔑别人为“抄袭”,……(《鲁迅全集》) 误例: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 极为丰富的想象力。(95高考题) 修改:异想天开 5.应接不暇一一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来也形容来人或者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 过来。例子:图书馆里挤满了人,有还书的、有借书的,工作人员应接不暇。(世说新语-言 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6.美不胜(全部)收(接受)一一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正例:展览大厅陈列着许多新产品,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 24) 误例: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小心翼翼地前进,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美不胜收。(《2001l 年北京市崇文区高三统一练习一》) 修改:应接不暇。 7.莘莘学子—一众多学子 误例: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9 高考题) 8.不孚众望一一不符合众人的期望 误例: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他。他在世界杯预选赛中果然不负众望,多次破门得分 分析修改:不负众望。 9.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误例: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 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98高考题 10.处心积虑—一—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 正例:可是国民党内的反人民集团却处心积虑地要破坏和消灭解放区的军队。(毛泽东《论联 合政府》)
1 成语集锦 1.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贬义) 正例:这帮人无所不为,简直和土匪没有两样。(中华书局《中华成语词典》622) 误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95 高考题) 修改:无坚不摧。 2.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者遭遇灾难。当,承受。冲,要冲。 正例:即今天晚上恐怕会发生抢劫的事情,高家是北门一带的首富,不免要首当其冲,所以 还是早早避开的好。(巴金《家》22) 误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 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95 高考题) 3. 屡试不爽:屡次实验都不错。爽,差错。 正例:科研小组自制的地震预测仪灵敏可靠,屡试不爽。(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177) 误例:这个实验已经进行了多次,虽屡试不爽,但他还是凭着坚强的毅力,把实验进行到底, 终于取得了成功。(《中国考试》72 页 2002-4、5 合期) 4. 想入非非(佛教的说法,指一般识力所达不到的地方)——想象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 实际,胡思乱想。 正例:倘仅有彼此神似之处,我以为那是因为同一原书的译本,并不足异的,正不必如此神 经过敏,只因“疑心”,而竟想入非非,根据“世上偏就是这点奇怪,……”的理由,而先发 制人,诬蔑别人为“抄袭”,……(《鲁迅全集》) 误例: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 极为丰富的想象力。(95 高考题) 修改:异想天开。 5. 应接不暇——指一路上风景优美,看不过来。后来也形容来人或者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 过来。例子:图书馆里挤满了人,有还书的、有借书的,工作人员应接不暇。(世说新语-言 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6. 美不胜(全部)收(接受)——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正例:展览大厅陈列着许多新产品,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 24) 误例: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小心翼翼地前进,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美不胜收。(《2001 年北京市崇文区高三统一练习一》) 修改:应接不暇。 7. 莘莘学子——众多学子。 误例: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97 高考题) 8. 不孚众望——不符合众人的期望。 误例:在球迷的呼吁下,教练使用了他。他在世界杯预选赛中果然不负众望,多次破门得分。 分析修改:不负众望。 9.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误例: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 其他甲 B 球队望其项背。(98 高考题) 10.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 正例:可是国民党内的反人民集团却处心积虑地要破坏和消灭解放区的军队。(毛泽东《论联 合政府》)
