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创建旅游强县1个、旅游名村4个,AAAA89.71% 级景区达到14家,AAA级景区发展到19家,A 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9家。建立校企 级景区总数达到42家,星级宾馆(饭店)37家,其合作研发平台40家,其中:建立了1家省级工程 中四星级6家、三星级22家 技术中心、4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建立了1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省级中小企业成长路 线图企业。与武大、华科等20所重点高校、科研 全口径财政收入237.57亿元,增长25.4%。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三批实习实训活动 其中,上划中央收入42.07亿元,增长11.2%。公吸引52所高校的1.7万多名学生报名。全市科 共财政预算收入96.04亿元,增长20.1%;税收收技特派员总数达到877人,新建科技特派员示范 入达到64.70亿元,同比增加11.69亿元,增长基地118个,创办企业91家,建立经济合作组织 22.0%。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111家。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239项,新品 到67.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种217个。创办合作社或各类专业技术协会49 458.36亿元,增长17.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个,市级科技开发推广机构5个,县级科技开发推 出345.41亿元,增长14.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广机构12个。有15个示范基地和15个示范企 出43.42亿元,增长30.9%;教育支出74.65亿元,增业入选全省100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100 长2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59亿元,增长家示范企业。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6.96万人次 10.2%;医疗卫生支出35.12亿元,增长18.2%;发放技术资料31.91万多份。2014年全市申请专 节能环保支出7.82亿元,增长7.9%;农林水利事利2463件,授权专利913件。挂牌成立了武汉留 务支出48.44亿元,增长5.0% 学生创业园黄冈分园,已引进“千人计划”专家2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1995.95名,“百人计划”专家1名 亿元,各项贷款811.33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94.05亿元,增长15.97%,当年新增274.62亿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同比减少11.95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11.1 全市建有文化馆11个,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 亿元,增长23.98%;当年新增贷款156.89亿元,积3万平方米;群艺馆1个,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 同比多增56.49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积0.6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2个,实际使用房 帐面盈利28.51亿元,比上年多盈利6.38亿元,屋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藏书总数为198万册,文 增长28.83%。 博单位22个,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7万平方 全市商业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54.88亿米,文物藏品总计14万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4 元,增长21.75%;各项赔付和给付支出22.38亿家,城关电影院14家;县级以上新华书店11个 元,增长39.71% 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示范 大别山金融工程成效显著,2家企业在“新 工程”进展顺利,数字电视实现整体转换。广播覆 板”挂牌上线,实现了零突破;新增42家企业“四盖率98.27%,电视覆盖率98.38%。文化惠民工 板”挂牌,在武汉股权托管中心全省8个县域板块程进展顺利,已建成标准农家书屋4388个,乡镇 中黄冈占5个,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文化站124个。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卫生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全市共有卫生医疗 幼儿园884所,在园幼儿18.82万人;小学机构4279个(包括私营和个体),其中村卫生室 714所,在校学生39.64万人;普通中学304所,在3590个;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30827张;拥有医生 恔学生29.31万人;中等专业学校29所,在校学数11740人。全市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4.93 生5.01万人;大学(含成人高校)4所,在校(含在张,每千人拥有医生1.88人 籍)大学生5.77万人。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竞技体育成绩斐然。全市共派出967名运动 200所,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义务员参加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其中青少年类 教育巩固率96.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02人,参加了田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射击
