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印道红、王衡保审题人:皮访贫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关于“社会儒学”的概念,李维武认为儒学在从先秦至20世纪的发展中,形成 了人生哲学形成了人生儒学、社会儒学、政治信学、形上儒学、考据儒学、文化 儒学等不同的生存形态。而他所说的“社会儒学”是指儒家的礼学,“礼学实际 上是一种社会儒学,所考虑的就是通过礼乐文化建立一套完备的人与人的社会关 系……这种社会懦学,是以学的人生哲学为指导和核心的,但它又包含着比人生 儒学更为广泛的内容,涉及到中国人的生活世界的诸罗层面,儒学与中国人的生 活世界的联系也由此而更为广泛 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传统的“社会儒学”也有一个现代转换问题。怎么进行 现代转换?首先,在当代儒学复兴多样化的情况下,在儒学新展开的过程中,应 该重视社会信学这一维度,打开社会儒学发展的广阔空间。近30年来,许多有 识之士在社会上掀起读经热、传统文化热,兴办私垫、兴建书院、举行会讲等社 会化组织活动层出不穷: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信家学者也走向民同,普观信学 专播道德,教化社会,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影响。 其次,儒家修身传统仍然需要重新强调。现代人不懂修身,不讲修身,已经基露 出诸多弊端:从个体生命来讲,出现了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生命失去意义,人 生价值不能彰显;从社会来讲,人们不讲修身为本,社会乱象丛生。在现代社会 再植修身之根,注重人格建树,学为君于,希贤希圣,将会提升人们的道 德修养,人格境界,促进社会整体的文明进步。第三,侍承齐家之道,重视家庭 建设。齐家之道就是整治家庭、管理家族之道,通过家庭伦理得以实现。齐家之 道具有社会政治功能,是治理国家,平治天下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 会教有的基础。 第四,传承传统社群组织,借鉴西方非政府组织。百年来在传统政治制度被推翻 的同时,许多社群组织,如行会、公所也被破坏了,这对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造成了巨大损失,埋藏着巨大危机。因此,需要重建某些社群组织。同时,我们 处在现代社会,全球一体化,必须借鉴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形式。20世纪80年代 以来,国人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提及非政府组织(NGO)与非营利组织(NPO),把 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看作在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今 天,在社会儒学的新发展中,应创建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与非管利继织,以儒 家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充实其中。使这些组织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第五,历史上儒家的大同思想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是,浸涧 其中的全人类之间那种不分分贫富贵贱,充满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崇高理 念和精神,则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必然归宿,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应 当是当今全球化核心内涵中最可宝贵的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摘编自韩星《社会儒学的逻辑展开与现代转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从先秦至20世纪的发展中,儒学形成了人生儒学、社会儒学、政治儒学、 文化儒学等不同的生存形态
湖南省长沙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命题人:印道红、王衡保 审题人:皮访贫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关于“社会儒学”的概念,李维武认为儒学在从先秦至 20 世纪的发展中,形成 了人生哲学形成了人生儒学、社会儒学、政治信学、形上儒学、考据儒学、文化 儒学等不同的生存形态。而他所说的“社会儒学”是指儒家的礼学,“礼学实际 上是一种社会儒学,所考虑的就是通过礼乐文化建立一套完备的人与人的社会关 系……这种社会懦学,是以学的人生哲学为指导和核心的,但它又包含着比人生 儒学更为广泛的内容,涉及到中国人的生活世界的诸罗层面,儒学与中国人的生 活世界的联系也由此而更为广泛。。” 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传统的“社会儒学”也有一个现代转换问题。怎么进行 现代转换?首先,在当代儒学复兴多样化的情况下,在儒学新展开的过程中,应 该重视社会信学这一维度,打开社会儒学发展的广阔空间。近 30 年来,许多有 识之士在社会上掀起读经热、传统文化热,兴办私垫、兴建书院、举行会讲等社 会化组织活动层出不穷: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信家学者也走向民同,普观信学, 专播道德,教化社会,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影响。 其次,儒家修身传统仍然需要重新强调。现代人不懂修身,不讲修身,已经基露 出诸多弊端:从个体生命来讲,出现了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生命失去意义,人 生价值不能彰显;从社会来讲,人们不讲修身为本,社会乱象丛生。在现代社会 再植修身之根,注重人格建树,学为君于,希贤希圣,将会提升人们的道 德修养,人格境界,促进社会整体的文明进步。第三,侍承齐家之道,重视家庭 建设。齐家之道就是整治家庭、管理家族之道,通过家庭伦理得以实现。齐家之 道具有社会政治功能,是治理国家,平治天下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 会教有的基础。 第四,传承传统社群组织,借鉴西方非政府组织。百年来在传统政治制度被推翻 的同时,许多社群组织,如行会、公所也被破坏了,这对中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造成了巨大损失,埋藏着巨大危机。因此,需要重建某些社群组织。同时,我们 处在现代社会,全球一体化,必须借鉴西方非政府组织的形式。