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事指事,又称“象事”、“处事”。它是指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指示性符号或者由单纯的示意符号形成新字的造字法。分为独体指事、加体指事。(三)会意会意又称“象意”、它是指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意符号而产生一个新字的造字法。分为同体会意、异体会意(四)形声形声又称“象声”、“谐声”。它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结构新字,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形符表示词义类属的兼表声义的造字法。(五)转注转注是指与前四种造字法不同的文字现象。(六)假借假借又称“造字的假借”。它是指口语里有这个词,但书面上没有这个字,于是依照这个词的读音,找一个同音的字来表示它的意义。这种利用已有同音字来代替的办法,谓之“假借”。六书的假借是本无其字,永久借用的用字法。第四节古书的用字一、古今字(一)什么是古今字古今字,是指在不同时代里用来表示同一意义的不同的一对字或一组字债”,在“债务”义上,“责”与“债”是古今字的关系;表示成熟义的字本作“熟”后写成“熟”,在“成熟”义上,“敦”与“熟”就是一对古今字。(二)古今字产生的原因古今字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字记录词的任务的变化。形成古今字的原因还可细分为两种:一是为区分词的本义和引申分化义而造区别字;二是为区分词的本义和假借义而造区别字。二、通假字(一)什么是通假字通假,又称古音通假,是指古书中本有其字而不用,却临时借用音同音近字来代替的用字现象。这个本该用的字叫做本字或正字,而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就叫做借字,或径叫通假字。通假与“六书”中的假借不同,假借的特点是“本无其字,永久借用”,而6
6 (二)指事 指事,又称“象事”、“处事”。它是指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适当的指示性 符号或者由单纯的示意符号形成新字的造字法。分为独体指事、加体指事。 (三)会意 会意又称“象意”、它是指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意符号而产生一个新字 的造字法。分为同体会意、异体会意 (四)形声 形声又称“象声”、“谐声”。它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结构新字,以声 符表示词的声音,形符表示词义类属的兼表声义的造字法。 (五)转注 转注是指与前四种造字法不同的文字现象。 (六)假借 假借又称“造字的假借”。它是指口语里有这个词,但书面上没有这个字, 于是依照这个词的读音,找一个同音的字来表示它的意义。这种利用已有同音字 来代替的办法,谓之“假借”。 六书的假借是本无其字,永久借用的用字法。 第四节 古书的用字 一、 古今字 (一)什么是古今字 古今字,是指在不同时代里用来表示同一意义的不同的一对字或一组字债”, 在“债务”义上,“责”与“债”是古今字的关系;表示成熟义的字本作“孰”, 后写成“熟”,在“成熟”义上,“孰”与“熟”就是一对古今字。 (二)古今字产生的原因 古今字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字记录词的任务的变化。 形成古今字的原因还可细分为两种:一是为区分词的本义和引申分化义而造 区别字;二是为区分词的本义和假借义而造区别字。 二、 通假字 (一)什么是通假字 通假,又称古音通假,是指古书中本有其字而不用,却临时借用音同音近字 来代替的用字现象。这个本该用的字叫做本字或正字,而用来代替本字的字就叫 做借字,或径叫通假字。 通假与“六书”中的假借不同,假借的特点是“本无其字,永久借用”,而
通假的特点则是“本有其字。临时借用”。三、异体字(一)什么是异体字异体字,又称或体字,是指读音、意义用法等全同而写法不同的一对字或一组字,例如“杯一一梧一一歪”、“花一一苍”、“蚓一一”等。(二)异体字的类别异体字可分为如下几类:结构类型不同的异体字。如:“炙”与“裁”、“野”与“±”等。1.2.构字偏旁不同的异体字。如:“体”与“”“唇”与“屑”等。3.偏旁位置不同的异体字。如:4.因书体演变或书写习惯不同而形成的异体字。如:“朵”与“柔”、“汗”与“污”等。7
7 通假的特点则是“本有其字。临时借用”。 三、 异体字 (一)什么是异体字 异体字,又称或体字,是指读音、意义用法等全同而写法不同的一对字或一 组字,例如“杯——桮——盃”、“花——芲”、“蚓——螾”等。 (二)异体字的类别 异体字可分为如下几类: 1. 结构类型不同的异体字。如:“災”与“烖”、“野”与“埜”等。 2. 构字偏旁不同的异体字。如:“体”与“躰”、“唇”与“脣”等。 3. 偏旁位置不同的异体字。如: 4. 因书体演变或书写习惯不同而形成的异体字。如:“朵”与“朶”、“汙”与“污” 等
第二章词汇第一节词汇概说语音、词汇、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一、单音词占多数单音词是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在书面语中也就是一个汉字,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字就是一个词。二、单音词向复音词的发展三、一词(字)多义第二节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一、 单音词单音词有如下一些特点:1.多义性2.灵活性3.能产性二、 复音词(一)单纯复音词单纯复音词只含一个语素,组成它的每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而不表示意义,只有两个音节联系在一起时,才表示某个意义。在古代汉语中,这种词有叠音词和联绵词两类。1.叠音词: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词,前人称为“重言”或“叠字”等,现在一般把它叫做叠音词。叠音词在古代汉语中数量相当多。例如:①伐木丁丁,鸟鸣喽喽。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③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2.联绵词:由两个字联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表一意的复音单纯词叫做联绵词。又称“联绵字”、“连语”。联绵词的特点:一个语素、词形多样、相同相近的读音。(二)合成复音词合成复音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音节语素组合而成的词。古汉语中合成词一般也分为两类:复合词和派生词。复合词可分为:偏正式、联合式、动补式、动宾式、主谓式等。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的发展8
