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白鹭洲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命题人:郭明元审题人:杨艺华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用0.5毫米墨色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6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夙(su)愿 歆(xin)享 戏谑(nue) 敛 声屏(bing)气 B.瓦楞(leng) 忖(cin)度 聒噪(guo) 人 烟阜(f)盛 C.嘲哳(zha) 新正( zheng) 崔嵬(wei) 锲(qi) 而不舍 D.吞噬(shi) 胳肢窝(ge) 掌舵(duo) 便 (bian)宜行事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嘻逐 歆享 穿流不息 所守或非亲,化为 狼与豺 B.静谧 錾银 闻过饰非 去紫台连溯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C.蹂躏 仓皇 笑靥如花 东船西舫悄无言 惟见江心秋月白 D.窈陷 撕杀 纨裤子弟 空闻虎旅传霄柝, 无复鸡人报晓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琢磨、引起争 论最多 的行为。 B.煤炭的确是雾霾“污染源”,但在一些大城市污染物的来源中,汽车尾气 贡献率” 在20%左右,对此,石油部门“攀比”煤炭,岂不是有“五十步笑 百步”之嫌! C.“门神”希斯洛普在日韩世界杯对阵“北欧海盗”瑞典队的比赛中技惊 座,可谓 夫当关,万夫莫开” D.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气势恢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华人奥斯卡金像奖导演李安拍摄的首部3D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上映便 得到了全球媒体、记者、新闻人的一致赞扬,被认为是一部气质独特、 规模宏大的 史诗冒险电影
江西省白鹭洲 2013-2014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命题人:郭明元 审题人:杨艺华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用 0.5 毫米墨色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6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夙(sù)愿 歆(xīn)享 戏谑(nuè) 敛 声屏(bǐng)气 B.瓦楞(léng) 忖(cǔn)度 聒噪(guō) 人 烟阜(fù)盛 C.嘲哳(zhā) 新正(zhēng) 崔嵬(wéi) 锲(qì) 而不舍 D.吞噬(shì) 胳肢窝(gē) 掌舵(duò) 便 (biàn)宜行事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嘻逐 歆享 穿流不息 所守或非亲,化为 狼与犲 B.静谧 錾银 闻过饰非 一去紫台连溯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C.蹂躏 仓皇 笑靥如花 东船西舫悄无言, 惟见江心秋月白 D.窈陷 撕杀 纨裤子弟 空闻虎旅传霄柝, 无复鸡人报晓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和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动物的游戏行为,被认为是动物行为研究中最复杂、最难以琢磨、引起争 论最多 的行为。 B.煤炭的确是雾霾“污染源”,但在一些大城市污染物的来源中,汽车尾气 “贡献率” 在 20%左右, 对此, 石油部门“攀比”煤炭,岂不是有“五十步笑 百步”之嫌! C.“门神”希斯洛普在日韩世界杯对阵“北欧海盗”瑞典队的比赛中技惊四 座,可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D.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气势恢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华人奥斯卡金像奖导演李安拍摄的首部 3D 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一上映便 得到了全球媒体、记者、新闻人的一致赞扬,被认为是一部气质独特、 规模宏大的 史诗冒险电影
B.央视记者“你幸福吗?”的随机采访,有人直言不讳“我幸福!”,有人 则调侃 道“我姓曾!”,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与追捧 C.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 顿公约》 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D.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年度人物”评选通过网络投票或邮寄, 在候选人 当中,推出观众心目中的2013年“感动中国”的代表人物。 5.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 ,眼光也没有先前 那样精神了。 ①顺着眼②乌裙③月白背心 ④脸色青黄 ⑤眼角上带些泪痕 ⑥蓝夹袄 ⑦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 血色 A.⑥③②①⑤④⑦B.⑥⑤④⑦②③①C.②⑥③④⑦①⑤ D.②③⑥①④⑦⑤ 6.下列关于名著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湘江水逝楚云飞”,是贾探春的判词。 B.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石榴裙是薛宝琴送的,最早提 到将 黛玉许给宝玉的是凤姐。 《高老头》的故事发生在1819年末至1820年初的巴黎,主人公高老头对女 付出了全部感情,最后的结局是认清女儿的面目断绝父女关系。 D.伏盖太太和伏脱冷是《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在巴黎遇到的“人生导师”。 二(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 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 颗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 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来。 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 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 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的话来说,就是 “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批者有意让 人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 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为“大荒山”。我国第 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 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 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 补天石