20 世纪 80 年代 以来,国人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提及非政府组织(NGO)与非营利组织(NPO),把 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看作在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今 天,在社会儒学的新发展中,应创建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与非管利继织,以儒 家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充实其中。使这些组织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第五,历史上儒家的大同思想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是,浸涧 其中的全人类之间那种不分分贫富贵贱,充满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崇高理 念和精神,则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必然归宿,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也应 当是当今全球化核心内涵中最可宝贵的东西,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摘编自韩星《社会儒学的逻辑展开与现代转型》)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从先秦至 20 世纪的发展中,儒学形成了人生儒学、社会儒学、政治儒学、 文化儒学等不同的生存形态
B.“社会儒学”就是通过礼乐文化建立一套完备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它涉及 国人生活世界的诸多层面。 C.社会儒学包含比人生儒学更为广泛的内容,但仍以儒学的人生哲学为指导和 核心,在现代社会仍有需要。 D.在当代儒学复兴多样化的情况下,在儒学新展开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人生儒学, 打开其发展的广阔空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传统的“社会需学”也有一个现代转换问题,可以 理解为如何用传统儒学思想来解决现实社会中出现的问题。 B.许多有识之士和在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儒家学者,在社会上掀起的一些关 涉儒学思想的普及活动,显示他们对社会儒学的重视 C.齐家之道通过家庭伦理得以实现,具有社会政治功能,是治理国家、平治天 下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D.在社会儒学的新发展中,创建了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并以 儒家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充实其中,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人格境界,促进社会整体的文明进步,我们应该 在现代社会再植修身之根,注重人格建树,学为君子,希贤希圣 B.在传统政治制度被推翻的同时,许多社群组织也被破坏,这对中国社会的稳 定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埋藏着巨大危机,因此需要重建这些社群组织。 C.借鉴西方成立的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被看作在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 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发挥某些传统社会组织的作用 D.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那种不分贫富贵贱,充满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崇 高理念和精神,这些精神是当今全球化核心内涵中最可宝贵的东西 【答案】1.D2.D3.B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D项,“应该重视人生儒 学”错误,偷换概念,原文“应该重视社会信学这一维度,打开社会儒学发展的 广阔空间”。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 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 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D项,“创建了各种各样 的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错误,混淆范围,原文“应创建各种各样的非政府 组织与非管利继织”。 3.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概括文中的观点。重点 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B项 需要重建这些社群组织”错误,混淆范围,原文“需要重建某些社群组织”。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吴光
B. “社会儒学”就是通过礼乐文化建立一套完备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它涉及 国人生活世界的诸多层面。 C. 社会儒学包含比人生儒学更为广泛的内容,但仍以儒学的人生哲学为指导和 核心,在现代社会仍有需要。 D. 在当代儒学复兴多样化的情况下,在儒学新展开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人生儒学, 打开其发展的广阔空间。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传统的“社会需学”也有一个现代转换问题,可以 理解为如何用传统儒学思想来解决现实社会中出现的问题。 B. 许多有识之士和在一些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儒家学者,在社会上掀起的一些关 涉儒学思想的普及活动,显示他们对社会儒学的重视。 C. 齐家之道通过家庭伦理得以实现,具有社会政治功能,是治理国家、平治天 下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 D. 