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开滦二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2月月考 语文试卷命题人:惠国兴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1-10 小题),第Ⅱ卷第5页至第12页。(11-21小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涂好自己的考号、考试科目。第Ⅰ卷答在试卷上无效,试题答案 用2B铅笔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上涂黑。第Ⅱ卷直接答在原题上。 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贷款迫不急待 山青水秀 雄赳赳,气昂昂 .掂量变本加厉长年累月 言必信,行必果 C.道歉以德抱怨临渊羡渔 钉是钉,铆是铆 D.耗费挑肥捡瘦偃旗息鼓 胜不娇,败不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那种没有公心,不敢仗义执言的人,我以为是可以与那种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 先生”同日而语的 B、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及时向老师请教,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C、历代皇帝之所以如此垂青关羽,给他追加一个个尊贵、美好的谥号,无非是希望自己的 臣子能够见贤思齐,也像关羽效忠蜀汉一样效忠自己。 D、5%左右的农村“留守青少年”过分迷恋网络,打乱了正常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导致 学习成绩,日于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民日报》报道了湖南两名电力工人因长时间加班抢修线路过度疲劳而意外牺牲,这再 次引起了各界人士对冰雪灾害应急机制的思考。 B.网络的虚拟所以有无尽吸引力,我想,就在于它能隐藏你的身份,使你生活在一个虚幻 迷离的世界里 C.我国小麦的生产,长期以来无法自给,但这种情况在政府的努力下正逐年得到改善。 D.我们浏览本地的几个教育网站和学校网站,发现各个学校都在大兴博客工程,教研 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学生个人博客,应有尽有。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第1页共12页
高三年级 12 月月考 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12 页 河北省唐山开滦二中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12 月月考 语文试卷 命题人:惠国兴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 1 页至第 4 页(1-10 小题),第Ⅱ卷第 5 页至第 12 页。(11-21 小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注意: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涂好自己的考号、考试科目。第Ⅰ卷答在试卷上无效,试题答案 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上涂黑。第Ⅱ卷直接答在原题上。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贷款 迫不急待 山青水秀 雄赳赳,气昂昂 B.掂量 变本加厉 长年累月 言必信,行必果 C.道歉 以德抱怨 临渊羡渔 钉是钉,铆是铆 D.耗费 挑肥捡瘦 偃旗息鼓 胜不娇,败不馁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那种没有公心,不敢仗义执言的人,我以为是可以与那种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 先生”同日而语 ....的。 B、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及时向老师请教,非弄个水落石出 ....不可。 C、历代皇帝之所以如此垂青关羽,给他追加一个个尊贵、美好的谥号,无非是希望自己的 臣子能够见贤思齐 ....,也像关羽效忠蜀汉一样效忠自己。 D、5%左右的农村“留守青少年”过分迷恋网络,打乱了正常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导致 学习成绩一日千里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民日报》报道了湖南两名电力工人因长时间加班抢修线路过度疲劳而意外牺牲,这再 次引起了各界人士对冰雪灾害应急机制的思考。 B. 网络的虚拟所以有无尽吸引力,我想,就在于它能隐藏你的身份,使你生活在一个虚幻 迷离的世界里。 C. 我国小麦的生产,长期以来无法自给,但这种情况在政府的努力下正逐年得到改善。 D.我们浏览本地的几个教育网站和学校网站,发现各个学校都在大兴博客工程,教研 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学生个人博客,应有尽有。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这其实也正是一切高贵者的通病 是啊,只有宽容大度 才能成就大事。 ①项羽不懂这个道理,他的失败便是理所当然了②由于高贵,他们往往不能容人 ③胸中容不得尘埃④然而他们不知道,海洋之所以博大,恰在能容 ⑤而且还自诩为眼里容不得沙子 A.①②④③⑤ B.②③⑤①④ C.②⑤③④① D.①④②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一7题。 十二生肖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一一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 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 族,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 点的代表有郭沫若,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 时问,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以上观点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通过大量的 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 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 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己存 在。出土竹简中的《日书》中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 载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 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 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中,十 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辰为龙,已为蛇。辰、已 之位在东南。”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 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 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 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熟悉 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 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 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第2页共12页
高三年级 12 月月考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12 页 这其实也正是一切高贵者的通病。 是啊,只有宽容大度 才能成就大事。 ① 项羽不懂这个道理,他的失败便是理所当然了 ②由于高贵,他们往往不能容人 ③胸中容不得尘埃 ④然而他们不知道,海洋之所以博大,恰在能容 ⑤而且还自诩为眼里容不得沙子 A.①②④③⑤ B.②③⑤①④ C.②⑤③④① D.①④②⑤ ③ 二、(9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一7题。 十二生肖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十二生肖的起源,历代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生肖与地 支同源,可以追溯到史前的传说时代。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生肖最早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 族,有的学者甚至持生肖外来说的观点,认为十二生肖是由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持这种观 点的代表有郭沫若,认为生肖为中东地区居民模仿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而制定,其传入中国的 时问,当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以上观点见仁见智,作者不敢主观判断是非,但通过大量的 文献资料证明,生肖的确起源于中国,是华夏先民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早期天文学的结 晶。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 有:“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 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 1975 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 在。出土竹简中的《日书》中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 载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 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 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中,十 二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辰为龙,已为蛇。辰、已 之位在东南。”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 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 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 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熟悉。 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 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