亿元。创建旅游强县1个、旅游名村4个,AAAA 级景区达到14 家,AAA 级景区发展到 19 家,A 级景区总数达到42家,星级宾馆(饭店)37家,其 中四星级6家、三星级22家。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口径财政收入237.57亿元,增长25.4%。 其中,上划中央收入42.07亿元,增长11.2%。公 共财政预算收入96.04亿元,增长20.1%;税收收 入达到64.70 亿 元,同 比 增 加 11.69 亿 元,增 长 22.0%。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 到67.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 458.36亿元,增长17.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 出345.41亿元,增长14.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 出43.42亿元,增长30.9%;教育支出74.65亿元,增 长2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59亿元,增长 10.2%;医疗卫生支出35.12亿元,增长18.2%; 节能环保支出7.82亿元,增长7.9%;农林水利事 务支出48.44亿元,增长5.0%。 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1995.95 亿元,各项贷款811.33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994.05亿元,增长15.97%,当年新增274.62亿元, 同比减少11.95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811.1 亿元,增长23.98%;当年新增贷款156.89亿元, 同比多增56.49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 帐面盈利28.51亿元,比上年多盈利6.38亿元, 增长28.83%。 全市商业 保 险 机 构 实 现 保 费 收 入 54.88 亿 元,增长21.75%;各项赔付和给付支出22.38亿 元,增长39.71%。 大别山金融工程成效显著,2家企业在“新三 板”挂牌上线,实现了零突破;新增42家企业“四 板”挂牌,在武汉股权托管中心全省8个县域板块 中黄冈占5个,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幼儿 园 884 所,在 园 幼 儿 18.82 万 人;小 学 714所,在校学生39.64万人;普通中学304所,在 校学生29.31万人;中等专业学校29所,在校学 生5.01万人;大学(含成人高校)4所,在校(含在 籍)大学生5.77万人。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 200所,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义务 教育巩固率96.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89.71%。 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39 家。建立校企 合作研发平台40家,其中:建立了1家省级工程 技术中心、4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建立了11 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8家省级中小企业成长路 线图企业。与武大、华科等20所重点高校、科研 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三批实习实训活动, 吸引52所高校的1.7万多名学生报名。全市科 技特派员总数达到877人,新建科技特派员示范 基地118个,创办企业91家,建立经济合作组织 111家。引进、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239项,新品 种217个。创办合作社或各类专业技术协会 49 个,市级科技开发推广机构5个,县级科技开发推 广机构12个。有15个示范基地和15个示范企 业入选全省100家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100 家示范企业。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6.96万人次, 发放技术资料31.91万多份。2014年全市申请专 利2463件,授权专利913件。挂牌成立了武汉留 学生创业园黄冈分园,已引进“千人计划”专家 2 名,“百人计划”专家1名。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市建有文化馆11个,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 积3万平方米;群艺馆1个,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 积0.6万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2个,实际使用房 屋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藏书总数为198万册,文 博单位22 个,实 际 使 用 房 屋 建 筑 面 积 7 万 平 方 米,文物藏品总计14万件。电影发行放映公司4 家,城关电影院14家;县级以上新华书店11个。 广播电视、电话“村村通工程”和“农村信息化示范 工程”进展顺利,数字电视实现整体转换。广播覆 盖率98.27%,电视覆盖率98.38%。文化惠民工 程进展顺利,已建成标准农家书屋4388个,乡镇 文化站124个。 卫生体系建设卓有成效。全市共有卫生医疗 机构4279个 (包 括 私 营 和 个 体),其 中 村 卫 生 室 3590个;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30827张;拥有医生 数11740 人。全市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 4.93 张,每千人拥有医生1.88人。 竞技体育成绩斐然。全市共派出967名运动 员参加湖北 省 第 十 四 届 运 动 会。其 中 青 少 年 类 702人,参加了田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射击、 21
武术、摔跤、柔道、游泳、跳水、体操、跆拳道、船艇、37.1万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4.9亿元,城乡 举重等14项比赛,共获得奖牌76枚,其中金牌48低保人均月补差分别提高45元和4.8元。全市 枚、银牌15枚,铜牌13枚;全民健身成人类265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1565套,基本建成1678套。 人,参加了职工、农民、公安干警、少数民族、高等其中开工:廉租住房2016套、经济适用住房400 院校等五大组别28项比赛,共获奖牌43枚,其中套、公共租赁住房4719套、城市棚户区改造21230 金牌11枚、银牌15枚,铜牌17枚 户、国有垦区危房改造3200户。完成新增租赁补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贴3172户,当年发放租赁补贴8981户,发放补贴 资金2072.21万元。 年末总人口741.43万人。常住人口626.25 支出救助资金11.44亿元,其中大病医疗救 万人,比上年增加1.0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助8.71万人,支出资金13040.1万元,人均1497 6.04‰,出生率为12.20%,死亡率为6.16 88元;门诊救助3.74万人,支出资金928.37万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元;资助新农合43.83万人,支出资金2701.3万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74元,增长元;帮助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基本医保13.15万人 10.8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29元,支出资金381.4万元。福利彩票销售继续保持平 增长9.9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88稳较快发展。