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剥计桂将复多大香 管理信息系统 第五讲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讨论了计算机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2. 描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分类、网络的拓扑结构、通信介质与网络互联设备、网络协 议等: 3. 重点介绍了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最常使用的局域网技术: 给出了几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系统模式, 5. 探讨了Internet对信息系统的作用和影响、基于Intranet的MIS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5.1计算机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 5.1.1计算机网络发展概述 5.1.2计算机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5.2计算机网络 5.2.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5.2.2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分类 5.2.3网络的类型 5.2.4网络的传输介质和互联设备 5.2.5网络协议 5.3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系统模式 5.3.1单机结构 5.3.2主从结构 5.3.3文件服务器/工作站结构 5.3.4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5.3.5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5.4 Internet与信息系统 5.4.1 Internet对企业组织的作用与影响 5.4.2 Intranet与信息系统 小结 习题四 案例 【电子教案】 参见:第五讲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 【重点与难点】 1. 管理信息系统中最常使用的网络技术 2.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系统模式。 【教材和参考读物】 《管理信息系统一一理论与实践》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甘仞初第四、五章 第1页共31页
管理信息系统 第五讲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讨论了计算机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2. 描述了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与分类、网络的拓扑结构、通信介质与网络互联设备、网络协 议等; 3. 重点介绍了在管理信息系统中最常使用的局域网技术; 4. 给出了几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系统模式, 5. 探讨了 Internet 对信息系统的作用和影响、基于 Intranet 的 MIS 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5.1 计算机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 5.1.1 计算机网络发展概述 5.1.2 计算机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5.2 计算机网络 5.2.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5.2.2 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分类 5.2.3 网络的类型 5.2.4 网络的传输介质和互联设备 5.2.5 网络协议 5.3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系统模式 5.3.1 单机结构 5.3.2 主从结构 5.3.3 文件服务器/工作站结构 5.3.4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5.3.5 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5.4 Internet 与信息系统 5.4.1 Internet 对企业组织的作用与影响 5.4.2 Intranet 与信息系统 小结 习题四 案例 【电子教案】 参见:第五讲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 【重点与难点】 1. 管理信息系统中最常使用的网络技术 2.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系统模式。 【教材和参考读物】 《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践》第四章 《管理信息系统》甘仞初 第四、五章 第 1 页 共 31 页
裢喇南贸多六是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时数】2 第5讲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 当今世界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发 展,计算机网络己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手段和技术基础,使得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 改变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以适应这种全球性的发展和变化。 5.1计算机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 5.1.1计算机网络发展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在计算机技术发展以前, 数据通信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与应用,如早期的电报、电传就是数据通信技 术的初步应用。但是随着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数据通 信技术的进步,从而导致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主从结 构)、多个计算机互联的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Internet)、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一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这样的系统中除了一台中心计算机(称为主机, H0st),其余终端不具备自主处理功能。在这种方式中,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分布在各 处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远程的主机。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IBM公司 联合研制的预订飞机票系统,由一个主机和2000多个终端组成,是一个典型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 络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一多个计算机互联的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通信网络。