在社会儒学的新发展中,创建了各种各样的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并以 儒家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充实其中,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了提升人们的道德修养、人格境界,促进社会整体的文明进步,我们应该 在现代社会再植修身之根,注重人格建树,学为君子,希贤希圣。 B. 在传统政治制度被推翻的同时,许多社群组织也被破坏,这对中国社会的稳 定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埋藏着巨大危机,因此需要重建这些社群组织。 C. 借鉴西方成立的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被看作在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 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发挥某些传统社会组织的作用。 D. 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那种不分贫富贵贱,充满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崇 高理念和精神,这些精神是当今全球化核心内涵中最可宝贵的东西。 【答案】1. D 2. D 3. B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D 项,“应该重视人生儒 学”错误,偷换概念,原文“应该重视社会信学这一维度,打开社会儒学发展的 广阔空间”。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 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 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 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D 项,“创建了各种各样 的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错误,混淆范围,原文“应创建各种各样的非政府 组织与非管利继织”。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概括文中的观点。重点 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B 项 “需要重建这些社群组织”错误,混淆范围,原文“需要重建某些社群组织”。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 吴光
王阳明,幼名“云”,五岁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 虽得之,必失之”之意,十岁时,父承王华髙中状元而被授予輪林院修撰之职。 次年,王阳明随祖父竹杆翁赴京,过镇江金山寺,竹轩翁与客人饮酒赋诗,尚未 成篇,王阳明却已经赋诗一首:“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髙 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船客大为惊异。大家又叫王阳明应景赋诗,出口成 章,诗惊四座。 阳明十二岁,拜师读书,一天,他突然问书垫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 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做官)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 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紧”的心愿,表达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 远大志向。 十六岁时,他按照父亲的教导,遍读朱熹理学著作,并在庭园格竹求理,不仅未 得其理,反而劳思致疾,于是感叹圣贤难做,便转向词章之学,又沉浸于佛、道 二教。他二十一岁乡试中举后,曾两次会试落第,于是回到余姚结诗社,驰騁于 词章,长时间出入于佛老之学。 十八岁,王阳明第三次参加会试,举进士出身。次年六月,被授刑部云南清吏司 主事。弘治十八年(1505),阳明三十四岁时才开始真正归本儒学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阳明三十五岁。御史薄彦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 请诛结党营私的刘瑾等“八虎”。刘瑾大怒,逮簿、戴等人下诏狱,各杖三十, 戴铣竟被杖死狱中。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抗疏力救,刘瑾遂逮其下狱,延杖四十, 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出獄后赴谪所,刘谨派人尾随意欲加害,王阳明设置投江 自尽假象,并作《绝命诗》迷惑阉党。经过一番曲析历险,终于在正德三年到达 龙场驿。 他常思考“圣人处此,当有何道”,突然大御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 不禁欢呼雀跃,“始知圣人之道,告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 所谓“龙场悟道”,其美键在于领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 的结论是本理于心,而非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明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为他日后 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 王阳明经历两年贬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县,以民为本而推行多项德 政,特别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蠲免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氏众拥护。王 阳明在政务繁忙之余,坚持讲学。主张“静坐”以“自悟性体”的修养方式,“欲 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功夫耳”。这是摆脱纷纷世务而涤除私心杂念的一种道德 实践,也是王阳明确立良知心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震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王阳明正在奉命到福建的途中, 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他精心调度、策划,“以万余乌合之 兵,而破强寇《宁王)十万之众”,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 就了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声名。