全年福利彩票总销量4.36亿元,其 元,增长11.9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6.2%,中电脑票销售2.82亿元,中福在线销售1.31亿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8.3%。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元,网点即开票销售2137.08万元,无纸化投注 住房面积37.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69.19万元。累计公益金3344.59万元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4.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0.3平方米。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1万人,培 十二、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训劳动力4.2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3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单位生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5万人,组织农村劳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6.98%,完成了省政府下达 动力转移就业6.96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下降3.5%的日标,实施COD减排项目97个 为3.11%,比去年下降0.89个百分点。 减排7090.43吨,扣除增量,净削减4623.75吨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项社会保险参保实施SO2减排项目10个,减排2577.57吨,扣除 人数达58.76万人,征缴保费收入39.96亿元。增量,净削减2160.62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65.1万人,征收保硫排放量净削减4.36%和8.25%,均完成了省政 险费26.97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府下达的年度控制目标。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 动,参保人数达92.58万人,参保率达93%。新型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 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99.8%。为天数309天,优良率达84.65%,高于上年水平。 11.95万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3.62亿元,为
武术、摔跤、柔道、游泳、跳水、体操、跆拳道、船艇、 举重等14项比赛,共获得奖牌76枚,其中金牌48 枚、银牌 15 枚,铜牌 13 枚;全民健身成人类 265 人,参加了职工、农民、公安干警、少数民族、高等 院校等五大组别28项比赛,共获奖牌43枚,其中 金牌11枚、银牌15枚,铜牌17枚。 十一、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总人口741.43万人。常住人口626.25 万人,比上年增加 1.06 万人。人 口 自 然 增 长 率 6.04‰,出生率为12.20‰,死亡率为6.16‰。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全年 全 体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13574 元,增 长 10.8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29元, 增长9.9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88 元,增长11.96%。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6.2%,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8.3%。年末城镇居民人均 住房面积37.3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4.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 0.3平方米。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1万人,培 训劳动力4.2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93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5万人,组织农村劳 动力转移就业6.96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 为3.11%,比去年下降0.89个百分点。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五项社会保险参保 人数达588.76万人,征缴保费收入39.96亿元。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65.1万人,征收保 险费26.97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 动,参保人数达92.58万人,参保率达93%。新型 农村合 作 医 疗 实 现 全 覆 盖,参 合 率 99.8%。为 11.95万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3.62亿元,为 37.17万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4.9亿元,城乡 低保人均月补差分别提高45元和4.8元。全市 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1565套,基本建成16678套。 其中开工:廉租住房 2016 套、经济适用住房 400 套、公共租赁住房4719套、城市棚户区改造21230 户、国有垦区危房改造3200户。完成新增租赁补 贴3172户,当年发放租赁补贴8981户,发放补贴 资金2072.21万元。 支出救助资金11.44亿元,其中大病医疗救 助8.71万人,支出资金13040.1万元,人均1497. 88元;门诊救助3.74万人,支出资金 928.37 万 元;资助新农合43.83万人,支出资金2701.3万 元;帮助困难群众参加城镇基本医保13.15万人, 支出资金381.4万元。福利彩票销售继续保持平 稳较快发展。全年福利彩票总销量4.36亿元,其 中电脑票销售2.82亿元,中福在线销售1.31亿 元,网点即 开 票 销 售 2137.08 万 元,无 纸 化 投 注 69.19万元。累计公益金3344.59万元。 十二、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单位生 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6.98%,完成了省政府下达 的下降3.5%的目标,实施 COD 减排项目97个, 减排7090.43吨,扣除增量,净削减4623.75吨; 实施SO2减排项目10个,减排2577.57吨,扣除 增量,净削减2160.62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 硫排放量净削减4.36%和8.25%,均完成了省政 府下达的年度控制目标。全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 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 天数309天,优良率达84.65%,高于上年水平。 22
