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管理学 Management Science 课程代码:0951205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必修课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课程学时:36学时 课程学分:2学分 修读学期:第2学期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道德、管理哲学、管理理论的发展历 史: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管理过程的具体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 、激励、控制和创新的基本原理、目的、性质、内容、结构的特点以及执行这些职能 的方法和手段:具备一定的环境分析、组织设计、沟通协调等能力,并能运用管理学 知识提高实际管理工作水平。【支撑毕业要求1.2】 课程目标2:了解国内外管理理论的新成果及管理实践的新经验:掌握环境分析 与计划的制定;能够分析问题、提出目标、拟定方案并进行科学化与民主化决策:培 养分析组织结构、协调职权关系,制定制度规范的能力:掌握人力资源的配备与绩效 考核;能够进行有效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具备协调关系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能 够对组织和工作目标进行有效控制:具备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的学 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且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支撑毕业要求10.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短目标 支排的毕业要求 支棒的单业要求指标底 1
——1—— 《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管理学 Management Science 课程代码:0951205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必修课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课程学时:36学时 课程学分:2学分 修读学期:第2学期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道德、管理哲学、管理理论的发展历 史;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管理过程的具体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 、激励、控制和创新的基本原理、目的、性质、内容、结构的特点以及执行这些职能 的方法和手段;具备一定的环境分析、组织设计、沟通协调等能力,并能运用管理学 知识提高实际管理工作水平。【支撑毕业要求1.2】 课程目标2:了解国内外管理理论的新成果及管理实践的新经验;掌握环境分析 与计划的制定;能够分析问题、提出目标、拟定方案并进行科学化与民主化决策;培 养分析组织结构、协调职权关系,制定制度规范的能力;掌握人力资源的配备与绩效 考核;能够进行有效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具备协调关系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能 够对组织和工作目标进行有效控制;具备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的学 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并且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支撑毕业要求10.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字、自然科12掌提工程科李、管理学、经济、法律、信息 课短目标】 学、工程基出和专业知识用于解 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 决复杂工柱问题。 力。 10沟请:能第就复杂工捉问颜与 10.1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 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 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内通和交流,包括挺写报告 课程目标2 计文偏、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 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品初 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 通和文流。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狂内容 教学方法 学时安排 第一总论 诉授法 课柱日标1 6 第二篇决策 讲投法 课柱目标1、2 6 第三病组织 诉投法 程目标1、2 8 第四满领子 讲投法 谋柱目标1、2 8 第五篇控制 讲投法 课柱目标1、2 4 第六篇创新 讲投法 日标1、2 4 合计 36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一篇总论 【学习目标】 1了解《管理学》课程的内容和要求,了解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2掌握管理学课程的学习特点、方法和专业发展的途径,掌握管理的内涵,掌握 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历史和学术背景及主要内容: 3熟悉工程管理专业的任务与岗位要求,工程管理人才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 能,理解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理解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发展变化趋势。 【学习内容】 1.管理导论: 2.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2
——2—— 课程目标 1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 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 决复杂工程问题。 1.2 掌握工程科学、管理学、经济、法律、信息 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 力。 课程目标 2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 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 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 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 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 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 通和交流。 10.1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 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第一篇 总论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 6 第二篇 决策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6 第三篇 组织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8 第四篇 领导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8 第五篇 控制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4 第六篇 创新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4 合计 36 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一篇 总论 【学习目标】 1.了解《管理学》课程的内容和要求,了解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2.掌握管理学课程的学习特点、方法和专业发展的途径,掌握管理的内涵,掌握 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历史和学术背景及主要内容; 3.熟悉工程管理专业的任务与岗位要求,工程管理人才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 能,理解管理的职能与性质,理解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发展变化趋势。 【学习内容】 1.管理导论; 2.