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速公路的服务设施提供出入连接;在同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铁路、管线等相交处必须设置立体交叉;必须设置隔离设施以防止行人、车辆、牲畜等进人。2.3.2一级公路控制出入应符合下列规定:1级公路作为次要干线公路时,应实施部分控制出人。2一级公路作为集散公路时,应实施接入管理,合理控制出人口的位置、数量和形式。2.3.3采用控制出人措施时,设置隔离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1下列位置隔离设施可采用禁人棚栏绿篱等多种形式:1)控制出入路段两侧公路用地边界处:2)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场、客运汽车停靠站等设施的边界处;3)一级公路设置慢车道时,行车道同慢车道的分隔处;4)一级公路需轻制出人路段的平面交叉,自交叉处向微交公路方向延伸各150m;5)控制出入路段有特殊要求的位置2车辆、行人、性畜等不易进人的路段可不设隔离设施。3禁人栅栏端部与出人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由于地形或构造方面的原因,禁人栅栏不必连续设置的地点可作为禁人栅栏的端部,应设计成不能进出的形式。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应在禁人栅栏的适当位置设置供人员进出的出2)由于维修人口。2.3.4紧急出口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控制出人的公路,宜在能提供紧急救爱、消防医疗等条件的地点就地设置紧急出口。2紧急出口的位置应设在通视良好、与外部公路接方便的地点。3紧急出口外部相连接公路宜为三级及三级以上公路。6-
公路通行能力3公路通行能力3.1一般规定3.1.1公路设计应进行通行能方和服务水平的分析与评价,使服务水平保持协调均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速公路、级公路的路段和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道、分合流区段、交织区及收费站等设施必须进行通能育和服务评价。2、二级公路、三级公路的路段和级干线公路的音面交叉,应进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分与评价。3二级集散公路三级公路的平面美美,自进行通行能和服务水平的分析与评价。3.1.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通行能订和服务水平分析评价分方向进行,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应按双向整伴交通流进行三级及三级以上公路的座续上坡路段,应单独进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子的分析与评价3.1.3公路汽车代表车型分类应符合表3.1.观定表1.3汽车代表车型分类汽车代表车型小客车感位≤19座的客车尊载质量≤21的货车中型车座位>19座的客车和21<载质量≤71的货车大型车7t<载质量≤201的货车汽车列车载质量>20t的货车3.1.4交通量换算的标准车型应采用小客车。非汽车交通的交通量换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路上行驶的拖拉机每辆折算为4辆小客车。2被交支路车辆、路侧停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街道化程度等影响因素按路侧干扰因索计,路侧干扰等级应符合表3.1.4的规定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表3.1.4路侧干扰等级路侧干扰等级典型状况指述轻微干扰公路条件符合标准、交通状况基本正常、各类路侧十扰因素很少2较轻干扰公路设施两侧为农国、有少量自行车、行人出行或横穿公路3中等干扰公路穿过村镇或路侧偶有停车、被交支路有少最车辆出人4严重干扰公路交通流中有较多的非机动车混合行驶5非常严重干扰路侧设有集市、摊位,交通管理或交通秩序很差3.2服务水平3.2.1公路设计服务水平应根据公路功能、技术等级、地形条件等合理选用,并不低于表3.2.1的规定。承担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或路段,设计服务水平可降低一级。公路长隧道及特长隧道路段、非机动车及行人密集路段、条件受限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分合流及交织区段,设计服务水平也可降低一级。表3.2.1各级公路设计服务水平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公路技术等级三级三级四级四级服务水平3.2.2各级公路的服务水平分级与服务交通量应符合表3.2.2-1~表3.2.2-3的规定。表3.2.2-1高速公路路段服务水平分级设计速度(km/h)12010080服务水平uC值最大服务交通量最大服务交通量最大服务交通品[peu/(hIn)][pcu/ (h In)][peu/ (h. In)]730700u/C≤0.35750一二11000. 35</C≤0. 5512001150三1 500165016000.55</C≤0.751800四198018500.75<0/C≤0.902.000五22002.1000.90</C≤1.000~2000六WC>1.000~22000~2100注:D/C是在基准条件下,最大服务交通量与基准通行能力之比。基准通行能力是五级服务水平条件下对应的最大服务交通量。-8
公路通行能力表3.2.2-2一级公路路段服务水平分级设计速度(km/h)1008060服务水平n/C值最大服务交通量最大服务交通量最大服务交通量[pew (h In)][peu/(h·In)][pcu(h·In)]W/C≤0.3600550480二0.3</C≤0.51000900800三0.5</C≤0.71 40012501100四0. 7<r/C≤0. 918001 6001450五0.9<r/C≤1.02.00018001600六P/C>1.00~20000~18000 ~1 600表 3. 2. 2-3二级、三级公路路段服务水平分级设计速度(km/h)8060≤40服务延误率t/CU/CWC水平(%)速度迷度禁止超区(%)禁止超车区(%)禁止超车区(%)(km/h)(km/h)30 ~70<30≥70<3030~70≥70<3030 ~70≥70 ≤35≥760.150.130. 12>580.150. 130. 110.140. 120. 10二≤50≥720. 270.240.22≥560.260.220. 200.250.190. 15三≤65≥670.400. 340.310.380.32≥540. 280.370. 250. 20叫≤80580.600. 640. 57≥480.580.480. 430. 540.420. 35hi≤90≥481. 001.001.00≥401. 001.001.001.001.001.00六>90<48<40-注:延误率为车头时距小于或等于5*的车辆数占总交通量的百分比。3.3设计小时交通量3.3.1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也可根据当地公路小时交通量的变化特征,采用年第20~40位小时之间最为经济合理时位的交通量。3.3.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DDHV)应按式(3.3.2)计算:DDHV=AADT×D×K(3. 3. 2)式中:DDHV一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veh/h);AADT-预测年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veh/d);D方向不均勾系数(%),宜取50%~60%,也可根据当地交通量观测资料确定;-9-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K一一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为选定时位的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3.3.3二级公路、三级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DHV)应按式(3.3.3)计算:(3.3.3)DHY=AADTXK-设计小时交通量(veh/h);式中:DHV一AADT-—预测年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veh/d);K-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为选定时位的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3.3.4新建公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可参照公路功能、交通量、地区气候、地形等条件相似的公路观测数据确定,缺乏观测数据地区可参照表3.3.4取值。改扩建公路的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宜结合既有公路的观测数据综合确定。各地区的设计小时交通量素数73.3.4西北中南西南华北办浙、户地区豫、湘、滇、黔、陕、甘、青、京、串、翼、皖、闽、辽、吉、黑粤、桂、藏、渝宁、新蒙巅、鲁9.09. 58.09s858.5高速公路(%)10.010. 511.0O10.0一级公路(%)0.5近郊二级公路、13. 013, 512.515135兰级公路(%)13.013. 513.512.0275高速公路(%)14.014. 515.015.0-级公路(%)城间二级公路、17.017. 516.515. 5三级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3.43.4.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一条车道设计服务水平下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应符合表3.4.1-1 和表 3.4. 1-2 的规定。表3.4.1-1高速公路一条车道设计服务水平下的最大服务交通量10080120设计速度(km/h)11001 2001150二级服务水平的最大服务交通量【pew/(h·ln)】150016501600三级服务水平的最大服务交通量【pcu/(h-In)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