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关于199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3年2月18日 1992年,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我国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性空前高涨,改革开放 的步伐全面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使我国经 济在九十年代再上新台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3938亿元 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6623亿元,增长9.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7%。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货币投放增长过猛;交通运 输更加紧张;城市物价和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偏高。 、农业 农业生产持续发展。1992年,全国农村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推进多种形 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获 得较好收成。全年农业增加值5808亿元,比上年増长3.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2%。 农作物结构有所调整,优质粮比重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总产量44258万吨,比上 年增产740万吨,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棉花生产受干旱、虫害的严重影响,减产较多 油料产量基本持平;甘蔗、烤烟产量创新纪录:蔬菜、水果生产再获丰收。但农业生产资料 价格上涨较快,农产品“卖难”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农业用地被占用过多,农业基础地 位还比较脆弱。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92年比上年增长% 粮食 44258万吨1.7 棉花 452.8万吨-20.2 油料 1640万吨 其中:油菜籽765.3万吨2.9 甘蔗 7252万吨 甜菜 1501 黄红麻 61.9万吨 烤烟 314.2万吨17.8 蚕茧 67.3万吨15.2 茶叶 55.9万吨3.1 水果 2400万吨10.3 林业生产建设和绿化工作取得新的成绩。1992年,全国造林面积8897万亩,比上年增长6% 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国家造林项目和速生丰产林建设深入展开,森林覆盖率继续 上升 畜牧业生产全面增长,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头数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关于 199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3 年 2 月 18 日 1992 年,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我国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性空前高涨,改革开放 的步伐全面加快,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使我国经 济在九十年代再上新台阶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23938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2.8%;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 6623 亿元,增长 9.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7.7%。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货币投放增长过猛;交通运 输更加紧张;城市物价和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涨幅偏高。 一、农业 农业生产持续发展。1992 年,全国农村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积极推进多种形 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获 得较好收成。全年农业增加值 5808 亿元,比上年增长 3.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24.2%。 农作物结构有所调整,优质粮比重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总产量 44258 万吨,比上 年增产 740 万吨,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棉花生产受干旱、虫害的严重影响,减产较多; 油料产量基本持平;甘蔗、烤烟产量创新纪录;蔬菜、水果生产再获丰收。但农业生产资料 价格上涨较快,农产品“卖难”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农业用地被占用过多,农业基础地 位还比较脆弱。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92 年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44258 万吨 1.7 棉 花 452.8 万吨 -20.2 油 料 1640 万吨 0.1 其中:油菜籽 765.3 万吨 2.9 甘 蔗 7252 万吨 6.8 甜 菜 1501 万吨 -7.9 黄红麻 61.9 万吨 20.7 烤 烟 314.2 万吨 17.8 蚕 茧 67.3 万吨 15.2 茶 叶 55.9 万吨 3.1 水 果 2400 万吨 10.3 林业生产建设和绿化工作取得新的成绩。1992 年,全国造林面积 8897 万亩,比上年增长 6%。 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国家造林项目和速生丰产林建设深入展开,森林覆盖率继续 上升。 畜牧业生产全面增长,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头数如下:
1992年比上年增长% 猪牛羊肉 2933万吨 其中:牛羊肉300万吨10.3 1万吨7 绵羊毛 24.7万吨 肉猪出栏数 亿头5.8 猪年末数 亿头 4. 羊年末数 2.06亿只持平 大牲畜年末数1.34亿头1.7 渔业生产再创历史纪录。全年水产品产量1546万吨,比上年增长14.5%;其中淡水产品产 量增长12.1%,海水产品产量增长16.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1992年末全国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02亿千瓦,比上年末增长 2.6%;大中型拖拉机75.8万台,下降3.3%:小型和手扶拖拉机742.3万台,增长1.6%; 载重汽车65.4万辆,增长6%;排灌动力机械7359万千瓦,增长1.3%:全年化肥施用量 (折纯)2947万吨,增长5%;农村用电量1107亿千瓦小时,增长15%。农田水利建设得到 加强,有效灌溉面积继续扩大 农村经济持续全面发展。1992年,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全年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 商业、饮食业等非农产业经济比上年增长36.9%,占农村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上升 二、工业和建筑业 992年,全国积极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工业改革向广度、深 度发展,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市场机制作用增强,加上投资需求的迅速 回升,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0116亿元,比上年增长 0.8%,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幅度最高的一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2.3%。集体、 资”企业生产迅速发展。在全部工业中,集体所有制增长28.5%;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 外资企业增长48.8%;非国有工业增加值增量占全国新增工业增加值的61%。沿海地区生 产增长明显快于内地。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7个地区新增工业增加 值约占全国新增工业增加值的60%。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活力有所增强。全年国有 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4%;大中型工业增加值增长15.5%。 全年轻工业增加值50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重工业增加值5069亿元,增长20.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增长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992年比上年增长% 化学纤维 208.3万吨 纱 万吨 布 185亿米 1.8 机制纸及纸板1590万吨 815.5万吨
1992 年 比上年增长% 猪牛羊肉 2933 万吨 7.7 其中:牛羊肉 300 万吨 10.3 牛 奶 501 万吨 7.8 绵羊毛 24.7 万吨 2.9 肉猪出栏数 3.48 亿头 5.8 猪年末数 3.85 亿头 4.2 羊年末数 2.06 亿只 持平 大牲畜年末数 1.34 亿头 1.7 渔业生产再创历史纪录。全年水产品产量 1546 万吨,比上年增长 14.5%;其中淡水产品产 量增长 12.1%,海水产品产量增长 16.1%。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1992 年末全国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 3.02 亿千瓦,比上年末增长 2.6%;大中型拖拉机 75.8 万台,下降 3.3%;小型和手扶拖拉机 742.3 万台,增长 1.6%; 载重汽车 65.4 万辆,增长 6%;排灌动力机械 7359 万千瓦,增长 1.3%;全年化肥施用量 (折纯)2947 万吨,增长 5%;农村用电量 1107 亿千瓦小时,增长 15%。农田水利建设得到 加强,有效灌溉面积继续扩大。 农村经济持续全面发展。1992 年,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全年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 商业、饮食业等非农产业经济比上年增长 36.9%,占农村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上升。 二、工业和建筑业 1992 年,全国积极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工业改革向广度、深 度发展,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市场机制作用增强,加上投资需求的迅速 回升,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生产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 1011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8%,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幅度最高的一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42.3%。集体、“三 资”企业生产迅速发展。在全部工业中,集体所有制增长 28.5%;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和 外资企业增长 48.8%;非国有工业增加值增量占全国新增工业增加值的 61%。沿海地区生 产增长明显快于内地。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 7 个地区新增工业增加 值约占全国新增工业增加值的 60%。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活力有所增强。全年国有 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4.4%;大中型工业增加值增长 15.5%。 全年轻工业增加值 5047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9%;重工业增加值 5069 亿元,增长 20.7%。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不同程度增长。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992 年 比上年增长% 化学纤维 208.3 万吨 9.1 纱 490 万吨 6.3 布 185 亿米 1.8 机制纸及纸板 1590 万吨 7.5 糖 815.5 万吨 27.4