2015年黄风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18日在黄冈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陈安丽 各位代表 3A景区6个。罗田列入全省“智慧旅游”建设试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点县。黄梅禅宗文化旅游区上升为省级战略。麻 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城孝感乡移民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加快推 出意见。 进。“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电子商务新业态 、2014年工作回顾 快速成长,“淘宝特色中国·黄冈馆”运营、1号店 2014年,市政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 黄冈馆上线。 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扎实推进“双强双兴”、深入开 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白潭湖片区(城 展“三大行动”,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东新区)起步区道路桥梁、核心区管网工程基本贯 生,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预计全通。老城区改造和“城管会战”力度加大。遗爱湖 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公园西湖片区基本完工,并被评为“湖北省十大最 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4%,社会消美湖泊”。荣获省级文明城市,通过省级卫生城市 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复检验收,取得国家卫生城市推荐资格、国家园林 28.8%,外贸出口增长1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城市考评资格。县市城区“双十”扩容提质工程 增长20.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小池开放开发省级战略加快推进,红安经济开发 10.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区产城融合发展、浠水鄂东滨江新区跨江联合开 城镇登记失业率3.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3%,人口发成为全省试点。武穴城乡一体化、24个全国重 自然增长率6.2‰,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点镇、21个文化小镇、109个美丽乡村试点顺利实 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双强双兴”,深入开展施。18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 “三大行动”,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 重点项目取得新突破。谋划“双百”项目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增量提质成效135个,85个进入全省“重大专项计划”;在建“双 明显。主导产业支撑作用增强,五大主导产业完百”项目198个,完成投资612亿元。招商引资新 成产值1362亿元,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77.3% 开工项目434个,完成投资748亿元。黄冈长江 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七大省级重点成长产业集群大桥、武冈城际铁路、黄鄂高速、黄冈大道建成通 完成产值增长15.1%。骨干企业群体壮大,规模车。小农水重点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小河流 以上工业企业1297家,新增163家;产值过亿元治理、土地整治等项目顺利实施。黄梅戏大剧院 企业515家,新增149家。新认定湖北名牌15中职集团、艺术学校、体育中心(一期)基本建成 个。农业稳步健康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大别山(鄂东)区域医疗中心开工。投资37亿元 增”,蔬菜、畜牧、水产等大宗农产品全面增产。建的昆仑能源LNG项目建成投产,黄冈历史上单体 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2个。建成国家级农业标投资最大工业项目、投资150亿元的晨鸣林浆纸 准化示范区3个。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体化项目落地开工,投资200亿元的恒天文化 4个,新增2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71家,新增创意城开工建设。 25家。我市成为中部地区最大奶业生产基地。英 年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创新驱动 山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现代服务业加快发转型发展增添新动力。 展。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游客、旅游 市场主体增量提质工程成效显著 收入分别增长21%和26%。新增4A景区2个、“363”重点改革项目启动实施,12项重点领域改革
2015年黄冈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18日在黄冈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陈安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 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 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市政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 结和依靠全市人民,扎实推进“双强双兴”、深入开 展“三大行动”,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 生,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预计全 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4%,社会消 费品零售 总 额 增 长 12.8%,实 际 利 用 外 资 增 长 28.8%,外贸出口增长18.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增长20.