20世纪60年代末出现了多个计算机互联的计算机网络, 这种网络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经通信线路互联。它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第一代网络)组 成,主机之间没有主从关系,网络中的多个用户通过终端不仅可以共享本主机上的软、硬件资源, 还可以共享通信子网中其它主机上的软、硬件资源,故这种计算机网络也称共享系统资源的计算机 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典型代表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网络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Network)。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网络上用户只能共享 一台主机中的软件、硬件资源,而多个计算机互联的计算机网络上的用户可以共享整个资源子网上 所有的软件、硬件资源。 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一网络互联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Internet,这是网络互联阶段。20世纪70年代局域网诞生并推广使用,例 如以太网。IBM公司于1974年研制了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其它公司也相继推出本公司的网 络标准,此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各个厂商各自开发自己的产品、产品之间不能通 第2页共31页
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时数】 2 第 5 讲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 当今世界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和发 展,计算机网络已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手段和技术基础,使得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 改变自身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以适应这种全球性的发展和变化。 5.1 计算机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 5.1.1 计算机网络发展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在计算机技术发展以前, 数据通信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与应用,如早期的电报、电传就是数据通信技 术的初步应用。但是随着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数据通 信技术的进步,从而导致一个全新的领域——计算机网络的出现。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主从结 构)、多个计算机互联的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Internet)、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1.第一代计算机网络——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第一代计算机网络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这样的系统中除了一台中心计算机(称为主机, Host),其余终端不具备自主处理功能。在这种方式中,主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分布在各 处与主机相连,用户通过本地的终端使用远程的主机。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航空公司与 IBM 公司 联合研制的预订飞机票系统,由一个主机和 2000 多个终端组成,是一个典型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 络 2.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多个计算机互联的网络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通信网络。20 世纪 60 年代末出现了多个计算机互联的计算机网络, 这种网络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经通信线路互联。它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第一代网络)组 成,主机之间没有主从关系,网络中的多个用户通过终端不仅可以共享本主机上的软、硬件资源, 还可以共享通信子网中其它主机上的软、硬件资源,故这种计算机网络也称共享系统资源的计算机 网络。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典型代表是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网络 ARPANET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Network)。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网络上用户只能共享 一台主机中的软件、硬件资源,而多个计算机互联的计算机网络上的用户可以共享整个资源子网上 所有的软件、硬件资源。 3.第三代计算机网络——网络互联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是 Internet ,这是网络互联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局域网诞生并推广使用,例 如以太网。IBM 公司于 1974 年研制了 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其它公司也相继推出本公司的网 络标准,此时人们开始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各个厂商各自开发自己的产品、产品之间不能通 第 2 页 共 31 页
渊好煙贺多本景 管理信息系统 用、各个厂商各自制定自己的标准以及不同的标准之间转换非常困难等。这显然阻碍了计算机网络 的普及和发展。 1980年国际标准组织ISO公布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l/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成为世界上网络体系的公共标准。它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 协议。遵循此标准可以很容易地使不同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实现网络互联。今天的Internet就是从 ARPANET逐步演变过来的,ARPANET使用的是TCPP协议,一直到现在,Internet上运行的仍然 是TCP/P协议。 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一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是千兆位网络。千兆位网络也叫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信 息高速公路”。