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 的一种古老文化。 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 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 的情况下,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如马、羊、牛、鸡、犬等)产生一种依赖感,对危 害自身安全的动物(如虎、蛇等)产生一种恐惧感,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如狗的 嗅觉等)产生崇敬感,从而产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生肖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 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的兽历 5.根据原文,下列材料能证明十二生肖源于中国的一项是() A.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日书》中有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 B.东汉王充《论衡·物势》一书当中对十二生肖的记载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 C.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 D.南朝·陈·沈炯创作的十二属相诗,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 6.关于十二生肖,符合原文说法的一项是() A.生肖与地支同源说、生肖源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说和生肖外来说是有关十二生肖起源的 种代表观点,作者对此不敢判断是非、得出观点 B.《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关于十二生肖最早而又较系统的 记载 C.持生肖外来说的郭沫若认为,生肖传入中国的时间,应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与佛教传 人中国的时间完全一致。 D.古人对动物产生的依赖感、恐惧感和对动物某些器官功能的崇敬感,导致他们对动物的 崇拜,这是十二生肖产生的心理基础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十二生肖起源,对研究早期天文学和民俗文 化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B.从《诗经》、《日书》记载来看,当时人们是把生肖和吉凶祸福联系在一起的。 C.从《诗经》《日书》《论衡·物势》《南齐书·五行志》等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生肖经 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不完整到完整的发展过程。 D.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随着人类进步,人类对自然了解不断深入,生肖将会 淡出人们的生活。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一10题 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少学长安,事博士九江朱普.贫窭④无资,常客佣以自给 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至王莽篡位乃归。会朱普卒,荣奔丧九江,负土成坟,因留教 授,徒众数百入。莽政,天下乱。荣抱其经书与弟子逸匿山谷,虽常饥困而讲论不辍,后复 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第3页共12页
高三年级 12 月月考 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12 页 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 的一种古老文化。 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 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 的情况下,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如马、羊、牛、鸡、犬等)产生一种依赖感,对危 害自身安全的动物(如虎、蛇等)产生一种恐惧感,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如狗的 嗅觉等)产生崇敬感,从而产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生肖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 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的兽历。 5.根据原文,下列材料能证明十二生肖源于中国的一项是 ( ) A. 1975 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日书》中有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 B.东汉王充《论衡·物势》一书当中对十二生肖的记载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 C.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 D. 南朝·陈·沈炯创作的十二属相诗,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 6.关于十二生肖,符合原文说法的一项是( ) A.生肖与地支同源说、生肖源于我国北方游牧民族说和生肖外来说是有关十二生肖起源的 三种代表观点,作者对此不敢判断是非、得出观点。 B.《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关于十二生肖最早而又较系统的 记载。 C.持生肖外来说的郭沫若认为,生肖传入中国的时间,应在汉武帝通西域之时,与佛教传 人中国的时间完全一致。 D.古人对动物产生的依赖感、恐惧感和对动物某些器官功能的崇敬感,导致他们对动物的 崇拜,这是十二生肖产生的心理基础。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生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研究十二生肖起源,对研究早期天文学和民俗文 化都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B.从《诗经》、《日书》记载来看,当时人们是把生肖和吉凶祸福联系在一起的。 C.从《诗经》《日书》《论衡·物势》《南齐书·五行志》等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生肖经 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由不完整到完整的发展过程。 D.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随着人类进步,人类对自然了解不断深入,生肖将会 淡出人们的生活。 三、(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 一 10 题。 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少学长安,事博士九江朱普.贫窭④无资,常客佣以自给, 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至王莽篡位乃归。会朱普卒,荣奔丧九江,负土成坟,因留教 授,徒众数百入。莽政,天下乱。荣抱其经书与弟子逸匿山谷,虽常饥困而讲论不辍.,后复