正例:明天是校长赐宴,陪客又有我,他们处心积虑,一定要我去和银行家扳谈,苦哉苦哉! (《鲁迅全集》) 误例: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 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98高考题) 修改:千方百计地盘算。 11.火中取栗—一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吃苦,却没有得到一点好处。 正例:李虎臣诡计多端,又命令许旅打头阵,替他“火中取栗”。(李健彤《刘志丹》) 误例: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 说倒正好是火中取栗。(98高考题) 误例: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2004 普高招生试题全国卷1》) 12.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形容期望的殷切或对某件事的实现。 误例: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 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98高考题) 13.殚精竭虑一一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正例: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 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99高考题) 14.美轮(高大状)美奂(众多状)一一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误例: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任务形象栩栩如 生、美轮美奂。(99高考题) 15.炙手可热—一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正例:所以当章士钊炙手可热之际,《大同晚报》曾称他们为“东吉祥派的正人君子”,虽然 他们那时并没有开什么“公理”会。(鲁迅《“公理”的把戏》) 误例: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望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 手可热的商品。(99高考题) 16.一劳永逸—一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误例: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 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99高考题) 17.汗牛(用牛运书,牛累得出汗充栋)充栋(堆满了屋子)一一形容书籍极多 正例:生活书店所出版的书籍更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 误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 充栋。(2000高考题) 18.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正例:这三首中的无论哪一首,虽只寥寥二十字,但将市民的见解,对于革命政府的关系 对于革命者的感情,却己经写得淋漓尽致。(鲁迅《三闲集·太平歌诀》) 误例:这篇文章把敌人的反动论点驳得淋漓尽致。(《成语辨正》北京出版社张拱贵1883-4第 版166页) 分析:对象是文章或说话。强调透彻。与语境“驳”不符。修改:体无完肤, 19.洗心(清除坏思想)革面(改变旧面貌)一一比喻彻底悔改。 正例:除非它真能放弃传统意识,完全洗心革面,重新做起。(闻一多《神话与诗》) 正例:《政府公报》上,是天天看见党人脱党饿广告,说是先前为友人所拉,误入该党,现在 自知迷谬,从此脱离,要洗心革面的做好人了。(《鲁迅全集》) 误例: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2000高考题
2 正例:明天是校长赐宴,陪客又有我,他们处心积虑,一定要我去和银行家扳谈,苦哉苦哉! (《鲁迅全集》) 误例: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 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98 高考题) 修改:千方百计地盘算。 11. 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吃苦,却没有得到一点好处。 正例:李虎臣诡计多端,又命令许旅打头阵,替他“火中取栗”。( 李健彤《刘志丹》) 误例: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 说倒正好是火中取栗。(98 高考题) 误例: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2004 普高招生试题全国卷 1》) 12.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形容期望的殷切或对某件事的实现。 误例: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 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98 高考题) 13.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正例: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 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99 高考题) 14. 美轮(高大状)美奂(众多状)——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误例: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任务形象栩栩如 生、美轮美奂。(99 高考题) 15.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正例:所以当章士钊炙手可热之际,《大同晚报》曾称他们为“东吉祥派的正人君子”,虽然 他们那时并没有开什么“公理”会。(鲁迅《“公理”的把戏》) 误例: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望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 手可热的商品。(99 高考题) 16.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 误例: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 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99 高考题) 17. 