B.央视记者“你幸福吗?”的随机采访,有人直言不讳“我幸福!”,有人 则调侃 道“我姓曾!”,这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与追捧。 C.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 顿公约》 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 年后将会灭绝。 D.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 年年度人物”评选通过网络投票或邮寄, 在候选人 当中,推出观众心目中的 2013 年“感动中国”的代表人物。 5.填入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 ,眼光也没有先前 那样精神了。 ①顺着眼 ②乌裙 ③月白背心 ④脸色青黄 ⑤眼角上带些泪痕 ⑥蓝夹袄 ⑦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 血色 A.⑥③②①⑤④⑦ B.⑥⑤④⑦②③① C.②⑥③④⑦①⑤ D.②③⑥①④⑦⑤ 6.下列关于名著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湘江水逝楚云飞”,是贾探春的判词。 B.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石榴裙是薛宝琴送的,最早提 到将 黛玉许给宝玉的是凤姐。 C.《高老头》的故事发生在 1819 年末至 1820 年初 的巴黎,主人公高老头对女 儿 付出了全部感情,最后的结局是认清女儿的面目断绝父女关系。 D.伏盖太太和伏脱冷是《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在巴黎遇到的“人生导师”。 二(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红楼梦》的开篇神话 《红楼梦》是由一个神话故事开端的。说的是大荒山无稽崖下,有一块 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幻化为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浇灌三生石畔上的一 颗绛珠仙草,后来仙草修成女身,愿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情。因此一事,便 引出一部悲金悼玉的《红楼梦》来。 故事虽然说来荒唐无稽,但是任何神话都有其尘根俗缘。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 故事,毫无疑问也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红楼梦》中的这块顽石,到底 生于何方何地呢?作者说是本于“大荒山,无稽崖”,用脂砚斋的话来说,就是 “荒唐也,无稽也”,亦即是无可稽考之处。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和批者有意让 人处于扑朔迷离之中,它应当是真有其处的。依据相关材料揆情度理,我认为, 它应当是我国东北部的长白山。在远古时代,人们便称此为“大荒山”。我国第 一部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 肃慎,位于我国东北的东北部;不咸,蒙语即神仙的意思;不咸山,即仙山。长 白山天池之畔有一天豁峰,山峰形状奇特。山石巨大,其中最大的一块,便名曰 “补天石
“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 称它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 柱上的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 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 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 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 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 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 迹 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 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 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 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 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 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 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 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 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 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 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能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而已!并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于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空空道人之类的人 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 7.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 崖下,作 者认为大荒山应当是长白山 B.《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作者认为“神瑛”似是“神 鹰”的谐 音。神瑛侍者即清室祖先布库里雍顺。 C.《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作者认为即是长白山上的 名贵特产 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 D.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 的开篇神 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念。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大荒山即是长白石,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 荒山” 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 B.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 结着一串 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
