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重点高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满分110分,12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签字笔将班级、姓名、学号等填写淸楚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 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本试卷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10分 、默写及文学文化常识(12分) (一)默写(7分)(每题1分) 1、(1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 红 惯看秋月春风。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 中 (2)请写出骆宾王《在狱咏蝉》的颔联和颈联: 佩玉鸣鸾罢歌舞。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阁中帝子今何在, (4)杨炯《从军行》中描写景物的两联是: (5)宋之问的《渡汉江》 (6)《春江花月夜》默写:春江潮水连海平,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斜月沉沉臧海雾, 。不知乘月几人归 (7)沈佺期《杂诗》 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二)文学文化常识(5分)(每题1分) 2、(8)欧·亨利, 国小说家。本学期课文《 》是他的代表作。 (9)《香菱学诗》中黛玉对香菱说:“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 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 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 阮_,庾,鲍等人的 划线的人名分别 (10)《促织》一文选自 》,作者蒲松龄。 (朝代)人 (11)鲁迅所著的《 》是我国第一部小说专史。全书论述了中国古代小
上海市某重点高中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满分 110 分,120 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用钢笔或签字笔将班级、姓名、学号等填写淸楚。 2. 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题时应注意试题题 号和答题纸题号一一对应,不能错位。 3. 本试卷答题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10 分。 一、默写及文学文化常识(12 分) (一)默写(7 分)(每题 1 分) 1、(1) ,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 红。 ,惯看秋月春风。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 中。 (2)请写出骆宾王《在狱咏蝉》的颔联和颈联: , 。 , 。 (3) ,佩玉鸣鸾罢歌舞。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阁中帝子今何在, 。 (4)杨炯《从军行》中描写景物的两联是: , 。 , 。 (5)宋之问的《渡汉江》 , 。 , 。 (6)《春江花月夜》默写:春江潮水连海平, 。 , 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 。…… , 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 斜月沉沉藏海雾, 。不知乘月几人归, 。 (7)沈佺期《杂诗》 ,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 。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 。 (二)文学文化常识(5 分)(每题 1 分) 2、(8)欧·亨利, 国小说家。本学期课文《 》是他的代表作。 (9)《香菱学诗》中黛玉对香菱说:“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 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 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 阮 , 庾 , 鲍 等 人 的 一 看 。 ” 划 线 的 人 名 分 别 是 、 、 、 、 、 、 。 (10)《促织》一文选自《 》,作者蒲松龄。 (朝代)人。 (11)鲁迅所著的《 》是我国第一部小说专史。全书论述了中国古代小
说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止于 ,给中国小说的历史 作了言简意赅的总结 (12)罗贯中,名本,号 山西太原人。《三国演义》全称《 其创作是根据 (人名)的《三国志》等史料进行的文学加工。 、文言文阅读(30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3—8题(14分) 语段1 ①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 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③时村中来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成妻纳钱案上, 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④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成)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 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岀,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 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⑤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踯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 就毙。儿惧,啼告母 ⑥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 为悲,抢呼欲绝。……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 ⑦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因合纳斗盆。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敌领。少年 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 ⑧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 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兔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说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始于神话与传说,止于 ,给中国小说的历史 作了言简意赅的总结。 (12)罗贯中,名本,号 ,山西太原人。《三国演义》全称《 》, 其创作是根据 (人名)的《三国志》等史料进行的文学加工。 二、文言文阅读(30 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 3——8 题(14 分) 语段 1、 ①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 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③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成妻纳钱案上, 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④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成)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 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而.得之.。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 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⑤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踯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 就毙。儿惧,啼告母。…… ⑥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 为悲,抢呼欲绝。……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 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而.收之。…… ⑦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因合纳斗盆。…… 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 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 ⑧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 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俾.入邑庠。……
异史氏日:“天子偶用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 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 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语段2、 山市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 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 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 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夭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 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 凭或立,不一状。通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 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成妻具资诣问( (2)嘱学使俾入邑庠( (3)惟危楼一座( (4)裁如星点( 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逐而得之②以金笼进上八以亿万计 ③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而奉行者即为定例④逐而得之/喜而收之 A、①相同,②③④不相同B、②相同,①③④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③④都不同 5、《促织》一文情节曲折离奇,请根据语段1提供的每段内容,并结合课文,为空缺处拟补 上小标题:(2分) 征虫——觅虫 得虫一一失虫——化虫 一献虫一一议虫 6、请找出语段1中六个表示时间短暂的