他被封为新建伯, 兼南京兵部尚书 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在江西齄州和南昌,经历了自贬谪龙场以来 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种种苦难使王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髙度,促使他 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 嘉靖六年(1527),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兼都察院左都 御史,总制军务平乱,平乱后他向朝廷提出了多项安定民心、巩固治安的措施, 收到了良好效果。前后经历一年多,王阳明以衰病之躯奔走于炎热潮湿、瘴疠遍 布的崇山峻岭。等到战事全胜,他己病入膏肓。嘉靖七年,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
王阳明,幼名“云”,五岁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 虽得之,必失之”之意,十岁时,父承王华高中状元而被授予輸林院修撰之职。 次年,王阳明随祖父竹杆翁赴京,过镇江金山寺,竹轩翁与客人饮酒赋诗,尚未 成篇,王阳明却已经赋诗一首:“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 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船客大为惊异。大家又叫王阳明应景赋诗,出口成 章,诗惊四座。 阳明十二岁,拜师读书,一天,他突然问书垫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 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做官)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 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紧”的心愿,表达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 远大志向。 十六岁时,他按照父亲的教导,遍读朱熹理学著作,并在庭园格竹求理,不仅未 得其理,反而劳思致疾,于是感叹圣贤难做,便转向词章之学,又沉浸于佛、道 二教。他二十一岁乡试中举后,曾两次会试落第,于是回到余姚结诗社,驰騁于 词章,长时间出入于佛老之学。 十八岁,王阳明第三次参加会试,举进士出身。次年六月,被授刑部云南清吏司 主事。弘治十八年(1505),阳明三十四岁时才开始真正归本儒学。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阳明三十五岁。御史薄彦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 请诛结党营私的刘瑾等“八虎”。刘瑾大怒,逮簿、戴等人下诏狱,各杖三十, 戴铣竟被杖死狱中。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抗疏力救,刘瑾遂逮其下狱,延杖四十, 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出獄后赴谪所,刘谨派人尾随意欲加害,王阳明设置投江 自尽假象,并作《绝命诗》迷惑阉党。经过一番曲析历险,终于在正德三年到达 龙场驿。 他常思考“圣人处此,当有何道”,突然大御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 不禁欢呼雀跃,“始知圣人之道,告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 所谓“龙场悟道”,其美键在于领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 的结论是本理于心,而非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明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为他日后 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 王阳明经历两年贬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县,以民为本而推行多项德 政,特别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蠲免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氏众拥护。王 阳明在政务繁忙之余,坚持讲学。主张“静坐”以“自悟性体”的修养方式,“欲 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功夫耳”。这是摆脱纷纷世务而涤除私心杂念的一种道德 实践,也是王阳明确立良知心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震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王阳明正在奉命到福建的途中, 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他精心调度、策划,“以万余乌合之 兵,而破强寇《宁王)十万之众”,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 就了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声名。他被封为新建伯, 兼南京兵部尚书。 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在江西齄州和南昌,经历了自贬谪龙场以来 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种种苦难使王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促使他 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 嘉靖六年(1527),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兼都察院左都 御史,总制军务平乱,平乱后他向朝廷提出了多项安定民心、巩固治安的措施, 收到了良好效果。前后经历一年多,王阳明以衰病之躯奔走于炎热潮湿、瘴疠遍 布的崇山峻岭。等到战事全胜,他己病入膏肓。嘉靖七年,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
