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通行能力表3.4.1-2一级公路一条车道设计服务水平下的最大服务交通量100设计速度(kmVh)8060三级服务水平的最大服务交通量【peu/(h·In)】1 4001 2501100四级服务水平的最大服务交通量【peu/(h·In)】1800160014503.4.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应按式(3.4.2-1)计算:C=MSF×fiv×f,×f(3.4. 2-1)式中:C.-—设计通行能力【veh/(h·In)];一设计服务水平下的最大服务交通量【pcu/(h·In)];MSFFw~交通组成修正系数按式(3.4.2-2)请算;-(3.4.2-2)Fu1 + ZP(E, -1)P一车型i的交通优占总交量的百分比;f—路侧于扰修正系数,高速公路取1.0,一级公路路侧干扰等级可按表3.14确定,路侧干扰修正系系妆可按表3.4.2选用月;一车型的车辆折算系数,按表3.4.2-2选取;Ef—驾驶人总体特征修正系数通过调查确定,通常在0.95~1.00之间。表3.4.2-1路例干扰修正系数福13路侧干扰等级50.08修正系数0.95080.900. 80装3.2-2高速公路、级公路路段车辆折算系数设计度m/h)交通康汽车代表车型[peu/h·e150120≤80≤8001.51.52.02.0800~12002. 53.0中型车RE1200~16003.04.0Le1.52.0>16002. 52.02.5≤8003.03.5800~12004.05.0大型车1 200 ~1 6004.55.06.02.5>16003.04.03.08004.05.0800~12004.55.07.0汽车列车1200~16006.07.09.03. 5>16004.56.011-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3.5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通行能力3.5.1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分合流区和交织区的通行能力应分别计算确定。3.5.2互通式立体交叉设置收费站时,其函道通行能力应根据该收费站的通行能力确定;不设收费站时,应根据匝道与被交公路连接处的平面交叉的通行能力确定。3.5.3互通式立体交叉分合流区的通行能力应根据设计速度、主线外侧两车道流量、匝道流量、变速车道长度等因素确定。3.5.4互通式立体交叉交织区的通行能力应根据设计速度、车道数、交织区构型、交织流量比和交织段长度等因素确定。3.6二级公路、三级公路通行能力3.6.1二级公路、三级公路设计服务水平下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应按表3.6.1选用。表3.6.1二级公路、三级公路设计服务水平下的最大服务交通量设计服务水平下的设计速度基准通行能力不准超车区比例r/C最大服务交通量公路技术等级(%)(km/h)(peu/h)(pcu/h)2 800<300. 6418008060 1 4000.4865030~70二级公路45040>700. 351300700400. 541300<30三级公路204001200>700.35注:表内未列出的二级、三级公路其他不准超车区比例的情况,设计服务水平下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应按表3.2.2-3选取/C计算确定。3.6.2二级公路、三级公路的设计通行能力应按式(3.6.2)计算:(3.6.2)Ca = MSF, ×fHv ×f ×f.×f式中:C一设计通行能力(veh/h);MSF--设计服务水平下的最大服务交通量(pcu/h);-fiv—-交通组成修正系数,按式(3.4.2-2)计算,式中车辆折算系数E:按表3.6.2-1取值;12
公路通行能力表3.6.2-1双车道公路路段内的车辆折算系数设计速度(km/h)汽车代表车型交通量(veh/h)608040≤4002. 02. 02. 52.02. 53. 0400~900中型车2.5900~14002.03. 02.02. 02. 5≥1400《4002.52.53.02. 5400~9003. 04.0大型车53. 57.0900~14002.53.53.5≥14002.52.53.0《4003.5400~9003.05.0汽车列车5.0900 ~14004.06.05.5≥14003.54.5—方向分布修正系数,按表3.6.2-2取值;表3.6.2-2方向分布修正系数50/5055/4560/4065/3570/30方向分布(%)修正系数1. 000.970.940.910.88f.——车道宽度、路肩宽度修正系数,按表3.6.2-3取值;表 3. 6. 2-3车道宽度、路肩宽度修正系数3.5车道宽度(m)3.03. 253.7500.51.01.52.53. 5≥4.5路肩宽度(m)修正系数0.520.561. 320.841.001. 161.48J—路侧干扰修正系数,按表3.6.2-4取值,路侧干扰等级可按表3.1.4确定。表3.6.2-4路侧干扰修正系数12345路侧干扰等级修正系数0. 950. 850. 750. 