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好经份贸易本是 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任务:将前一阶段“系统建议”中包含的,有关经过确认的系统“需求分析”结果转化为 新的系统“设计说明”。具体地说就是,将此前若干阶段的主要成果“系统需求”,利用实体关系图 (ER图)、业务流程图(DFD图),转化为与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相关的设计方案。系统设计阶段 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环境设计(也称应用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接口(与终端用户及其他系统) 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或“原型系统”的设计。 “系统分析”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模块”,进而发现其局部和它们之间存在的问题的过 程,相应的“系统设计”是将经过优化的“模块”再重新“组装”到一起,进而实现新系统的功能, 并解决原有系统的问题的过程。“系统分析”阶段要解决的主要是管理问题和解决方案,而“系统设 计”阶段要解决的主要是技术问题和实现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系统分析”侧重的是与管理相关 的“逻辑过程”,而“系统设计”则侧重的是与技术相关的“物理过程”。因此,系统设计也称为“物 理设计”。 提交结果:“设计说明书”或称技术解决方案。 一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或信息系统项目很少在系统设计阶段之后被终止,除非是在预算上大大 地超过,在时间进度上大大地延期。但可能会出现为了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而不同程度地调整系统 涉及范围、进度、计划或成本预算的情况。 ⑥系统构建 主要任务:按设计说明建造并测试一个能够满足业务需求的“功能系统”。具体的内容包括编写 应用程序、建立和测试网络环境、建立和测试数据库环境、安装和测试商品化软件产品等。系统构 建的另一项工作是建立新系统和现存其他系统的接口,分别测试系统的各个组件或模块,以及测试 整个系统。 提交结果:一个能够实现设计要求的“功能系统”。 ⑦系统实施 主要任务:系统验收、系统切换和用户培训。通过系统验收,证明系统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实 现系统规划的目标。系统实施就是将已经实现的“功能系统”投入到实际业务环境中去运行。具体 内容包括制定“直接切换”、“并行切换”或“分阶段切换”等不同方式的切换计划,以保证实际运 行的业务系统顺利地过渡到新的信息系统。除此之外,还需要编辑大量的文档资料,作为对用户进 行培训的使用手册。 提交结果:系统验收报告,以及一个可交付使用的“运行系统”。 第一阶段的完成标志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束,整个系统将进入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运行和维护阶 段。 (2)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第二阶段,系统开发和提供方应为用户提供不间断的技术支持,以及改正错误和遗漏,了解用 户提出的新的需求。 (1)系统运行 主要任务:及时、准确、完整地输入业务数据,分析运行效果,反馈控制信息。 提交结果: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 (2)系统维护 主要任务:系统恢复,技术支持,软、硬件维护,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升级。 提交结果: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 如果用户对系统的反馈和系统环境的变化都表明需要重新设计系统时,说明该系统到了退役期, 应该启动新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第6页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任务:将前一阶段“系统建议”中包含的,有关经过确认的系统“需求分析”结果转化为 新的系统“设计说明”。具体地说就是,将此前若干阶段的主要成果“系统需求”,利用实体关系图 (ER 图)、业务流程图(DFD 图),转化为与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相关的设计方案。系统设计阶段 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环境设计(也称应用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接口(与终端用户及其他系统) 设计、输入/输出设计或“原型系统”的设计。 “系统分析”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模块”,进而发现其局部和它们之间存在的问题的过 程,相应的“系统设计”是将经过优化的“模块”再重新“组装”到一起,进而实现新系统的功能, 并解决原有系统的问题的过程。“系统分析”阶段要解决的主要是管理问题和解决方案,而“系统设 计”阶段要解决的主要是技术问题和实现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系统分析”侧重的是与管理相关 的“逻辑过程”,而“系统设计”则侧重的是与技术相关的“物理过程”。因此,系统设计也称为“物 理设计”。 提交结果:“设计说明书”或称技术解决方案。 一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或信息系统项目很少在系统设计阶段之后被终止,除非是在预算上大大 地超过,在时间进度上大大地延期。但可能会出现为了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而不同程度地调整系统 涉及范围、进度、计划或成本预算的情况。 ⑥ 系统构建 主要任务:按设计说明建造并测试一个能够满足业务需求的“功能系统”。具体的内容包括编写 应用程序、建立和测试网络环境、建立和测试数据库环境、安装和测试商品化软件产品等。系统构 建的另一项工作是建立新系统和现存其他系统的接口,分别测试系统的各个组件或模块,以及测试 整个系统。 提交结果:一个能够实现设计要求的“功能系统”。 ⑦ 系统实施 主要任务:系统验收、系统切换和用户培训。通过系统验收,证明系统能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实 现系统规划的目标。系统实施就是将已经实现的“功能系统”投入到实际业务环境中去运行。具体 内容包括制定“直接切换”、“并行切换”或“分阶段切换”等不同方式的切换计划,以保证实际运 行的业务系统顺利地过渡到新的信息系统。除此之外,还需要编辑大量的文档资料,作为对用户进 行培训的使用手册。 提交结果:系统验收报告,以及一个可交付使用的“运行系统”。 第一阶段的完成标志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束,整个系统将进入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运行和维护阶 段。 (2)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第二阶段,系统开发和提供方应为用户提供不间断的技术支持,以及改正错误和遗漏,了解用 户提出的新的需求。 (1)系统运行 主要任务:及时、准确、完整地输入业务数据,分析运行效果,反馈控制信息。 提交结果:实现具体的业务功能。 (2) 系统维护 主要任务:系统恢复,技术支持,软、硬件维护,系统功能和性能的升级。 提交结果: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 如果用户对系统的反馈和系统环境的变化都表明需要重新设计系统时,说明该系统到了退役期, 应该启动新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 第 6 页 共 21 页