原盐 2813万吨 16.7 卷烟 3288万箱 合成洗涤剂161.6万吨 10.6 彩色电视机 1314万部 家用洗衣机712.7万台 家用电冰箱.475.3万台 能源生产总量10.67亿吨 (折标准燃料) 原煤 11.1亿吨 原油 1.42亿吨 发电量 7470亿千瓦小时10.3 钢 8000万吨 2.7 钢 6534万吨 十种有色金属 3万吨 水泥 3.04亿吨 木材 5580万立方米20.3 硫酸 1396万吨 纯碱 450.6万吨 14.5 化肥(折纯) 2099万吨 6.1 化学农药 28.4万吨 11.3 发电设备 1312万千瓦 金属切削机床21.2万台 汽车 108.2万辆 拖拉机 6.3万台 工业经济效益扭转了前几年持续滑坡的趋势,逐步回升。1992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 上年的84提高到89。其中,工业产品销售率由95.3%提高到95.5%;资金利税率由9.7% 上升为10.1%;成本利润率由4.1%上升为4.7%;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由1.55次加快到1.62 次;工业净产值率由26.9%上升为27%;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净产值计算)提高19.5%。 但整体经济效益水平依然较低,产成品资金占用较多,国有企业亏损面还比较大。 建筑业生产迅速发展。1992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和建筑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建 筑施工企业生产明显加快。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8%。国有建筑 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全面回升,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20.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 亿平方米,增长2.5%。企业亏损面由上年的15.9%下降为13.9%;资金利税率由5.5% 上升为6%。建筑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 地质勘査成果显著。1992年地质勘查行业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851万米。新发展矿产 地171处。有32个矿种新增探明储量,其中比上年増幅较大的有:天然气增长182%,铜 矿增长199% 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82亿元(计划管理口径为7278 亿元),比上年增长37.6%,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第二个高峰。其中国有单位投资5106
原盐 2813 万吨 16.7 卷烟 3288 万箱 1.9 合成洗涤剂 161.6 万吨 10.6 彩色电视机 1314 万部 9.1 家用洗衣机 712.7 万台 3.7 家用电冰箱. 475.3 万台 1.1 能源生产总量 10.67 亿吨 1.8 (折标准燃料) 原煤 11.1 亿吨 2.1 原油 1.42 亿吨 0.5 发电量 7470 亿千瓦小时 10.3 钢 8000 万吨 12.7 钢材 6534 万吨 15.9 十种有色金属 293 万吨 13.1 水泥 3.04 亿吨 20.3 木材 5580 万立方米 -3.9 硫酸 1396 万吨 4.7 纯碱 450.6 万吨 14.5 化肥(折纯) 2099 万吨 6.1 化学农药 28.4 万吨 11.3 发电设备 1312 万千瓦 12.7 金属切削机床 21.2 万台. 29.1 汽车 108.2 万辆 51.5 拖拉机 6.3 万台 19.2 工业经济效益扭转了前几年持续滑坡的趋势,逐步回升。1992 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由 上年的 84 提高到 89。其中,工业产品销售率由 95.3%提高到 95.5%;资金利税率由 9.7% 上升为 10.1%;成本利润率由 4.1%上升为 4.7%;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由 1.55 次加快到 1.62 次;工业净产值率由 26.9%上升为 27%;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净产值计算)提高 19.5%。 但整体经济效益水平依然较低,产成品资金占用较多,国有企业亏损面还比较大。 建筑业生产迅速发展。1992 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和建筑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建 筑施工企业生产明显加快。全年完成建筑业增加值 139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国有建筑 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全面回升,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 20.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为 1 亿平方米,增长 2.5%。企业亏损面由上年的 15.9%下降为 13.9%;资金利税率由 5.5% 上升为 6%。建筑产品质量也有所提高。 地质勘查成果显著。1992 年地质勘查行业完成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 851 万米。新发展矿产 地 171 处。有 32 个矿种新增探明储量,其中比上年增幅较大的有:天然气增长 182%,铜 矿增长 199%。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全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7582 亿元(计划管理口径为 7278 亿元),比上年增长 37.6%,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第二个高峰。其中国有单位投资 5106
