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 语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语言知识及表达(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27位北大校友带着深深的眷恋重返母校,组织了一次“我的高三,我的大学” 恳谈会,让校园充满了浓浓的感恩氛(fen)围,也让高三学子们受益匪(fei) B.电动车,一种在当今中国老百姓生活中悄(qiao)然兴起却又命运多舛( chuai) 的交通工具,涉及了多少人的利益,牵动了多少人的神经 C.六十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成效卓(zhuo)著,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shan) 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D.落日的光晕如梦般照在长满香樟树的土冈(gang)上,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不约 而至,在这幅偌(ruo)大无比的素描里停顿了一下。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书籍 追溯 乳臭未干 免为其难 B.篆永 旖旎 年高德少 耳濡目染 C.蹊跷 遒劲 履险如夷 开源节流 D.殷红 禅联 水泄不通 铤而走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实际上,这些收集的插图和绘本,仅仅是《红楼梦》绘画艺术的冰山一角, 大量散佚在民间的《红楼梦》绘画作品无人收集。 B.中秋节前夕,志愿者们来到第一社会福利院开展送温暖活动,使孤寡老人和 孩子们如坐春风,深受感动 C.要提高文言文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契机下,在课堂教 学中切实引导好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 2010 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 语 文 时量: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语言知识及表达(共 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27 位北大校友带着深深的眷恋重返母校,组织了一次“我的高三,我的大学” 恳谈会,让校园充满了浓浓的感恩氛(fèn)围,也让高三学子们受益匪(fēi) 浅。 B.电动车,一种在当今中国老百姓生活中悄(qiǎo)然兴起却又命运多舛(chuǎi) 的交通工具,涉及了多少人的利益,牵动了多少人的神经。 C.六十年来,我国在科技领域成效卓(zhuó)著,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shàn) 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D.落日的光晕如梦般照在长满香樟树的土冈(gāng)上,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不约 而至,在这幅偌(ruò)大无比的素描里停顿了一下。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书籍 追溯 乳臭未干 免为其难 B.篆永 旖旎 年高德少 耳濡目染 C.蹊跷 遒劲 履险如夷 开源节流 D.殷红 禅联 水泄不通 铤而走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实际上,这些收集的插图和绘本,仅仅是《红楼梦》绘画艺术的冰山一角, 大量散佚在民间的《红楼梦》绘画作品无人收集。 B.中秋节前夕,志愿者们来到第一社会福利院开展送温暖活动,使孤寡老人和 孩子们如坐春风,深受感动。 C.要提高文言文学习效率,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契机下,在课堂教 学中切实引导好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D.备受关注的印花税单边征收问题正由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一项有利于 增加股民收益和增强市场信心的政策将要呼之欲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纪念馆的第一展厅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不同时期的雷锋同志生前用过的衣 物、书本与一篇篇日记。 B.依据“严禁虚假交易、炒作信誉”的规定,易宝网决定给予该卖家停止发布 商品30天和评价商品的资格。 C.本学年,湘浦中学派遣优秀语文教师黄娜和黎军赴马王堆中学任教,以期农 民工子弟同城市孩子一样可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D.也许因为我们等了15年,心态早已平静,也许因为都知道中国入世早就是板 上钉钉,多哈会议只是一个程序,所以,在入世的那一天,我们并没有过分激动 5.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如 杜甫《月夜》诗:“今夜鄘月州,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 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 预言的示现 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现 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 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6-9题每小题3分,10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D.备受关注的印花税单边征收问题正由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论证,一项有利于 增加股民收益和增强市场信心的政策将要呼之欲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纪念馆的第一展厅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不同时期的雷锋同志生前用过的衣 物、书本与一篇篇日记。 B.依据“严禁虚假交易、炒作信誉”的规定,易宝网决定给予该卖家停止发布 商品 30 天和评价商品的资格。 C.