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法几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画法几何 Descriptive Geometry 课程代码:0991029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程/必修课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课程学时:64学时 课程学分:3学分 修读学期:第1学期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并贯彻国家制图标准所规定的制图基本规格,包括图纸、图例、 线条、尺寸标注等基本规定内容,学会使用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的方法,掌握绘图的 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意识。【支撑毕业要求5.1】 课程目标2:理解各几何元素空间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并能解决空间几何元素 的度量和定位问题,掌握投影法绘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问想象能力和工程图纸表 达能力。【支撑毕业要求10.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围标 支排的华业要求 支排的毕业要求相标点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 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 5.引能够针对复杂工往问题,开 深程目标】 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潭 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 解共局限性 见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 10.1能够就复杂工往问题与业界 课推目标2 选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挺写被告和设计文稿、陈 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 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今。并具各一定的国际视 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道和交流。 1
——1—— 《画法几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画法几何 Descriptive Geometry 课程代码: 09910292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课程/必修课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课程学时:64学时 课程学分:3学分 修读学期:第1学期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目标 (一)具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 1:了解并贯彻国家制图标准所规定的制图基本规格,包括图纸、图例、 线条、尺寸标注等基本规定内容,学会使用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的方法,掌握绘图的 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意识。【支撑毕业要求 5.1】 课程目标 2:理解各几何元素空间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并能解决空间几何元素 的度量和定位问题,掌握投影法绘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工程图纸表 达能力。【支撑毕业要求 10.1】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表1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目标 1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 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 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 解其局限性。 5.1 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 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 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课程目标 2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 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 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 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 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 交流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内容 教学方法 支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第一章纺论 讲授法、专题研讨 课往日标1、2 2 第二章制图基本知识 案例教学 课柱目标1、2 2 第三章授影的基本知 讲投法 课柱日标1、2 6 第回章点、直和平面 讲投法 课忙目标【、2 的投影 第五章平面立休 讲授法 课程日标1、2 18 第六章曲钱、白面和曲 面立休 例教学、讲投法 谋程目标1、2 18 合计 64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1章绪论 【学习目标】 1.了解图样在工程中的作用: 2.了解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3.了解制图基本规定,能够通过网络工具以及图书馆数据库查询制图相关规范。 【学习内容】 1.本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的学习方法: 2.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绘图和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制图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学习重点】 1.本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2章制图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制图基本规定: 2.掌握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 2
——2——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表2 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支撑的课程目标 学时安排 第一章 绪论 讲授法、专题研讨 课程目标 1、2 2 第二章 制图基本知识 案例教学 课程目标 1、2 2 第三章 投影的基本知 识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6 第四章 点、直线和平面 的投影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18 第五章 平面立体 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18 第六章 曲线、曲面和曲 面立体 案例教学、讲授法 课程目标 1、2 18 合计 64 学时 (二)具体内容 第 1 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了解图样在工程中的作用; 2. 了解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3. 了解制图基本规定,能够通过网络工具以及图书馆数据库查询制图相关规范。 【学习内容】 1.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的学习方法; 2.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绘图和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 制图的发展历史以及在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学习重点】 1.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 2 章 制图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1. 了解制图基本规定; 2. 掌握几何作图的基本方法;
