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自己的职务的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 误例:我们有的老师讲课,对于那些学生本来看看书稍加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也力求讲得 十分清楚透彻,这种越俎代庖的作法是不可取的。(《教与学整体设计》96) 48.罪不容诛(处死):罪恶极大,判处死刑还不足以抵偿。 正例:他拐卖妇女儿童,丧尽天良,真是罪不容诛。 误例:刘金凤罪大恶极但罪不容诛(不能判处死罪),如果留下她的话,那么听到她的忏悔声 音,世人会不会受到更大的警示呢?(《中国考试》67页2002-4、5合期) 49.势如破竹:形容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底下的都随着刀刃分开了。一一比喻节 节胜利,毫无阻碍 正例:朱仙镇大捷之后,岳家军挥师北上,势如破竹,把金军赶过了黄河。(中华书局《成语 词典》529 误例:日元贬值势如破竹,使遭受金融危机重重打击的亚洲经济雪上加霜,难以复苏。(《中 国考试》67页2002-4、5合期) 修改:一泻千里。 50.蚍蜉撼树:力量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 误例: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蚍蜉撼树。(《高考语文专题教 程》33页) 51.安步当车:慢慢地走,就当是坐车 误例: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 小时赶到了大坝。(2001高考题) 修改:徒步行走 52.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误例:他虽然已是成功人士,但仍不忘创业的艰难,始终过着箪食壶浆的生活。(《2002黑吉 辽三省三校联考语文质量检测题》) 53.焚膏继晷: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误例:欲壑难填啊,人的物质欲望是永无休止的,因此,为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那种焚膏继晷、贪图享乐的生活方式 (《高中语文》题选活页2页) 54.讳莫如深:原谓事情重大,因而隐藏不言。深:事情重 误例:生与死是人生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却是讳莫如深的话题,人 们不愿说死,更不愿讨论有关死亡的问题。(《热点重点难点28》) 弹冠相庆: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误例:建业队终于在客场战胜了对手,当球迷们弹冠相庆时,队员们已经在为下一场的拼搏 做准备了。(《语文之友》3+X专题训练五) 56.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误例:工会主席的讲话微言大义,话语虽亲切但寓意深远。(《金版专辑》61) 57.俾昼作夜:形容日夜颠倒,生活不正常。 误例:他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决不是偶然的,一年来,他勤奋刻苦,俾昼作夜,全部精力 都投入了学习。(《语文之友》3+X专题训练五) 58.不赞一辞:①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②现指一词不发,《史记·孔子世家》 “至干为春秋,笔则复,削则削,了复之徒不能赞一词” 误例:我的态度很鲜明,对**练习者的言论不赞一辞,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语文之友》 3+X专题训练五) 59.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霄,反浮动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
6 过自己的职务的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 误例:我们有的老师讲课,对于那些学生本来看看书稍加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也力求讲得 十分清楚透彻,这种越俎代庖的作法是不可取的。(《教与学整体设计》96) 48. 罪不容诛(处死):罪恶极大,判处死刑还不足以抵偿。 正例:他拐卖妇女儿童,丧尽天良,真是罪不容诛。 误例:刘金凤罪大恶极但罪不容诛(不能判处死罪),如果留下她的话,那么听到她的忏悔声 音,世人会不会受到更大的警示呢?(《中国考试》67 页 2002-4、5 合期) 49. 势如破竹:形容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底下的都随着刀刃分开了。——比喻节 节胜利,毫无阻碍。 正例:朱仙镇大捷之后,岳家军挥师北上,势如破竹,把金军赶过了黄河。(中华书局《成语 词典》529) 误例:日元贬值势如破竹,使遭受金融危机重重打击的亚洲经济雪上加霜,难以复苏。(《中 国考试》67 页 2002-4、5 合期) 修改:一泻千里。 50. 蚍蜉撼树:力量小而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 误例: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蚍蜉撼树。(《高考语文专题教 程》33 页) 51. 安步当车:慢慢地走,就当是坐车。 误例: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 小时赶到了大坝。(2001 高考题) 修改:徒步行走. 52. 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误例:他虽然已是成功人士,但仍不忘创业的艰难,始终过着箪食壶浆的生活。(《2002 黑吉 辽三省三校联考语文质量检测题》) 53. 焚膏继晷: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误例:欲壑难填啊,人的物质欲望是永无休止的,因此,为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那种焚膏继晷、贪图享乐的生活方式。 (《高中语文》题选活页 2 页) 54. 讳莫如深:原谓事情重大,因而隐藏不言。深:事情重。 误例:生与死是人生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却是讳莫如深的话题,人 们不愿说死,更不愿讨论有关死亡的问题。(《热点重点难点 28》) 55. 弹冠相庆: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误例:建业队终于在客场战胜了对手,当球迷们弹冠相庆时,队员们已经在为下一场的拼搏 做准备了。(《语文之友》3+X 专题训练五) 56. 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误例:工会主席的讲话微言大义,话语虽亲切但寓意深远。(《金版专辑》61) 57. 俾昼作夜:形容日夜颠倒,生活不正常。 误例:他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决不是偶然的,一年来,他勤奋刻苦,俾昼作夜,全部精力 都投入了学习。(《语文之友》3+X 专题训练五) 58. 不赞一辞:①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②现指一词不发,《史记·孔子世家》 “至干为春秋,笔则复,削则削,了复之徒不能赞一词” 误例:我的态度很鲜明,对***练习者的言论不赞一辞,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语文之友》 3+X 专题训练五) 59. 响遏行云:声音高入云霄,反浮动的云彩也止住了。形容歌声嘹亮