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 城镇登记失业率3.1%,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3%,人口 自然增长率6.2‰,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一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双强双兴”,深入开展 “三大行动”,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增量提质成效 明显。主导产业支撑作用增强,五大主导产业完 成产值1362亿元,占全部工业比重达到77.3%。 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七大省级重点成长产业集群 完成产值增长15.1%。骨干企业群体壮大,规模 以上工业企业1297家,新增163家;产值过亿元 企业 515 家,新 增 149 家。新 认 定 湖 北 名 牌 15 个。农业稳步健康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 增”,蔬菜、畜牧、水产等大宗农产品全面增产。建 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2个。建成国家级农业标 准化示范区3个。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4个,新增2 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271 家,新增 25家。我市成为中部地区最大奶业生产基地。英 山荣获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现代服务业加快发 展。文化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游客、旅游 收入分别增长21%和26%。新增4A 景区2个、 3A 景区6个。罗田列入全省“智慧旅游”建设试 点县。黄梅禅宗文化旅游区上升为省级战略。麻 城孝感乡移民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加快推 进。“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电子商务新业态 快速成长,“淘宝特色中国·黄冈馆”运营、1号店 ·黄冈馆上线。 ———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白潭湖片区(城 东新区)起步区道路桥梁、核心区管网工程基本贯 通。老城区改造和“城管会战”力度加大。遗爱湖 公园西湖片区基本完工,并被评为“湖北省十大最 美湖泊”。荣获省级文明城市,通过省级卫生城市 复检验收,取得国家卫生城市推荐资格、国家园林 城市考评资格。县市城区“双十”扩容提质工程、 小池开放开发省级战略加快推进,红安经济开发 区产城融合发展、浠水鄂东滨江新区跨江联合开 发成为全省试点。武穴城乡一体化、24个全国重 点镇、21个文化小镇、109个美丽乡村试点顺利实 施。18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 ———重点项目取得新突破。谋划“双百”项目 135个,85个进入全省“重大专项计划”;在建“双 百”项目198个,完成投资612亿元。招商引资新 开工项目434个,完成投资748亿元。黄冈长江 大桥、武冈城际铁路、黄鄂高速、黄冈大道建成通 车。小农水重点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小河流 治理、土地整治等项目顺利实施。黄梅戏大剧院、 中职集团、艺术学校、体育中心(一期)基本建成, 大别山(鄂东)区域医疗中心开工。投资37亿元 的昆仑能源 LNG 项目建成投产,黄冈历史上单体 投资最大工业项目、投资150亿元的晨鸣林浆纸 一体化项目落地开工,投资200亿元的恒天文化 创意城开工建设。 一年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增添新动力。 ———市 场 主 体 增 量 提 质 工 程 成 效 显 著。 “363”重点改革项目启动实施,12项重点领域改革 23
初见成效。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审武汉、谋求黄冈大产业的发展路径。借力武汉大 批事项由477项减至263项,实行了市区基本建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的辐射带动,以共建 设项目收费“一表制”。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施黄冈工业园为载体,创新跨市际区域合作、共同投 工商注册登记“先照后证”,检验检疫机构挂牌运资建园区、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在与武汉市人民 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政府签订的《武汉市人民政府黄冈市人民政府合 挂钩、龙感湖土地信托化改革试验等改革试点扎作共建黄冈工业园协议》的框架下,与武汉经济技 实推进。投资体制、财税体制等其他各项改革顺术开发区签订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冈市人 利实施。围绕改革措施落地,启动实施市场主体民政府合作共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冈产业园 增量提质工程。全市新登记五类市场主体7.3万协议》。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黄冈产业园已获 户,增长24.3%,其中,新登记企业增长138.3%。批准 市校科研院所合作扎实推进。与武汉地 年来,我们加强社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区23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人才聚集民生质量实现新提升。 效应增强,创新主体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加快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建乡镇公办标准 发展。全年引进1.5万名大学生实习实训、5000化幼儿园132所、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200 多名大学生创业就业。建成市县两级创业孵化基所,9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 地10个,举办了首届“‘创天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收,推动黄冈师院与鄂东职院整合,新黄州中学建 大赛”、“大别山大学生创新创业高峰论坛”,引入成投入使用。电视剧《铁血红安》在央视1套获得 了珞珈梧桐、黄冈约瑟、高投天使三支创投基金,较高收视率,电影《青春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 入驻创业企业294家,在孵项目180个。市农科奖,苏东坡传说、岳家拳入选国家“非遗”项目,新 院挂牌省农科院第一分院。与髙校、科研院所共建村级文化活动室(广场)550个,新建农民体育健 建工程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36身工程250个,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个,完成成果转化12项。上市公司烽火集团投资农村广电“村村响”、“户户通”工程启动。县级公 的烽火科技产业园落户黄冈。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立医院改革试点顺利推进,新建“四化”标准乡镇 l09家,新认证39家。我市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卫生院26所、“五化”标准村卫生室780个。