650.551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4总体设计4.1一般规定4.1.1总体设计应论证确定公路功能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4.1.2总体设计应统一协调路线路基、桥涵、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与沿线设施等各专业内、外部的系,明确相关设计界面和接息,便之成为完整的系统工程,符合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自标。4.1.3: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应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特点、条件和技术等级有所差异,应根据项目设计阶段不同而有所侧重。4.2公路功能与技术标准4.2.1应根据国家和地区路网结构与规划、地区特点、交通特性和建设目标等综合分析公路在公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证确定公路功能。4.2.2应根据公路功能,结合交通量及建设条件综合论证确定公路的技术等级。同一公路项目可根据功能和交通量变化,论证分段采用不同的技术等级。4.2.3、应根据公路功能、交通组成、车型比例,确定设计车辆。4.2.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根据公路功能、设计交通量,确定公路基本路段的车道数,车道数增加时应按双数增加。4.2.5各级公路可根据项目沿线地形、地质与自然条件变化:分段选用设计速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一设计速度的路段长度不宜过短,同一公路中不同设计速度的变化不应频繁。2不同技术等级、不同设计速度路段相互衔接的位置或地点,应选择在大型构造物、互通式立体交叉、平面交叉、沿线主要村镇节点的前后,或路侧环境条件明显变化处。14 —
总体设计4.2.6应根据路段设计速度、沿线地形、地质、环境和交通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路线平纵面、视距、超高、加宽等主要控制指标。4.2.7应根据公路技术等级、设计交通量、沿线环境和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综合确定公路路基横断面组成及宽度。4.2.8改扩建公路应采用改扩建后的公路技术标准和指标,对于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因提高设计速度可能诱发工程地质病害、增加工程造价或对环境保护、文物有不利影响时,经论证该局部路段可维持原设计速度和指标,其长度高速公路不宜大于15km,一级、二级公路不宜大于10km,但不应降低换率等级4.3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4.3.1应根据公路网规划和公路功能慧路线走廊献范凰的铁路、水路、航空、管道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助布局与规工矿企业的现状与发展规划,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等,研究确定路线起终主要控制点、路线度交叉数量、管理与服务设施配置等,确定建设规模。4.3.2应根据项目的总体建设规模、控制性工程施工条件、交通量发展需求和项目资金筹措情况等相关因繁,论证确定项自的建设方式。采用分期修建方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必须在综合分析食证的基础上作快总体设计和分期实施计划,分期修建的项目应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靠分剩用,并为后期工程的修建留有余他和创造有利条件。2在论证采用分期建设方建时,除考虑交通发展需求前项质资金条件外,还应充分考虑整个施工期内、项建设处周边环境、治线群众交通出赛、交通组织、安全等的影响。3高速公路根据路网规划、交量等因素,可采用纵向分段或按工程项目分期修建的方式。高速公路整体式路基路段,不得采翔券期分幅的建设方式;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分离式路基路段经论证可采用分期分幅的建设方式,先期建成的一幅按双向交通通行时,应按二级公路通车条件进行管理,且限制速度不应超过80km/h。4.3.3公路路基横断面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根据沿线地形、地质等条件,选用整体式路基断面形式或分离式路基断面形式。必要时,应对采用整体式与分离式路基、高低路堤、半桥半隧等路线方案进行比选论证。2在戈壁、沙漠和草原等地区,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选择宽中央分隔带、低路基、缓边坡、宽浅边沟等形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