误例:广场上人们欢声雷动,口号声和欢呼声响遏行云。(《语文之友》3+X专题训练五) 60.挥洒自如:指写作诗文或书画,运用笔墨自如,不受拘束 误例:他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说话做事都挥洒自如,给人一种非常干练的印象。(《语文之友》 3+X专题训练五) 61.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删去。 误例: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教与学 整体设计》92) 修改:文理不通。 62.从长计议:慢慢儿多加商量,指不急于做出决定 误例: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 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2004普招北京卷》) 63.老气横秋:①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②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 样子 误例:想不到这几年祖父变化那么大,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耳聋眼花,老气横秋,连走路 夜很困难了。(《语文之友》3+X专题训练五) 64.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误例:40多年来,雷锋,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直为人民所铭记,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 一代人。(《金版专辑》68) 65.不遗余力:把所有的力量全部使出来。 误例: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语 文之友》3+X专题训练五) 66.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敬畏的情态。也形容畏惧又愤怒的样子。 正例 误例:几年的时间,他不但成为博士生,而且发表了几篇颇有影响力的论文,令人侧目而视。 (《语文之友》2002-9、10期,29页) 修改:刮目相看 67.相濡(沾湿)以沫(唾沫):用唾沫互相润湿。比喻人在困难处境中用微薄的力量来相互 求助。 正例: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他和妻子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中华书局《中华成语词典》) 误例: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任志鸿《高 考优化设计语文》 间不容发:比喻情势危急到极点。 误例:洪水气势汹汹地涌来,眼看大堤支持不住,在这危急关头,张平硬是带领战士们冲上 去,筑成一道间不容发的人堤。(《语文之友》3+X专题训练五) 69.不易之论: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议论。形容论断或意见正确 误例:李军从多方面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刻苦钻研和认真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 终于完成了这可称得上不易之论得改革方案得初稿。(《语文之友》3+X专题训练五) 70.不刊(改动)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正例 误例:这一期看来又得延期出版,来稿虽多,但都是不刊之论,很少能用的。(《成语辨正》 北京出版社张拱贵1883-4第一版126页) 分析:误把“刊”理解为“刊登”。改为:空发议论。 71.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误例: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高中会考导引语
7 误例:广场上人们欢声雷动,口号声和欢呼声响遏行云。(《语文之友》3+X 专题训练五) 60. 挥洒自如:指写作诗文或书画,运用笔墨自如,不受拘束。 误例:他是个精瘦的中年人,说话做事都挥洒自如,给人一种非常干练的印象。(《语文之友》 3+X 专题训练五) 61.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删去。 误例: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教与学 整体设计》92) 修改:文理不通。 62. 从长计议:慢慢儿多加商量,指不急于做出决定。 误例:这些食品是交给姐姐保管的,可她并不是一个从长计议的人,常常领着我们将下一日 的提前消耗掉,造成寅吃卯粮的局面。(《2004 普招北京卷》) 63. 老气横秋:①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②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 样子。 误例:想不到这几年祖父变化那么大,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耳聋眼花,老气横秋,连走路 夜很困难了。(《语文之友》3+X 专题训练五) 64.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误例:40 多年来,雷锋,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一直为人民所铭记,他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 一代人。