肖好经份餐多大景 管理信息系统 4.跨生命周期的任务和活动 按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完成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各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和目标。但系统开 发过程中还包括一些跨越不同阶段的活动,有些活动还会贯串到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 (1)调查研究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对于项目立项、问题分析和需求分析阶段 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助于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分析原因:在分析、设计和实施阶段,项目团队通 过调查,与用户讨论技术方案,征求有关设计、标准和界面等方面的意见。 (2)文档的整理和汇报 在所有的阶段中都有各自需要形成的文档,代表各阶段的工作成果,并通过演示文档汇报工作。 这些记录文档和演示文档都应有效地存储在资料库中,是系统建设的重要资源。 (3)可行性分析 通常应在项目立项阶段完成可行性分析的初步报告,实现对项目在技术、运行、经济、进度和 风险的可行性研究。在问题分析、需求分析和决策分析阶段仍将对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做进一步的研 究和修订。 (4)项目管理和过程管理 项目管理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定义、计划、指导、监控一个项目,以便在规定的时间和 预算范围内开发出达到预期目标的项目。 过程管理是记录、管理和改进整个项目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关注各项活动的成果和质量标准。 系统开发失败或仅取得部分目标的信息系统项目的数量远远多于十分成功的项目,其中一个重 要原因是管理不善,导致需求无法实现、费用超支和工程延期。 5.1.2 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人员 信息系统的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员,他们在不同阶段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他们的工作将直 接影响信息系统的创建、分析、设计和实施,以及信息系统中信息的生成、搜集、处理和使用。 1.信息系统的拥有者 信息系统的拥有者是组织的负责人,是信息系统项目的组织者,也是项目批准人和资金的提供 人。他们的关注点是信息系统将给企业带来多少价值、系统的用途是什么、系统的前景如何、系统 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是多少等问题。在制定组织的信息系统的规划和项目的目标过程中起决定性 的作用,主要参与系统规划阶段的工作。 2.信息系统的使用者 信息系统的使用者是未来信息系统项目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他们熟悉业务,了解问题,在确 定系统的需求、系统的功能和系统的具体目标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角色,他们不像信息系统的拥 有者那样关心系统建设的成本和效益。如果他们对系统的开发和技术背景有所了解,可以与系统分 析员和设计员沟通,在系统分析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信息系统的使用者主要是组织内部的与业务有关的职工、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他们是信 息系统用户的主力。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新的一类用户一一远程和移动用户,他们常 常不在企业办公室办公,如企业的销售和服务人员,他们会在世界各地访问企业的数据库和信息系 统:同时由于现代的信息系统已经打破了组织内部界限,涉及到组织的客户和供应商,甚至是企业 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同样成为了信息系统的使用者,例如,他们会通过企业网站,从了解企业的产 品到网上交易,实现整个商务过程。 第7页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 4. 跨生命周期的任务和活动 按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完成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各阶段都有各自的任务和目标。但系统开 发过程中还包括一些跨越不同阶段的活动,有些活动还会贯串到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 (1)调查研究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对于项目立项、问题分析和需求分析阶段 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助于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分析原因;在分析、设计和实施阶段,项目团队通 过调查,与用户讨论技术方案,征求有关设计、标准和界面等方面的意见。 (2)文档的整理和汇报 在所有的阶段中都有各自需要形成的文档,代表各阶段的工作成果,并通过演示文档汇报工作。 这些记录文档和演示文档都应有效地存储在资料库中,是系统建设的重要资源。 (3)可行性分析 通常应在项目立项阶段完成可行性分析的初步报告,实现对项目在技术、运行、经济、进度和 风险的可行性研究。在问题分析、需求分析和决策分析阶段仍将对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做进一步的研 究和修订。 (4)项目管理和过程管理 项目管理是通过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定义、计划、指导、监控一个项目,以便在规定的时间和 预算范围内开发出达到预期目标的项目。 过程管理是记录、管理和改进整个项目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关注各项活动的成果和质量标准。 系统开发失败或仅取得部分目标的信息系统项目的数量远远多于十分成功的项目,其中一个重 要原因是管理不善,导致需求无法实现、费用超支和工程延期。 5.1.2 信息系统建设的相关人员 信息系统的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人员,他们在不同阶段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他们的工作将直 接影响信息系统的创建、分析、设计和实施,以及信息系统中信息的生成、搜集、处理和使用。 1.信息系统的拥有者 信息系统的拥有者是组织的负责人,是信息系统项目的组织者,也是项目批准人和资金的提供 人。他们的关注点是信息系统将给企业带来多少价值、系统的用途是什么、系统的前景如何、系统 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是多少等问题。在制定组织的信息系统的规划和项目的目标过程中起决定性 的作用,主要参与系统规划阶段的工作。 2.信息系统的使用者 信息系统的使用者是未来信息系统项目的主要用户和受益者,他们熟悉业务,了解问题,在确 定系统的需求、系统的功能和系统的具体目标的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角色,他们不像信息系统的拥 有者那样关心系统建设的成本和效益。如果他们对系统的开发和技术背景有所了解,可以与系统分 析员和设计员沟通,在系统分析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信息系统的使用者主要是组织内部的与业务有关的职工、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他们是信 息系统用户的主力。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新的一类用户——远程和移动用户,他们常 常不在企业办公室办公,如企业的销售和服务人员,他们会在世界各地访问企业的数据库和信息系 统;同时由于现代的信息系统已经打破了组织内部界限,涉及到组织的客户和供应商,甚至是企业 产品的消费者,他们同样成为了信息系统的使用者,例如,他们会通过企业网站,从了解企业的产 品到网上交易,实现整个商务过程。 第 7 页 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