落实 现场会”上作了大会经验交流。我市及黄州、团 单独二孩”政策,保持了低生育水平稳定。启动 风、武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蕲春李“智慧安监”体系建设,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 时珍医药工业园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 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 大别山金融工程顺利实施。启动实施了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整 全省首家市州金融创新平台——大别山金融工体推进,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增强。完善社会治安 程。黄冈农商行正式营运,农村信用社改制、村镇防控体系,开展了社会治安“百日行动”。实施“阳 银行实现县域全覆盖,引进交通银行、武汉农商行光信访”。开展了“优化法治环境,促进台企发展 分行级机构,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完成大别山产活动。法治城市和平安黄冈建设不断加强,社会 业发展基金管理模式改革,组建了市政府控股的和谐稳定 担保公司。“新三板”实现零的突破,挂牌上线企 -社会保障水平提升。财政民生支出占公 业2家;“四板”挂牌企业60家,新增48家。实现共财政预算支出80.3%,增长16.7%。新增城镇 企业直接融资39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余额存贷就业8万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近7万人。建立 比提高2.81个百分点,其中,新增存贷比达到57.了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动态监管机制,农民工维 1%,提高2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下降0.42个权工作得到加强。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被征地 百分点。市、县两级第一次全部被省政府授予信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启动实施,五项社会保险参保 用市(县)。 总人数276万。新农合参合率99.8%,启动了新 与武汉合作共建黄冈工业园正式启动。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建设及改造各类保障性住房 发挥与武汉同城化优势,探索对接大武汉、共享大3.2万套(户),住房公积金新增个贷投放4.2亿
初见成效。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行政审 批事项由477项减至263项,实行了市区基本建 设项目收费“一表制”。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施 工商注册登记“先照后证”,检验检疫机构挂牌运 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 挂钩、龙感湖土地信托化改革试验等改革试点扎 实推进。投资体制、财税体制等其他各项改革顺 利实施。围绕改革措施落地,启动实施市场主体 增量提质工程。全市新登记五类市场主体7.3万 户,增长24.3%,其中,新登记企业增长138.3%。 ———市校科研院所合作扎实推进。与武汉地 区23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人才聚集 效应增强,创新主体不断涌现,高新技术产业加快 发展。全年引进1.5万名大学生实习实训、5000 多名大学生创业就业。建成市县两级创业孵化基 地10个,举办了首届“‘创天下’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赛”、“大别山大学生创新创业高峰论坛”,引入 了珞珈梧桐、黄冈约瑟、高投天使三支创投基金, 入驻创业企业294家,在孵项目180个。市农科 院挂牌省农科院第一分院。与高校、科研院所共 建工程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36 个,完成成果转化12项。上市公司烽火集团投资 的烽火科技产业园落户黄冈。全市高新技术企业 109家,新认证39家。我市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 现场会”上 作 了 大 会 经 验 交 流。我 市 及 黄 州、团 风、武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蕲春李 时珍医药工业园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 ———大别山金融工程顺利实施。启动实施了 全省首 家 市 州 金 融 创 新 平 台———大 别 山 金 融 工 程。黄冈农商行正式营运,农村信用社改制、村镇 银行实现县域全覆盖,引进交通银行、武汉农商行 分行级机构,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完成大别山产 业发展基金管理模式改革,组建了市政府控股的 担保公司。“新三板”实现零的突破,挂牌上线企 业2家;“四板”挂牌企业60家,新增48家。实现 企业直接融资39亿元。全市金融机构余额存贷 比提高2.81个百分点,其中,新增存贷比达到57. 1%,提高2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下降0.42个 百分点。市、县两级第一次全部被省政府授予信 用市(县)。 ———与武汉合作共建黄冈工业园正式启动。 发挥与武汉同城化优势,探索对接大武汉、共享大 武汉、谋求黄冈大产业的发展路径。借力武汉大 光谷、大车都、大临空、大临港的辐射带动,以共建 黄冈工业园为载体,创新跨市际区域合作、共同投 资建园区、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在与武汉市人民 政府签订的《武汉市人民政府黄冈市人民政府合 作共建黄冈工业园协议》的框架下,与武汉经济技 术开发区签订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冈市人 民政府合作共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冈产业园 协议》。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黄冈产业园已获 批准。 一年来,我们加强社会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民生质量实现新提升。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建乡镇公办标准 化幼儿园132 所、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 200 所,9个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 收,推动黄冈师院与鄂东职院整合,新黄州中学建 成投入使用。电视剧《铁血红安》在央视1套获得 较高收视率,电影《青春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 奖,苏东坡传说、岳家拳入选国家“非遗”项目,新 建村级文化活动室(广场)550个,新建农民体育健 身工程 250 个,群众性文化体育 活 动 蓬 勃 开 展。 农村广电“村村响”、“户户通”工程启动。县级公 立医院改革试点顺利推进,新建“四化”标准乡镇 卫生院26所、“五化”标准村卫生室780个。落实 “单独二孩”政策,保持了低生育水平稳定。