千兆位网络的发展,使人类真正步入多媒体通信的信息时代。 5.1.2计算机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1.计算机网络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技术基础的,脱离开计算机的人工信息处理系统谈不上现 代意义的管理信息系统。换句话说,计算机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实现和应用工具。随着企业经营 管理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信息管理的广域性需求越来越高,同时,伴随着数据通信技术和计算 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计算机网络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计算机走出工程和科学计算的第一个应用领域就是管理领域。早期的计算机事务处理主要是应 用于库存管理、工资核算和报表生成等单个项目管理(单机模式):随着人们对计算机应用于管理领 域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及计算机技术进步的推动,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了涉 及事务处理、作业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规划多个层次,包括生产、营销、财会、人事劳资和行政 等多个管理职能的面向全面信息综合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这种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范围局限 于一个有限区域的情况下,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到20世纪70、80年代,企 业经营管理走向集团化、国际化,大型企业往往在世界各地建立分支机构,这种企业管理的全球化 导致管理信息系统也必然在全球范围内应用,而以往那种基于一台或几台计算机的“信息孤岛”式 信息系统己不能满足要求。现代管理信息系统要求,分散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系统能够彼此互联, 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实现管理控制上的统一与协调。因此物理(地理)上的分散性与逻辑(应 用)上的统一性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逻辑上的统一性使企业决策者能够“运筹帷幄于千里 之外”,物理上的分散性保证企业能够“决胜于千里之内”,这就使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从单一 的计算机系统(单机模式)向计算机通信网络发展。 技术的发展,使全球范围内的信息管理成为可能。计算机网络是数据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 互结合而发展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施将若干台相互独立的计算机联结起来,实现数 据通信与交换。在近二十年内,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数据通信手段与通信介质 日益多样化,局域网络通过远程通信设备广域互联,使信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及时、准确的交 换:同时由于网络系统对用户的透明性,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时,如同应用一个扩大了的计算 机系统,不必关心信息的所在和传输途径,从而操作起来十分简单方便。它使得公司的决策人物能 够随时、随地的获得其分布于全球的所有部门和机构的业务进展实时信息,并辅助他做出决策。因 此,可以说计算机网络为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2.计算机网络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一方面为企业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对企业组织产生 了重大的影响。 第3页共31页
管理信息系统 用、各个厂商各自制定自己的标准以及不同的标准之间转换非常困难等。这显然阻碍了计算机网络 的普及和发展。 1980 年国际标准组织 ISO 公布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 Reference Model),成为世界上网络体系的公共标准。它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 协议。遵循此标准可以很容易地使不同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实现网络互联。今天的 Internet 就是从 ARPANET 逐步演变过来的,ARPANET 使用的是 TCP/IP 协议,一直到现在,Internet 上运行的仍然 是 TCP/IP 协议。 4.第四代计算机网络——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第四代计算机网络是千兆位网络。千兆位网络也叫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信 息高速公路”。千兆位网络的发展,使人类真正步入多媒体通信的信息时代。 5.1.2 计算机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1.计算机网络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管理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技术基础的,脱离开计算机的人工信息处理系统谈不上现 代意义的管理信息系统。换句话说,计算机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实现和应用工具。随着企业经营 管理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信息管理的广域性需求越来越高,同时,伴随着数据通信技术和计算 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计算机网络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计算机走出工程和科学计算的第一个应用领域就是管理领域。早期的计算机事务处理主要是应 用于库存管理、工资核算和报表生成等单个项目管理(单机模式);随着人们对计算机应用于管理领 域的认识不断提高,以及计算机技术进步的推动,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了涉 及事务处理、作业控制、管理控制和战略规划多个层次,包括生产、营销、财会、人事劳资和行政 等多个管理职能的面向全面信息综合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这种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经营范围局限 于一个有限区域的情况下,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到 20 世纪 70、80 年代,企 业经营管理走向集团化、国际化,大型企业往往在世界各地建立分支机构,这种企业管理的全球化 导致管理信息系统也必然在全球范围内应用,而以往那种基于一台或几台计算机的“信息孤岛”式 信息系统已不能满足要求。现代管理信息系统要求,分散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系统能够彼此互联, 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实现管理控制上的统一与协调。