“绛珠仙草”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它即是长白山上的名贵特产人参。人参常被 称它为“神草”或“仙草”,长着对生的绿叶,绿叶中间挺立着一株长长的花柱, 柱上的结着一串串红宝石似的珠果,颜色绛红绚丽,形状如同南国红豆,晶莹剔 透。这样看来,这个“绛珠仙草”不是人参又是什么呢? “神瑛侍者”呢?他似是“神鹰”的谐音。很早以前,满人中间流传一个神话: 有三个仙女在长白山天池里洗澡,有一只神鸟(也有称说神鹰的)噙来一颗绛红 的仙果放到最小的仙女佛库伦的衣服上,仙女吞下红果后生个男孩,便是清世祖 先布库里雍顺。因此,神鸟(或神鹰)与绛红朱果的兰因絮果,恩恩怨怨,早就 缔结在三生石畔了,曹雪芹只不过是将其巧妙地改造了一番,且完全不露一点痕 迹。 为什么曹雪芹要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来牵引出这部百年望族的兴衰史呢?曹雪 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他们为清室开创基业, 屡立卓越功勋。因此曹雪芹用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与他绵绵不绝的寻根怀 旧思恋有着直接的关系。曹雪芹生于末世,当年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 个个都是声名显赫,唯独他结庐在荒凉的西郊荒野村,穷困潦倒,怎能不产生“娲 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叹呢? 曹雪芹在一首《画中诗》中说:“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溯源应太古,堕世 又何年?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这里明明点出 这块顽石的来历,它的根源本来尊贵,详溯其源当是出自太古的大荒山(即长白 山)山巅,遥想当年是何等的荣耀,只是今日才蒙蔽尘埃,埋没于蓬蒿之中。现 虽欲返璞归真,但又不能去攀结那些豪门权贵,只能是“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而已!并与万般无奈之中,才求诸于笔墨文字,冀图得到诸如空空道人之类的人 去传述其一番历历可数的心迹罢了。 7.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女娲补天时未被采用的石头出自大荒山无稽 崖下,作 者认为大荒山应当是长白山。 B.《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神瑛侍者”,作者认为“神瑛”似是“神 鹰”的谐 音。神瑛侍者即清室祖先布库里雍顺。 C.《红楼梦》开篇神话故事中的“绛珠仙草”, 作者认为即是长白山上的 名贵特产, 被人们称为神草或仙草的人参。 D.曹雪芹先人早在明万历年间迁居沈阳附近,加入旗军正白旗。《红楼梦》 的开篇神 话故事表现了曹雪芹绵绵不绝的寻根怀旧思念。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大荒山即是长白石,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称此长白山为“大 荒山”, 长白山天池之畔有块巨大山石名为“补天石”。 B.作者认为“绛珠仙草”即人参,因为人参长着对生的绿叶,中间花柱头上 结着一串 串宝石似的珠果,与《红楼梦》描写的“绛珠仙草”很像
C.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为清室开创 基业,屡 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的慨 叹 D.满人神话中神岛(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 被曹雪 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 9.根据文章内容,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水浒传》开 头的神话 也应该是有其尘根俗缘的。 B.虽然作者在《画中诗》与《红楼梦》中都写到了“石头”,但诗中的石头 与《红楼 梦》中的补天石没有内在的联系 C.作者认为《山海经》中的不咸山即长白山,说明《山海经》中的地名有的 是少数民 族语言的音译。 D.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 族历史及 满族风情非常熟悉。 三、(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 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周荟为寿 昌浦口戍主,见而奇之,因召与语。文育对曰:“母老家贫,兄弟姊并长大,困 于赋役。”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就其母请文育养为己子,母遂与之。及荟秩 满,与文育还都,见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为立名为文育,字景德。命 兄子弘让教之书计。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之,文育不之省也, 谓弘让曰:“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庆之使荟将五百人往 新蔡悬瓠,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觉,荟与文育拒之。时贼徒甚盛, 一日中战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贼不 敢逼。及夕,各引去。文育身被九创,创愈,辞请还葬,庆之壮其节,厚加馈遗 而遣之。葬讫,会卢安兴为南江督护,启文育同行。累征俚獠,所在有功,除南 海令。安兴死后,文育与杜僧明攻广州,为高祖所败,髙祖赦之,语在《僧明传》。 后监州王劢以文育为长流,深被委任。劢被代,文育欲与劢俱下。至大庾岭, 诣卜者,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文育曰:“足钱便可, 谁望公侯。”卜人又曰:“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 其夕,宿逆旅,有贾人求与文育博,文育胜之,得银二千两。旦辞劢,劢问其故, 文育以告,劢乃遣之。髙祖在髙要,闻其还也,大喜,分麾下配焉。 (选自《陈书》,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 哀:同情