8 第二章 词汇 第一节 词汇概说 语音、词汇、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 一、单音词占多数 单音词是指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在书面语中也就是一个汉字,古代汉语以单 音词为主,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字就是一个词。 二、单音词向复音词的发展 三、一词(字)多义 第二节 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一、 单音词 单音词有如下一些特点:1.多义性 2.灵活性 3.能产性 二、 复音词 (一) 单纯复音词 单纯复音词只含一个语素,组成它的每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而不表示意义, 只有两个音节联系在一起时,才表示某个意义。在古代汉语中,这种词有叠音词 和联绵词两类。 1.叠音词:重叠两个相同音节而成的双音词,前人称为“重言”或“叠字”等, 现在一般把它叫做叠音词。叠音词在古代汉语中数量相当多。例如: ①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③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联绵词:由两个字联缀在一起,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表一意的复音单 纯词叫做联绵词。又称“联绵字”、“连语”。 联绵词的特点:一个语素、词形多样、相同相近的读音。 (二) 合成复音词 合成复音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音节语素组合而成的词。古汉语中合 成词一般也分为两类:复合词和派生词。 复合词可分为:偏正式、联合式、动补式、动宾式、主谓式等。 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古今词义的发展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基本相同(二)差异显著(三)有联系又有区别如何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1.从字形上辨析:如:姜与字犯谋,醉而载之以行,醒,以戈逐子犯。2.从出现的同义词、反义词来辨析。3.从具体的语境上来分析。4.从今词中保留的古义上来辨析。第四节词的本义与引申义词汇系统里,义项最多有三类:本义、引申义、假借义一、 词的本义(一)概念所谓词的本义就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二)本义的探求古汉语中一词多义是普遍现象,从一个词的诸多义项中确定其本义,主要有两种方法:1.分析字形2.考察文献二、 词的引申义在词的本义基础上派生、衍化出来的另外一个或几个与本义有关联的意义,叫做引申义。(一)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9
9 二、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基本相同 (二) 差异显著 (三)有联系又有区别 如何辨析古今词义的异同: 1. 从字形上辨析:如:姜与字犯谋,醉而载之以行,醒,以戈逐 子犯。 2. 从出现的同义词、反义词来辨析。 3. 从具体的语境上来分析。 4. 从今词中保留的古义上来辨析。 第四节 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词汇系统里,义项最多有三类: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一、 词的本义 (一)概念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 的最古的意义。 (二)本义的探求 古汉语中一词多义是普遍现象,从一个词的诸多义项中确定其本义,主要有 两种方法: 1. 分析字形 2. 考察文献 二、 词的引申义 在词的本义基础上派生、衍化出来的另外一个或几个与本义有关 联的意义,叫做引申义。 (一)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
1.从引申义与本义的意义关系看,可分为两类:1)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2)间接引申:是指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即在引申义的基础上文产生新的引申义2.从本义、引申义之间的形式关系而言,其结构方式有三种:(1)辐射式(2)链条式(3)综合式(三)引申义产生的途径10
10 1.从引申义与本义的意义关系看,可分为两类: ⑴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⑵间接引申:是指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即在引申义的基础上又产生新的引申义。 2.从本义、引申义之间的形式关系而言,其结构方式有三种: ⑴辐射式 ⑵链条式 ⑶综合式 (三) 引申义产生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