本学年,湘浦中学派遣优秀语文教师黄娜和黎军赴马王堆中学任教,以期农 民工子弟同城市孩子一样可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D.也许因为我们等了 15 年,心态早已平静,也许因为都知道中国入世早就是板 上钉钉,多哈会议只是一个程序,所以,在入世的那一天,我们并没有过分激动。 5.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示现本是佛教用语,指的是佛菩萨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______。_______。如 杜甫《月夜》诗:“今夜鄜月州,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 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预言的示现, 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_________。示现 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 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 6-9 题每小题 3 分,10 小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10 题
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太 守陈登请为功曹,使矫诣许①。谓曰:“许下论议,待吾不足;足下相为观察, 还以见诲。”矫还曰:“闻远近之论,颇谓明府骄而自矜。”登曰:“夫闺门雍 穆②,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清修疾 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雄姿杰出,有 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所敬如此,何骄之有!余子琐琐,亦焉足录哉?”登雅意 如此,而深敬友矫。 郡为孙权所围于匡奇,登令矫求救于太祖。矫说太祖曰:“鄙郡虽小,形便之国 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吴人劉③谋,狳徐④方永安,武声远震,仁爱滂流, 从之国,望风景附,崇德养威,此干业也。”太祖奇矫,欲留之。矫辞曰:“本 国倒悬,本奔走告急,纵无申胥之效,敢忘弘演之义乎?”太祖乃遣赴救。吴军 既退,登多设间伏,勒兵追奔,大破之。 太祖辟矫为司空掾属,除相令,征南长史,彭城、乐陵太守,魏郡西部都尉。曲 周⑤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⑥弃市⑦。矫曰:“此孝子也。”表赦之。迁魏郡 太守时系囚千数至有历年矫以为周有三典之制汉约三章之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 久系之患可谓谬矣。悉自览罪状,一时论决。大军东征,入为丞相长史。军还, 复为魏郡,转西曹属。从征汉中,还为尚书。行前未到邺,太祖崩洛阳,群臣拘 常,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矫曰:“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 以系远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即具官备礼,一日皆 办。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位,大赦荡然。文帝曰:“陈季弼临大节,明略 过人,信一时之俊杰也。”帝既践阼,转署吏部,封髙陵亭侯,迁尚书令。明帝 即位,进爵东乡侯,邑六百户。车驾尝卒至尚书门,矫跪问帝曰:“陛下欲何之?” 帝曰:“欲案行⑧文书耳。”矫曰:“此自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临也。若臣不称 其职,则请就黜退。陛下宜还。”帝惭,回车而反。其亮直如此。加侍中光禄大 夫,迁司徒。景初元年薨,谥曰贞侯 (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二十二》,有删节) 【注】①许:许昌。②雍穆:和睦。③劉:cuo,折损,摧折。④ 徐:徐州。 ⑤曲周:古地名。⑥结正:定案,判决。⑦弃市:指在闹 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⑧案行:巡行,巡视,此处引申为“查阅”。 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修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疾:憎恶怨恨 B.纵无申胥之效,敢忘弘演之义乎 效:效果,功效 C.太祖辟矫为司空掾属,除相令 除:任命,授职 D.矫曰:“此孝子也。”表赦之 表:表扬,表彰
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太 守陈登请为功曹,使矫诣许①。谓曰:“许下论议,待吾不足;足下相为观察, 还以见诲。”矫还曰:“闻远近之论,颇谓明府骄而自矜。”登曰:“夫闺门雍 穆②,有德有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清修疾 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博闻强记,奇逸卓荦,吾敬孔文举;雄姿杰出,有 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所敬如此,何骄之有!余子琐琐,亦焉足录哉?”登雅意 如此,而深敬友矫。 郡为孙权所围于匡奇,登令矫求救于太祖。矫说太祖曰:“鄙郡虽小,形便之国 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吴人剉③谋,徐④方永安,武声远震,仁爱滂流, 未从之国,望风景附,崇德养威,此王业也。”太祖奇矫,欲留之。矫辞曰:“本 国倒悬,本奔走告急,纵无申胥之效,敢忘弘演之义乎?”太祖乃遣赴救。吴军 既退,登多设间伏,勒兵追奔,大破之。 太祖辟矫为司空掾属,除相令,征南长史,彭城、乐陵太守,魏郡西部都尉。曲 周⑤民父病,以牛祷,县结正⑥弃市⑦。矫曰:“此孝子也。”表赦之。迁魏郡 太守时系囚千数至有历年矫以为周有三典之制汉约三章之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 久系之患可谓谬矣。悉自览罪状,一时论决。大军东征,入为丞相长史。军还, 复为魏郡,转西曹属。从征汉中,还为尚书。行前未到邺,太祖崩洛阳,群臣拘 常,以为太子即位,当须诏命。矫曰:“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 以系远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即具官备礼,一日皆 办。