亿元,增长40.7%;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1233亿元,增长76.7%;居民个人投资1243 亿元,增长5.1%。但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偏大。全年国有单位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 新开工5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8.9万个,比上年增加1.4万个;其中百万元以上项目1.2 万个,增加1568个。全社会在建项目总规模27900亿元,增长49%,超过了年度投资完成 额的增幅。 在国有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2911亿元,比上年增长37.6%;更新改造投资1419亿 元,增长38.6%;商品房建设投资485亿元,增长93.5%;其他投资291亿元,增长22.1%, 从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完成投资1892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地方项目完成投资3214 亿元,增长52.2% 国有单位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3.6%上升为38.2%,其中运输邮电业 投资比重由14.4%上升为16.4%。但第二产业中的能源工业投资比重由28.3%下降为 24.9%;原材料工业投资比重由15.7%下降为14.9% 重点建设取得新成绩。1992年全国建成投产的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115个,大中型项目单 项工程120个;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121个。建成投产的重大工程主要有:内蒙古霍林河 露天煤矿新増年采煤能力700万吨、吉林白山水电站新増装机容量30万千瓦、上海石洞口 二电厂新增装机容量60万千瓦、全长652公里的大同至秦皇岛铁路、全长2800公里的南部 沿海光缆干线工程、年吞吐能力160万吨的宁波北仑港二期工程以及成都无缝钢管厂、河南 中原制药厂等 全国基本建设新增加的主要生产能力有:煤炭开采2065万吨、发电装机容量1223万千瓦 石油开采1513万吨、天然气开采15亿立方米(石油开采和天然气开采含更新改造和其他投 资增加的能力)、铁矿开采125万吨、木材采运22亿立方米、水泥190万吨、新建铁路交付 运营里程476公里、铁路复线交付运营里程323公里、电气化铁路939公里、沿海港口吞吐 能力4526万吨、新建公路2376公里。 四、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生产保持全面增长。全年增加值为1402亿元,比上年增长9.1%。但交通运 输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加剧,铁路运输更加紧张:公路运输因运价比例不合理 及路况标准低,影响运输优势的发挥;水运技术状况差,运输能力不足,港口压船、压港现 象加剧 各种运输量完成情况如下 1992年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29059亿吨公里 3.8 铁路 11620亿吨公里5.9 公路 3500亿吨公里2.0 水运 13300亿吨公里2.5 空运 13.5亿吨公里33.7 管道 625亿吨公里 旅客周转量 6759亿人公里9.4
亿元,增长 40.7%;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 1233 亿元,增长 76.7%;居民个人投资 1243 亿元,增长 5.1%。但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偏大。全年国有单位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 新开工 5 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 8.9 万个,比上年增加 1.4 万个;其中百万元以上项目 1.2 万个,增加 1568 个。全社会在建项目总规模 27900 亿元,增长 49%,超过了年度投资完成 额的增幅。 在国有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 2911 亿元,比上年增长 37.6%;更新改造投资 1419 亿 元,增长 38.6%;商品房建设投资 485 亿元,增长 93.5%;其他投资 291 亿元,增长 22.1%。 从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完成投资 189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4.7%;地方项目完成投资 3214 亿元,增长 52.2%。 国有单位投资中,第三产业投资所占比重由上年的 33.6%上升为 38.2%,其中运输邮电业 投资比重由 14.4%上升为 16.4%。但第二产业中的能源工业投资比重由 28.3%下降为 24.9%;原材料工业投资比重由 15.7%下降为 14.9%。 重点建设取得新成绩。1992 年全国建成投产的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 115 个,大中型项目单 项工程 120 个;限额以上更新改造项目 121 个。建成投产的重大工程主要有:内蒙古霍林河 露天煤矿新增年采煤能力 700 万吨、吉林白山水电站新增装机容量 30 万千瓦、上海石洞口 二电厂新增装机容量 60 万千瓦、全长 652 公里的大同至秦皇岛铁路、全长 2800 公里的南部 沿海光缆干线工程、年吞吐能力 160 万吨的宁波北仑港二期工程以及成都无缝钢管厂、河南 中原制药厂等。 全国基本建设新增加的主要生产能力有:煤炭开采 2065 万吨、发电装机容量 1223 万千瓦、 石油开采 1513 万吨、天然气开采 15 亿立方米(石油开采和天然气开采含更新改造和其他投 资增加的能力)、铁矿开采 125 万吨、木材采运 22 亿立方米、水泥 190 万吨、新建铁路交付 运营里程 476 公里、铁路复线交付运营里程 323 公里、电气化铁路 939 公里、沿海港口吞吐 能力 4526 万吨、新建公路 2376 公里。 四、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邮电生产保持全面增长。全年增加值为 1402 亿元,比上年增长 9.1%。但交通运 输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加剧,铁路运输更加紧张;公路运输因运价比例不合理 及路况标准低,影响运输优势的发挥;水运技术状况差,运输能力不足,港口压船、压港现 象加剧。 各种运输量完成情况如下: 1992 年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29059 亿吨公里 3.8 铁路 11620 亿吨公里 5.9 公路 3500 亿吨公里 2.0 水运 13300 亿吨公里 2.5 空运 13.5 亿吨公里 33.7 管道 625 亿吨公里 0.6 旅客周转量 6759 亿人公里 9.4