(《金版专辑》68) 65. 不遗余力:把所有的力量全部使出来。 误例:为了这个新产品的问世,他可是不遗余力,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成功的喜悦。(《语 文之友》3+X 专题训练五) 66.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敬畏的情态。也形容畏惧又愤怒的样子。 正例: 误例:几年的时间,他不但成为博士生,而且发表了几篇颇有影响力的论文,令人侧目而视。 (《语文之友》2002-9、10 期,29 页) 修改:刮目相看。 67. 相濡(沾湿)以沫(唾沫):用唾沫互相润湿。比喻人在困难处境中用微薄的力量来相互 求助。 正例: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他和妻子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中华书局《中华成语词典》) 误例: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濡以沫,美满幸福。(任志鸿《高 考优化设计语文》112) 68. 间不容发:比喻情势危急到极点。 误例:洪水气势汹汹地涌来,眼看大堤支持不住,在这危急关头,张平硬是带领战士们冲上 去,,筑成一道间不容发的人堤。(《语文之友》3+X 专题训练五) 69. 不易之论: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议论。形容论断或意见正确。 误例:李军从多方面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刻苦钻研和认真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 终于完成了这可称得上不易之论得改革方案得初稿。(《语文之友》3+X 专题训练五) 70. 不刊(改动)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正例: 误例:这一期看来又得延期出版,来稿虽多,但都是不刊之论,很少能用的。(《成语辨正》 北京出版社张拱贵 1883-4 第一版 126 页) 分析:误把“刊”理解为“刊登”。改为:空发议论。 71.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误例: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高中会考导引语
文》) 72.耳提面命:《诗》“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形容教诲殷切 误例:他是我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够在工作中少犯错误 73.荡气回肠:形容文章、音乐等十分动人 误例:罪犯的罪行,使公安人员荡气回肠,他们下决心要抓住并严惩这伙暴徒。(《语文之友》 3+X专题训练五) 74.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混乱 误例: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语文之 友》3+X专题训练五) 75.唇枪舌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辞锋利。 误例:双方唇枪舌剑,争执不下。(试题研究2005年6月第23页) 76.唇红齿白:形容人容貌秀美(儿童、青少年) 77.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多含褒义) 误例:辽东有福的一代已同他们先人的命运无与伦比。(《语文之友》3+X专题训练五) 78.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误例:第二场,他发挥穿插优势,连进两球,终于力挽狂澜,为校篮球队取得第三次胜利立 下了汗马功劳。(《语文之友》3+X专题训练五) 79.亦步亦趋:《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 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误例 80.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贬义) 正例:没想到这么点小事竟然引起这样的一场轩然大波。(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小词典》329) 误例:最近微软的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了轩 然大波。(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有的认为错,有的认为对。 误例:这是考察船出航以来遇到的最恶劣的天气,海面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船体摇摆得十分 厉害。(《会考模拟试题精编》) 81.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误例:在强调环保时却对目前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失误,也表明环境 意识的启蒙迫不及待。(《教与学整体设计高考总复习85》 82.刻不容缓:毫刻地不能拖延,形势紧迫。 误例:我怀着刻不容缓的心情走向火车站,准备迎接阔别已久的亲人。(《教与学整体设计 83.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正例: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 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鲁迅《这个与那个》) 误例:人们一提起雷锋,总会称赞他是那样的大公无私,对同志春天般的温暖,对自己求全 责备。(《高中会考导引》) 误例:很少有人像秋白同志这样坦然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成语的运用》潘维 桂编著中国物资出版社89) 分析:后面不能带宾语。因为它是动宾结构。 84.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勇往只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 误例:大家推举我去和厂方交谈,我就义无反顾,而且一定据理力争,求得圆满解决。(《高 中会考导引语文》 85.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8 文》) 72. 耳提面命:《诗》“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形容教诲殷切。 