汗牛(用牛运书,牛累得出汗充栋)充栋(堆满了屋子)——形容书籍极多。 正例:生活书店所出版的书籍更是汗牛充栋,不可胜数。 误例:.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 充栋。(2000 高考题) 18.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正例:这三首中的无论哪一首,虽只寥寥二十字,但将市民的见解,对于革命政府的关系, 对于革命者的感情,却已经写得淋漓尽致。(鲁迅《三闲集·太平歌诀》) 误例:这篇文章把敌人的反动论点驳得淋漓尽致。(《成语辨正》北京出版社张拱贵 1883-4 第 一版 166 页) 分析:对象是文章或说话。强调透彻。与语境“驳”不符。修改:体无完肤。 19. 洗心(清除坏思想)革面(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正例:除非它真能放弃传统意识,完全洗心革面,重新做起。(闻一多《神话与诗》) 正例:《政府公报》上,是天天看见党人脱党饿广告,说是先前为友人所拉,误入该党,现在 自知迷谬,从此脱离,要洗心革面的做好人了。(《鲁迅全集》) 误例: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2000 高考题)
20.左右逢(遇到)源(水源 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正例:她善于交际,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从不得罪人。(中华书局《中华成语词典》814) 误例: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 已。(2000高考题) 修改:。 21.不可开交(结束):没法解脱。(只用于否定) 正例:他这几天正忙得不可开交,以后再找他吧。(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24) 误例: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 22.身临其境: 正例:但这不过是一个大意,此外的事,倘非身临其境,实在有些说不清。(鲁迅《记“发薪”》) 误例:只要你身临其境为我想想,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这样责难我了。(倪宝元《成语辨 析续编》第317页1986-4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设身处地 23.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者法则。 正例:“书本上讲的也有不足为训的。” 误例:这点小错误还算不上什么,不足为训,您不要老记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 (《高考语文专题教程》33页) 修改:不必大惊小怪。 24.异曲同工:不同的做法收到了同样的效果 误例:他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虽然题材不同,发表的时间不同,但异曲同工,在评论界引起 很大反响。 误例:三十年前,他学建筑,我学法律,如今我们异曲同工,为开发地区经济贡献力量。(《教 与学整体设计》91) 修改:殊途同归。 25.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否定句或反问句) 正例:但这是我们对于原来是敌对阶级的人们所强迫地施行的,和我们对于革命人民内部的 自我教育,不能相提并论。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正例:仅仅就这一点,我就要说,严赵两大师,实有虎狗之差,不能相提并论的。(《鲁迅全 集》) 正例:今之论者,常将“打死老虎”与“打落水狗”相提并论,以为都近于卑怯。(《鲁迅全 集》) 误例:曹雪芹笔下的黛玉和宝钗两位姑娘,常常被人们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加以评论。 26.等量齐观:同等看待 正例:书贾也象别的商人一样,惟利是图:他的出版或发议论的“动机”,谁也知道他“不纯 洁”,决不至于和大学教授的来等量齐观。(《鲁迅全集》) 误例: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但我父亲并不像有的人那样重男轻女,他对我们兄弟姐妹等量齐 观,毫无偏向。(倪宝元《成语辨析》第51页1979-10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一视同仁 27.狗尾续貂:把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后面。 误例:本文五、六段之间原先衔接得非常顺畅,修改者却在中间硬塞进了两个所谓的过渡句, 这样一来,反而给人以狗尾续貂之感 28.蓬荜生辉:蓬门荜户,形容穷人的家。使贫家增添光辉 误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
3 20. 左右逢(遇到)源(水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正例:她善于交际,八面玲珑,左右逢源,从不得罪人。(中华书局《中华成语词典》814) 误例: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 已。(2000 高考题) 修改:。 21. 不可开交(结束):没法解脱。(只用于否定) 正例:他这几天正忙得不可开交,以后再找他吧。(商务印书馆《汉语成语小词典》24) 误例: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 1) 22. 身临其境: 正例:但这不过是一个大意,此外的事,倘非身临其境,实在有些说不清。(鲁迅《记“发薪”》) 误例:只要你身临其境为我想想,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这样责难我了。(倪宝元《成语辨 析续编》第 317 页 1986-4 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设身处地。 23.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者法则。 正例:“书本上讲的也有不足为训的。” 误例:这点小错误还算不上什么,不足为训,您不要老记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 (《高考语文专题教程》33 页) 修改:不必大惊小怪。 