C.随同清室一同入关的八旗子弟,个个都是声名显赫,而曹雪芹为清室开创 基业,屡 立卓越功勋却穷困潦倒,所以让他产生“单单剩下一块未用” 的慨 叹。 D.满人神话中神岛(或神鹰)与绛红珠果的兰因絮果缔结在三生石畔的故事, 被曹雪 芹妙若无痕地运用到了《红楼梦》中。 9.根据文章内容,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雪芹编造的这个神话故事,是有其现实的基础的。那么,《水浒传》开 头的神话 也应该是有其尘根俗缘的。 B.虽然作者在《画中诗》与《红楼梦》中都写到了“石头”,但诗中的石头 与《红楼 梦》中的补天石没有内在的联系。 C.作者认为《山海经》中的不咸山即长白山,说明《山海经》中的地名有的 是少数民 族语言的音译。 D.作者对《红楼梦》的开篇神话中的主要事物一一作了考证,说明作者对满 族历史及 满族风情非常熟悉。 三、(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 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周荟为寿 昌浦口戍主,见而奇之,因召与语。文育对曰:“母老家贫,兄弟姊并长大,困 于赋役。”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就其母请文育养为己子,母遂与之。及荟秩 满,与文育还都,见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为立名为文育,字景德。命 兄子弘让教之书计。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之,文育不之省也, 谓弘让曰:“谁能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庆之使荟将五百人往 新蔡悬瓠,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觉,荟与文育拒之。时贼徒甚盛, 一日中战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贼不 敢逼。及夕,各引去。文育身被九创,创愈,辞请还葬,庆之壮其节,厚加馈遗 而遣之。葬讫,会卢安兴为南江督护,启文育同行。累征俚獠,所在有功,除南 海令。安兴死后,文育与杜僧明攻广州,为高祖所败,高祖赦之,语在《僧明传》。 后监州王劢以文育为长流,深被委任。劢被代,文育欲与劢俱下。至大庾岭, 诣卜者,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文育曰:“足钱便可, 谁望公侯。”卜人又曰:“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 其夕,宿逆旅,有贾人求与文育博,文育胜之,得银二千两。旦辞劢,劢问其故, 文育以告,劢乃遣之。高祖在高要,闻其还也,大喜,分麾下配焉。 (选自《陈书》,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荟哀之,乃随文育至家 哀:同情
B.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 善:与……交好 C.及夕,各引去 引:退却 D.弘让壮之 壮:使…… 雄壮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文育以告,劢乃遣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①厚加媚遗而遣之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 省乎己 C.①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①后监州王劢以文育为长流 ②作《师说》以贻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让教周文育写字和算术,但周文育不以为然,认为博取功名只要有长矛 就可以了。 弘让听后大为赞赏,于是便教周文育骑马射箭。 B.周文育本姓项,名叫猛奴,周荟见到他时认为他是个奇特的人,于是便向 自己的 母亲请求把他收为养子。后来,改姓周,名文育,学习骑射。 C.陈庆之派周荟慰劳白水蛮人,但蛮人却密谋活捉周荟送给魏,事情泄露后, 周荟和 周文育率兵抵抗。结果,周荟战死,周文育身上也多处受伤 D.王劢的职务被别人替代后,周文育和王劢一同北下,但走到大庾岭时听信 了卜人 的话而返回,受到高祖的热烈欢迎 第Ⅱ卷(表达题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之,文育不之省也。(4分) 译 文 2)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4分) 译 文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译 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
B.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 善:与……交好 C.及夕,各引去 引:退却 D.弘让壮之 壮:使…… 雄壮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文育以告,劢乃遣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①厚加赗遗而遣之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 省乎己 C.①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①后监州王劢以文育为长流 ②作《师说》以贻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弘让教周文育写字和算术,但周文育不以为然,认为博取功名只要有长矛 就可以了。 弘让听后大为赞赏,于是便教周文育骑马射箭。 B.周文育本姓项,名叫猛奴,周荟见到他时认为他是个奇特的人,于是便向 自己的 母亲请求把他收为养子。后来,改姓周,名文育,学习骑射。 C.陈庆之派周荟慰劳白水蛮人,但蛮人却密谋活捉周荟送给魏,事情泄露后, 周荟和 周文育率兵抵抗。结果,周荟战死,周文育身上也多处受伤。 D.王劢的职务被别人替代后,周文育和王劢一同北下,但走到大庾岭时听信 了卜人 的话而返回,受到高祖的热烈欢迎。 第Ⅱ卷(表达题 共 114 分) 四、(28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 分) (1)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之,文育不之省也。(4 分) 译 文: (2)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4 分) 译 文: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 分) 译 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奉济驿①重送严公②四韵 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