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平原区路线布设委点。石河子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3.白热展线和回头展线的含文及优,缺点。一、名调解释(3×5=15分)4.平面交叉口减少或满天冲突点的方法。1.缓和线2.纵断面3.横净距4.选线5.果化交通5.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曲线与整曲线的组合要点。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五、计算题(共25分)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1.某公路纵断面有一变坡点,其桩号里程为K4+100,高在为290.6m,变肢点前后的纵玻分别2.平由线中国曲线的最小半径有为i=-4%,i三2%,变玻点处的整再线车径取R=5000m,试计算:(6分)和3.纵断面设计线是由组成。①整典线曲线长L、切线长T、外距E:4.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2K4+100、K4+200、K4+300的设计高程。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2,某公路设计速度V=B0Km/h,路面宽度B=7.5m,路拱模玻i=2%,Ls。=70m。有一弯道半径6.沿河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R=300m,超高率i,=8%,若取缓和曲线长度L=70m,超高采用绕路面内侧动缘旋转,渐变率p=1/150.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试分析L,取值是否满足超高过的要求?若不满足,L,应取多少?(6分)8.平面交叉口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3.某平原区二城路,加下图所示,已知交点坐标JD(40230.206,92908.941)、JD(40118.8259.平而交叉口的美型有93470.813),JD,的偏角Q=34°3248,JD,JD,的方位角A=128°3746*,根据地形条件批三种.10.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定JD,的曲线半径R,=600m,缓和曲线Lu=180m。要求JD,JD,之间设计为S型曲线。试确定JD,的三、判断、改错(20分,判断0.5分,改错1.5分)平曲线半径R和缓和曲线长度L:(13分)1.各等级公路的设计建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建良。()(注:二版路设计建度V=80Km/h,Re=250m,R=400m,Rxa电=2500m,Lw=70m)2.《公路设计规范》推荐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6V(m):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2V(m)。3.某S型曲线,平曲线1的圈曲线半径R=625m,缓和曲线长度L=100m:平曲线2的遇曲线n车径R,=500m,线和曲线长度L。=80m,则其回旋线参数A/A=1.5625.()Jnt4.某二级公路设计建度V=80Km/h,线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70m,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70m。()5.对于不网车径害道最大超高率1,的确定,连度V为设计速度,模向力系数u为最大值,().D6.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玻,不填不抢的新线。()附:平曲线有关要素计算公式7。纵玻设计中,当某一坡度的长度接近或达到《标准》规定的量大城长时,应设置继和城投,SLYaT=(R+p)g)p4:+9缓和疫的织坡应不大于3%,但其长度不受限制。()2240R24RR8。越岭线的域口选定后,路线的展线方案就已确定:过岭标高与展线方靠无关,仅影响工程数L=Ra+L, E=(R+ P)sec-RD=2T-L1802的量的大小。()9。环形交叉口。对于圆形中心岛率径的确定,是按照环道上的设计速度来确定,()10.交叉口立面设计中,路券线通常是对向行车轨连的分界线,即车行道的中心线。()四、商答题(5×5=25分)1,和曲线的作用及最小长度的考虑因素
石河子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 一、名词解释(3×5=15 分) 1.缓和曲线 2.纵断面 3.横净距 4.选线 5.渠化交通 二、填空(15 分,每空 0.5 分) 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 、 、 、 。 2.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有 、 、 。 3.纵断面设计线是由 和 组成。 4.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 、 。 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 、 、 。 6.沿河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 、 。 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 。 8.平面交叉口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 、 、 。 9.平面交叉口的类型有 、 、 、 10.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 、 、 三种。 三、判断、改错(20 分,判断 0.5 分,改错 1.5 分) 1.各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速度。 ( ) 2.《公路设计规范》推荐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 6V(m);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 长度必须大于 2V(m)。 ( ) 3.某 S 型曲线,平曲线 1 的圆曲线半径 R1=625m,缓和曲线长度 Ls1=100m;平曲线 2 的圆曲线 半径 R2=500m,缓和曲线长度 Ls2=80m,则其回旋线参数 A1/ A2=1.5625。( ) 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 V=8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 Lsmin=7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 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 70m。( ) 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 ih的确定,速度 V 为设计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最大值。( ) 6.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坡,不填不挖的折线。 ( ) 7.纵坡设计中,当某一坡度的长度接近或达到《标准》规定的最大坡长时,应设置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 3%,但其长度不受限制。 ( ) 8.越岭线的垭口选定后,路线的展线方案就已确定;过岭标高与展线方案无关,仅影响工程数 的量的大小。( ) 9.环形交叉口,对于圆形中心岛半径的确定,是按照环道上的设计速度来确定。( ) 10. 交叉口立面设计中,路脊线通常是对向行车轨迹的分界线,即车行道的中心线。( ) 四、简答题(5×5=25 分) 1. 缓和曲线的作用及最小长度的考虑因素。 2.平原区路线布设要点。 3.自然展线和回头展线的含义及优、缺点。 4.平面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 5.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要点。 五、计算题(共 25 分) 1.某公路纵断面有一变坡点,其桩号里程为 K4+100 ,高程为 290.6m,变坡点前后的纵坡分别 为 i1= -4%,i2= 2%,变坡点处的竖曲线半径取 R=5000m,试计算:(6 分) ① 竖曲线曲线长 L、切线长 T 、外距 E; ②K4+100 、K4+200 、K4+300 的设计高程。 2 . 某公路设计速度 V=80Km/h,路面宽度 B=7.5m,路拱横坡 iG=2%,Lsmin=70m。有一弯道半径 R=300m,超高率 iy=8% ,若取缓和曲线长度 LS=70m,超高采用绕路面内侧边缘旋转,渐变率 p=1/150。 试分析 LS取值是否满足超高过渡的要求?若不满足,LS应取多少?(6 分) 3.某平原区二级路,如下图所示,已知交点坐标 JD1(40230.206,92908.941)、JD2(40118.825, 93470.813),JD1的偏角α1 左=34°32′48″,JD2~ JD3的方位角 A3=128° 37′46″,根据地形条件拟 定 JD1的曲线半径 R1=600m,缓和曲线 LS1=180m。要求 JD1~ JD2之间设计为 S 型曲线。试确定 JD2的 平曲线半径 R2和缓和曲线长度 LS2 。(13 分) (注:二级路设计速度 V=80Km/h,R 极限 min =250m,R 一般 min =400m,R 不设超高 min =2500m,LSmin=70m) 左 3 A3 2 附:平曲线有关要素计算公式 R L p S 24 3 2 3 2 240R L L q s s T R p tg q 2 ) ( L R LS 180 E R P R 2 ( )sec D 2T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