24. 异曲同工:不同的做法收到了同样的效果。 误例:他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虽然题材不同,发表的时间不同,但异曲同工,在评论界引起 很大反响。 误例:三十年前,他学建筑,我学法律,如今我们异曲同工,为开发地区经济贡献力量。(《教 与学整体设计》91) 修改:殊途同归。 25.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者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否定句或反问句) 正例:但这是我们对于原来是敌对阶级的人们所强迫地施行的,和我们对于革命人民内部的 自我教育,不能相提并论。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正例:仅仅就这一点,我就要说,严赵两大师,实有虎狗之差,不能相提并论的。(《鲁迅全 集》) 正例:今之论者,常将“打死老虎”与“打落水狗”相提并论,以为都近于卑怯。(《鲁迅全 集》) 误例:曹雪芹笔下的黛玉和宝钗两位姑娘,常常被人们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加以评论。 26. 等量齐观:同等看待。 正例:书贾也象别的商人一样,惟利是图;他的出版或发议论的“动机”,谁也知道他“不纯 洁”,决不至于和大学教授的来等量齐观。(《鲁迅全集》) 误例:我们兄弟姐妹六个,但我父亲并不像有的人那样重男轻女,他对我们兄弟姐妹等量齐 观,毫无偏向。(倪宝元《成语辨析》第 51 页 1979-10 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一视同仁。 27. 狗尾续貂:把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后面。 误例:本文五、六段之间原先衔接得非常顺畅,修改者却在中间硬塞进了两个所谓的过渡句, 这样一来,反而给人以狗尾续貂之感。 28. 蓬荜生辉:蓬门荜户,形容穷人的家。使贫家增添光辉。 误例: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
室蓬荜生辉。(2001高考题) 29.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情,议论纷纷。现在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楚国跟晋国作 战,楚望窥探敌情,对侍臣说:‘甚嚣,且尘上矣。’意思使救国军队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 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左传》成公十六年) 30.人浮(超过)于事:人员过多,而可干事情很少。 正例: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减员、不裁官行不行?(任 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2) 正例:如今兄弟这里,人浮于事,实在用不开。(《儿女英雄传》) 31.不同凡响:比喻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多用于文艺作品。凡响:平凡的音乐。 正例:这个那里:自觉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鲁迅《摩罗诗力说》) 误例:他这个人脾气很怪,跟一般人都合不来,一举一动都不同凡响,同学们都怕跟他打交 道。(倪宝元《成语辨析续编》第38页1986-4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与众不同 32.出类拔萃:比喻聚在一起的人或者无。超出同类,高于一般。形容品德或者才能出众。 误例:小巨人姚明身高220多厘米,即使到了素有“篮球王国”之称的美国,他的身高也是 出类拔萃的。(人教社语文第六册教案第224页) 33.同日而语 正例:留学生大多数是家里有钱,或由政府派遣,为的是将来给家族或国家增光,贫穷和受 不到教育的女人怎么能同日而语。(《鲁迅全集》) 34.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像活的一样。 正例:不但所写的农民矿工以及知识阶级,皆栩栩如生,且多格言,汲之不尽,实在是新文 学中一个大炬火。(《鲁迅全集》) 误例:清清的江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好一幅美丽的栩栩如生的“春水鱼游图”。 (《文教资料》2002第二期18页) 35.休戚相关:祸福互相关联 正例:小一点,就说明中国的“民族主义文学家”根本上只同外国主子休戚相关。(《鲁迅全 集》) 误例:提高质量对任何一种产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产品的质量与广大群众的利益休 戚相关。(《2002科利华高考冲刺试题语文》2) 误例:提高师资的质量,这是很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这是和提高教学质量休戚相关的。(倪 宝元《成语辨析》第301页1979-10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息息相关。 36.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正例: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正例:他们都爱他,尊敬他,对他发生了那么深的息息相关的感情。(巴金《新声集》 误例 37.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即使人难受,又使人发笑的尴尬处境 正例:这就是说,用这些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谈 茶馆》老舍) 误例:在动物园举办的动物认养活动中,许多认提出的问题让饲养员啼笑皆非,难以回答。(《语 文之友》2002-9、10期,31页) 8.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正例: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只有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是世界的创造者。个人,个人是多 么微不足道!(杨沫《青春之歌》)
