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汉语听说(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汉语听说(一)Intermediate Chinese Listening And Speaking(一) 总学时/总学分:64/4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64/4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 适用专业:少数民族预科 开课单位:文学艺术学院汉语教学部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预科阶段的基础课 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汉语各种语气、语调的变化,掌握在各种场合下不同功能的不同表 达方式,学会真实可感、生活气息浓厚的口语。从多角度接触汉语,进一步体会汉语所承载 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讲让我们认识一下(4学时) 第二讲购物,让我欢喜让我忧(6学时) 第三讲民以食为天(6学时) 第四讲有什么别有病(6学时) 第五讲爱情是什么(6学时) 回顾与复习一(3学时) 第六讲就业的路有多长(6学时) 第七讲悠者点儿,别累若(6学时) 第八讲善待你的钱包(6学时) 第九讲多个朋友多条路(6学时) 第十讲我的未来不是梦(6学时) 回顾与复习二(3学时) 2.教学要求 本课程将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并轨,以课堂练习为主,精讲多练,结合情景对话与话题 讨论等方法进行授课。 听力练习的目的是在训练学生的各项听力技能,同时,根据二语学习中“输入大于输出” 原则,在接触新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自我生成新的表达之前,通过“听”的方式将于本话题
大学汉语听说(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汉语听说(一) Intermediate Chines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一) 总学时/总学分:64/4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64/4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 适用专业:少数民族预科 开课单位:文学艺术学院汉语教学部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预科阶段的基础课 课程目的:使学生了解汉语各种语气、语调的变化,掌握在各种场合下不同功能的不同表 达方式,学会真实可感、生活气息浓厚的口语。从多角度接触汉语,进一步体会汉语所承载 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讲 让我们认识一下(4 学时) 第二讲 购物,让我欢喜让我忧(6 学时) 第三讲 民以食为天(6 学时) 第四讲 有什么别有病(6 学时) 第五讲 爱情是什么(6 学时) 回顾与复习一(3 学时) 第六讲 就业的路有多长(6 学时) 第七讲 悠着点儿,别累着(6 学时) 第八讲 善待你的钱包(6 学时) 第九讲 多个朋友多条路(6 学时) 第十讲 我的未来不是梦(6 学时) 回顾与复习二(3 学时) 2.教学要求 本课程将听力训练和口语训练并轨,以课堂练习为主,精讲多练,结合情景对话与话题 讨论等方法进行授课。 听力练习的目的是在训练学生的各项听力技能,同时,根据二语学习中“输入大于输出” 原则,在接触新的知识点,特别是要自我生成新的表达之前,通过“听”的方式将于本话题
有关的一些新信总及相关知识点输入到学生大脑中,充实学生的大脑信总,库,以便其可以有 效地提取信息。 口语练习分为课文内表达练习和扩展式表达练习,通过课文内表达练习使学生将新知识 点内化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扩展表达练习则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成段表达能力。 通过对话性口语课文的学习和练习,还原生活中对话的本来面目,力争使学生学会真实可感、 生活气息浓厚的口语,力避为了凸显知识而编造的“伪口语” 三、参考救材 胡晓清主编:《中级汉语听说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杨德峰编著:《汉语与文化交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刘广徽编:《汉语普通话语音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党福年、沈利得主编:《汉语惯用语维哈释译》,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 四、学习要求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不要求课前预习,但需了解并掌握每课知识点,能在不同场 合不同情况下熟练运用相应的汉语表达法,课下能须多跟汉族同学交流,按时完成作业,课 后复习。自学过程中应阅读指定和推荐参考书目,同时可查阅或浏览“汉语学习网 (http:/ww,ehua四,coL全球最大的汉语网络学习平台)”等网站,多方面接触汉语,全 面了解中国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口试相结合,闭卷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笔试60%。 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1、考勤40%2、课堂讨论30%3、作业30% 大纲制定者:李晓燕 大纲审定者:党福年 制定时间:2010年4月20日
有关的一些新信息及相关知识点输入到学生大脑中,充实学生的大脑信息库,以便其可以有 效地提取信息。 口语练习分为课文内表达练习和扩展式表达练习,通过课文内表达练习使学生将新知识 点内化为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扩展表达练习则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成段表达能力。 通过对话性口语课文的学习和练习,还原生活中对话的本来面目,力争使学生学会真实可感、 生活气息浓厚的口语,力避为了凸显知识而编造的“伪口语”。 三、参考教材 胡晓清主编:《中级汉语听说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书目: 杨德峰编著:《汉语与文化交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3 月 刘广徽编:《汉语普通话语音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 党福年、沈利得主编:《汉语惯用语维哈释译》,新疆大学出版社,1998 年 1 月 四、学习要求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过程中,不要求课前预习,但需了解并掌握每课知识点,能在不同场 合不同情况下熟练运用相应的汉语表达法,课下能须多跟汉族同学交流,按时完成作业,课 后复习。自学过程中应阅读指定和推荐参考书目,同时可查阅或浏览“汉语学习网 (http://www.ehuayu.com/全球最大的汉语网络学习平台)”等网站,多方面接触汉语,全 面了解中国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笔试口试相结合,闭卷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 40% ,笔试 60%。 平时成绩构成及要求:1、考勤 40% 2、课堂讨论 30% 3、作业 30% 大纲制定者:李晓燕 大纲审定者:党福年 制定时间:2010 年 4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