⑨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 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 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 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语段 2、 山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 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 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 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 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 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 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3、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成妻具资诣.问( ) (2)嘱学使俾.入邑庠( ) (3)惟危.楼一座( ) (4)裁.如星点( ) 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逐而得之. ②以.金笼进上/以.亿万计 ③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④逐而.得之/喜而.收之 A、①相同,②③④不相同 B、②相同,①③④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③④都不同 5、《促织》一文情节曲折离奇,请根据语段 1 提供的每段内容,并结合课文,为空缺处拟补 上小标题:(2 分) 征虫——觅虫—— ——得虫——失虫——化虫—— ——献虫——议虫 6 、 请 找 出 语 段 1 中 六 个 表 示 时 间 短 暂 的 词: 、 、 、 、
。(2分) 7、根据语段2填写下面内容。(3分) 纵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初生阶段: (2)发展阶段 (3)高潮阶段 8、阅读语段2,使人联想到一个成语 。(1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9—13题。(16分)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 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 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日:“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 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衿下。”于是信孰视之,傀岀衿下,蒲伏。一市人 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 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 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 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 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 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日:“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日:“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 也。”何日:“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 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日 “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日:“吾为公以为将。”何日:“虽
。(2 分) 7、根据语段 2 填写下面内容。(3 分) 纵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初生阶段: (2)发展阶段: (3)高潮阶段: 8、阅读语段 2,使人联想到一个成语: 。(1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 9——13 题。(16 分)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 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 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 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 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 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 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 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 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 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 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 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 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 “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
为将,信必不留。”王日:“以为大将。”何日:“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日:“王素慢 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 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选自《史记淮 阴侯列传》) 9、与“众辱之”的“众”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孟子幼时,其舍近墓B、曾子衣敝衣以耕C、桓公犹下布衣之士D、古人贵朝闻夕死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不俗心志的一组是 )(2分) ①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 ②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③于是信孰视之,梚出椅下,蒲伏 ④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⑤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⑥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A.①③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②④⑥ 1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信孰视之,出侉下,蒲伏。 (2)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 我用,即亡。 12、请仔细阅读“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这三个小故事,说说其分别揭 示了韩信什么样的个性?(3分) 怒绝亭长 漂母饭信 胯下受辱 13、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根本原因在于 从上下文看,“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一句表现了刘邦既 的特点。(3分) 三、小说阅读(18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4-—20题。(18分) 青梅煮酒论英雄 却说董承等问马腾曰:“公欲用何人?″马腾日:“见有豫州牧刘玄德在此,何不求之?” 承曰:“此人虽系皇叔,今正依附曹操,安肯行此事耶?”腾曰:"吾观前日围场之中,曹操
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 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 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选自《史记·淮 阴侯列传》) 9、与“众辱之”的“众”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孟子幼时,其舍近.墓 B、曾子衣.敝衣以耕 C、桓公犹下.布衣之士 D、古人贵朝.闻夕死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韩信不俗心志的一组是( )(2 分) ①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 ②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③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 ④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⑤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⑥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11、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 (2)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 我用,即亡。 12、请仔细阅读“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这三个小故事,说说其分别揭 示了韩信什么样的个性?(3 分) 怒绝亭长 漂母饭信 胯下受辱 13、萧何极力向刘邦推荐韩信的根本原因在于 。 从上下文看,“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一句表现了刘邦既 又 的特点。(3 分) 三、小说阅读(18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 14——20 题。(18 分) 青梅煮酒论英雄 却说董承等问马腾曰:“公欲用何人?”马腾曰:“见有豫州牧刘玄德在此,何不求之?” 承曰:“此人虽系皇叔,今正依附曹操,安肯行此事耶?”腾曰:“吾观前日围场之中,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