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学习重点】 1管理内涵、管理职能: 2.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学习难点】 1管理职能活动的存在表现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篇决策 【学习目标】 1了解决策的特征,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了解管理计划的涵义和管理计划的 重要性: 2.熟悉决策的各种类型、理论,理解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的优缺点,理解各种类 型的计划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 3.掌握决策的涵义、制定过程和主要类型,掌握常见的决策方法,掌握编制计划 的过程和原理,掌握各种计划实施方法的特征与具体应用。 【学习内容】 1.决策与决策过程: 2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 3.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学习重点】 1.决策的类型与过程: 2.目标和计划、战略编制过程: 3.决策的实施方法。 【学习难点】 1.古典决策理论与行为决策理论: 2.目标和计划制定方法。 第三篇组织 【学习目标】 1了解组织设计的相关概念、原则、任务与内容,了解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了 解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过程与原则,了解绩效评估的作用、程序和方法,了解组织 文化的概念、特征: 3
——3—— 【学习重点】 1.管理内涵、管理职能; 2.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学习难点】 1.管理职能活动的存在表现及其相互关系; 第二篇 决策 【学习目标】 1.了解决策的特征,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了解管理计划的涵义和管理计划的 重要性; 2.熟悉决策的各种类型、理论,理解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的优缺点,理解各种类 型的计划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目标管理、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 3.掌握决策的涵义、制定过程和主要类型,掌握常见的决策方法,掌握编制计划 的过程和原理,掌握各种计划实施方法的特征与具体应用。 【学习内容】 1.决策与决策过程; 2.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 3.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学习重点】 1.决策的类型与过程; 2.目标和计划、战略编制过程; 3.决策的实施方法。 【学习难点】 1.古典决策理论与行为决策理论; 2.目标和计划制定方法。 第三篇 组织 【学习目标】 1.了解组织设计的相关概念、原则、任务与内容,了解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了 解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过程与原则,了解绩效评估的作用、程序和方法,了解组织 文化的概念、特征;
2理解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组织部门化基本形式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理解员工招聘的标准与员工培训的方法,理解组织文化的功能: 3.掌握组织的层级与管理幅度的互动性,层级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掌握员 工的选聘渠道及利弊分析,员工招聘方法的内容及其具体运用,掌握塑造新型组织文 化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内容】 1.组织设计: 2.人员配备: 3.组织文化。 【学习重点】 1组织设计理论: 2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 3.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 【学习难点】 1.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及彼此间的关系: 2.绩效评估的方法: 第四篇领导 【学习目标】 1.了解领导理论的发展脉络,建立领导理论知识体系,了解领导的类型及领导的 职能,了解激励的内容理论、激励的过程理论,了解沟通的含义、作用及重要性: 2理解领导内涵;理解领导艺术,理解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成就理论的相关知 识,理解沟通过程、类别与网络,理解沟通的障碍,冲突的起源: 3.掌握领导方式的类型及相关理论,掌握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掌握激励实务 的具体应用,掌握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掌握常见的沟通技巧,冲突的处理与谈判。 【学习内容】 1领导的一般理论 2.激励: 3.沟通。 【学习重点】
——4—— 2.理解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组织部门化基本形式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理解员工招聘的标准与员工培训的方法,理解组织文化的功能; 3.掌握组织的层级与管理幅度的互动性,层级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掌握员 工的选聘渠道及利弊分析,员工招聘方法的内容及其具体运用,掌握塑造新型组织文 化的方法与途径。 【学习内容】 1.组织设计; 2.人员配备; 3.组织文化。 【学习重点】 1.组织设计理论; 2.员工招聘的来源与方法; 3.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 【学习难点】 1.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及彼此间的关系; 2.绩效评估的方法; 第四篇 领导 【学习目标】 1.了解领导理论的发展脉络,建立领导理论知识体系,了解领导的类型及领导的 职能,了解激励的内容理论、激励的过程理论,了解沟通的含义、作用及重要性; 2.理解领导内涵;理解领导艺术,理解公平理论、强化理论、成就理论的相关知 识,理解沟通过程、类别与网络,理解沟通的障碍,冲突的起源; 3.掌握领导方式的类型及相关理论,掌握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掌握激励实务 的具体应用,掌握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掌握常见的沟通技巧,冲突的处理与谈判。 【学习内容】 1.领导的一般理论; 2.激励; 3.沟通。 【学习重点】
1.领导权变理论: 2.领导行为方式: 3.激励理论; 4.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 【学习难点】 1.领导权变理论: 2激励实务的具体应用。 第五篇控制 【学习目标】 1了解控制的必要性与控制的基本原理,了解危机的类型,了解预算控制的形式、 内容,了解常用的比率分析、经营审计,了解管理控制的信息技术: 2熟悉控制的类型与过程,理解危机的特征,理解预算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熟悉 生产控制的类型; 3掌握适时控制和适度控制的要求,掌握危机管理控制,掌握风险控制方法的基 础、步骤。 【学习内容】 1.控制与控制过程: 2.控制方法与技术: 3.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 【学习重点】 1控制类型与过程: 2.实现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 【学习难点】 1有效控制的特性: 2.控制方法的具体运用。 第六篇创新 【学习目标】 1了解创新的类别、特征与过程,了解技术创新的源泉,了解工业社会的企业制 度结构特征及其原因、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 5
——5—— 1.领导权变理论; 2.领导行为方式; 3.激励理论; 4.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 【学习难点】 1.领导权变理论; 2.激励实务的具体应用。 第五篇 控制 【学习目标】 1.了解控制的必要性与控制的基本原理,了解危机的类型,了解预算控制的形式、 内容,了解常用的比率分析、经营审计,了解管理控制的信息技术; 2.熟悉控制的类型与过程,理解危机的特征,理解预算的作用及其局限性,熟悉 生产控制的类型; 3.掌握适时控制和适度控制的要求,掌握危机管理控制,掌握风险控制方法的基 础、步骤。 【学习内容】 1.控制与控制过程; 2.控制方法与技术; 3.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 【学习重点】 1.控制类型与过程; 2.实现有效控制的基本要求。 【学习难点】 1.有效控制的特性; 2.控制方法的具体运用。 第六篇 创新 【学习目标】 1.了解创新的类别、特征与过程,了解技术创新的源泉,了解工业社会的企业制 度结构特征及其原因、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