4 室蓬荜生辉。(2001 高考题) 29. 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情,议论纷纷。现在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楚国跟晋国作 战,楚望窥探敌情,对侍臣说:‘甚嚣,且尘上矣。’意思使救国军队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 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左传》成公十六年) 30. 人浮(超过)于事:人员过多,而可干事情很少。 正例:有的部门或是人浮于事,或是在其位不谋其政,这些地方不减员、不裁官行不行?(任 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112) 正例:如今兄弟这里,人浮于事,实在用不开。(《儿女英雄传》) 31. 不同凡响:比喻事物不平凡,非常出色。多用于文艺作品。凡响:平凡的音乐。 正例:这个那里:自觉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鲁迅《摩罗诗力说》) 误例:他这个人脾气很怪,跟一般人都合不来,一举一动都不同凡响,同学们都怕跟他打交 道。(倪宝元《成语辨析续编》第 38 页 1986-4 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与众不同。 32. 出类拔萃:比喻聚在一起的人或者无。超出同类,高于一般。形容品德或者才能出众。 误例:小巨人姚明身高 220 多厘米,即使到了素有“篮球王国”之称的美国,他的身高也是 出类拔萃的。(人教社语文第六册教案第 224 页) 33. 同日而语: 正例:留学生大多数是家里有钱,或由政府派遣,为的是将来给家族或国家增光,贫穷和受 不到教育的女人怎么能同日而语。(《鲁迅全集》) 34. 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像活的一样。 正例:不但所写的农民矿工以及知识阶级,皆栩栩如生,且多格言,汲之不尽,实在是新文 学中一个大炬火。(《鲁迅全集》) 误例:清清的江水中,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好一幅美丽的栩栩如生的“春水鱼游图”。 (《文教资料》2002 第二期 18 页) 35. 休戚相关:祸福互相关联。 正例:小一点,就说明中国的“民族主义文学家”根本上只同外国主子休戚相关。(《鲁迅全 集》) 误例:提高质量对任何一种产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产品的质量与广大群众的利益休 戚相关。(《2002 科利华高考冲刺试题 语文》2) 误例:提高师资的质量,这是很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这是和提高教学质量休戚相关的。(倪 宝元《成语辨析》第 301 页 1979-10 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息息相关。 36.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正例:任何人的生活都不是孤立的,都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正例:他们都爱他,尊敬他,对他发生了那么深的息息相关的感情。(巴金《新声集》) 误例: 37. 啼笑皆非: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即使人难受,又使人发笑的尴尬处境。 正例:这就是说,用这些人物怎么活着和怎么死的,来说明那些年代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谈 茶馆》老舍) 误例:在动物园举办的动物认养活动中,许多认提出的问题让饲养员啼笑皆非,难以回答。(《语 文之友》2002-9、10 期,31 页) 38. 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正例: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只有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才是世界的创造者。个人,个人是多 么微不足道!(杨沫《青春之歌》)
误例:病菌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人民的危害却非常严重。(《成语辨正》北京出版社 张拱贵1883-4第一版205页)(倪宝元《成语辨析》第257页1979-10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分析:强调价值小。语境强调细菌很小。两者不符。修改:微乎其微。 39.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止敲打战鼓,比喻事情终止或者收场。 正例 误例:对于“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偃旗息鼓了,他们可以放 下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了。(《语文之友》2002-9、10期,31页) 误例: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 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高考全国2002卷 40.混为一谈:不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正例:中国人办事和做戏太混为一谈,而别人却很切实。(《鲁迅全集》) 误例:这几幅画都是他的早期作品,自然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混为一谈了。(《2002科利华高 考冲刺试题语文》14) 41.举足轻重:一抬脚就会影响左右的轻重。比喻地位重要或者实力强大,一有举动就会影 响全局 正例:我们认为,美国发起侵越战争的时候,基辛格在美国权力机构中是个举足轻重的关键 任务,因此他必须对这场战争给越南人民带来的损失和痛苦负责。(《参考消息》02418) 误例:卡夫卡的尸体被运回布拉格的时候,那里的人们还不清楚,运回来的是一位与但丁、 莎士比亚、歌德一样举足轻重的划时代作家。(北京西城区2002年抽样测试) 42.翻云覆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杜甫诗歌)比喻反复无常或者玩弄 手段。 正例:他对于敌人决不宽容……对于翻云覆雨,毫无操守,而偏偏俨然自居的丑角,也决不 宽容!