误例:他是我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够在工作中少犯错误。 73. 荡气回肠:形容文章、音乐等十分动人 误例:罪犯的罪行,使公安人员荡气回肠,他们下决心要抓住并严惩这伙暴徒。(《语文之友》 3+X 专题训练五) 74. 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混乱。 误例: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语文之 友》3+X 专题训练五) 75. 唇枪舌剑:形容争辩激烈,言辞锋利。 误例:双方唇枪舌剑,争执不下。(试题研究 2005 年 6 月第 23 页) 76. 唇红齿白:形容人容貌秀美(儿童、青少年) 77. 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多含褒义) 误例:辽东有福的一代已同他们先人的命运无与伦比。(《语文之友》3+X 专题训练五) 78. 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 误例:第二场,他发挥穿插优势,连进两球,终于力挽狂澜,为校篮球队取得第三次胜利立 下了汗马功劳。(《语文之友》3+X 专题训练五) 79. 亦歩亦趋:《庄子·田子方》“夫子歩亦歩,夫子趋亦趋”: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 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误例: 80. 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贬义) 正例:没想到这么点小事竟然引起这样的一场轩然大波。(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小词典》329) 误例:最近微软的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了轩 然大波。(任志鸿《高考优化设计语文》)有的认为错,有的认为对。 误例:这是考察船出航以来遇到的最恶劣的天气,海面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船体摇摆得十分 厉害。(《会考模拟试题精编》) 81.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误例:在强调环保时却对目前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失误,也表明环境 意识的启蒙迫不及待。(《教与学整体设计高考总复习 85》 82. 刻不容缓:毫刻地不能拖延,形势紧迫。 误例:我怀着刻不容缓的心情走向火车站,准备迎接阔别已久的亲人。(《教与学整体设计》 96) 83. 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正例: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 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鲁迅《这个与那个》) 误例:人们一提起雷锋,总会称赞他是那样的大公无私,对同志春天般的温暖,对自己求全 责备。(《高中会考导引》) 误例:很少有人像秋白同志这样坦然无私,光明磊落,求全责备自己。(《成语的运用》潘维 桂编著 中国物资出版社 89) 分析:后面不能带宾语。因为它是动宾结构。 84.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勇往只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 误例:大家推举我去和厂方交谈,我就义无反顾,而且一定据理力争,求得圆满解决。(《高 中会考导引语文》 85. 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
误例:溃败的国民党官兵,一个个筚路蓝缕,狼狈不堪。(《教与学整体设计高考总复习86》 86.功败垂成: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误例:新产品的实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做好增压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任志鸿《高 考优化设计语文》38) 87.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现代汉语词典》 410) 误例:我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次对南极埃默里冰架进行科学观察,管窥蠡测,取得 系列重大突破,在国际南极科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北长号2005普高学科内综合能力测试冬 季卷语文二) 88.管中窥豹:通过竹管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身上的一块斑纹。(《世说新语方正》)比喻只 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现代 汉语词典》410) 误例:近两天我们走访了四所学校,只是管中窥豹,对全市各校推行素质教育的情况还不能 说大体掌握了。(《高考语文专题教程》33页) 89.瓜田李下:走过瓜田,人们不能拔鞋根以免被人怀疑在偷瓜:经过李树下不能整理帽子, 以免被人怀疑在偷瓜或摘李子。比喻容易招惹嫌疑的地方或场合。(以下査阅现代汉语和中华 书局成语词典) 误例:交易厅内全没有股市风云变化莫测、全神贯注、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 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试题研究2005高考模拟试题第二集》P40) 90.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好象不是人工所能创造的。 正例:这座建于北宋时期的佛塔,结构精巧,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91.邯郸学步:到邯郸学走路。比喻生硬地模仿别人的长处,结果学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来 的长处也丢掉了。 正例: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要从我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千万别邯郸学步。 误例: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走出自己的路来。