因此物理(地理)上的分散性与逻辑(应 用)上的统一性是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逻辑上的统一性使企业决策者能够“运筹帷幄于千里 之外”,物理上的分散性保证企业能够“决胜于千里之内”,这就使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从单一 的计算机系统(单机模式)向计算机通信网络发展。 技术的发展,使全球范围内的信息管理成为可能。计算机网络是数据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 互结合而发展的产物,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施将若干台相互独立的计算机联结起来,实现数 据通信与交换。在近二十年内,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数据通信手段与通信介质 日益多样化,局域网络通过远程通信设备广域互联,使信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及时、准确的交 换;同时由于网络系统对用户的透明性,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资源时,如同应用一个扩大了的计算 机系统,不必关心信息的所在和传输途径,从而操作起来十分简单方便。它使得公司的决策人物能 够随时、随地的获得其分布于全球的所有部门和机构的业务进展实时信息,并辅助他做出决策。因 此,可以说计算机网络为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2.计算机网络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一方面为企业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也对企业组织产生 了重大的影响。 第 3 页 共 31 页
渊好煙份贺多大景 管理信息系统 网络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体现在:网络改变了企业之间的合同形式,准确及时的信息交流 使合同的稳定性增大,企业之间的合同管理更为有序:网络给了消费者更多的消费机会选择,给了 企业更多的市场开拓机会选择,而且也提供了更加密切的信息交流场所,从而为企业提供了把握市 场和消费者需求的能力:网络激发了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提供新型服务的活力。使企业决策者及时了 解消费者的爱好、需求和购物习惯,使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的动机更容易、更直接地受市场 和利润的驱使,从而缩短了新品开发周期:网络扩大了企业的竞争领域,从常规的广告、促销、产 品设计与包装,扩大到了无形的虚拟市场:网络消除了企业竞争的无形壁垒,主要表现在降低了中 小企业进入市场的初始成本。 网络改变了企业的竞争基础,体现在:网络作为信息产业的一个模块,使企业的竞争基础也发 生了改变,这种改变首先体现在信息化的程度上。电子商务是以信息为基础的,企业信息化程度的 高低首先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信息化的程度越深,竞争力越强:其次网络时企业规模的影响 力方式了变化,只有2个人管理的在线书店和传统的200人管理的书店没有什么区别:再次,网络 改变了企业的生产、交易成本,使得产品的价格竞争异常激烈: 网络改变了企业的竞争形象。网络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面展示自己产品和服务的虚拟空间,创 作良好的网络广告方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商业信誉,塑造强有力的竞争形象。 网络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网络的普及,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走向集团化、国际化,使得组织 分布的全球化得以顺利实现。网络能将企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连接在一起,保证了企业管 理的全球化得以实施,导致管理信息系统也必然在全球范围内应用。 如果说农业社会的基础是耕地的犁和拉犁的牛,工业社会的基础是发动机和燃料,那么信息社 会的基础就是计算机和使之互联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网络在经济发达国家己经成为十分重要的基础 设施,得以优先发展。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即信息高 速公路,以及我国的“金关”、“金卡”、“金桥”工程的建设都是面向这一发展趋势的。随着网络技 术的发展,网络的应用正在深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信息系统管理 领域扮演着重要、必不可少的角色。 5.2计算机网络 5.2.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对于计算机网络通常是这样描述的: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 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联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包括网络通信协议、数据交换方式及 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主计算机系 统(host)、终端设备(terminal)、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构成,主计算机系统是网络的资源, 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是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手段和途径,终端设备是用户应用网络的窗口,是使用 者和网络打交道的接口。 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级子网,如图4-1所示。资源子网由主机和终端设备 组成,负责数据处理,向网络提供可供选用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通信子网负责整个 网络的通信管理与控制,如数据交换、路由选择、差错控制和协议管理等,通信控制与处理设备(如 程控交换机)和通信线路属于通信子网。 第4页共31页
管理信息系统 网络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体现在:网络改变了企业之间的合同形式,准确及时的信息交流 使合同的稳定性增大,企业之间的合同管理更为有序;网络给了消费者更多的消费机会选择,给了 企业更多的市场开拓机会选择,而且也提供了更加密切的信息交流场所,从而为企业提供了把握市 场和消费者需求的能力;网络激发了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提供新型服务的活力。使企业决策者及时了 解消费者的爱好、需求和购物习惯,使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的动机更容易、更直接地受市场 和利润的驱使,从而缩短了新品开发周期;网络扩大了企业的竞争领域,从常规的广告、促销、产 品设计与包装,扩大到了无形的虚拟市场;网络消除了企业竞争的无形壁垒,主要表现在降低了中 小企业进入市场的初始成本。 网络改变了企业的竞争基础,体现在:网络作为信息产业的一个模块,使企业的竞争基础也发 生了改变,这种改变首先体现在信息化的程度上。电子商务是以信息为基础的,企业信息化程度的 高低首先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信息化的程度越深,竞争力越强;其次网络时企业规模的影响 力方式了变化,只有 2 个人管理的在线书店和传统的 200 人管理的书店没有什么区别;再次,网络 改变了企业的生产、交易成本,使得产品的价格竞争异常激烈; 网络改变了企业的竞争形象。