启动 “智慧安监”体系建设,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 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 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整 体推进,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增强。完善社会治安 防控体系,开展了社会治安“百日行动”。实施“阳 光信访”。开展了“优化法治环境,促进台企发展” 活动。法治城市和平安黄冈建设不断加强,社会 和谐稳定。 ———社会保障水平提升。财政民生支出占公 共财政预算支出80.3%,增长16.7%。新增城镇 就业8万多人,转移农村劳动力近7万人。建立 了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动态监管机制,农民工维 权工作得到加强。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被征地 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启动实施,五项社会保险参保 总人数276万。新农合参合率99.8%,启动了新 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建设及改造各类保障性住房 3.2万套(户),住房公积金新增个贷投放 4.2 亿 24
元。为57.1万五保、低保对象提高社会救助标宗教、防震减灾、气象、农机、保密、档案、方志、机 准,向2.7万名特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向11关事务管理、对口援建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 万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向8.8万人提供医成绩 疗救助,向1.6万户家庭提供临时救助,为8.1万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凝聚着全 名农村妇女免费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20万市人民的心血汗水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 名妇女免费提供“两癌”筛查。启动了关爱重度失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 智困难老人试点。1239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员,向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体老同志,向各民主党 开通。大别山试验区68个“点中点”建设项目、片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黄部队和 区扶贫开发和库区移民后扶工作扎实推进,完成武警官兵、中直和省直驻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 10.6万贫困人口脱贫,解决5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 持和参与黄冈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致以崇高敬意 全问题,新建通村连组公路1703公里。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看到,经济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完成节能减排项目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政府工作还 122个。开展“绿满黄冈”行动,完成植树造林4.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 1万亩。大别山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我市主要经济 护区,白莲河湿地公园通过国家评审。创建农村指标虽然完成了省定目标,但地区生产总值、规模 环境综合整治“两清、两减”示范基地46个。编制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 并实施了《市中心城区水域保护规划》,黄州进入总额等指标增速未能实现市定预期目标,稳增长 全省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加强大气污染源难度加大;经济结构不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 头治理,严格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空气质量有所业生产经营困难,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资源 改善。 约束趋紧,环境保护任务繁重;财政实力、社保水 年来,我们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平、公共服务能力与民生需求差距较大,安全生产 践活动,落实党风康政建设主体责任,自身建设有基础薄弱;部分公务人员存在依法行政不严、乱作 了新进步 为和对新常态不适应、不会为的问题,队伍建设有 作风建设成效明显。聚焦“四风”抓整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改,服务群众惠民生。政府会议、文件进一步减努力加以解决 少,全市“三公”经费下降15.7%。加强了群众反 二、2015年工作安排 映突出问题的整改、“电视问政”暴露问题的专项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 整治、政府承诺民生实事的督办落实,启动实施了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 十大民生三年行动计划 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四个大别山”五年大变化 —廉政建设不断加强。落实主体责任,规的决胜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准确把握 范权力运行。建立了政府权力监管清单制度、政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黄冈发展新阶段的新 府性投资项目“廉洁预案+廉洁备案”制度和检察特征,在适应新常态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适 机关提前介人机制,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应新常态 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加大,查处了一批违法违 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 纪案件 意味着速度换档、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对于迫切 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坚持把依法行需要通过增量扩能来扩大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水 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在全国率平的我市来说,加快发展难度更大。对于产业基 先建立市政府领导轮流主持行政复议委员会案审础不强、传统产业比重大的我市来说,结构调整任 会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务更重。对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特别是投资驱 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与政协协商,办动发展的我市来说,转变方式更加紧迫。前进路 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37件,市政协提案346件 上,我们将面临更多的困难,需要应对更多、更严 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优峻的挑战。 抚安置工作不断加强。经济普查、外事侨务、民族 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新常态下,国家更