客授江淮间。建武十九年,年六十余,始辟大司徒府。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 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汤对曰: “事沛国桓荣。”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拔太子。每 朝会,辑冷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帝称善。曰:“得生几晩!”会欧阳博士缺,帝欲用荣。荣 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卅从事皋弘。”帝曰:“喏,往,女谐 因拜荣为博士,引闳、弘为议郎。 车驾幸大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辯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 ②,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后荣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 举手捧之以拜。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以是愈见敬厚,常令止宿太子宫。 二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巨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 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日:“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 下,则固宣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十不难正朕,况太 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 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三十年,拜为太常。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 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日:“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 利乃若是哉! (选自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有删节) 注解:①窭:j贫穷⑦默(厌):信服 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五年不窥家园 窥:注意,留心 B.虽常饥困而讲论不辍 辍:停止,中止 C.始辟大司徒府 辟:被征召,被任命 D.荣叩头让曰 让:责备,责问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体现桓荣“刻苦自励,教学不怠”的一组是() ①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 ③虽常饥困而讲论不辍 ③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闼④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 ⑤荣独举手捧之以拜 ⑥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③⑤⑥ D.②⑤⑥ 0.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桓荣年轻时求学长安,拜博士九江朱普为师。老师死后,他奔丧九江,背土筑坟 并留在九江教授学生数百人 B.桓荣六十多岁时才做官,后来被命令教授太子,皇帝每次朝会都会让他在公卿面前 讲述经书,同他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C.桓荣深得皇帝信任,敢于进谏。在谁能做太子的老师问题上,他不惧权贵,据理力 争,最后,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见,并赏赐他很多财物。 D.桓荣后来被任命为太子少傅,皇帝赐予他车马等财物,他认为这些都是研习古事的 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第4页共12页
高三年级 12 月月考 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12 页 客授江淮间。 建武十九年,年六十余,始辟.大司徒府。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 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汤对曰: “事沛国桓荣。”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拔太子。每 朝会,辑冷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帝称善。曰:“得生几晚!”会欧阳博士缺,帝欲用荣。荣 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卅从事皋弘。”帝曰:“喏,往,女谐。 因拜荣为博士,引闳、弘为议郎。 车驾幸大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 ②,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后荣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 举手捧之以拜。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以是愈见敬厚,常令止宿太子宫。 二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巨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 识可。 博士张佚正色日:“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 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 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 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三十年,拜为太常。荣初遭仓卒,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元卿嗤荣曰: “但自苦气力,何时复施用乎?”荣笑不应。及为太常,元卿叹日:“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 利乃若是哉!” (选自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有删节) 注解:①窭:jù 贫穷 ⑦猒(厌):信服 8.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十五年不窥.家园 窥:注意,留心 B.虽常饥困而讲论不辍. 辍:停止,中止 C.始辟.大司徒府 辟:被征召,被任命 D.荣叩头让.曰 让:责备,责问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能体现 ....桓荣“刻苦自励,教学不怠”的一组是 ( ) ①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 ③虽常饥困而讲论不辍 ③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 ④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 ⑤荣独举手捧之以拜 ⑥与族人桓元卿同饥厄,而荣讲诵不息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③⑤⑥ D.②⑤⑥ 10.下列对文段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桓荣年轻时求学长安,拜博士九江朱普为师。老师死后,他奔丧九江,背土筑坟。 并留在九江教授学生数百人。 B.桓荣六十多岁时才做官,后来被命令教授太子,皇帝每次朝会都会让他在公卿面前 讲述经书,同他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C.桓荣深得皇帝信任,敢于进谏。在谁能做太子的老师问题上,他不惧权贵,据理力 争,最后,皇帝同意了他的意见,并赏赐他很多财物。 D.桓荣后来被任命为太子少傅,皇帝赐予他车马等财物,他认为这些都是研习古事的
考场号 功劳。开滦二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2月月考 座位号 语文试卷 准考证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4分) (2)我农家子,岂意学业之为利乃若是哉!(3分) (3)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3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铷长长 晚次鄂州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己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本诗是肃宗至德年间(756一758)诗人避乱南游期间晚泊鄂州时作 (1)首联中“犹是”一词透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分) (2)尾联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有什么作用?(4分) 答 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 惜,举以予人 (苏洵《六国论》) 姓名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班级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 《滕王阁序》 「学校1 青楼梦好 (姜夔《扬州慢》) 高三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第5页共12页
高三年级 12 月月考 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12 页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功劳。开滦二中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 12 月月考 语文试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4 分) (2)我农家子,岂意学业之为利乃若是哉!(3 分) (3)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特加赏赐。(3 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晚次鄂州【注】 卢 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本诗是肃宗至德年间(756 一 758)诗人避乱南游期间晚泊鄂州时作。 (1)首联中“犹是”一词透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4 分) 答: (2)尾联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⑴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 。 , , ,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 惜,举以予人, 。(苏洵《六国论》) ⑵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 《滕王阁序》) ,青楼梦好, 。(姜夔《扬州慢》) 考场号 座位号 准考证号 姓 名 班 级 学 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