网络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面展示自己产品和服务的虚拟空间,创 作良好的网络广告方案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商业信誉,塑造强有力的竞争形象。 网络改变了企业的管理模式。网络的普及,使得企业经营管理走向集团化、国际化,使得组织 分布的全球化得以顺利实现。网络能将企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连接在一起,保证了企业管 理的全球化得以实施,导致管理信息系统也必然在全球范围内应用。 如果说农业社会的基础是耕地的犁和拉犁的牛,工业社会的基础是发动机和燃料,那么信息社 会的基础就是计算机和使之互联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网络在经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基础 设施,得以优先发展。美国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即信息高 速公路,以及我国的“金关”、“金卡”、“金桥”工程的建设都是面向这一发展趋势的。随着网络技 术的发展,网络的应用正在深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信息系统管理 领域扮演着重要、必不可少的角色。 5.2 计算机网络 5.2.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对于计算机网络通常是这样描述的: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 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联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包括网络通信协议、数据交换方式及 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主计算机系 统(host)、终端设备(terminal)、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构成,主计算机系统是网络的资源, 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是网络进行数据通信的手段和途径,终端设备是用户应用网络的窗口,是使用 者和网络打交道的接口。 计算机网络可以划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级子网,如图 4-1 所示。资源子网由主机和终端设备 组成,负责数据处理,向网络提供可供选用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通信子网负责整个 网络的通信管理与控制,如数据交换、路由选择、差错控制和协议管理等,通信控制与处理设备(如 程控交换机)和通信线路属于通信子网。 第 4 页 共 31 页
链喇南餐多本号 管理信息系统 资源子网 g 通信子网 主机 终端日 通信处理设备 图4-1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 (1)资源共享 这是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最主要的功能。计算机系统中的许多资源十分昂贵,如大型计算机、 大容量存储设备、特殊/O设备、大型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等,特别是存储大量数据信息的数据库和 其他信息存储媒介,都是网络中可共享的资源。用户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这些分散于不同地点的资源。 (2)均衡负荷及分布处理 当网络中某台主机的负荷过重时,可将作业通过网络送至其他主机处理,使网络上的多台主机 协同进行分布式处理,提高设备利用率。 (3)信息的快速传输与集中处理 通过网络可实现方便、快速及低成本的信息传输,以便于数据的分散采集、集中处理。 (4)网络用户的通信与合作 利用网络所提供的电子邮件、公告板、可视电话、视频会议等功能,使网络用户可以进行跨越 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5)综合信息服务 通过网络向全社会提供多种网络增值服务,如信息查询,咨询服务。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可将计算机、电话、传真、有限电视等多种手段组合,提供数字、文本、语音、图形、图像等多种 媒体的信息服务。 5.2.2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分类 1.网络的拓扑结构 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大容量磁盘、高速打印机等部件,均可看作是网络上的一个结点,又 称工作站。所谓网络的拓扑结构(topology)是指各结点在网络上的连接形式。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拓 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混合型等。 ·总线结构 在总线结构中,各个工作站或称结点均与一根总线相连,如图42所示。每个结点采用广播式发 送信息,信号沿着总线向两侧传播,并可以被其他所有结点收到。整个网络上的通信处理分布在多 个结点上,减轻了网络管理控制的负担。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工作站连入网络十分方便:两工作站 第5页共31页
管理信息系统 图 4-1 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有: (1)资源共享 这是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最主要的功能。计算机系统中的许多资源十分昂贵,如大型计算机、 大容量存储设备、特殊 I/O 设备、大型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等,特别是存储大量数据信息的数据库和 其他信息存储媒介,都是网络中可共享的资源。用户通过网络可以共享这些分散于不同地点的资源。 (2)均衡负荷及分布处理 当网络中某台主机的负荷过重时,可将作业通过网络送至其他主机处理,使网络上的多台主机 协同进行分布式处理,提高设备利用率。 (3)信息的快速传输与集中处理 通过网络可实现方便、快速及低成本的信息传输,以便于数据的分散采集、集中处理。 (4)网络用户的通信与合作 利用网络所提供的电子邮件、公告板、可视电话、视频会议等功能,使网络用户可以进行跨越 地区的交流与合作。 (5)综合信息服务 通过网络向全社会提供多种网络增值服务,如信息查询,咨询服务。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可将计算机、电话、传真、有限电视等多种手段组合,提供数字、文本、语音、图形、图像等多种 媒体的信息服务。 5.2.2 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分类 1.网络的拓扑结构 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大容量磁盘、高速打印机等部件,均可看作是网络上的一个结点,又 称工作站。所谓网络的拓扑结构(topology)是指各结点在网络上的连接形式。计算机网络中常见的拓 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混合型等。 y 总线结构 在总线结构中,各个工作站或称结点均与一根总线相连,如图 4-2 所示。每个结点采用广播式发 送信息,信号沿着总线向两侧传播,并可以被其他所有结点收到。整个网络上的通信处理分布在多 个结点上,减轻了网络管理控制的负担。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工作站连入网络十分方便;两工作站 第 5 页 共 31 页