生最后一道奏疏,自叙“炎毒益甚、遍身肿毒,喘嗽呕吐”的严重病况,请朝廷 准他回乡养病,言辞悲切,但朝廷未回文。由于病情日重,他等不及朝廷的批复, 班师北归。从广西抵达江西南安府(今大余县),停舟于青龙铺水面,他已处于弥 留之际,其弟子周积请问其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 个字,瞑目而逝。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04月30日06版) [相关链接]王阳明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 远,因此他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被并称 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 世桢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摘编自佚名《浙江余姚王阳明:家训,一盏水远不灭的心灯》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阳明幼承家学,十六岁时在父亲的教导下刻苦攻读朱熹著作,而立之年后 才信奉儒家思想,并确立了自己的事业方向。 B.在祖父和客人饮酒赋诗的时刻,王阳明应景赋诗,使船家和客人都很惊讶, 说明其具有过人的才华 C.王阳明井不认同书塾老师所说的“(人生)第一等事”就是读书做官的观点, 他认为应当是读书学贤。 D.经过读书、求理等钻研思考,王阳明因思劳成疾,从而深感圣贤难做,转入 了词章之学,并沉浸于佛、道两教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因为科举考试之路一直坎坷不断,王阳明在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前, 不再研读儒学著作,转向词章和佛道之学 B.王阳明为人正直,敢于进谏,因薄彦徽、戴铣等人受刘瑾迫害,就为他们辩 护,遭受杖罚和贬官,在赴任途中险被谋害。 C.任庐陵知县时,王阳明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行德政,还坚持讲学,主张“静 坐”,以道德实践的方式体悟自己所提出的心学 D.由于宁王朱宸潦起兵造反,王阳明接到了朝廷的调令面率军迎击,因为作战 取胜面实现了人生“三不朽”中的“立功”。 E.心学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自成体系且在明以后的思想界地位重要,使 王阳明同以前的儒家大师被并称为“孔孟朱王” 6.王阳明为何能够完成从凡人到圣贤的转变?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4.A5.AC 6.①少年时代立下志向,认为学做圣贤是人生第一等事。②历经读书格物求理 而思劳成疾,身在官场遭受苦难和挫折。③追求“立德”“立言”“立功”,成 就人生“三不朽”④平叛时安定民心并鞠躬尽瘁。 【解析】 4.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 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此题四个选项均考核文章 的内容,其中,A项,“而立之年后才信奉儒家思想”错误,曲解文意,原文“阳 明三十四岁时才开始真正归本儒学”。 5.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 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此题五个选项均考核文章 的内容,其中,A项,“因为科举考试之路一直坎坷不断,…不再研读儒学著
生最后一道奏疏,自叙“炎毒益甚、遍身肿毒,喘嗽呕吐”的严重病况,请朝廷 准他回乡养病,言辞悲切,但朝廷未回文。由于病情日重,他等不及朝廷的批复, 班师北归。从广西抵达江西南安府(今大余县),停舟于青龙铺水面,他已处于弥 留之际,其弟子周积请问其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 个字,瞑目而逝。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 年 04 月 30 日 06 版) [相关链接]王阳明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 远,因此他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被并称 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 世桢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摘编自佚名《浙江余姚王阳明:家训,一盏水远不灭的心灯》) 4.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王阳明幼承家学,十六岁时在父亲的教导下刻苦攻读朱熹著作,而立之年后 才信奉儒家思想,并确立了自己的事业方向。 B. 在祖父和客人饮酒赋诗的时刻,王阳明应景赋诗,使船家和客人都很惊讶, 说明其具有过人的才华。 C. 王阳明井不认同书塾老师所说的“(人生)第一等事”就是读书做官的观点, 他认为应当是读书学贤。 D. 经过读书、求理等钻研思考,王阳明因思劳成疾,从而深感圣贤难做,转入 了词章之学,并沉浸于佛、道两教。 5.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因为科举考试之路一直坎坷不断,王阳明在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前, 不再研读儒学著作,转向词章和佛道之学。 B. 王阳明为人正直,敢于进谏,因薄彦徽、戴铣等人受刘瑾迫害,就为他们辩 护,遭受杖罚和贬官,在赴任途中险被谋害。 C. 任庐陵知县时,王阳明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行德政,还坚持讲学,主张“静 坐”,以道德实践的方式体悟自己所提出的心学。 D. 由于宁王朱宸潦起兵造反,王阳明接到了朝廷的调令面率军迎击,因为作战 取胜面实现了人生“三不朽”中的“立功”。 E. 心学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因自成体系且在明以后的思想界地位重要,使 王阳明同以前的儒家大师被并称为“孔孟朱王”。 6. 王阳明为何能够完成从凡人到圣贤的转变?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4. A 5. AC 6. ①少年时代立下志向,认为学做圣贤是人生第一等事。②历经读书格物求理 而思劳成疾,身在官场遭受苦难和挫折。③追求“立德”“立言”“立功”,成 就人生“三不朽”④平叛时安定民心并鞠躬尽瘁。 【解析】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 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此题四个选项均考核文章 的内容,其中,A 项,“而立之年后才信奉儒家思想”错误,曲解文意,原文“阳 明三十四岁时才开始真正归本儒学”。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 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此题五个选项均考核文章 的内容,其中,A 项,“因为科举考试之路一直坎坷不断,……不再研读儒学著