(《2002科 利华高考冲刺试题语文14) 92.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个事物能够使人满足。后形容同类事物或次数很多,不能一一列 举 正例:床头上不同书籍、文件、报刊,高达三尺,古典诗词之类居多,有选集,有专集,形 形色色,不一而足。 正例:字句和音节的错误不一而足,然而从伊清脆的喉咙里发出连缀的许多声音,随意地抑 扬徐疾,也就有一种自然的美。(叶圣陶《阿凤》) 误例:解放前,他霸占一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被他逼得无家可归的不一而足。(倪宝元 《成语辨析续编》第40页1986-4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不计其数。 93.怙恶不悛:怙,依靠:悛,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正例:对于这帮怙恶不悛的罪犯,这次必须从严惩治,以平民愤。 94.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正例:对于作品,仅以事件趣味或文字趣味为中心的,实不免买椟还珠。 误例: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 协议。(《金版专辑》63 本(树根)末(树梢)倒置:颠倒了主要的和次要的东西 正例:本职工作和业余爱好两者并不矛盾,只要不是本末倒置,反倒可以互相促进。(任志鸿 《高考优化设计语文》)
9 误例:溃败的国民党官兵,一个个筚路蓝缕,狼狈不堪。(《教与学整体设计高考总复习 86》 86. 功败垂成: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误例:新产品的实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做好增压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任志鸿《高 考优化设计语文》38) 87. 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现代汉语词典》 410) 误例:我国第 19 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首次对南极埃默里冰架进行科学观察,管窥蠡测,取得一 系列重大突破,在国际南极科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北长号 2005 普高学科内综合能力测试冬 季卷语文二) 88. 管中窥豹:通过竹管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身上的一块斑纹。(《世说新语方正》)比喻只 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现代 汉语词典》410) 误例:近两天我们走访了四所学校,只是管中窥豹,对全市各校推行素质教育的情况还不能 说大体掌握了。(《高考语文专题教程》33 页) 89. 瓜田李下:走过瓜田,人们不能拔鞋根以免被人怀疑在偷瓜;经过李树下不能整理帽子, 以免被人怀疑在偷瓜或摘李子。比喻容易招惹嫌疑的地方或场合。(以下查阅现代汉语和中华 书局成语词典) 误例:交易厅内全没有股市风云变化莫测、全神贯注、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 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试题研究 2005 高考模拟试题第二集》P40) 90.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好象不是人工所能创造的。 正例:这座建于北宋时期的佛塔,结构精巧,确有鬼斧神工之妙。 91. 邯郸学步:到邯郸学走路。比喻生硬地模仿别人的长处,结果学不到家反而把自己原来 的长处也丢掉了。 正例: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要从我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千万别邯郸学步。 误例:我们应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走出自己的路来。(《2002 科 利华高考冲刺试题 语文 14) 92. 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个事物能够使人满足。后形容同类事物或次数很多,不能一一列 举。 正例:床头上不同书籍、文件、报刊,高达三尺,古典诗词之类居多,有选集,有专集,形 形色色,不一而足。 正例:字句和音节的错误不一而足,然而从伊清脆的喉咙里发出连缀的许多声音,随意地抑 扬徐疾,也就有一种自然的美。(叶圣陶《阿凤》) 误例:解放前,他霸占一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被他逼得无家可归的不一而足。(倪宝元 《成语辨析续编》第 40 页 1986-4 第一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修改:不计其数。 93. 怙恶不悛:怙,依靠;悛,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正例:对于这帮怙恶不悛的罪犯,这次必须从严惩治,以平民愤。 94.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正例:对于作品,仅以事件趣味或文字趣味为中心的,实不免买椟还珠。 误例: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 协议。(《金版专辑》63) 95. 本(树根)末(树梢)倒置:颠倒了主要的和次要的东西。 正例:本职工作和业余爱好两者并不矛盾,只要不是本末倒置,反倒可以互相促进。(任志鸿 《高考优化设计语文》)