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位,大赦荡然。文帝曰:“陈季弼临大节,明略 过人,信一时之俊杰也。”帝既践阼,转署吏部,封高陵亭侯,迁尚书令。明帝 即位,进爵东乡侯,邑六百户。车驾尝卒至尚书门,矫跪问帝曰:“陛下欲何之?” 帝曰:“欲案行⑧文书耳。”矫曰:“此自臣职分,非陛下所宜临也。若臣不称 其职,则请就黜退。陛下宜还。”帝惭,回车而反。其亮直如此。加侍中光禄大 夫,迁司徒。景初元年薨,谥曰贞侯。 (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二十二》,有删节) 【注】 ①许:许昌。 ②雍穆:和睦。 ③剉:cuò,折损,摧折。 ④ 徐:徐州。 ⑤曲周:古地名。 ⑥结正:定案,判决。 ⑦弃市:指在闹 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⑧案行:巡行,巡视,此处引申为“查阅”。 6.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修疾恶,有识有义,吾敬赵元达 疾:憎恶 怨恨 B.纵无申胥之效,敢忘弘演之义乎 效:效果,功效 C.太祖辟矫为司空掾属,除相令 除:任命,授职 D.矫曰:“此孝子也。”表赦之 表:表扬,表彰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所敬如此,何骄之有 陛下欲何之 B.余子琐琐,亦焉足录哉 焉用亡郑以陪邻 C.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详写了陈矫与陈登的对话,极有深意:既表现了陈矫的磊落正直 又显示了陈登的气度目力不凡,使陈登的“深敬友矫”具有烘托陈矫的作用。 B.陈矫为解匡奇之围去见太祖,一番话既是为匡奇求援兵,也是为太祖的王业 做长远谋划,太祖很欣赏他的卓识,亲自统领大军大破吴军,解救了匡奇。 C.陈矫在担任尚书令时,拒绝接纳突然来尚书省査阅文书的魏明帝,并且直言 这是尚书令的职责,尚书省不是皇帝应该临幸的地方。 D.作者简要叙述了一代名臣陈矫的一生,且再现了他的谋略过人、临事果断和 忠孝正直。作者长于叙事而裁剪精当,笔墨简洁而人物传神的修史特点由此可窥 一斑。 9.请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迁魏郡太守时系囚千数至有历年矫以为周有三典之制 汉约三章之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可谓谬矣 10.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徐方永安,武声远震,仁爱滂流,未从之国,望风景附,崇德养威,此王业也。 (7分) ②陈季弼临大节,明略过人,信一时之俊杰也(3分)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所敬如此,何骄之有 陛下欲何之 B.余子琐琐,亦焉足录哉 焉用亡郑以陪邻 C.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8.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详写了陈矫与陈登的对话,极有深意:既表现了陈矫的磊落正直; 又显示了陈登的气度目力不凡,使陈登的“深敬友矫”具有烘托陈矫的作用。 B.陈矫为解匡奇之围去见太祖,一番话既是为匡奇求援兵,也是为太祖的王业 做长远谋划,太祖很欣赏他的卓识,亲自统领大军大破吴军,解救了匡奇。 C.陈矫在担任尚书令时,拒绝接纳突然来尚书省查阅文书的魏明帝,并且直言 这是尚书令的职责,尚书省不是皇帝应该临幸的地方。 D.作者简要叙述了一代名臣陈矫的一生,且再现了他的谋略过人、临事果断和 忠孝正直。作者长于叙事而裁剪精当,笔墨简洁而人物传神的修史特点由此可窥 一斑。 9.请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迁 魏 郡 太 守 时 系 囚 千 数 至 有 历 年 矫 以 为 周 有 三 典 之 制 汉 约 三 章 之 法 今 惜 轻重 之理 而 忽 久 系 之 患 可 谓 谬 矣。 10.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①徐方永安,武声远震,仁爱滂流,未从之国,望风景附,崇德养威,此王业也。 (7 分) ②陈季弼临大节,明略过人,信一时之俊杰也(3 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名句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7分) 灞上1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1灞上:又作“霸上”,位于长安东。 (1)请对首联中的“频”字进行赏析。(2分) (2)“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渲染了何种气氛?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 要赏析。(5分)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2分) ①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2)古文默写(任选一题作答,4分)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三、古代诗歌鉴赏与名句默写(13 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要求,完成赏析。(7 分) 灞上 1 秋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 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 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 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 何年致此身? 【注释】1 灞上:又作“霸上”,位于长安东。 (1)请对首联中的“频”字进行赏析。(2 分) (2)“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渲染了何种气氛?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 要赏析。(5 分) 12.古诗文默写(6 分,每空 1 分) (1)古诗默写。(必须默写,2 分) ①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 声。 ,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2)古文默写(任选一题作答,4 分)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