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陆孝彭 1958年初秋,中央军委决定,我国要自己研究制造一种新型的喷气式强击机,强击机既 有超音速的飞行速度,又有高效能的空战、陆战、海战的战斗力,这对于年轻的中国空军来 讲,无疑是至关紧要的。为此,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亲自到沈阳参加了相关会议,最 后确定把这个任务交给陆孝彭。 带着共和国的期望,陆孝彭从沈阳来到了南昌,担任了“强-5”飞机的总设计师。 陆孝彭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系,后来赴美国留学,曾在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 工作,参与过舰载喷气机的设计。之后,他又在英国格罗斯特飞机公司担任过一种亚音速战 斗机的总体设计。1949年,陆孝彭得知新中国诞生的消息,巧妙地躲过特务的尾随,辗转新 加坡、南朝鲜等地,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以后,陆孝彭将自己的才智都贡献 给了年轻的中国航空事业。1952年,他曾在沈阳112厂第一飞机设计室担任“歼教-1”飞机 的主管设计师,在同行们的通力协作下,成功制造了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教练机。 要设计强击机,一无图纸,二缺资料,陆孝彭虽感困难重重,但多年来的科研实践使他 产生了一种习惯性的“抗难力”。陆孝彭夜以继日地翻阅着世界各国的航空资料,他认为, 随着现代化防空体系的完备,强击机应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够从敌方的雷达盲区钻过, 迅速地接近攻击目标.出其不意地对目标进行袭击,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强击机! 为了完善他的设计雏型,陆孝彭把设计室里的年轻人组织起来,他们从解剖“米格-19” 喷气式飞机入手,了解和熟悉喷气式飞机的结构、性能 在这设计过程中,谁也无法说出陆孝彭究竟有多少个彻夜未眠。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 纸,他都要亲自过目,亲自核算。几万张图纸,几万个数据都浸透了陆孝彭的汗水。有时为 了核算一个数据,他经常通宵达旦,助手们见他太辛苦,主动提出分担他的工作。但他深情 地回答:“我自己不校阅一下,总是放心不下呀!” 4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陆孝彭熬红了双眼,熬瘦了身体,但他身边的图纸却像一座座 小山一样日益增高,15000多幅飞机设计图终于完成了,那锥形的机头,加大的后掠机翼,流 线形的蜂腰机身,美观的机尾翼,活像一只腾空的银燕,跃然在纸上 和许多事物一样,“强-5”的设计既有一般喷气式战斗机的性能,又有自己的特色。在 设计过程中,陆孝彭注意吸收各国战斗机的优点,又勇于大胆创新。为了提高“强-5”的飞 行速度,他大胆地采用了跨音速面积律理论 1961年8月,随着国内局势动荡、经济条件恶化,为确保“两弹一星”等重点计划顺利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陆孝彭 1958 年初秋,中央军委决定,我国要自己研究制造一种新型的喷气式强击机,强击机既 有超音速的飞行速度,又有高效能的空战、陆战、海战的战斗力,这对于年轻的中国空军来 讲,无疑是至关紧要的。为此,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元帅亲自到沈阳参加了相关会议,最 后确定把这个任务交给陆孝彭。 带着共和国的期望,陆孝彭从沈阳来到了南昌,担任了“强-5”飞机的总设计师。 陆孝彭早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系,后来赴美国留学,曾在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 工作,参与过舰载喷气机的设计。之后,他又在英国格罗斯特飞机公司担任过一种亚音速战 斗机的总体设计。1949 年,陆孝彭得知新中国诞生的消息,巧妙地躲过特务的尾随,辗转新 加坡、南朝鲜等地,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以后,陆孝彭将自己的才智都贡献 给了年轻的中国航空事业。1952 年,他曾在沈阳 112 厂第一飞机设计室担任“歼教-1”飞机 的主管设计师,在同行们的通力协作下,成功制造了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教练机。 要设计强击机,一无图纸,二缺资料,陆孝彭虽感困难重重,但多年来的科研实践使他 产生了一种习惯性的“抗难力”。陆孝彭夜以继日地翻阅着世界各国的航空资料,他认为, 随着现代化防空体系的完备,强击机应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够从敌方的雷达盲区钻过, 迅速地接近攻击目标.出其不意地对目标进行袭击,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强击机! 为了完善他的设计雏型,陆孝彭把设计室里的年轻人组织起来,他们从解剖“米格-19” 喷气式飞机入手,了解和熟悉喷气式飞机的结构、性能。 在这设计过程中,谁也无法说出陆孝彭究竟有多少个彻夜未眠。每一个数据,每一张图 纸,他都要亲自过目,亲自核算。几万张图纸,几万个数据都浸透了陆孝彭的汗水。有时为 了核算一个数据,他经常通宵达旦,助手们见他太辛苦,主动提出分担他的工作。但他深情 地回答:“我自己不校阅一下,总是放心不下呀!” 400 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陆孝彭熬红了双眼,熬瘦了身体,但他身边的图纸却像一座座 小山一样日益增高,15000 多幅飞机设计图终于完成了,那锥形的机头,加大的后掠机翼,流 线形的蜂腰机身,美观的机尾翼,活像一只腾空的银燕,跃然在纸上。 和许多事物一样,“强-5”的设计既有一般喷气式战斗机的性能,又有自己的特色。在 设计过程中,陆孝彭注意吸收各国战斗机的优点,又勇于大胆创新。为了提高“强-5”的飞 行速度,他大胆地采用了跨音速面积律理论。 1961 年 8 月,随着国内局势动荡、经济条件恶化,为确保“两弹一星”等重点计划顺利