铁路 3150亿人公里11.5 公路 3030亿人公里 水运 180亿人公里2.0 空运 399亿人公里32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5.9亿吨 邮电通信事业加快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42%,其中特快专递、无线寻 呼、移动电话等业务增长幅度在60%以上。长途电话、市内电话发展明显加快,进入长途 电讯网的市、县已达到1400个,比上年增力330个;市内程控电话达900万门,增加332 万门,占市内电话的比重由上年的55.2%提高到67.4%。近年来邮电通信事业虽然发展较 快,但通信能力不足依然突出。 五、国内商业和市场物价 国内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1992年,流通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裕, 购销两旺。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 长9.8%)。消费品零售额9613亿元,增长16.6%: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1281亿元,增长 9.5%。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城市5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农村4227亿元,增长 13.8% 各种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全面增长,国有单位比上年增长17.6%,集体所有制单位增长 8.6%,个体增长21.13%: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增长17.4%。从各类消费品销量看, 吃的商品稳定增长,其中粮食增长7.7%,食用植物油增长9.9%,猪肉增长2.3%;穿的 商品中棉布、针织内衣裤下降一成左右,各种服装销量增长6.1%:耐用消费品除录音机 电风扇、黑白电视机减少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生产资料市场购销两旺。1992年全国物资供销企业购进生产资料5514亿元,比上年增长 9.7%;销售5891亿元,增长3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3.5%。 价格改革迈出较大步伐。1992年,全国提高了粮食购销价格,出台了铁路货运、煤炭、天 然气等基础产品和部分公用事业的价格改革项目,不少城市在给居民适当补贴的前提下,放 开了肉禽蛋、蔬菜价格,提高了房租等服务项目价格,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调节比重,价格形 成机制有了较明显的改善。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部分已上升到70%以上;社会 商品零售总额中,市场调节部分已上升到90%左右。市场物价总水平涨幅控制在宏观调控 目标之内,但城市物价涨幅较大,特别是大中城市受粮食、房租、水电费、学杂费、理发等 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影响,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涨幅偏高。 1992年各类价格比上年上涨幅度(%) 1.居民生活费用价格 其中:城镇 8.6 35个大中城市10.9 农村 2.零售物价 其中:消费品
铁路 3150 亿人公里 11.5 公路 3030 亿人公里 5.5 水运 180 亿人公里 2.0 空运 399 亿人公里 32.5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5.9 亿吨 10.9 邮电通信事业加快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 42%,其中特快专递、无线寻 呼、移动电话等业务增长幅度在 60%以上。长途电话、市内电话发展明显加快,进入长途 电讯网的市、县已达到 1400 个,比上年增力 330 个;市内程控电话达 900 万门,增加 332 万门,占市内电话的比重由上年的 55.2%提高到 67.4%。近年来邮电通信事业虽然发展较 快,但通信能力不足依然突出。 五、国内商业和市场物价 国内消费品市场销售平稳增长。1992 年,流通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裕, 购销两旺。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1089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 长 9.8%)。消费品零售额 9613 亿元,增长 16.6%;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 1281 亿元,增长 9.5%。在消费品零售额中,城市 538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9%;农村 4227 亿元,增长 13.8%。 各种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全面增长,国有单位比上年增长 17.6%,集体所有制单位增长 8.6%,个体增长 21.13%;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增长 17.4%。从各类消费品销量看, 吃的商品稳定增长,其中粮食增长 7.7%,食用植物油增长 9.9%,猪肉增长 2.3%;穿的 商品中棉布、针织内衣裤下降一成左右,各种服装销量增长 6.1%;耐用消费品除录音机、 电风扇、黑白电视机减少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生产资料市场购销两旺。1992 年全国物资供销企业购进生产资料 55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39.7%;销售 5891 亿元,增长 39.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23.5%。 价格改革迈出较大步伐。1992 年,全国提高了粮食购销价格,出台了铁路货运、煤炭、天 然气等基础产品和部分公用事业的价格改革项目,不少城市在给居民适当补贴的前提下,放 开了肉禽蛋、蔬菜价格,提高了房租等服务项目价格,进一步扩大了市场调节比重,价格形 成机制有了较明显的改善。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市场调节部分已上升到 70%以上;社会 商品零售总额中,市场调节部分已上升到 90%左右。市场物价总水平涨幅控制在宏观调控 目标之内,但城市物价涨幅较大,特别是大中城市受粮食、房租、水电费、学杂费、理发等 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影响,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涨幅偏高。 1992 年各类价格比上年上涨幅度(%): 1.居民生活费用价格 6.4 其中:城镇 8.6 35 个大中城市 10.9 农村 4.7 2.零售物价 5.4 其中:消费品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