(茅盾《“宽容”之道》) 误例1:李白的例子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写豪情壮志,在盛唐诗坛上占有重 要地位。 误例2:队里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应该固定起来,不能翻云覆雨叫人捉摸不定,当然也不是说 切都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倪宝元《成语辨析》第66页1979-10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误例2修改:朝三暮四。 43.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正例:象牙雕刻的人物花鸟,生动活泼,巧夺天工。 误例:桂林山水,如诗如画,巧夺天工,怪不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44.耿耿于怀 误例:这样,张定边对北汉基业耿耿于怀、不计个人得失的性格得到很好的表现,较之原作 丰满得多了。(《成语辨正》北京出版社张拱贵1883-4第一版147页) 分析:强调忠诚。而非心里有疙瘩解不开。修改:忠心耿耿 45.未雨绸缪:比喻事前做好准备。绸缪:用绳索缠捆。 误例:领导应当在问题出现之时未雨绸缪,而不该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语文之友》 3+X专题训练五) 46.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反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c 误例:本来是自己惹的祸,却千方百计转嫁给别人,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着实令人气愤。(《会 考模拟试题精编》) 47.越俎代庖:掌管祭祀的人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一般用于比喻超
5 误例:病菌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对人民的危害却非常严重。(《成语辨正》北京出版社 张拱贵 1883-4 第一版 205 页)(倪宝元《成语辨析》第 257 页 1979-10 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 分析:强调价值小。语境强调细菌很小。两者不符。修改:微乎其微。 39. 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止敲打战鼓,比喻事情终止或者收场。 正例: 误例:对于“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偃旗息鼓了,他们可以放 下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了。(《语文之友》2002-9、10 期,31 页) 误例: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 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高考全国 2002 卷) 40. 混为一谈:不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正例:中国人办事和做戏太混为一谈,而别人却很切实。(《鲁迅全集》) 误例:这几幅画都是他的早期作品,自然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混为一谈了。(《2002 科利华高 考冲刺试题 语文》14) 41. 举足轻重:一抬脚就会影响左右的轻重。比喻地位重要或者实力强大,一有举动就会影 响全局。 正例:我们认为,美国发起侵越战争的时候,基辛格在美国权力机构中是个举足轻重的关键 任务,因此他必须对这场战争给越南人民带来的损失和痛苦负责。(《参考消息》02418) 误例:卡夫卡的尸体被运回 布拉格的时候,那里的人们还不清楚,运回来的是一位与但丁、 莎士比亚、歌德一样举足轻重的划时代作家。(北京西城区 2002 年抽样测试) 42. 翻云覆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纷纷轻薄何须数。”(杜甫诗歌)比喻反复无常或者玩弄 手段。 正例:他对于敌人决不宽容……对于翻云覆雨,毫无操守,而偏偏俨然自居的丑角,也决不 宽容!(茅盾《“宽容”之道》) 误例 1:李白的例子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写豪情壮志,在盛唐诗坛上占有重 要地位。 误例 2:队里的一些规章制度都应该固定起来,不能翻云覆雨叫人捉摸不定,当然也不是说一 切都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倪宝元《成语辨析》第 66 页 1979-10 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误例 2 修改:朝三暮四。 43.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正例:象牙雕刻的人物花鸟,生动活泼,巧夺天工。 误例:桂林山水,如诗如画,巧夺天工,怪不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44. 耿耿于怀: 误例:这样,张定边对北汉基业耿耿于怀、不计个人得失的性格得到很好的表现,较之原作 丰满得多了。(《成语辨正》北京出版社张拱贵 1883-4 第一版 147 页) 分析:强调忠诚。而非心里有疙瘩解不开。修改:忠心耿耿。 45. 未雨绸缪:比喻事前做好准备。绸缪:用绳索缠捆。 误例:领导应当在问题出现之时未雨绸缪,而不该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语文之友》 3+X 专题训练五) 46. 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反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 误例:本来是自己惹的祸,却千方百计转嫁给别人,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着实令人气愤。(《会 考模拟试题精编》) 47. 越俎代庖:掌管祭祀的人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一般用于比喻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