元。为57.1 万五保、低保对象提 高 社 会 救 助 标 准,向2.7万名特困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向 11 万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向8.8万人提供医 疗救助,向1.6万户家庭提供临时救助,为8.1万 名农村妇女免费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为20万 名妇女免费提供“两癌”筛查。启动了关爱重度失 智困难老人试点。12349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 开通。大别山试验区68个“点中点”建设项目、片 区扶贫开发和库区移民后扶工作扎实推进,完成 10.6万贫困人口脱贫,解决5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 全问题,新建通村连组公路1703公里。 ———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完成节能减排项目 122个。开展“绿满黄冈”行动,完成植树造林44. 1万亩。大别山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白莲河湿地公园通过国家评审。创建农村 环境综合整治“两清、两减”示范基地46个。编制 并实施了《市中心城区水域保护规划》,黄州进入 全省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加强大气污染源 头治理,严格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空气质量有所 改善。 一年来,我们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 践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自身建设有 了新进步。 ———作风 建 设 成 效 明 显。聚 焦 “四 风”抓 整 改,服务 群 众 惠 民 生。政 府 会 议、文 件 进 一 步 减 少,全市“三公”经费下降15.7%。加强了群众反 映突出问题的整改、“电视问政”暴露问题的专项 整治、政府承诺民生实事的督办落实,启动实施了 “十大民生三年行动计划”。 ———廉政建设不断加强。落实主体责任,规 范权力运行。建立了政府权力监管清单制度、政 府性投资项目“廉洁预案+廉洁备案”制度和检察 机关提前介入机制,预防腐败制度体系建设加强。 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加大,查处了一批违法违 纪案件。 ———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坚持把依法行 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在全国率 先建立市政府领导轮流主持行政复议委员会案审 会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 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与政协协商,办 理市人大代表建议137件,市政协提案346件。 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优 抚安置工作不断加强。经济普查、外事侨务、民族 宗教、防震减灾、气象、农机、保密、档案、方志、机 关事务管理、对口援建等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 成绩。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凝聚着全 市人民的心 血 汗 水 和 社 会 各 界 的 大 力 支 持。在 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 员,向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 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黄部队和 武警官兵、中直和省直驻黄单位,向所有关心、支 持和参与黄冈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看到,经济 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矛盾和困难,政府工作还 有不足之处。主要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我市主要经济 指标虽然完成了省定目标,但地区生产总值、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等指标增速未能实现市定预期目标,稳增长 难度加大;经济结构不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 业生产经营困难,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资源 约束趋紧,环境保护任务繁重;财政实力、社保水 平、公共服务能力与民生需求差距较大,安全生产 基础薄弱;部分公务人员存在依法行政不严、乱作 为和对新常态不适应、不会为的问题,队伍建设有 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 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四个大别山”五年大变化 的决胜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准确把握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要求、黄冈发展新阶段的新 特征,在适应新常态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适 应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迎接新挑战。经济发展新常态, 意味着速度换档、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对于迫切 需要通过增量扩能来扩大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水 平的我市来说,加快发展难度更大。对于产业基 础不强、传统产业比重大的我市来说,结构调整任 务更重。对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特别是投资驱 动发展的我市来说,转变方式更加紧迫。前进路 上,我们将面临更多的困难,需要应对更多、更严 峻的挑战。 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新常态下,国家更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