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线设计中对网向询线、反向曲线、S型典线的线形设计要求。石河子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2.整曲线的最小半径成最小长度的限制因素。一、名调解释(3×5=15分)3.沿河线路线布设卖点。2.动力国数停车视距4.平均从城5.白然展线1.设计速度3.4,环行交叉口圈形中心岛车径,环道宽度的确定,考感了那类国素,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5.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整询线应避免的组合。1.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有五、计算题(共25分)三要素组成。2。道路平面线形是由1.策公路域断面有一变坡点,其桩号里程为K25+400,高程为420.00m,变城点前后的纵视距3.各绒公路应保证视距,二、三、四绒公路的视距不得小于分别为i二-5%,i=-3%,变放点处有一构造物,要参其设计标高不低于420.8m。试确定并计算:的两估,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委求有一定比例的路投保证视距(8分)4.无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①整曲线的半径R、曲线长L、切线长T: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2K24+200、K24+300、K24+500的设计高在。6.山区越岭线公路展线的方式有2.某公路设计送度V=60Km/h,路面宽度B=7.0m,路拱核玻i=2%,Ls.=50m,有一室道半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7.径R=200m,超高率i=7%,若取缓和由线长度L=50m,超高采用绕路中线旋转,渐变率p=1/175.8.平面交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试分析L取值是否满足超高过淀的要求?若不满足,L应取多少?(5分)9。渠化交通的交通岛,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3.某平原区二绒路,如下图,交点坐标JD(2880.381,5398.452),JD,(3482.431,5189.825)1O,害道超高率i的确定,速度V取,模向力系数μ取α(左)=20°40;(右)=20°30,和定R=800m,Lg=200m试确定R、Ls,要求设计为三、判断并说明理由(20分,判断0.5分,说明理由1.5分)"S”型曲线,并计算JD,各主点柱桩号。1。公路等级的确定只与预测年限的交遵量有关。()(平原区二饭路:v=B0km/h,R_般m=400m,R#mm=250m,Lsm=70m)2.圈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一般情况下均可采用。()3.汽车转时受到的横向力,可以衡量不同重量的汽车在害道上的稳定程度。()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6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50m,则不论年曲线半径的大JD2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50m。()JMI.5.对于不同车径弯道最大超高率1,的确定,遵度V为实际行驶逸度,横向力系数为零,()6.各等级公路最小纵肢的规定,是从减少工程量的角度考虑,一般最小纵坡不小于3%()7.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由线与整曲线的大小应保持均街,是指平曲线与整面线的车径大小应相等。()JB38。纵断面的设计线,直披段的长度是指其水平长度:整曲线的长度是指实际典线长度,()LL94T=(R+p)8号+qp=9。越岭线路线的长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路线玻的安排,困此,越岭线的总线中,须以240R24R22路线纵断面为主导。()+LE=(R+P)sec号-RD=2T-LL=Ra1809,环形交叉口,对于环道上的车道数应是越多感好,以提高通行能力。,()四、商等题(5×5=25分)
石河子大学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3×5=15 分) 1.设计速度 2.动力因数 3.停车视距 4.平均从坡 5.自然展线 二、填空(15 分,每空 0.5 分) 1. 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有 、 、 、 。 2. 道路平面线形是由 、 、 三要素组成。 3. 各级公路应保证 视距,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不得小于 视距 的两倍。对向行驶的双车道公路要求有一定比例的路段保证 视距。 4. 无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 、 。 5. 公路选线的步骤为 、 、 。 6. 山区越岭线公路展线的方式有 、 、 。 7. 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 。 8. 平面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方法有 、 、 。 9.渠化交通的交通岛,按其作用不同可分为 、 、 、 。 10..弯道超高率 ih的确定,速度 V 取 ,横向力系数μ取 。 三、判断并说明理由(20 分,判断 0.5 分,说明理由 1.5 分) 1.公路等级的确定只与预测年限的交通量有关。 ( ) 2.圆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中的极限值,一般情况下均可采用。 ( ) 3.汽车转弯时受到的横向力,可以衡量不同重量的汽车在弯道上的稳定程度。( ) 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 V=6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 Lsmin=5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 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 50m。( ) 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 ih的确定,速度 V 为实际行驶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零。( ) 6.各等级公路最小纵坡的规定,是从减少工程量的角度考虑。一般最小纵坡不小于 3% ( ) 7.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大小应保持均衡,是指平曲线与竖曲线的 半径大小应相等。( ) 8.纵断面的设计线,直坡段的长度是指其水平长度,竖曲线的长度是指实际曲线长度。( ) 9.越岭线路线的长度和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路线纵坡的安排,因此,越岭线的选线中,须以 路线纵断面为主导。( ) 9.环形交叉口,对于环道上的车道数应是越多越好,以提高通行能力。( ) 四、简答题(5×5=25 分) 1. 路线设计中对同向曲线、反向曲线、S 型曲线的线形设计要求。 2.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或最小长度的限制因素。 3.沿河线路线布设要点。 4.环行交叉口圆形中心岛半径、环道宽度的确定,考虑了那些因素。 5.路线平、纵线形组合设计中,平、竖曲线应避免的组合。 五、计算题(共 25 分) 1.某公路纵断面有一变坡点,其桩号里程为 K25+400 ,高程为 420.00m,变坡点前后的纵坡 分别为 i1= -5%,i2= -3%,变坡点处有一构造物,要求其设计标高不低于 420.8 m。试确定并计算: (8 分) ① 竖曲线的半径 R、曲线长 L、切线长 T; ②K24+200 、K24+300 、K24+500 的设计高程。 2 . 某公路设计速度 V=60Km/h,路面宽度 B=7.0m,路拱横坡 iG=2%,Lsmin=50m。有一弯道半 径 R=200m,超高率 iy=7% ,若取缓和曲线长度 LS=50m,超高采用绕路中线旋转,渐变率 p=1/175。 试分析 LS取值是否满足超高过渡的要求?若不满足,LS应取多少?(5 分) 3. 某平原区二级路,如下图,交点坐标 1 JD(2880.381,5398.452), 2 JD(3482.431,5189.825), ( 20 40 1 左) ′, ( 20 30 1 右) ′,初定 R1 800m , LS1 200m试确定 R2、LS 2,要求设计为 “S”型曲线,并计算 1 JD 各主点桩桩号。 (平原区二级路:v=80km/h, R一般min 400m , R极限min 250m , LS min 70m ) 左 3 A3 2 右 R L p S 24 3 2 3 2 240R L L q s s T R p tg q 2 ) ( L R LS 180 E R P R 2 ( )sec D 2T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