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天线技术 发射信号 接收信号 M 前间 y1=h1x1+h2x2+n1 s1 hiy h2y2 -x2X1 y1-8y5-h1x2+h2x1+n2 s2 h2y1-hiy2 x X2 YHX N C=Blog+SNR) 空分复用 y3=83x3+n3 =P+hzAx+h迎 S1 发射分集 X4 y4844T14 s2-2好 2020/9/3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5章 16
时间 发射信号 接收信号 h21 x1 x2 x3 x4 y1=g1 x1+n1 y2=g2 x2+n2 y3=g3 x3+n3 y4=g4 x4+n4 Y=HX + N 𝐶 = 𝐵log(1 + 𝑆𝑁𝑅) 𝐶 = log2 ෑ 𝑘=1 𝐾 1 + 𝜆𝑘𝑃𝑡 𝑁𝑡𝜎 2 … 多天线技术 −𝑥2 ∗ 𝑥1 ∗ 𝑦1 = ℎ1𝑥1 + ℎ2𝑥2 + 𝑛1 𝑦2 = −ℎ1𝑥2 ∗ + ℎ2𝑥1 ∗ + 𝑛2 𝑠1 = ℎ1 ∗𝑦1 + ℎ2𝑦2 ∗ 𝑠2 = ℎ2 ∗𝑦1 − ℎ1𝑦2 ∗ 𝑠1 = ( ℎ1 2 + ℎ2 2 )𝑥1 + ℎ1 ∗𝑛1+ℎ2𝑛2 ∗ 𝑠2 = ℎ1 2 + ℎ2 2 𝑥2 − ℎ2 ∗𝑛1+ℎ1𝑛2 ∗ 空分复用 发射分集 2020/9/3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5章 16
多天线技术 奇异值分解 X → S=VX Y=HS+N 预编码 H=CQVH ↓D=Qg U=DY =Q-1ΣT(EQVHVX+N) =X+Q-1ΣN *Y 2020/9/3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5章 17
x1 x2 x3 x4 奇异值分解 预编码 𝐇 = 𝜮𝑸𝑽𝐻 𝐗 𝐒 = 𝐕𝐗 𝐃 = 𝐐 −1𝚺 T 𝐘 = 𝐇𝐒 + 𝐍 𝐔 = 𝐃𝐘 = 𝐐 −1𝚺 𝑇 𝚺𝐐𝐕 𝐻𝐕𝐗 + 𝐍 = 𝐗 + 𝐐 −1 𝚺 𝑇𝐍 多天线技术 2020/9/3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5章 17
链路自适应技术 /956 通过发射端预测信道质量的变化,自适应地调节 发射功率、编码码率和调制阶数,保证误码率前 提下,最大化传输吞吐量 Es/No(dB) 2020/9/3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5章 18
链路自适应技术 ◼ 通过发射端预测信道质量的变化,自适应地调节 发射功率、编码码率和调制阶数,保证误码率前 提下,最大化传输吞吐量 2020/9/3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5章 18
链路自适应技术 信道编码 ■共享信道采用Tubo编码具有逼近信道容量的性能 ·迭代译码,编译码复杂度低 ■打孔技术实现可变速率编码 n 分量编码器1 Shannon bound for BPSK 交织器 孔 Shannon bound BPSK BPSK capacity 分量编码器2 0.75 Power Efficiency Pioneer: 0.2dB (2,1,31)cc with 0.5 sequential decoding ● ●(255,123)BCH codewi迪 Turbo (2.1,6)cc algebraic decoding codes Voyager ML decoding 交织器 - 0.25 Mariner: 个4) 2( ●●41,14)cwh MI-decoding (32,6)biorthogonal code 译码器1 义织器 译码器2 解交织 Galileo with optimal decoding 0 0 2 34 (,) a) 5678910 解交织 +4)-Lr E/No ldBl 送代译码器的基本结构 2020/9/3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5章 19
链路自适应技术 ◼ 信道编码 ◼ 共享信道采用Turbo编码具有逼近信道容量的性能 ◼ 迭代译码,编译码复杂度低 ◼ 打孔技术实现可变速率编码 2020/9/3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5章 19
链路自适应技术 高阶调制 ·M-QAM调制每个符号可以承载log,M个比特 。 9 .. . .. 1000 ● ● ·.· 苹 ● ● ···· .. 2020/9/3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5章 20
链路自适应技术 ◼ 高阶调制 ◼ M-QAM调制每个符号可以承载log2M个比特 1 0 10 00 11 01 2020/9/3 现代无线与移动通信系统-第5章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