3.掌握平面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方法。 【学习内容】 1.图纸幅面、线形、字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及绘制方法: 2.介绍手工绘图工具: 3.介绍几种常用的作图方法和平面图形的一般作图步骤。 【学习重点】 1.线形及线宽正确画法、工程字体书写、尺寸标注的正确方法: 【学习难点】 1.圆弧连接的方法和步骤、工程字体、尺寸标注的正确方法: 第3章投影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1.了解投影的概念、投影形成的基本要素: 2.熟悉投影图的应用范国,掌握基本投影面和投影轴: 3.掌握画投影图的基本口诀: 4.掌握筒单形体的投影图的绘制方法。 【学习内容】 1.投影及其特性: 2.投影图的形成,投影图的特性: 3.基本形体的投影: 4.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及读图方法。 【学习重点】 1.三面投影图的投影规律: 2.水平投影图和侧面投影图间的度量关系及定位关系: 3.组合体中的“线段”投彩。 【学习难点】 1.运用“线面分析”法,读平面投影图: 2.根据两面投影图补绘第三面投影图。 第4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学习目标】 -3
——3—— 3. 掌握平面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方法。 【学习内容】 1. 图纸幅面、线形、字体、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定及绘制方法; 2. 介绍手工绘图工具; 3. 介绍几种常用的作图方法和平面图形的一般作图步骤。 【学习重点】 1. 线形及线宽正确画法、工程字体书写、尺寸标注的正确方法; 【学习难点】 1. 圆弧连接的方法和步骤、工程字体、尺寸标注的正确方法; 第 3 章 投影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1. 了解投影的概念、投影形成的基本要素; 2. 熟悉投影图的应用范围,掌握基本投影面和投影轴; 3. 掌握画投影图的基本口诀; 4. 掌握简单形体的投影图的绘制方法。 【学习内容】 1. 投影及其特性; 2. 投影图的形成,投影图的特性; 3. 基本形体的投影; 4. 组合体投影图的画法及读图方法。 【学习重点】 1. 三面投影图的投影规律; 2. 水平投影图和侧面投影图间的度量关系及定位关系; 3. 组合体中的“线段”投影。 【学习难点】 1. 运用“线面分析”法,读平面投影图; 2. 根据两面投影图补绘第三面投影图。 第 4 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点的投影规律; 2.能区分一般位置线、投影平行线和投影垂直线: 3.掌握点的三个投影规律、直线的投影规律: 4.了解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 5.能区分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和投影面垂直面: 6.掌握平面上的直线和点与平面的关系: 7.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和相交问题: 8.熟悉直线和平面相交,其交点是直线和平面的共有点; 9.掌握交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必须满足点的三个投影规律: 10.了解平面的平行和相交问题。 【学习内容】 1.点的投影: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点的空间投影的几种情况;两点 的相对位置:重影点的定义及判定: 2.直线的授影: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投影面的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 3.直线上的点:①从属性、②定比性: 4.线段的实长和倾角的求解方法; 5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6.平面的投影的表示方法及其特性: 7.平面上的直线和点的特征及规律: 8.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定义及判定: 9.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交特性。 【学习重点】 1.求作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倾角: 2.两直线相对位置的读图及作图; 3.交叉两直线在三投影面中判别可见性; 4.平面内定直线和点: 5.一般线与一般面相交求交点并判别可见性。 【学习难点】 1.交叉两直线在三投影面中判别可见性。 4
——4—— 1. 了解和掌握点的投影规律; 2. 能区分一般位置线、投影平行线和投影垂直线; 3. 掌握点的三个投影规律、直线的投影规律; 4. 了解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 5. 能区分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和投影面垂直面; 6. 掌握平面上的直线和点与平面的关系; 7. 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平行和相交问题; 8. 熟悉直线和平面相交,其交点是直线和平面的共有点; 9. 掌握交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必须满足点的三个投影规律; 10. 了解平面的平行和相交问题。 【学习内容】 1. 点的投影: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点的空间投影的几种情况;两点 的相对位置;重影点的定义及判定; 2. 直线的投影: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投影面的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 3. 直线上的点:① 从属性、② 定比性; 4. 线段的实长和倾角的求解方法; 5.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6. 平面的投影的表示方法及其特性; 7. 平面上的直线和点的特征及规律; 8.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定义及判定; 9.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交特性。 【学习重点】 1. 求作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倾角; 2. 两直线相对位置的读图及作图; 3. 交叉两直线在三投影面中判别可见性; 4. 平面内定直线和点; 5. 一般线与一般面相交求交点并判别可见性。 【学习难点】 1. 交叉两直线在三投影面中判别可见性
第5章平面立体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平面立体的种类 2.熟悉常见平面立体的投影: 3.掌握常见平面立体表面上点和线的求解方法; 4.掌握常见平面与平面立体载切截交线的画法: 5.掌握常见两平面立体表面相交相贯线的画法。 【学习内容】 1.常见平面立体(棱柱、棱锥、棱台)的投影特性: 2.常见平面立体表面上点和线的投影特性: 3.常见平面与平面立体截切截交线的特点和形式 4.常见两平面立体表面相交相贯线的特点和种类。 【学习重点】 1.常见平面立体表面上点和线三面投影的作图方法: 2.常见平面与平面立体截切截交线三面投影的作图方法。 【学习难点】 L.作图求解常见平面与平面立体截切截交线的三面投影: 2.求解常见两平面立体表面相交相贯线投影。 第6章曲线、曲面和曲面立体 【学习目标】 L.了解曲线和曲面的种类和特点: 2.熟悉曲面立体投影特点及在其表面取点、取线的具体方法: 3.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截交线和截平面的关系: 4.直线与曲面立体表面相交求贯穿点的方法: 5.确定不同类型平面立体-曲面立体表面的截交线和相贯线。 【学习内容】 1.曲线的投影特性:曲线、圆、螺旋线的投影: 2.曲面的形成:母线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运动形成的面; 3.回转面:圆柱面、圆锥面、球面、环面的投影特性及曲面上找点的技巧: 5
——5—— 第 5 章 平面立体 【学习目标】 1. 了解常见平面立体的种类; 2. 熟悉常见平面立体的投影; 3. 掌握常见平面立体表面上点和线的求解方法; 4. 掌握常见平面与平面立体截切截交线的画法; 5. 掌握常见两平面立体表面相交相贯线的画法。 【学习内容】 1. 常见平面立体(棱柱、棱锥、棱台)的投影特性; 2. 常见平面立体表面上点和线的投影特性; 3. 常见平面与平面立体截切截交线的特点和形式; 4. 常见两平面立体表面相交相贯线的特点和种类。 【学习重点】 1. 常见平面立体表面上点和线三面投影的作图方法; 2. 常见平面与平面立体截切截交线三面投影的作图方法。 【学习难点】 1. 作图求解常见平面与平面立体截切截交线的三面投影; 2. 求解常见两平面立体表面相交相贯线投影。 第 6 章 曲线、曲面和曲面立体 【学习目标】 1. 了解曲线和曲面的种类和特点; 2. 熟悉曲面立体投影特点及在其表面取点、取线的具体方法; 3. 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截交线和截平面的关系; 4. 直线与曲面立体表面相交求贯穿点的方法; 5. 确定不同类型平面立体-曲面立体表面的截交线和相贯线。 【学习内容】 1. 曲线的投影特性:曲线、圆、螺旋线的投影; 2. 曲面的形成:母线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运动形成的面; 3. 回转面:圆柱面、圆锥面、球面、环面的投影特性及曲面上找点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