进行,“强-5”飞机的试制工作被责令停止。100多人的车间,仅剩下14人搞“强-5”机研 制。可陆孝彭仍痴心不改:“‘强-5′飞机我搞定了,14个人也要把‘强-5’飞机拿下来。” 陆孝彭坚持和工人、技术人员在一起,边设计、边劳动,加班加点,克服了数不清的艰难困 1962年秋,陆孝彭和他的同伴们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试制出第一架“强-5”样机。喜讯 传到北京,中央军委、国防科工委、空军司令部等立即发来了贺电贺信。 1966年6月10日,“强-5”的飞行实验开始了。随着叶剑英元帅的一声令下,机场上的 强-5”战斗机,像一只矫健的银燕,在强大气流的推动下,昂首挺胸冲向蓝天。 陆孝彭在从事飞机设计研制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编写的 《飞机总体设计(讲义)》,为南昌洪都工学院培养总体、气动设计技术人员提供了教材。1983 ,在庐山召开的全国跨音速学术讨论会上,陆孝彭发表了《论激波和极限线的关系以及二 元翼剖面表面激波生成的条件》一文,为应用查普雷金特殊解求解复杂的气动力问题开辟了 道路。 (摘编自崔玉亭《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相关链接 ①1983年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空军基地举行飞机表演。在与世界第一流的美国“F-16”战 斗机、法国的“幻影-5”战斗机等的比赛中,我国的“强-5”赢得了低空、超低空飞行和打 地靶三个项目的第一名。 (崔玉亭《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百度百科) ②洪都航空集团公司在编印的《洪都报》纪念陆孝彭的专刊中,用通栏对联赞扬他:“科 学报国百折不挠,无愧航空功臣巨擘;治学严谨淡泊名利,堪为世人一代楷模。” (百度百科)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喷气式强击机对于提升中国空军在空战、陆战、海战中的战斗力至关紧要,中央军委把研 制的设计任务交给陆孝彭,体现了中央军委对他的高度信任 B.新中国诞生后,陆孝彭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加入新 中国航空事业的建设,这反映了他热爱祖国、报效新中国建设的情怀。 C.陆孝彭通过查阅世界各国的航空资料,认为强击机能够在现代化防空体系的完备情况下出 其不意地对目标进行袭击,从而确定了“强-5”的研制目标。 陆孝彭带领他的团队克服无图纸、缺资料等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敢于创新
进行,“强-5”飞机的试制工作被责令停止。100 多人的车间,仅剩下 14 人搞“强-5”机研 制。可陆孝彭仍痴心不改:“‘强-5’飞机我搞定了,14 个人也要把‘强-5’飞机拿下来。” 陆孝彭坚持和工人、技术人员在一起,边设计、边劳动,加班加点,克服了数不清的艰难困 苦。 1962 年秋,陆孝彭和他的同伴们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试制出第一架“强-5”样机。喜讯 传到北京,中央军委、国防科工委、空军司令部等立即发来了贺电贺信。 1966 年 6 月 10 日,“强-5”的飞行实验开始了。随着叶剑英元帅的一声令下,机场上的 “强-5”战斗机,像一只矫健的银燕,在强大气流的推动下,昂首挺胸冲向蓝天。 陆孝彭在从事飞机设计研制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编写的 《飞机总体设计(讲义)》,为南昌洪都工学院培养总体、气动设计技术人员提供了教材。1983 年,在庐山召开的全国跨音速学术讨论会上,陆孝彭发表了《论激波和极限线的关系以及二 元翼剖面表面激波生成的条件》一文,为应用查普雷金特殊解求解复杂的气动力问题开辟了 道路。 (摘编自崔玉亭《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 相关链接 ①1983 年在巴基斯坦白沙瓦空军基地举行飞机表演。在与世界第一流的美国“F- 16”战 斗机、法国的“幻影-5”战斗机等的比赛中,我国的“强-5”赢得了低空、超低空飞行和打 地靶三个项目的第一名。 (崔玉亭《世界科技全景百卷书》百度百科) ②洪都航空集团公司在编印的《洪都报》纪念陆孝彭的专刊中,用通栏对联赞扬他:“科 学报国百折不挠,无愧航空功臣巨擘;治学严谨淡泊名利,堪为世人一代楷模。” (百度百科)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喷气式强击机对于提升中国空军在空战、陆战、海战中的战斗力至关紧要,中央军委把研 制的设计任务交给陆孝彭,体现了中央军委对他的高度信任。 B. 新中国诞生后,陆孝彭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历尽千辛万苦回到祖国的怀抱,加入新 中国航空事业的建设,这反映了他热爱祖国、报效新中国建设的情怀。 C. 陆孝彭通过查阅世界各国的航空资料,认为强击机能够在现代化防空体系的完备情况下出 其不意地对目标进行袭击,从而确定了“强-5”的研制目标。 D. 陆孝彭带领他的团队克服无图纸、缺资料等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艰苦奋斗,敢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