误例:有人以为可以把音形一体的汉字改造成拼音文字,如此言论真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 (《教与学整体设计高考总复习80》 96.力透纸背:写毛笔字时,笔锋的力量透到纸的背面。形容书法遒劲有力。后来形容文章 深刻。 正例:他写的大字,笔墨酣畅,力透纸背,博得专家的好评 97.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的轻轻带过。 正例:这是一次严重的失误,你不能轻描淡写地把带过。 98.每况愈下:况,由比照而明显。现在比喻情况越来越坏。 正例:在青年文艺作者之中已经有这样的事实:第一篇写得很不错,可是第二篇第三篇就每 况愈下了。(老舍《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 误例:在北极的日子里,由于没有黑夜,我的睡眠时间每况愈下,以至于近两日长达四十个 小时不能入睡。(《文教资料》2002第二期18页) 99.朋比为奸:朋比,互相依附,互相勾结。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 正例:这些土豪劣绅如果不与官府里的人串通一气,朋比为奸,又怎能够这样胡作非为呢? 100.否极泰来 误例:有一电脑商店,推销“泰来电脑”,橱窗上赫然八个大字——“泰来电脑否极泰来”。(《教 与学整体设计第三册》) 101.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还写不完,形容罪行多 误例:在申奥期间,北京人热情高涨,信心十足,大有“志在必得”之气势,令人振奋的好 人好事罄竹难书。 误例: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以来,我们班的好人好事罄竹难书。(《成语的运用》潘维桂编著中 国物资出版社82) 02.闪烁其辞:说话稍微露出一点想法,但是不明确,也形容说话躲闪吞吐 误例: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 103.得陇望蜀:比喻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 误例:我们不能满足于这点成绩,要得陇望蜀,永远给自己定一个新目标。(《2002科利华高 考冲刺试题语文》96) 104.首鼠两端:手术,犹豫,进退两难。形容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例: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可以在意 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教与学整体设计高考总复习85》 05.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 误例:如果我们把缺点、错误掩盖起来,装作看不见,那无异于饮鸩止渴。(《2002科利华高 考冲刺试题语文》14) 分析:改为“自欺欺人”。 106.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子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 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误例:我们办事是要讲情义,但前提是不能违反原则,如果因为是老战友,就爱屋及乌,包 庇袒护,那会危害党的利益。(《热点重点难点28》) 107.差强人意:差,稍微。强,振奋。原来指稍微能够振奋人心。事情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正例 误例:虽然不少网站信誓旦旦地保证,其站点将确保在线业务中关键的私人数据不会被泄 然而事实却是差强人意。(《文教资料》2002第二期17页) 修改:非常差劲 108.城下之盟(盟约):因为敌军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的和约
10 误例:有人以为可以把音形一体的汉字改造成拼音文字,如此言论真是本末倒置,荒唐可笑。 (《教与学整体设计高考总复习 80》 96. 力透纸背:写毛笔字时,笔锋的力量透到纸的背面。形容书法遒劲有力。后来形容文章 深刻。 正例:他写的大字,笔墨酣畅,力透纸背,博得专家的好评。 97. 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的轻轻带过。 正例:这是一次严重的失误,你不能轻描淡写地把带过。 98. 每况愈下:况,由比照而明显。现在比喻情况越来越坏。 正例:在青年文艺作者之中已经有这样的事实:第一篇写得很不错,可是第二篇第三篇就每 况愈下了。(老舍《青年作家应有的修养》) 误例:在北极的日子里,由于没有黑夜,我的睡眠时间每况愈下,以至于近两日长达四十个 小时不能入睡。(《文教资料》2002 第二期 18 页) 99. 朋比为奸:朋比,互相依附,互相勾结。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 正例:这些土豪劣绅如果不与官府里的人串通一气,朋比为奸,又怎能够这样胡作非为呢? 100. 否极泰来: 误例:有一电脑商店,推销“泰来电脑”,橱窗上赫然八个大字——“泰来电脑否极泰来”。(《教 与学整体设计第三册》) 101. 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还写不完,形容罪行多。 误例:在申奥期间,北京人热情高涨,信心十足,大有“志在必得”之气势,令人振奋的好 人好事罄竹难书。 误例:开展五讲四美活动以来,我们班的好人好事罄竹难书。(《成语的运用》潘维桂编著 中 国物资出版社 82) 102. 闪烁其辞:说话稍微露出一点想法,但是不明确,也形容说话躲闪吞吐。 误例: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103. 得陇望蜀:比喻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 误例:我们不能满足于这点成绩,要得陇望蜀,永远给自己定一个新目标。(《2002 科利华高 考冲刺试题 语文》96) 104. 首鼠两端:手术,犹豫,进退两难。形容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例: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可以在意 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 (《教与学整体设计高考总复习 85》 105. 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 误例:如果我们把缺点、错误掩盖起来,装作看不见,那无异于饮鸩止渴。(《2002 科利华高 考冲刺试题 语文》14) 分析:改为“自欺欺人”。 106. 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子上的乌鸦。比喻因为喜爱一个人而 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误例:我们办事是要讲情义,但前提是不能违反原则,如果因为是老战友,就爱屋及乌,包 庇袒护,那会危害党的利益。(《热点重点难点 28》) 107. 差强人意:差,稍微。强,振奋。原来指稍微能够振奋人心。事情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正例: 误例:虽然不少网站信誓旦旦地保证,其站点将确保在线业务中关键的私人数据不会被泄露, 然而事实却是差强人意。(《文教资料》2002 第二期 17 页) 修改:非常差劲。 108. 城下之盟(盟约):因为敌军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的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