作,转向词章和佛道之学”错误,“不再硏读儒学著作”文中无据,“转向词章 和佛道之学”的原因是“感叹圣贤难做”;C项,“以道德实践的方式体悟自己 所提出的心学”错误,原文“这是摆脱纷纷世务而涤除私心杂念的一种道德实 践,也是王阳明确立良知心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实践”和“确立”良知心 学的阶段。 6.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 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王 阳明为何能够完成从凡人到圣贤的转变”,注意概括传主的人生的几个阶段和表 现出的优秀品质,注意结合文中关键句子“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遍 读朱熹理学著作,并在庭园格物求理,不仅未得其理,反而劳思致疾~曾两次会 试落第,于是回到余姚结诗社,驰騁于词章,长时间出入于佛老之学ν经过一番 曲析历险,终于在正德三年到达龙场驿“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也成就了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声名”平乱后他向朝廷 提出了多项安定民心、巩固治安的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概括答案,注意抓住 关键词语“立下志向ν思劳成疾丶遭受苦难和挫折”“三不朽”“安定民心” 点睛:该哭偶余姚信息筛选和整合,信息筛选和整合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 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只涉及一个段落,摘取关键词语作答,综合信息筛选涉及 文章的一部分或整体,注意筛选的同时要整合,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 尾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龙盖寺的品茗盛会 吕啸天 竟陵城西湖之滨有一座千年古刹龙盖寺,住持智积大师擅制葱油饼,寺中僧人每 日必食,竟陵葱油饼由此成为当地的美食。智积大师更擅长的是煮茶品茗,每有 髙僧来访,智积大师就会取来珍藏的茶中珍品,用化开的积雪之水烹煮,端坐于 禅房之中品茗论禅。竟陵城中的达官贵人对此很是神往,把能与智积大师围炉品 茗视为人生一大幸事 竟陵城北天井山北峰有一棵珍稀的山茶树,长在悬崖上,要采摘非常艰险。曾有 当地茶农腰绑绳索前去采茶,但是脚下的万丈悬崖让其不得不放弃。也有茶农甚 至专门驯养了一只猴子,临到采茶时节,来到山上,猴子面对那万丈悬崖也吓得 落荒而逃。 清明前的一天,智积大师给大弟子广教留下音讯后,径自朝天井山北峰而去。 “师傅冒着巨大的艰险前去采茶,这该如何是好?”广教大惊失色,召集众弟子 商议对策。但是面对师傅做出的如此决策,众人也无计可施,只有暗暗祈求佛祖 保佑。 半个月后,衣衫褴褛的智积大师回到了寺里,大笑宣布:“采到了山茶。”那高 兴万分的样子就像得到了世间的珍宝。智积大师说完给大家展示了放在陶罐里的 点儿茶叶:叶片厚实鲜艳,通体金黄,外形细嫩而卷曲,芽肥壮匀齐,香郁的 茶香扑鼻而来。 师傅,你何苦冒着生命危险去采摘这点儿茶叶?”广教忍着热泪,半是责怪半 是不解地问道
作,转向词章和佛道之学”错误,“不再研读儒学著作”文中无据,“转向词章 和佛道之学”的原因是“感叹圣贤难做”;C 项,“以道德实践的方式体悟自己 所提出的心学”错误,原文“这是摆脱纷纷世务而涤除私心杂念的一种道德实 践,也是王阳明确立良知心学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实践”和“确立”良知心 学的阶段。 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 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回答“王 阳明为何能够完成从凡人到圣贤的转变”,注意概括传主的人生的几个阶段和表 现出的优秀品质,注意结合文中关键句子“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志向”“遍 读朱熹理学著作,并在庭园格物求理,不仅未得其理,反而劳思致疾”“曾两次会 试落第,于是回到余姚结诗社,驰騁于词章,长时间出入于佛老之学”“经过一番 曲析历险,终于在正德三年到达龙场驿”“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也成就了他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声名”“平乱后他向朝廷 提出了多项安定民心、巩固治安的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概括答案,注意抓住 关键词语“立下志向”“思劳成疾”“遭受苦难和挫折”“三不朽”“安定民心” 点睛:该哭偶余姚信息筛选和整合,信息筛选和整合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 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只涉及一个段落,摘取关键词语作答,综合信息筛选涉及 文章的一部分或整体,注意筛选的同时要整合,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 尾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龙盖寺的品茗盛会 吕啸天 竟陵城西湖之滨有一座千年古刹龙盖寺,住持智积大师擅制葱油饼,寺中僧人每 日必食,竟陵葱油饼由此成为当地的美食。智积大师更擅长的是煮茶品茗,每有 高僧来访,智积大师就会取来珍藏的茶中珍品,用化开的积雪之水烹煮,端坐于 禅房之中品茗论禅。竟陵城中的达官贵人对此很是神往,把能与智积大师围炉品 茗视为人生一大幸事。 竟陵城北天井山北峰有一棵珍稀的山茶树,长在悬崖上,要采摘非常艰险。曾有 当地茶农腰绑绳索前去采茶,但是脚下的万丈悬崖让其不得不放弃。也有茶农甚 至专门驯养了一只猴子,临到采茶时节,来到山上,猴子面对那万丈悬崖也吓得 落荒而逃。 清明前的一天,智积大师给大弟子广教留下音讯后,径自朝天井山北峰而去。 “师傅冒着巨大的艰险前去采茶,这该如何是好?”广教大惊失色,召集众弟子 商议对策。但是面对师傅做出的如此决策,众人也无计可施,只有暗暗祈求佛祖 保佑。 半个月后,衣衫褴褛的智积大师回到了寺里,大笑宣布:“采到了山茶。”那高 兴万分的样子就像得到了世间的珍宝。智积大师说完给大家展示了放在陶罐里的 一点儿茶叶:叶片厚实鲜艳,通体金黄,外形细嫩而卷曲,芽肥壮匀齐,香郁的 茶香扑鼻而来。 “师傅,你何苦冒着生命危险去采摘这点儿茶叶?”广教忍着热泪,半是责怪半 是不解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